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591|回复: 7

2008年《经方应用》课程专贴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发表于 2008-6-18 2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引言】
      2008年由黄煌教授讲授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选修课《经方应用》课程已经结束月余,总结黄教授本学期课程,具有以下特色。1)本学期主题是大学生常见疾病的经方治疗,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极具吸引力。2)讲授内容简单、实用。黄教授课堂上只讲经验,不讲道理,注重患者的体质状态,注重常见疾病在不同体质患者身上的方证表现。3)课堂气氛活跃。黄教授阐述清晰,形象生动,教学内容学生当场便能消化,课后便能运用自如。

     在阅读学生论文时能感受到杏林学子对本课程的喜爱。现撷取部分精彩论文,陆续贴上,展现当代大学生学习经方后的所感所想。




上一篇:求助!
下一篇:2008年《经方应用》课程-----认识经方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谈经方学习之三境界
  【中医七年制@039006130@朱虹】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适逢苦思冥想如何完成作业之际,忽玩索起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又何况经方乎!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却是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而于我们学习经方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经方内涵之深博浩瀚,运用之巧妙灵活,效果之尽如人意……比如黄老师上课讲到的治疗失眠的方子——四逆散,若合上了半夏厚朴汤便成了八味解郁汤,可治疗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失眠,而若加上了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便成了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八味活血汤。同一张方子加上了不同的药材就有了不同的针对性,却都能治愈患者,这难道不是“异曲同工”吗?若不是立下了治病救人的志向,明确了学习运用经方之艰难,孜孜不倦的追求,又怎么会真正的了解到经方的奥妙与魅力,从而真正的有所获,有所得呢?

  王大师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而这正是我们学习经方所必须的。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一张千古名方——桂枝茯苓丸,在经方应用课上,我们曾数次学习这张方子,在治痤疮时讲过,糖尿病方时提过,还有高脂血症方,妇人病方。“异病同治”这四个字写起来简单,做到却太难。在这个慌乱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从容的学习呢?如若不然,我们又怎能掌握运用经方呢?所以,静心,刻苦,从容,坚持,思考,应用,这才是学习经方之道。或者有些朋友可以这样想:这年头想减肥,上健身房怕要花钱,吃减肥药怕伤身体,节食怕委屈了胃,锻炼怕坚持不下去,抹瘦身霜又不管用~~那么不如来学习经方吧!既可以瘦身(不是说衣带渐宽么!),又可以增长学识,才材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王大师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他以此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当我们学会了运用经方,并真的有疗效的时候,看着病人那日渐好转的身体,望着病人及其家属浮起的笑脸,难道你的心中就没有一丝的成就感,自豪和欣喜吗?我想从解救病人痛苦,拯救其生命中获得的快乐怕是不亚于“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吧!

  我是中医七年制的学生,方剂学是我明年的必修科目,在获得系统的学习之前,我先选修了黄老师的经方应用,从中获益良多,它不仅帮助我更有效的学习中医诊断学,更是为我以后方剂学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

经方学习心得体会
  【04中西医结合@021204158@褚俊】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曾记得在大一刚入学时便听过黄煌老师的经方讲座,那时对经方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间过得很快,经过四年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完《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后,再次听黄老师讲经方更是感觉心中豁然开朗。下面就围绕着病——方——人这一三角来谈谈本人学习经方的体会。

  “人”这一块主要研究的是人的体质因素,中医研究的是病的人,而现在许多中医已经被西化,来病人开方子完全是药物药理作用的加减或者就是对病用定方。这病人属于哪种体质完全不闻不问。黄老师十分强调体质因素,在课上也列举了若干历史人物来对应相应体质的人,十分形象生动。病人是阴性体质还是阳性体质,是柴胡体质还是半夏体质,知道了这些才能开方用药。病人服药后就会感觉舒服,可能不但想看的病有所好转,没想看的病亦神奇般的好了。反之亦然,不搞明白病人的体质,用了药可能病情反而会加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一些期刊杂志上所谓的“XX方治疗XX病XX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体质因素,所以这种研究方法就值得怀疑了。

  其次来谈谈“方”。经方的主要方剂基本都来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经方应该多看什么书,现在的中医理论都是从经典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必不可少的会加入人为因素,教课书上的知识只能为我们学习中医提供基本的框架,但可能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去看好病。想要看好病,必须追本溯源,研究好经典,多研究相关古代文献,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从我们学习的经方来看,经方的配伍大多比较严谨,药味虽少,但药物之间的联系却十分紧密。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经方之间仅一味药之差,有些经方仅药物剂量有所不同就变成了另一张方。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把一张方比成一个古代的军队,把方中药物比做军队中的武将,文官。打仗时,有时需要英勇的武将打头阵冲锋,而有时却需要靠文官用智慧为军队扫除障碍。人没有变,但解决问题的人却发生了变化。经方也如此,药物没变,但解决病症的主要矛盾的药物却发生了变化,所以也就变成了不同的方。

