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40|回复: 15

临证一得

[复制链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1-6-2 16: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尊敬的黄煌教授及各位老师.同道:
您们好!一直以来,黄教授在经方运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在此不容我赘叙,而教授在大力弘扬仲圣之学,推广经方,提携后进之举,更是功德无量!在此向您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是一名极普通的基层医生,今年36岁,除日常诊务外,还负责本辖区的公共卫生工作,我平日处理患者以中医为主,有时为不失人情,也用西医药,因基层客观条件所限,如3剂药无效,则复诊者少,故我平时开药3剂居多,并力争患者在3剂内"有感觉",近年来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医学,本无中西之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患者解决问题,还他健康,助他长寿.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故在表现形式上就有所差异.西医注重实验室检查,有效与否均以此为标准,但是,许多患者有种种症状,相关检查无阳性发现,于是没有适宜的治疗方法.我认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中西医对人体的生理认识不同,实验室检查出来的事"果"其背后的"因"在哪里?"炎"这一概念在西医里面有多大分量?西医外科和抗炎究竟应如何评价?
我常认为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如庖丁解牛,西医只重病而轻人,故而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由此带来的副反应有层出不穷,疗效远不如中医药.我如此说,并不是排斥和攻击西医,而是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制定.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也即简验便廉.目前随着西医东渐,部分西医和患者不相信甚至盲目地排斥中医,,而中医学术界又存在着后继乏人和乏术的问题….种种原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传承,宝贵的遗产,面临着失传,十分令人担忧!故而每位中医学者,既要用无可非议的疗效来立足,还要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传承努力,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现代科技都能为西医的诊.治提供帮助,而这些对中医的真正帮助则很少,西医目前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已形成公式化了,而中医对患者的治疗,甚至复诊患者,都是从0开始,前次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所以我常有比喻,中医每次为患者诊治,都是在为他量身定做一件合体的衣服,裁减水平就是医生的水平.所以学习中医是辛苦的,常多年潜心,忽有所悟,益信古人所言非虚,其乐也无穷.
因基层特点,我平时所涉及的病种叫泛,凡较为复杂者,我必以中医处置,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开诊之初,我对经方的认识较为模糊,虽知仲圣之学是中医最高经典,但不会用,只局限于对号入座,但有时仍有非常好的疗效,令我十分振奋.但同时又有困惑,因有时疗效较差,也不明白"有是证则用是方"这句话.约02年左右,我得到刘渡舟老先生的伤寒论系列著作,您的医案助读,10大类方,50味药证等书,经仔细学习,才发现原来经方的运用是别有洞天,远不是先前认识的那样简单.经方以其超越时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从那时起,我基本不看别的书了,主要以学习近现代经方大家为主.如王孟英,叶天士,傅山,曹颖甫,丁甘仁,吴佩衡,陈慎吾,胡希恕,刘渡舟,火神派,当然也包括您,我尊敬的黄煌教授.平时遇到患者,首先尽量从六经辨证来入手,几年来,临床疗效逐年提高.也处理过一些大证,稍有所悟.今聚集力请指正:
1,患者刘….,男,40岁,干部,06年6.4初诊,诉近1年来,神疲乏力,怕风畏光,精神萎靡,作多种检查,除贫血外无其他发现,抗贫血治疗,无效,不能胜任工作,遂辞去领导职务,在家休养,累经中西治疗无效,经友人介绍,延余诊治..诊见身材高瘦,面色晄白,声低,六脉濡弦,右尺不起,舌润苔薄黄.处方:
川连6  吴萸5  黄芩10  胆草8  白芍30  云苓30   黑附子70先煎   牛膝15   
肉桂8  黄芪40 陈皮8   砂仁5  薏仁15  苍术10  4剂
2诊,6月14日,诉上方进后,胃口渐开,怕风畏光减轻,想到户外活动,脉来有缓象,右尺稍起,黄苔已化,药已中病,守原再进.处方:
桂枝15 白芍30 甘草15 白术15  茯苓20  黑附子90先煎  肉桂8  黄芪50  党参30  砂仁8  陈皮8   5剂
此后患者未再复诊,约1月后,我在街上遇到,他高兴地说,9剂药服完,亲朋都说他换了一个人已正常上班云云,后常介绍患者前来诊病.
