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147|回复: 9

[感悟人生] 汉方计量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08-2-26 1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计量问题,我用汉量桂枝三两合18克,柴胡半斤合50克,半夏半升合33克,只能根据你的习惯用量去掌握,我很少见到有人主动放弃自己的计量习惯去模拟别人,除非是初学者,我倾向与柯雪帆的计量标准,但很少使用。就我目前的用量十次外购处方有八次来电话再问量对吗?我的老师用,我用,我的学生也在用,细辛开了18克(小青龙)吓跑了病家,当然是药店老板干的。我不需要有人学我,只建议我的学生这么用高效,有一点须强调经方的比例不能轻易改变,其实经方与时方,药味数量上就有差距,经方多是七、八味,时方十六七味很平常,细细琢磨日分三次服,细辛18克不多,至于细辛不过钱说就让它去说吧。

---------------------------------------------------------------------------------------------------

自秦统一天下后,首先做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统一度、量、衡。秦亡,汉基本沿用秦计量法,少有变化,至西汉又稍有改动,沿续到晋。东晋后至南北朝又处混乱分割局面。乱又波及至隋,直到唐才又有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宋、元、明、清一直以唐计量为基础不断完善巩固。我们现在已采用统一的公制,与以前(唐以后)的市制换算不存在困难。为什么唐以前的计量变的不可琢磨,研究起来困难重重呢,这与频繁的改朝换代有直接关系。又与各个割据国税收直接挂钩。在那个年代税收多以实物收缴,计量器具显的极为重要,为了保证本国经济命脉,必须彻底销毁所有不符现行量具,从中国计量史看,当时统治者对计量器具的管制极为严格,发现有不毁或私藏格杀。今天我灭了你先查抄量具,明天他又灭了我,同样。从汉到隋八百多年,量具的销毁可想而知。因此唐以前量具实物几乎殆尽。目前北京故宫(有说台北故宫)存有王莽铜斛专用计量实物,日本奈良博物馆有几件实物,可惜数量太少不足以证明各时代准确计量数值。唐以后人们只能从各时代铸造的钱币推算。准确性也大打折扣。中国计量学研究专家吴承洛所给出的答案可能是目前最有权威的,即13,92克(东汉)。又据有医家考证药秤小于市秤一半,汉量一两合二钱合6,1克,若按此计算也为13克左右,参《唐新本草》折量15,625克,再以马王堆出土量器研究得数15克左右,可能13-15克是接近当时(东汉)实际量值的。
  中医之所以一直没有采用近似值,可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师傅带徒弟往往多如此。


------------------------------------------------------------------------------------------------------

汉量换算自唐以后,各家考证所得结论不一,有汉一两折现一钱以下的(16进制)、有一钱、二钱、直至五钱的。
  《唐新本草》为十五点六二五克
  〈本草纲目〉为三点一二五克
  〈中药大辞典〉(1935年版)为九点三七五克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为十三点九二克
   章太炎先生换算为十三点一二克
   林亿为十点四一克
   李频湖为三点一二五克
   日本医家吉益东洞为六点二五克
   日本医家汤本求真为三点一二五克
   孔氏同度为七点八一克
   我的用量换算取东洞先生法,(以上都为汉一两为换算基数。)
   现在有柯雪帆先生依汉马王堆蘅具考察折汉一两为15克左右。

  选自天路中转站网上聊天。




上一篇:针灸治验
下一篇:再发小青龙汤治验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6: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处方特别要小心,我有习惯的折算量,但不能保证一旦有麻烦说的清,从我学医那天起,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有一个良好习惯,开处方要有一个基数,无论折算基数是多少,对不同年龄的患者一定要分而置之。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后来我母亲(西医药剂师)硬把我扳过来,从医多年没在计量上出问题得益于习惯。今天人更金贵了,老人小孩一个都惹不起,还是小心些,多留一后手。
   年令/药量
  60以上            3/4
  12---18            3/4
  8---12             1/2
  6---8               1/3
  4---6               1/4
  2---4               1/6
  1---2               1/12
  为满1岁         1/24   1/12
  近几年三岁以下患儿,70以上患者能推就推。中医有时说不清的事多。
  除此之外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变量。

