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800|回复: 1

道经中矿物学知识与矿产资源的记载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8-2-20 1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代大致有三类人物关心地矿资源:一者政府盐铁之官,涉及国家财税收入;一者外丹道士,优选药石以充炉燧;一者本草医家,区别真伪搜求道地。官方的矿产记录多见于史书之地理志、食货志,以及地志专书。后两类属于民间,文献不全,主要依赖本草及部分外丹道经,保留只言片语。尽管如此,从中亦能大致反映道教矿物学成就。

一、陶弘景的矿物学贡献

陶弘景兼有外丹家和本草家双重身份,其《本草经集注》涉及矿物药近90种,既是前代矿物学知识的总结,也不乏陶弘景发明创造之处。艾素珍曾作“论《本草集注》中的矿物学知识及其在中国矿物学史上的地位”,来讨论陶弘景的贡献,可以参看。[1]除艾氏提到者外,尚有一些问题可以补充。

《本草经》没有药物性状的描述,我们今天了解古代药物的名实,研究外丹黄白术,主要依赖陶弘景对《本草经》的注释。不妨将陶弘景对经中矿物药的意见作一简单梳理。

1、丹砂

陶弘景云:“按,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俗医皆别取武都、仇池雄黄夹雌黄者名为丹砂。方家亦往往俱用,此为谬矣。符陵是涪州,接巴郡南,今无复采者。乃出武陵、西川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砂。仙经亦用越砂,即出广州临漳者。此二处并好,惟须光明莹彻为佳。如云母片者,谓云母砂。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谓马齿砂,亦好。如大小豆,及大块圆滑者,谓豆砂。细末碎者,谓末砂。此二种粗,不入药用,但可画用尔。采砂,皆凿坎入数丈许。虽同出一郡县,亦有好恶。地有水井胜火井也。炼饵之法备载仙方,最为长生之宝。”[2]

丹砂古今、道俗所用皆是HgS,因为是外丹的主要原料,故道士对丹砂品质的要求远远在医家之上。《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因知汉代丹砂出产巴地、越地两处。巴砂、越砂在炼丹中皆有使用,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1提到:“第六丹名曰炼丹,取八石而成之。取巴越丹砂……”[3]同书卷13丹砂出处云“臣按本草云:符陵是涪州……最为长生之宝”,完全引录陶弘景的注释,其后续说:“然丹砂虽出巴楚二地,今之有出处,最不及辰州麻阳县者为上。打破亦明色焰焰然,有精似火星,向日看之,如动摇。光明沙若其体细重,破之,白光昱昱然,又片版粗大如马牙,或如小卷,晃晃昱昱,光明晖彻。其质坚秘,白光曜目者,号曰丹砂。红明者上,紫者次,赤浊者下。天生已伏火者,徒闻其语,不见其物,纵使得之,亦须煮伏。兴州有紫实坚重,其色亦赤,状类丹砂,破之似铁,烧之还赤,停之有黑,火之无烟,此之丹砂之正质也。”[4]

这里涉及丹砂的品质评价,与现代天然丹砂以色鲜红、有光泽、质重而脆的标准基本一致。唐代开始,丹砂以湖南辰州(今沅陵)出者为佳,又名“辰砂”。

2、云母

陶弘景云:“按仙经云母乃有八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者,名云母;色黄白多青,名云英;色青黄多赤,名云珠;如冰露,乍黄乍白,名云砂;黄白皛皛,名云液;皎然纯白明澈,名磷石。此六种并好服,而各有时月。其黯黯纯黑,有文斑斑如铁者,名云胆;色杂黑而强肥者,名地涿。此二种并不可服。炼之有法,惟宜精细。不尔,入腹大害人。今虚劳家丸散用之,并只捣筛,殊为未允。琅邪在彭城东北,青州亦有。今江东惟用庐山者为胜,以砂土养之,岁月生长。今炼之用矾石则柔烂,亦便是相畏之效。百草上露,乃胜东流水,亦用五月茅屋溜水。”

云母是一类含钾、铝、镁、铁、锂等元素的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当其杂含有少量Ti、Mn、Fe、Cr、F、Ca、Ba等元素时,呈现不同颜色,常见种类有白云母、钠云母、金云母、黑云母、锂云母、锂铁云母、珍珠云母、蛭石等。陶弘景将云母分为8种,系沿用《抱朴子·仙药》的说法,[5]基本符合现代认识。唐代开始主要以白云母(muscovite)入药。

