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029|回复: 15

岭南“四大金刚”之首,伤寒大家陈伯坛二三事

[复制链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14 17: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岭南“四大金刚”之首,伤寒大家陈伯坛二三事
                                                                 黄 仕 沛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新会人。为清末民初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一说四大名医:陈伯坛、黎庇留、赵鹤琴、陈月樵。一说四大金刚为:陈伯坛、易巨荪、黎庇留、谭星缘。不管四大名医还是四大金刚,陈伯坛都名列其首。而各名医中不论在学术界、病家群众中影响深远的,仍数陈伯坛先生为首。陈伯坛于清光绪25年(1899年)在今越秀区大马站设馆行医。广州市越秀区本世纪初将其编入为“岭南历史文化名人”。50年代初,广州文化公园曾有纪念他的展览。现仅就个人手头资料,叙其佚事数端,以饷同仁。
    陈伯坛先生禀赋独厚,自幼聪颖过人。光绪甲午科,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无独有偶,与陈氏同时的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先生(1868~1937)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举人。两人均弃儒就医,一穗一沪都成为经方派大家。
    陈氏幼年念书时便开始学习《伤寒论》,当时他有一位同学,每晚必读《伤寒论》,陈好奇向他借阅,阅后,深被此书吸引,爱不释手,叹为天书。从此以后,废寝忘餐,研读伤寒论。当时书院内种有玉兰树一棵,陈伯坛经常在树下读书,不意中常顺手扯其枝叶,日子一久,玉兰树枝叶竟被折得零落殆尽。陈氏自己追忆说:“余读仲景书几乎揽卷死活过去。”
    当时一政界名流唐绍仪的外侄孙,因患两足强直,多日卧床不起,头痛、不寐、食不下、数日末解大便、小便短少。陈伯坛先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先以重剂四逆散加茯苓,并嘱啜热粥取汗,还断言:“此病可治,明日将有转机。”果然,药后遍身微似有汗,二便通畅,两膝亦可屈伸,能食稍安睡。第二诊去茯苓,续有好转。第三天用栝蒌桂枝汤,因此证与痉病之“身体强,几几然。”方证相对。并说:“得嚏者解。”次晨,患者连打五个喷嚏,顿然头脑清爽。再处以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此时病者巳能起,且能步,但末能久立。继以甘草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先后与服,以善其后。陈氏处方用药,堪称机园法活。唐绍仪特以《恭颂陈伯坛先生以经方愈病之神速》为题,撰文登报致谢。
    陈伯坛先生擅用经方常以重剂取效,故人称“陈大剂”。传说他的药要用“牛头煲”来煎煮。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中一则炙甘草汤医案,其门人姜佐景在按语中也提及:“唐君居春申,素有心脏病,每年买舟到香港,就诊于名医陈伯坛先生,先生用经方,药量特重,如桂枝、生姜之属,动以两计。大锅煎熬,药味奇辣,而唐君服之,疾辄良巳••••••。”但据我师姐袁衍翠(陈伯坛的外孙女)说:“这是讹传。”细想经方派用药,药简效宏,除炙甘草汤算是大方外,一般处方味数多为六、七味,不若时医,动辄十余二十味,即使药重,总重量也未必超过时医。事实上看陈氏处方手迹,小柴胡汤七味,柴胡用八钱,较时医略重,不致于都用“牛头煲”煎煮。
    广州旧时有句口头禅曰:“重快过陈伯坛把脉。”此语之意一,据说陈氏诊病时注重望诊,先凝视病者,目不转睛,但问诊却简单扼要,切脉更如“以手探汤”。处方遣药,把握十足,并非马虎了事。二者,可见陈氏之名常挂在老佰姓口边。粤语还有一句口头禅是:“他正一陈伯坛!(百弹)”伯坛与百弹谐音,“弹”即批评、评论。意喻:这个人什么事都评论一翻。此语虽是贬义。但并非指陈氏,是取其谐音。足见陈伯坛的名字在广州深入人心。被人用自己名字做口头禅的医生,恐怕只有陈伯坛了吧。
    1924年,陈伯坛移居香港,设馆开诊,并独力开办“伯坛中医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前来学医者不乏执业西医,如生前在广东省中医院任职的,有“程阔斧”之称的程祖培先生,早年便是西医生,后为陈氏弟子。陈伯坛迥异各家,风格独特的著作《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便是当时教材,经三易其稿编撰而成。近贤卢觉愚谓陈氏:“宗法仲景,隐以继承道统为己任。数十年来,讲学授徒,门弟子散处粤港澳各地者千百人。”陈伯坛先生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据说他授课时曾讲了一个笑话,说明中医非具文学修养不可:从前有一个“黄绿医生”(不学无术,发霉医生),病人咳嗽痰多,病者问属什么病。该医说:这是“则痰”。原来中医书上有“气虚则痰生”。真读书不求甚解,难怪“黄绿”矣。
    陈氏移居香港第二天,新闻界即于各报以头版新闻报道。港英卫生当局曾派人用其处方,配了多剂中药,进行化验,企图弄清其疗效,当然未有结果。后来,当局又向陈索要相片,说是寄到伦敦去,要宣传中国有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师。
陈伯坛先生于1938年5月29日,在香港病逝。各界人士联合在香港孔圣会礼堂,隆重举行追悼会。出殡当日,群众沿途设不少路祭,其声望之高,为医者罕也。
陈氏后安葬于广州白云山,其墓今尚在。陈伯坛先生诚为广东中医界之骄傲。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分 15 收起 理由
小土豆 + 20 好文!
黎小裕 + 10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医林异事
下一篇:站在圆心的茫然与黄煌经方沙龙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5-14 18: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书店能看到的有陈伯坛医书合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读过金匮卷19(套装共2册)(广东科技出版社),读过伤寒论(广东科技出版社),麻痘蠡言(广东科技出版社)。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19: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的经方家不乏其人,如陈伯坛、易巨荪、黎庇留、谭星缘、陈焕堂等,临床功力不亚于曹颖甫,易巨荪的《集思医案》、黎庇留的《黎庇留医案》不亚于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实为广东人的骄傲。
    《黎庇留医案》当当网有卖,《集思医案》豆丁网可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061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版主

