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岭南“四大金刚”之首,伤寒大家陈伯坛二三事
黄 仕 沛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新会人。为清末民初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一说四大名医:陈伯坛、黎庇留、赵鹤琴、陈月樵。一说四大金刚为:陈伯坛、易巨荪、黎庇留、谭星缘。不管四大名医还是四大金刚,陈伯坛都名列其首。而各名医中不论在学术界、病家群众中影响深远的,仍数陈伯坛先生为首。陈伯坛于清光绪25年(1899年)在今越秀区大马站设馆行医。广州市越秀区本世纪初将其编入为“岭南历史文化名人”。50年代初,广州文化公园曾有纪念他的展览。现仅就个人手头资料,叙其佚事数端,以饷同仁。
陈伯坛先生禀赋独厚,自幼聪颖过人。光绪甲午科,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无独有偶,与陈氏同时的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先生(1868~1937)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举人。两人均弃儒就医,一穗一沪都成为经方派大家。
陈氏幼年念书时便开始学习《伤寒论》,当时他有一位同学,每晚必读《伤寒论》,陈好奇向他借阅,阅后,深被此书吸引,爱不释手,叹为天书。从此以后,废寝忘餐,研读伤寒论。当时书院内种有玉兰树一棵,陈伯坛经常在树下读书,不意中常顺手扯其枝叶,日子一久,玉兰树枝叶竟被折得零落殆尽。陈氏自己追忆说:“余读仲景书几乎揽卷死活过去。”
当时一政界名流唐绍仪的外侄孙,因患两足强直,多日卧床不起,头痛、不寐、食不下、数日末解大便、小便短少。陈伯坛先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先以重剂四逆散加茯苓,并嘱啜热粥取汗,还断言:“此病可治,明日将有转机。”果然,药后遍身微似有汗,二便通畅,两膝亦可屈伸,能食稍安睡。第二诊去茯苓,续有好转。第三天用栝蒌桂枝汤,因此证与痉病之“身体强,几几然。”方证相对。并说:“得嚏者解。”次晨,患者连打五个喷嚏,顿然头脑清爽。再处以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此时病者巳能起,且能步,但末能久立。继以甘草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先后与服,以善其后。陈氏处方用药,堪称机园法活。唐绍仪特以《恭颂陈伯坛先生以经方愈病之神速》为题,撰文登报致谢。
陈伯坛先生擅用经方常以重剂取效,故人称“陈大剂”。传说他的药要用“牛头煲”来煎煮。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中一则炙甘草汤医案,其门人姜佐景在按语中也提及:“唐君居春申,素有心脏病,每年买舟到香港,就诊于名医陈伯坛先生,先生用经方,药量特重,如桂枝、生姜之属,动以两计。大锅煎熬,药味奇辣,而唐君服之,疾辄良巳••••••。”但据我师姐袁衍翠(陈伯坛的外孙女)说:“这是讹传。”细想经方派用药,药简效宏,除炙甘草汤算是大方外,一般处方味数多为六、七味,不若时医,动辄十余二十味,即使药重,总重量也未必超过时医。事实上看陈氏处方手迹,小柴胡汤七味,柴胡用八钱,较时医略重,不致于都用“牛头煲”煎煮。
广州旧时有句口头禅曰:“重快过陈伯坛把脉。”此语之意一,据说陈氏诊病时注重望诊,先凝视病者,目不转睛,但问诊却简单扼要,切脉更如“以手探汤”。处方遣药,把握十足,并非马虎了事。二者,可见陈氏之名常挂在老佰姓口边。粤语还有一句口头禅是:“他正一陈伯坛!(百弹)”伯坛与百弹谐音,“弹”即批评、评论。意喻:这个人什么事都评论一翻。此语虽是贬义。但并非指陈氏,是取其谐音。足见陈伯坛的名字在广州深入人心。被人用自己名字做口头禅的医生,恐怕只有陈伯坛了吧。
1924年,陈伯坛移居香港,设馆开诊,并独力开办“伯坛中医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前来学医者不乏执业西医,如生前在广东省中医院任职的,有“程阔斧”之称的程祖培先生,早年便是西医生,后为陈氏弟子。陈伯坛迥异各家,风格独特的著作《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便是当时教材,经三易其稿编撰而成。近贤卢觉愚谓陈氏:“宗法仲景,隐以继承道统为己任。数十年来,讲学授徒,门弟子散处粤港澳各地者千百人。”陈伯坛先生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据说他授课时曾讲了一个笑话,说明中医非具文学修养不可:从前有一个“黄绿医生”(不学无术,发霉医生),病人咳嗽痰多,病者问属什么病。该医说:这是“则痰”。原来中医书上有“气虚则痰生”。真读书不求甚解,难怪“黄绿”矣。
陈氏移居香港第二天,新闻界即于各报以头版新闻报道。港英卫生当局曾派人用其处方,配了多剂中药,进行化验,企图弄清其疗效,当然未有结果。后来,当局又向陈索要相片,说是寄到伦敦去,要宣传中国有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师。
陈伯坛先生于1938年5月29日,在香港病逝。各界人士联合在香港孔圣会礼堂,隆重举行追悼会。出殡当日,群众沿途设不少路祭,其声望之高,为医者罕也。
陈氏后安葬于广州白云山,其墓今尚在。陈伯坛先生诚为广东中医界之骄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医林异事下一篇:站在圆心的茫然与黄煌经方沙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