3、玉泉

陶弘景云:“蓝田在长安东南,旧出美玉,此当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今人无复的识者,惟通呼为玉尔。张华又云:服玉用蓝田瑴玉白色者。此物平常服之,则应神仙。有人临死服五斤,死经三年,其色不变。古来发冢,见尸如生者,其身腹内外,无不大有金玉。汉制,王公葬,皆用珠襦玉匣,是使不朽故也。炼服之法,亦应依仙经服玉法,水屑随宜。虽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乃发热,如寒食散状。金玉既天地重宝,不比余石,若未深解节度,勿轻用之。”

《汉书·地理志》云:“蓝田山出美玉。”[6]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县。陶弘景认为玉泉可能是指蓝田所出的玉石,能够用药物消化为浆液饮用者。[7]这应该是软玉之一种,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钙镁硅酸盐。

4、石钟乳

陶弘景云:“第一出始兴,而江陵及东境名山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长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黄,以苦酒洗刷则白。仙经用之少,而俗方所重,亦甚贵。”

石钟乳的成分为CaCO3,见于《集注》尚有孔公孽、殷孽、土殷孽、石脑,皆是此物。据陶弘景说“仙经用之少”,陶以后,尤其是在唐代石钟乳受到道仙家的重视,《证类本草》本条引《太清石壁记》、《青霞子》均提到炼服石钟乳。

5、矾石

陶弘景云:“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消石,名白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仙经单饵之,丹方亦用。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云坚骨齿,诚为疑也。”

在陶弘景时代,“矾”是多种矿物的总名,唐《新修本草》甚至说:“矾石有五种:青矾、白矾、黄矾、黑矾、绛矾。”陶注涉及两种矾:马齿矾、鸡屎矾。按陶的描述,马齿矾即今明矾AlK(SO4)2·12H2O,他说“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消石,名白矾”,则是指失去结晶水的明矾AlK(SO4)2,色灰白,又名枯矾。据陶弘景说,当时川中以此冒充消石。鸡屎矾可以镀铜,应该是铜盐,或许是今之胆矾CuSO4·5H2O一类。陶弘景正式确认药用矾石为明矾AlK(SO4)2·12H2O。

6、消石[8]

陶弘景云:“疗病亦与朴消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今无正识别此者。顷来寻访,犹云与朴消同山,所以朴消名消石朴也。如此则非一种物,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消大同小异,朏朏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消,云是真消石也。此又云一名芒消,今芒消乃是炼朴消作之。与后皇甫说同,并未得核研其验,须试效,当更证记尔。化消石法,在三十六水方中。陇西蜀秦州在长安西羌中,今宕昌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

在陶弘景时代消石、朴消名实混淆,故陶说“今无正识别此者”,经过考察和试验,陶弘景确定“真消石”火试有紫色火焰,这是钾盐的标准反应,《本草经集注》是记载此反应的最早文献。陶说“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据《三十六水法》,消石可以制作矾石水、雄黄水、雌黄水、丹砂水、曾青水、白青水、硫磺水等,从化学性质来看,应该是硝酸盐,故知消石当为硝酸钾KNO3。

7、朴消

陶弘景云:“今出益州北部故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俗人择取白软者,以当消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仙经惟云消石能化他石,今此亦云能化石,疑必相似,可试之。”

芒消是朴消的精制品,据芒消条陶弘景说:“以朴消作芒消者,但以暖汤淋朴消,取汁清澄,煮之减半,出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状如白石英,皆六道也。”从结晶状况来看,这种芒消似为今之芒硝Na2SO4·10H2O。从陶弘景描述朴消的生态来看,这种朴消应该是以Na2SO4为主,杂有MgSO4、KCl的混合物。此外《证类本草》玄明粉条引《仙经》云:“以朴消制伏为玄明粉,朴消是太阴之精华,水之子也,阴中有阳之药。”玄明粉是失去结晶水的Na2SO4,由此也证明朴消是含Na2SO4为主的物质。

8、滑石

陶弘景云:“滑石色正白,仙经用之以为泥。又有冷石,小青黄,性并冷利,亦能熨油污衣物。今出湘州、始安郡诸处。初取软如泥,久渐坚强,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并散热人用之,不正入方药。赭阳县先属南阳,汉哀帝置,明本经所注郡县,必是后汉时也。掖县属青州东莱,卷县属司州荥阳。”

