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学中医始,看的是伤寒类方,尤其是黄教授的书,但这样学我觉得很累,毕竟不是读书那会了,那时可以死背,现在则是理解记忆了。学伤寒类方用六经那条线来串我觉得很窄,很单薄,而且不好理解。后来偶然读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但愣是没看懂,大概看了有1年多才突然间悟了,那个时间我估计就是把我从西方科学的思想回归传统思想的必经之路吧,俗称洗脑吧,加上我修习内家拳尤其是站桩,可能对学医有帮助,反正我当时的感觉就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不仅很多古医书能开明白了,连站桩都感觉理解更深了一层。古人不是说过吗,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可见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后来读郑钦安先生的三书,读到卦象解则更进一步了,再后来看黄元御、周慎斋、胡慎柔等先辈的书才更有体会。
基本上我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以一气盈缩为体,五行、后天八卦为用,其他的都是枝叶。
我一直认为黄煌教授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师,为了推广经方,用简单、明了、直观的语言来解释经方推行经方,功莫大焉。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科学思想和时代需求,黄老师可能不能把更深层次的东西表达出来以引起误解,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臆测啦。
古人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哈哈笑,不笑不足以闻道。
本人算是中士吧,学医是怕苦怕累,既懒又惰,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器不足贻笑大方了,呵呵。
以上只是个人的心得,贴出来以博大伙一笑,嘿嘿,欢迎拍砖!!! |
上一篇:南京抄方散记一下一篇: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