守拙

Rank: 8Rank: 8

积分
6061
QQ
发表于 2011-5-14 2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坛先生的医案哪里可以学习到?好像不太好找。
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2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1-5-14 2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介绍.先买《黎庇留医案》学习先,
不过楼主介绍的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病也很有参考价值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5

积分

4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75
发表于 2011-5-14 2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弱智的问题,别骂我。。。。。。。。
岭南指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30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15 0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传说) 的帖子

卓越网 陈伯坛医书合集很便宜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0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ok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15 05: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qishixiongxiong) 的帖子

主要指两广地区,广东、广西。(包括海南,海南历史上属于广东范围)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08: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黎版主所说,陈伯坛著作有《读过金匮》,《读过伤寒论》,《麻痘蠡言》,但陈伯坛存世的医案并不多。只有九案载于《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
   (一)真武汤证治
    男子陈某,体胖,面红如醉,素患头眩心悸诸证。医以为实热,投凉药而益甚。及延先君诊治,切脉浮细,断曰:此乃水火互脱之象,不为坎肾之蛰藏,而现水深火热之危候,水火即阴阳之互根,寒热是少阴之标本。与重剂真武汤治之,嘱服二十剂而愈。
    按:生命之根,主要在于水火阴阳之互根,故坎中之阳乃为真阳,此水火之所以相互为用也。如火衰则不能化水,水深则火热上浮,本证用真武汤者,即针对水深火热立治。方内有附子温阳补火。生姜散水袪寒,茯苓配白术以利水健脾佐白芍之酸收。此其所以为温肾治水之神剂也。
   (二)狂病
    南海董令患狂病,延先君诊治,切脉洪数,断曰:此火病也。经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数剂而愈。
    按:龙牡能镇火,本草称其治惊。二物倶得天地之静机用以镇摄龙雷之火以静制动。以此方治狂,其神效有不可思议者矣。
   (三)气虚便秘
    男子黄某,腹满疼痛,不大便十余日仍不更衣,病势颇危。先君诊之,脉迟弱,断曰:此中气虚而寒气凝也,如冰结焉,虽日施下药,反致戕及其中气,与重剂大建中汤而愈。
    按:本例诊断为中气虚而寒气凝,故用大建中汤健胃化寒,胃气既健,则运化正常,二便通畅,否则愈下愈虚,终至不治,虚实之差,毫厘千里,此例可为滥用下法者戒。
   (四)肝不藏魂
    男子吴某,年四十许,每于睡至夜半,忽然昏迷不知人事,一、二时后渐甦醒,如是者屡见,医者皆不知为何病,先君诊之,脉弦大,断曰: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睡时发动,乃肝不藏魂,此所谓睡魔者也。与吴茱萸汤约服十剂而愈。
   (五)肝实热
    赵卓儒之弟,年十八,平居无病。一日猝然握拳,而面青不知人事,一日数发,延先君到诊,切脉弦数,先君断曰:此肝实也。肝为五脏六腑之贼,在变动为握,又为罢极之本,故其病必极而后罢,是必热邪填实其肝,复受惊恐而得之。与重剂龙胆泻肝汤,一服好转,复与风引汤而愈。
    按:以上二例,同是病变在肝,而施治逈异。彼则掌握肝不藏魂,其状虚,用吴茱萸汤以温其风木,此则掌握在变动为握,其状实,用龙胆泻肝汤以泻其肝邪。明辨虚实,灵活运用,洵可法也。
    (六)脐孔痛
    男子陈某,患脐孔痛,无红肿现象,亦无其他见证,经中西医治无效。先君断曰:脐为天枢之位,地气从此升,天气从此降,有寒邪为之梗,用白通汤取上通下济之义以治之,服三剂而愈。
    按:白通汤本治少阴病下利。用治本证,取其温肾通阳,恢复天气地气之升降,则寒邪散而脐痛自止。
    (七)胎逆危证