矿物学上的滑石以含水硅酸镁为主,化学式Mg3(SiO10)(OH)2,这也是后世药用滑石的主流品种,一般称为硬滑石。本条陶弘景提到三种与滑石有关的矿物。(1)“初取软如泥,久渐坚强,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据《太平御览》卷988引《南越志》:“膋城县出膋石,即滑石也。土人以为烧器,以用烹鱼。”硬滑石系单斜晶系矿物,硬度虽然不高(硬度为1.0),但采得即为片状晶体,或叶片状、纤维状集合体,或致密状块体,与“初取软如泥”的特征不符。高岭石又称软滑石成分以水合硅酸铝Al4(Si4O10)(OH)8为主,是高岭土或白云母的风化产物,具有吸水性和可塑性,可以制作器皿。故陶说的这种滑石,与膋石一样,都是软滑石。但陶弘景认为这种软滑石“不正入方药”。(2)陶又提到一种混淆品冷石“能熨油污衣物”,按照王嘉荫先生的意见为蒙脱石,[9]是一种水化硅酸盐矿物,因为含有氢氧化铝,略呈碱性,故可以漂白及去油污。(3)陶弘景说“滑石色正白,仙经用之以为泥”,则是今之矿物滑石,即硬滑石。所谓“用之以为泥”,当是制作六一泥用之,《抱朴子内篇》有使用实例。[10]



--------------------------------------------------------------------------------

[1]艾素珍:论《本草集注》中的矿物学知识及其在中国矿物学史上的地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13(3):273-283。艾说《集注》有矿物药94种,若除去人工制成品如铅丹、粉锡、冬灰、煅灶灰、伏龙肝等,描述为“近90种矿物”较妥。

[2] 本部分以见于《政类本草》中的《本草经》矿物药为研究对象,所引用文字皆见于: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卷三-卷五,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66页-第142页。

[3] 《道藏》第18册,第798页。

[4] 《道藏》第18册,第835页。

[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3页。

[6] 中华书局校点本,?页

[7] 化玉为浆之法可参《抱朴子内篇·仙药》,第204页。

[8] 消石、朴消、芒消之“消”,本是消化之意,今俱写作“硝”。《证类本草》尚作“消”,故正文因之。

[9] 王嘉荫《<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0页。

[10] 《抱朴子内篇·金丹》制作九丹有云:“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4页。


9、石胆

陶弘景云:“仙经有用此处,俗方甚少,此药殆绝。今人时有采者,其色青绿,状如瑠璃而有白文,易破折。梁州、信都无复有,俗用乃以青色矾石当之,殊无仿佛。仙经一名立制石。”

《证类本草》引《太清伏炼灵砂法》云:“石胆所出嵩岳、蒲州,禀灵石异气,形如瑟瑟。”《博雅》说:“瑟瑟,碧珠也。”石胆产于铜矿的的次生氧化带中,故《新修本草》说:“此物出铜处有。”《博物志》记载:“黄初三年,武都西部都尉王褒献石胆二十斤。”其地即在陶弘景所说梁州地面。石胆为三斜晶系硫酸盐类矿物胆矾CuSO4·5H2O的晶体,天蓝至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皆符合陶弘景所描述的特征。

10、空青

陶弘景云:“越巂属益州。今出铜官者色最鲜深,出始兴者弗如。益州诸郡无复有,恐久不采之故也。凉州西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但圆实如铁珠,无空腹者,皆凿土石中取之。又以合丹,成则化铅为金矣。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而多充画色,殊为可惜。”

据《名医别录》说:“生益州山谷及越巂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本草经》中的空青、曾青、白青、扁青,以及《名医别录》药绿青都出于铜矿的氧化带中,应为碱式碳酸铜一类矿物。其中空青古说以中空而有浆者为贵,而陶弘景所见则“圆实如铁珠”。在绿青条陶弘景说:“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这样看来,陶弘景所说的空青及绿青最有可能是今之孔雀石(Malachite),化学式为CuCO3·Cu(OH)2。

11、曾青

陶弘景云:“此说与空青同山,疗体亦相似。今铜官更无曾青,惟出始兴。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色理小类空青,甚难得而贵。仙经少用之,化金之法,事同空青。”

陶弘景说“仙经少用之”,而《抱朴子内篇·金丹》中乐长子丹法、张子和丹法、玉柱丹法等皆使用曾青,同书仙药篇也提到“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曾青。”其他丹经用曾青亦多,《证类本草》曾青条引有《宝藏论》、《青霞子》、《丹房镜源》等道书。如果同意陶弘景“色理小类空青”的说法,这种曾青也应该是孔雀石CuCO3·Cu(OH)2一类。