2,患者刘….,女,50岁,07年4月20初诊,诉近几月来,腹痛腹胀,不欲食,每天仅食少量稀粥,左半身时有麻木,自觉乏力.祥问病由,于06年12月某日夜间,不明原因腹胀痛,且可见逐渐将衣服撑起,家人惊恐万分,急送人民医院,多种检查,除"慢性胃炎"外,无其他发现.每天以对症支持,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住院25天,无明显进展,遂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因经济原因,患者没有到上级医院治疗,在家休养,四处求治,经中西医多人,腹胀纳呆依然如故,经人介绍,转诊于余.诊见,面色晄白,苔白腻,无嗳气,有时自汗,六脉皆软芤.余思之良久,想此症甚奇,不为多见,竟有无处下手之感,后想及金匮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此症病在脾胃无疑,建中者,建中州以运四傍,中州强旺,则腹胀纳呆自可缓解,何况自汗肢麻均为桂枝证.即处方:
桂枝15  白芍30  甘草15  大枣8枚   黄芪50  陈皮6  佛手6  砂仁5  腹皮6
蜂蜜30,0与药同煎,生姜5片
患者以此方为主,稍作调整,守方服至28剂,恢复正常,今年还见到患者,体健胜于往昔.
3,患者吴….,女,45岁,07年6月2日,诉腹泻17年,其泻多余晨起或午后,每日4-5次,水样,量时多时少,每泻后稍觉轻松,余无所苦,精神可,食纳正常,十余年来,多方治疗无效.诊得六脉濡弦,舌润苔黄,如砂样均匀分布.此症乍看似四神丸证,余据舌脉思之,应为厥阴证.经云,厥阴者,手足厥阴经是也,厥阴者,两阴交尽也,此应是足厥阴肝经病变.肝者,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也.合起来看,即两阴交尽为厥阴,重阴必阳,罢极之本,即停止,休息之意,即阴尽阳生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停留,就是厥阴,而此患者,不是完全的阳虚,而是阳稍有不足,其右尺应指就是明证,应是阴阳不相顺接,寒热错杂.乌梅丸为厥阴主方,又主久利,与此甚为合拍,即处乌梅外原方加山茱萸生麦芽各5.0,5剂
患者服至3剂便已缓解,5剂服完至今,未见发作,经方之魅力.可见一斑.
4邝某,女,38岁,06年12月10日诊,诉昨日风雨交加,不慎感寒,即尿频而少,昨夜尿6次量少,每次仅几滴,自觉全身奇寒无比,此乃太阳表寒随经入腑,客于膀胱,本应以麻黄剂发之,但仲圣有时示淋家不可发汗.即处方”
茯苓15  猪苓6  白术15  桂枝12  白芍12  甘草15  附子15  干姜10  黄芪15泽泻10   2剂,果覆杯而愈.
5患者刘….,男,65岁,06年12月20日诊,原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此次感寒诱发宿疾,小便呈点滴状,尿痛,夜尿5-7次,苔白腻,脉沉迟,即处方:
云苓30  猪苓8  泽泻20  白术15  桂枝15  白芍15  黑附子60先煎  干姜10
细辛5   杏仁10  黄芪40 陈皮8   海金砂20二剂  果覆杯而愈.
2诊,07年5月28日,前次发病,以五苓散化裁而愈,今农忙时节,下田插秧,又引发宿疾,舌脉症状同前,余遂处以上次原方2剂,唯思及天气炎热,将附子减至30,原望一服而解,孰料服后
小便通而不畅,少腹胀满,余拟将附子加至60,但患者执意要寻他医诊治,以苦寒利尿为治,药进1剂,尿流而不止,倍觉痛苦,举家惶惶,又延余诊治.
3诊,5月30日,处方:
云苓15  白术15  泽泻10   桂枝15   白芍10  附子50先煎   干姜10  智仁10
细辛5   黄芪30  淮山15   大枣8枚3剂
4诊,6月3日,3剂服完,尿时流时止,但精神体力好转,少腹胀满缓解,处方:
云苓15  白术20  附子60先煎  干姜10  桑蛸6   覆盆子5  黄芪30   甘草15
大枣6枚 砂仁5  桂枝15 菟丝子15   补骨脂15  2剂,告愈.
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此例患者应是中气,中阳均不足,寒邪随经入腑,其治疗中诸多变端,令我深思,获益良多.
6,患者凌….,男,76岁,07年6月7日诊.患者没来,其女为人民医院护士,代诉,患者寒战高热已3天,体温持续在40-42度之间,3天以来,以抗生素静滴,柴胡,安痛定等肌注,酒精擦浴等处理,体温不降,3天以来,仅进流食约200毫升,详问病由,缘由4日前,进食冻西瓜1块,后,即觉腹胀腹痛,医院某医以654-2肌注,吗叮啉片剂口服,服后胃觉稍安,又继之小便不通,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急发,给予抗生素静滴,竹林胺口服,服后又觉腹胀痛难忍,旋即出现发热,因3天未退热,前医欲以清开灵注射液30毫升静滴,其女因见患者高热伴寒战,疑清开灵不能用,遂求诊于我.余断定此为阳虚内伤发热,治以温中祛寒,甘温除热,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处方”
桂枝15  白芍15  甘草15  大枣4枚  干姜10  砂仁 5  附子40  黄芪20 1剂
嘱沸后即开始喂服.少量频服.患者14.40开始服药约40毫升,15.30电话告知体温已降至38.5,后又服2次共150毫升,第二天清晨测体温:36.5.其家甚欢,余心甚慰.此例在人民医院内引起了轰动,一些西医还就此同我展开讨论,改变了部分西医对中医的盲目排斥.
黄老师,我今有一疑要请教与您,本月26日我接诊一小孩,9岁男,诉自去年10月始,每日下午1点或3-4点出现嗜睡,无论是活动或静止,均发作,到四医大做多项检查无异常,而精神日差,倔强,诊见面色较暗,苔薄白,脉弦缓,右尺软而近骨,初诊我以桂枝汤原方原量加米同煎,2剂.无效,2诊原方家附子5,砂仁5,干姜6,2剂,仍无效,右尺仍不起,请指教.
                      祝
                          诊安
                             后学:刘济舟
                       20110601于济舟堂