  黄老师在使用经方时经常进行加减,经方能不能化裁加减,历来都有争夺议。有人认为,经方不能变易,即便是用药分量,也要原方不变,视经方为“金科玉律”,倘若对经方加减,变动药味,就斥之为“离经叛道”。另一部分医家,则与之相反,认为经方应当随症加减化裁,症有变方亦变,并认为仲景制方就是随症而设,随机而变,如桂枝汤一方化裁出20多首方,其灵活性可见一斑。我认为,前者视经方的严谨,药味精练的规范性,执定经方不能加减调整,似乎有食古不化之嫌。后者从实际出发,因病因人而异延伸经方的运用,辨证用药,是活用经方的典范。吴鞠通有几句名言:“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说明医者的不足,正在于方药变化太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疾病。所以,主张经方加减化裁者,应当是符合临床实际的。黄老师就把自己独创的几张经方介绍给我们,如八味除烦汤,八味解郁汤等。我想这也是经方与时俱进的表现,只要我们刻苦钻研,或许将来我们也能创出几张名方来。

  下面来谈“病”,现在一讲到中医就是辨证论治,辨病却讲得很少,其实中医也需要辨病,中医不是不辨病,而是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很好地归纳出病的全部特点,往往把一些症状当成了病。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必须掌握各种病的特点,否则就可能因盲目辨证而酿成大错。我们必须在读中医经典书籍时仔细思考书上所描述的症状,想想对应到现在应为何种病,舍身处地的想一下古时的情形,或许就能茅塞顿开。同时要善于总结哪类人容易患这些病,这种病容易发生在哪种体质的人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方”——“病”——“人”的统一。“学医不精不如不学医也”,经方的学习更需要耐心,毅力,认真的态度。
      相信经方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应用学习心得
    【中西临@031906126@盛文洁】

    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我修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这些基础课程,又在学习《方剂学》同时选修了黄师的经方应用,我希望通过经方的学习,来加深我对方剂的理解和认识。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它给人治病的基本过程可以用上述线路图表示。

    讲究先通过四诊法获取病态信息,然后辨证,再根据证候寻求治法,再根据治法联想相关的中药,再把这些药材配伍成方剂。学习得我一头雾水,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要多少年的经验积累和多少时间的研究学习才能把这样一套完整的治病体系为我所用,融会贯通呢?要等多少年,我才能走上临床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呢?

    然而第一节经方应用课,黄师就给我指明了一条路,经典方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值得信任、经得起推敲的,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为什么要自己拟方剂,或者任意加减经典方呢?学一张方,就要知道它治什么病,下次遇到这个病,就知道怎么治,3年5载下来,治治常见病是没什么问题了,我觉得很对,学以致用,何必拘泥于条条框框,我自己用虚线在证和方剂之间加了一笔,我认为黄师提出了一条方证相关的思路,对于我的中医入门学习的路上点亮了盏明灯。

    再者,我对用药其实一直存在着疑惑,在用药方面中基理论强调三因制宜,可是我们学习方剂时就没有讲到这一方面,将来对于不同的人除了用量多少的改变,难道没有用药用方的不同吗?中医的关键是个“人”字,以人为本,黄师在讲各张方的时候都会强调适用体质,拿第一讲中讲的四张痤疮方为例:
    桂枝茯苓丸体质要求:脸征——脸红或面部暗红,面部皮肤粗糙,或见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常有痤疮、酒渣鼻、脱发等;腹征——腹部大体充实,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腿征——下肢皮肤干燥,甚则如鱼鳞,或瘙痒、或开裂、或发冷易生冻疮或麻木或抽筋,或有下肢静脉曲张;葛根汤体质要求:面色发暗,没有光泽,肌肉坚紧、形体较为壮实,脉搏有力,痤疮在剧烈运动出汗后会有所减轻,夏天比冬天相对来说要轻一点女性患者常有月经量少,月经周期长或闭经等;荆芥连翘汤体质要求: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黑红,有油光;易烦躁、焦虑;
目睛充血或多眵、唇红、咽喉充血,皮肤容易起毛囊炎,怕热、夏天易发;防风通圣散体质要求:体胖形壮,皮肤粗糙,易生痤疮,皮肤瘙痒或起红疹,食欲好,食量大易于便秘,女性多伴有经少或闭经。

     仔细看下来,同样的一种病,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所用的方差异还是很大的,甚至对于不同体质的人,虽然患同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也可能会大有不同,黄师的用方之法解决了我在用药上的疑惑,因人制宜,的确很重要。不仅如此,黄师还引入了很多概念,比如说“柴胡体质”、“半夏体质”等等,把抽象的病位具体化,形象化,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判断一个病人他病在哪,适合哪个方!清清楚楚,思路清晰。

     除了这些之外,黄师还教了我一个道理:看好病关键是用对方,而好方、经典方药味数不多,功效佳且便宜,看好病,并不需要很多钱。说得很有道理,我本人就很有体会,现在看个病吃个药动辄上百元,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看个病确实是不小的负担,而医生又恰恰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不得不为人民着想,怎样的方好,疗效快又便宜,那就是医生的首选方,不要赚取药的回扣钱,用良心为人民服务。