   选自天路中转站网上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6: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路先生经常讲,不在于你用多少克,运用一个成型的复方关键在比例,一两合3 克或6克、12克、15克自便。假设小柴胡汤柴胡用量48克,生姜3片这就不伦不类了。比例不是一点都不能变, “茯苓饮”本是胃病方,若兼见有肠问题必合人参汤,若胸中痞至呕哕,可不需加味,原方提高桔皮、姜量即可。这样一个复方就不会有太多的药味或不足。
    又如桂枝汤证而有腹痛或恶心,那就当提高芍量或姜量,不必加味。若有呕吐,就不得不加半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745

积分

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45
发表于 2008-2-26 18: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辛开了18克(小青龙)吓跑了病家,当然是药店老板干的
本文转自黄煌经方沙龙 ---http://www.hhjfsl.com ---中国中医经方学术专业论坛
是老板都惟利是图,不会跑了 方子的,别说区区18克细辛,就是你要米壳去卤菜,他有也卖。对于剂量,除了少数新手不识数,部分靠处方金额提成的外,当追求最小有效量。去年猪涨价,连带中药也涨价,但是工资不见长,原来一服药12元,同样剂量的药到秋天就有可能15元,那么为了控制处方金额,人为的减量,比如原来10克现在用8克,仍然12元,效果仍然好,那么以前开的就存在药材浪费。经方一开就一大盏,一服汗出热退,剩下的倒掉。这不就是浪费吗?这一写文章,我麻黄用45克,我附子用200克,你是提成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2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中医老薛于2008-02-26 18:42发表的  :
细辛开了18克(小青龙)吓跑了病家,当然是药店老板干的
本文转自黄煌经方沙龙 ---http://www.hhjfsl.com ---中国中医经方学术专业论坛
是老板都惟利是图,不会跑了 方子的,别说区区18克细辛,就是你要米壳去卤菜,他有也卖。对于剂量,除了少数新手不识数,部分靠处方金额提成的外,当追求最小有效量。去年猪涨价,连带中药也涨价,但是工资不见长,原来一服药12元,同样剂量的药到秋天就有可能15元,那么为了控制处方金额,人为的减量,比如原来10克现在用8克,仍然12元,效果仍然好,那么以前开的就存在药材浪费。经方一开就一大盏,一服汗出热退,剩下的倒掉。这不就是浪费吗?这一写文章,我麻黄用45克,我附子用200克,你是提成的吧?



     看了半天,没看懂。究竟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26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2-27 2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临床剂量的问题是一个永远存在争议的话题!这里涉及的因素很多,有量—效关系的问题,有药材质量的问题,有炮制影响的问题,有服务人群的问题,有个人经验和用药风格的问题,当然,更有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因素。既然因素繁多,那么,就不能简单地对剂量问题下结论。基于今日药材质量的评估,用量适当偏大一些也是无妨的。如果认为用量大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那么,因为用量不足而效果不佳,病人既白白喝了苦水,又花了冤枉钱,结果又是谁在挨骂?一旦认准了方证,用药就要大胆一些,虽然病人多花了钱,但能看到效果。结果好,什么都好!总之,剂量的问题,每个临床医生都有他自己的体验,不能因为自己的经验而否定他人的经验。其实,从行医的安全性来讲,谁都不愿冒险用超出教科书或药典的剂量,之所以用大剂量,往往是被逼无奈的选择!所以,对于大剂量的经验,我们应该尊重人家,不要轻易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2-28 1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路先生经方的用量个人以为确合古义。
欢迎光临清阳客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13: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再引用天路老师文(闲聊桂枝汤。选自伤寒论坛)