  




上一篇:读《叶氏医案》体会泻心汤的运用
下一篇:经方运用 1

相关帖子

济舟堂主人

27

主题

0

积分

10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邓诗军中医

积分
0
发表于 2011-6-2 2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个案用小柴胡汤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济舟堂主人) 的帖子

我也想到柴胡剂,因其发作有定时似柴胡证,但又缺乏其他有力证据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仲景之光照遍华夏大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1-6-2 21: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医案,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7

积分

17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7
发表于 2011-6-2 22: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好案,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6-2 23: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吸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1-6-3 06: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qyhuafly于2011-06-02 22:27发表的  :
有理有据,好案,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1-6-3 09: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太了少了。
按脉开方呢?
脉缓:桂枝汤
脉弦:柴胡类方
面暗也应属柴胡类方处方依据。

合方:柴胡桂枝汤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2096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96
发表于 2011-6-3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家的书,并非读的越多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尺脉不应,似似非柴胡剂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77

积分

11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77
发表于 2011-6-4 2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柴胡桂枝汤家 附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6-17 1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6-19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嗜睡,不知睡多久?有无汗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嗜睡如不唤醒可睡着。出汗经治已好转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6-19 1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曰《六元正纪》,非斋戒不敢示,慎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忽略了右尺脉不起。阴阳不相顺接则厥。又,桂枝证的汗出同白虎证的汗出有很大区别。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04:23 , Processed in 0.20178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