    学习经方,不仅为我学中医找到了一些方法,而且还教我塑造良好的医生形象。我受益匪浅。
aa.jpg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经方
 【中医06(2)@031206236@丁健】
   
     这学期我选了《经方应用》作为选修课。开课伊始,黄煌教授就告诉我们,要把经方应用带到实际中,试着学习在生活中使用经方。我没想到我很快就有机会实践了。

  2月23日,天气晴朗,气温大概8-15度,我下午打完篮球后感觉热,随即脱掉外套,直至晚上才穿上。而当晚温度急降,第二天天下小雨,温度只有0-8度。早上起来,感觉鼻子有点塞。下午看书时,觉得大椎右侧有点麻痛,甚至有点刺痛。用热的东西捂着稍有缓解。傍晚时分开始流清涕,打喷嚏,并且有一次拉肚子,大便稀溏。晚上睡觉时鼻塞的厉害。第三天病情加重,开始有点觉得冷,得温不解。肩背痛的更厉害,不时的还有些头痛。不出汗。傍晚开始有点发烧,但不是很严重。我自己搭脉的结果是,脉比原来要浮很多(原本脉稍沉),速度正常变化不大,略迟。

  25日晚正好有《经方应用》的选修课,课上,黄煌教授讲了几付治疗感冒的经方,其中第一剂就是葛根汤,适用于感冒症见恶寒头痛身痛的。葛根汤是较为温和的解表药,适用于感冒恶寒、无汗,头身痛的情况。“项背强几几”可能就是我肩背痛的形象描述。我以葛根汤的体制要求与自己身体对照:我身体稍胖,肌肉较紧,皮肤较粗糙,咽喉不红,有点嗜睡。基本符合葛根汤的体制要求。同时我鼻塞较严重,所以在葛根汤中加了川芎和辛夷。第二天我就去抓了药,服用之后睡了一觉,感觉稍微有点出汗。第二天症状就明显好转了,没有觉得冷了,头也不痛了,只是还有点鼻塞流涕,肩背还是痛。我连续喝了5天,就完全摆脱了感冒。不过肩部的疼痛没有完全消除。我怀疑这不仅仅是感冒引起的,可能和我的坐姿以及在书桌前的时间有关。

  这让我对经方充满了信心。虽然说我们年轻人感冒撑一撑也能好,但是那种不适感让人很难受。中医经方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服药之后很舒服。我听很多做过手术的人说,术后那一段时间最难受,身体完全被摧毁了。正所谓伤敌一千,自伤八百。因此这时也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而中医虽然在疗效上还值得进一步改进,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人却不会那样痛苦。在我看来,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西医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患的是这个病,就是这么治。虽然这样方便形成规范和体制,但毕竟人的体质有别,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所以西医治病后遗症很多。而中医对证用药,以整体观念,从根本上对疾病进行作用,也许这样速度慢点,但是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治疗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而是逐渐改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也许中医在急诊、外伤科等方面永远比不过西医,但对于慢性病、常见病、癌症、以及手术后的调理等方向上,中医有着无比的优势和前景。

  我家中亲人身体也不是很好,我的爸爸有糖尿病,已经10年了,每天吃药,人也很消瘦。不过通过药物和饮食的双重控制,目前还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状。根据我在家时的观察,他平时喝水很多,小便也很多,人明显消瘦,皮肤偏白,脸上没有什么油光。我以之与黄老师的经方相对照,发现这种症状比较偏向白虎加人参汤,不过我还没有对爸爸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诊断,因此,我准备等暑假时对他好好诊断,如果符合,准备给他用白虎加人参汤试试。虽然不能根治糖尿病,不过希望可以让他口渴喜饮的症状得以缓解,最好可以稍微减一点药量(当让这还要和医院的医生商量)。

  不过我感觉,在黄老师课上学的东西,就方式和观念上,与平时我们课堂上所学的有所不同,这里没有大段的病机、药物组成的内容,而是多了很多体质要求、临床应用的知识。虽让方子是一样的,但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最后一节课上,那位研究生的话让我很是触动:中医是一门经验总结的学科,真正处方看病的,不是阴阳五行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方”—“病”—“人”的一一对应,那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几千年来的经验积累。因此,学习方剂,更重要的是记住什么样的病人,有什么样的症状,用什么方子。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医,认识了方剂,让我对以后的学习重新定了位。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得更远。

  总之,这大半个学期的《经方应用》课程让我获益匪浅,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医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我喜欢这门课。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6-21 17: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能见到黄老师的讲课视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523

积分

41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中医临床是有章法的。

Rank: 3Rank: 3

积分
523
发表于 2008-7-5 17: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能见到黄老师的讲课视频啊?
同感!!!!
南杏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l200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0-18 23: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能见到黄老师的讲课视频啊?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09:43 , Processed in 0.17686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