聊天说桂枝汤


      早上,一位同学拿一处方问事。一看是“同室”手笔,不便多说。好着呢。
      桂枝 9克   白芍 9克  甘草 5克   生姜 3片  大枣4枚,
                    水煎一便分三服。
  
   中午学生又来家里,问:“您讲的桂枝汤把生姜作为重要药味,而且要严格按比例折算计量,这个处方应咋理解。” 我真一时无言以对。说什么呢,“学习期间一定要按教材走,”刚脱口又感失言,目前教材也写的糊涂,好在学生没再提问。
   桂枝汤如何去分析掌握我以为:
       桂枝 18克   白芍 18克  甘草 12克   生姜 18克  大枣12枚,
   无论用何标准计量,比例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下面来看桂枝汤的方组:1、 桂枝甘草汤  2、芍药甘草汤  加生姜、大枣组成。
   再来看各方定义:1、 桂枝甘草汤  “治上冲急迫者” 《方极》 论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者” 《伤寒论》 。 2、芍药甘草汤   “治拘挛急迫者”《方极》。“脚挛急者”《方机》。论文“若厥愈足温者 ”《伤寒论》 3、桂枝汤 “治上冲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此症也,头痛一症可投此方,恶寒鼻鸣干呕者此方主之。脉浮数、浮弱本方脉状也”〈方机〉 论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从三方证治我们已大致可以得出桂枝主治冲逆,为进一步证实此说,〈伤寒论〉中苓桂五味甘草汤主治“气从少腹冲胸咽”。苓桂术甘汤主治“气上冲胸”。还有苓桂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另有条文“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凡有冲逆就有桂枝。
   三方各有症治,而桂枝汤有了生姜、大枣不仅治上冲性头痛,其涉及面变的更宽泛,普通感冒伤风或流行性感冒或病毒性都有高效。看来生姜、大枣非可有可无,而是在方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我也只能对他简单这样说几句,自己去评说。(结合药能、腹诊会更明白一些)
  没有整理,只是闲聊,看看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13: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有关桂枝汤加减,1:伤寒论方剂加减需符合加减后的方剂是否能在论中找出相应的组方,有,则成立。无,则只能是根据患者某症候需要而自加,如果自行添去某味药那何止二十余方。2:方剂归类,还说桂枝汤,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其主证。((脉浮数、浮弱桂枝汤主脉,另论)头痛单证用此方亦有效。四证中头痛为太阳本证。本方重在发汗,汗不出者,非桂枝汤证。由此可知太阳病凡具备四证本方主之。在临床上一般不可能仅四证,这就牵扯到归类,有项背强几几当加葛根,有恶寒或肢节微痛加附子,主证不变。若有桂枝汤证又有麻黄证就要考虑合方或各半或二一合方,这与桂枝汤加减不能归为一类。3:增减一味药首先要看加了药后其方是否又有新的方组变化或方义的改变,病人是否有此证,有,与本方证的关系是什么,是主证?从证?一定要有概念,太阳病兼有项背强方中加葛根,同理有呕者加半夏,加葛根含葛根汤方义,加半夏又含半夏散及汤,有时加入的并不含新的方义,那就要看该药在其他方剂中所起的作用,次再参考其药能。减味也同理,只是更重点放在方组上。单以药能说事,偏颇了。依此堆砌不伦不类。
  综上所述只是从一个角度试说,共讨论,下一问题抽时间再论。网上聊可能有不周处,有时想起一句来一句,不向学术报告一字一句极谨慎。相互谅解。总的目的也是共同学习、提高。


  选自天路中转站《闲聊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1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所以把此文放在故事栏目,就是供闲聊,各谈个的见解,各说个的理由,各找个的依据,说不对不要紧,说不到点也无妨,图得个聊天气氛,谢谢各位前辈、同仁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2:15 , Processed in 0.07320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