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8 2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经方
【中医06(2)@031206236@丁健】
这学期我选了《经方应用》作为选修课。开课伊始,黄煌教授就告诉我们,要把经方应用带到实际中,试着学习在生活中使用经方。我没想到我很快就有机会实践了。
2月23日,天气晴朗,气温大概8-15度,我下午打完篮球后感觉热,随即脱掉外套,直至晚上才穿上。而当晚温度急降,第二天天下小雨,温度只有0-8度。早上起来,感觉鼻子有点塞。下午看书时,觉得大椎右侧有点麻痛,甚至有点刺痛。用热的东西捂着稍有缓解。傍晚时分开始流清涕,打喷嚏,并且有一次拉肚子,大便稀溏。晚上睡觉时鼻塞的厉害。第三天病情加重,开始有点觉得冷,得温不解。肩背痛的更厉害,不时的还有些头痛。不出汗。傍晚开始有点发烧,但不是很严重。我自己搭脉的结果是,脉比原来要浮很多(原本脉稍沉),速度正常变化不大,略迟。
25日晚正好有《经方应用》的选修课,课上,黄煌教授讲了几付治疗感冒的经方,其中第一剂就是葛根汤,适用于感冒症见恶寒头痛身痛的。葛根汤是较为温和的解表药,适用于感冒恶寒、无汗,头身痛的情况。“项背强几几”可能就是我肩背痛的形象描述。我以葛根汤的体制要求与自己身体对照:我身体稍胖,肌肉较紧,皮肤较粗糙,咽喉不红,有点嗜睡。基本符合葛根汤的体制要求。同时我鼻塞较严重,所以在葛根汤中加了川芎和辛夷。第二天我就去抓了药,服用之后睡了一觉,感觉稍微有点出汗。第二天症状就明显好转了,没有觉得冷了,头也不痛了,只是还有点鼻塞流涕,肩背还是痛。我连续喝了5天,就完全摆脱了感冒。不过肩部的疼痛没有完全消除。我怀疑这不仅仅是感冒引起的,可能和我的坐姿以及在书桌前的时间有关。
这让我对经方充满了信心。虽然说我们年轻人感冒撑一撑也能好,但是那种不适感让人很难受。中医经方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服药之后很舒服。我听很多做过手术的人说,术后那一段时间最难受,身体完全被摧毁了。正所谓伤敌一千,自伤八百。因此这时也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而中医虽然在疗效上还值得进一步改进,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人却不会那样痛苦。在我看来,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西医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患的是这个病,就是这么治。虽然这样方便形成规范和体制,但毕竟人的体质有别,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所以西医治病后遗症很多。而中医对证用药,以整体观念,从根本上对疾病进行作用,也许这样速度慢点,但是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治疗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而是逐渐改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也许中医在急诊、外伤科等方面永远比不过西医,但对于慢性病、常见病、癌症、以及手术后的调理等方向上,中医有着无比的优势和前景。
我家中亲人身体也不是很好,我的爸爸有糖尿病,已经10年了,每天吃药,人也很消瘦。不过通过药物和饮食的双重控制,目前还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状。根据我在家时的观察,他平时喝水很多,小便也很多,人明显消瘦,皮肤偏白,脸上没有什么油光。我以之与黄老师的经方相对照,发现这种症状比较偏向白虎加人参汤,不过我还没有对爸爸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诊断,因此,我准备等暑假时对他好好诊断,如果符合,准备给他用白虎加人参汤试试。虽然不能根治糖尿病,不过希望可以让他口渴喜饮的症状得以缓解,最好可以稍微减一点药量(当让这还要和医院的医生商量)。
不过我感觉,在黄老师课上学的东西,就方式和观念上,与平时我们课堂上所学的有所不同,这里没有大段的病机、药物组成的内容,而是多了很多体质要求、临床应用的知识。虽让方子是一样的,但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最后一节课上,那位研究生的话让我很是触动:中医是一门经验总结的学科,真正处方看病的,不是阴阳五行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方”—“病”—“人”的一一对应,那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几千年来的经验积累。因此,学习方剂,更重要的是记住什么样的病人,有什么样的症状,用什么方子。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医,认识了方剂,让我对以后的学习重新定了位。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得更远。
总之,这大半个学期的《经方应用》课程让我获益匪浅,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医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我喜欢这门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