    郭伟三之妹,妊娠七个月,患发热咳喘,误治证变,乳大如斗,腹部膨隆减少,气喘、面赤、发热、大汗不止,手足厥冷,目斜视,阳气有欲脱之状。危在顷刻,先君诊之,脉沉微,断曰:急则治其标,先固阳止汗为急务,及收胎气上逆之水。借用真武汤治之,一剂而乳略平,再剂而安,后二月举一男,颇雄壮,母子皆安。
    按:本证属妊娠病变,证状复杂严重,所谓奇难证也,先君掌握主要,洞察病机,认为胎气引水上逆,借用真武汤主治,面面倶到。服后不特水静胎安,发热、面赤、汗出诸证状一齐解决,可谓善用经方矣。
   (八)癫
    黄某,女性,年二十,未婚,患精神失常,或歌或哭,如醉如痴,语无倫次,久医不愈。及延先君诊治。切脉弦数,断曰:此血证谛也。与桃核承气汤二剂,经水通畅而愈。
    按:癫狂都是精志失常的疾患。经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癫。《金匮》: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明代王肯堂将它分为癫、狂、痫三类。癫的发病原因,或为情志所伤,气郁生痰,干扰包络,或因惊恐,或由邪客胞中,瘀热内结,阻滞不通,以致神志迷糊。本案患者为女性,脉象弦数,故用桃核承气汤,针对瘀热为治。方见《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用以治癫,故亦能奏效。
  (九)失音证
    熙,女性。病失音,无其他证状。请先君诊治,脉沉细,先君断曰:此为少阴不至者瘖,用肾气丸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以助肾间之动气。盖声出于喉而根于肾也。再服声开而安。
    按:手少阴脉,从心系上挟咽,足少阴脉,从喉咙挟舌本。故从少阴不至者瘖着眼。针对声出于喉而根于肾立治。盖肾虽水脏,中寓真火,蒸腾变化,全赖于此。故本例以益火生肾气为主要。助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取少阴之浮热,辛以润之之义也。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08: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已故名老中医吴粤昌曾攥写《南国名医陈伯坛》一文,文中有诗:
     双眸初倦夜方阑,
     皓首穷经笑互看,
     岭海流风元不忝,
     冈州清气得来难。
     人如麟角光医史,
     书似骊珠扫异端,
     信否南阳能复活?
     一支妙笔解伤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5-15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坛先生的医学经验非常宝贵,值得好好学习和研究。在民国初年的中医界,与曹颖甫先生一南一北共振经方,是医学史上的佳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5

积分

88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95
发表于 2011-5-15 14: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5-15 15: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小吹) 的帖子

呵呵,还是楼主的资料翔实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发表于 2011-5-15 2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或知情人谈谈:
陈伯坛主要的核心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另本人呢,想买下列4本书其中一本,不知那本最好?
《陈伯坛医书合集》
《读过金匮卷19》
《读过伤寒论》、
《麻痘蠡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伤寒论》是代表作,见解独到,风格特别,但词句艰涩难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8

积分

2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8
发表于 2011-5-16 18: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胎逆危证
    郭伟三之妹,妊娠七个月,患发热咳喘,误治证变,乳大如斗,腹部膨隆减少,气喘、面赤、发热、大汗不止,手足厥冷,目斜视,阳气有欲脱之状。危在顷刻,先君诊之,脉沉微,断曰:急则治其标,先固阳止汗为急务,及收胎气上逆之水。借用真武汤治之,一剂而乳略平,再剂而安,后二月举一男,颇雄壮,母子皆安。
高人啊!没想到真武汤还能这样用,遥思前辈风范,而今执业之中医岂不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4:58 , Processed in 0.93954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