12、禹余粮

陶弘景云:“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迭,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砂者为佳。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乃有紫华靡靡。仙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余,此云白余粮也。生池泽,复有仿佛。或疑今石者,即是太一也。张华云:地多蓼者,必有余粮。今庐江间便是也。适有人于铜官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黄赤色石,极似今之余粮,而色过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为雌黄,试涂物,正如雄黄色尔。”

《本草经》以禹余粮、太一余粮为两物,陶弘景不能分辨,后世亦不能辨。在本条下陶弘景提出一种解释,他怀疑禹余粮为植物(从陶的描述来看,植物禹余粮应该来源于百合科菝葜Smilax属),太一余粮才是矿物。尽管存此疑惑,陶弘景仍然以矿物注释之。据《本草图经》引《登真隐诀》陶弘景释小镇丸说:“余粮多出东阳山岸间,茅山甚有。好者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泯泯如面,啮之无复碜。虽然用之,宜细研,以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据此禹余粮为结核状褐铁矿或皮壳状褐铁矿,系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集合体,主要含碱式氧化铁FeO(OH)。

13、太一余粮

陶弘景云:“今人惟总呼为太一禹余粮,自专是禹余粮尔,无复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似。仙经多用之,四镇丸亦总名太一禹余粮。”

禹余粮与太一余粮皆是仙药,《抱朴子内篇·杂应》有禹余粮丸,《列仙传》言赤斧“上华山取禹余粮饵,卖之于苍梧湘江间。”[1]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则提到太一余粮。太一余粮的“太一”两字尤其暗示与道教的关系,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说:“太一者,道之宗源。太者大也,一者道也,大道之师,即禹之理化。神君,禹之师也。师常服之,故有太一之名。兼服混然。”或许如此,《云笈七籤》卷68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降生神丹中专门强调“太一余粮在众药之上”。[2]但这些皆无裨于解决太一余粮的名实。

禹余粮与太一余粮的关系同样令陶弘景感到困惑,长生四镇丸是道书《登真隐诀》中的处方,所用药物有太一禹余粮,陶弘景说:“按本草有太一余粮、禹余粮两种,治体犹同,而今世惟有禹余粮,不复识太一。此方所用遂合其二名,莫辨何者的是。”(见《本草图经》引《登真隐诀》)因陶弘景不识,后世遂专用禹余粮而少用太一余粮。

14、白石英

陶弘景云:“今医家用新安所出,极细长白澈者,寿阳八公山多大者,不正用之。仙经大小并有用,惟须精白无瑕杂者。如此说则大者为佳,其四色英,今不复用。”

《名医别录》说石英:“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这是氧化物类矿物石英SiO2,石英属三方晶系,晶体通常呈六方柱体,柱体晶面上有水平的条纹,若含有杂质可呈现不同颜色,即《别录》提到的:“其黄端白棱名黄石英;赤端名赤石英;青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石英。”需要说明的是,石英其实不止五色,本草、道书之所以称五色石英(青、黄、赤、白、黑),乃与五色石脂、五色芝一样,是为了配合五行。而且,较为纯粹的石英其实是无色,而非白色。因为陶弘景在本条说:“其四色英,今不复用。”故后世几乎都只使用白石英和五行以外的紫石英。

15、紫石英

陶弘景云:“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无根。又有青绵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有林邑石,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榴子。先时并杂用,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余处者,可作丸酒饵。仙经不正用,而为俗方所重也。”

《本草经》在五色芝以外,另有紫芝一种,共成六芝;五参(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以外,另有紫参一种,凑成六参;石英条看来也是如此,在五色石英外,添上紫石英。从陶注看出,当时紫石英的来源十分混乱,陶以太山紫石英为正品,据其描述应该是石英(Quartz)之呈紫色者,至于陶弘景提到其他地方的紫石英,系其他紫色矿石,但都不是石英(Quartz)。近现代以主成分为CaF2的荧石作为药用紫石英的来源,与古代不同。

16、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陶弘景云:“此五石脂,如本经疗体亦相似,别录各条,所以具载。今俗用赤石、白石二脂尔。仙经亦用白石脂以涂丹釡。好者出吴郡,犹与赤石脂同源。赤石脂多赤而色好,惟可断下,不入五石散用。好者亦出武陵、建平、义阳。今五石散皆用义阳者,出(盟+阝)县界东八十里,状如豚脑,色鲜红可爱,随采复而生。不能断痢,而不用之。余三色脂有而无正用,黑石脂乃可画用尔。”

五色石脂亦属仙药,《列仙传》陵阳子明“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3]在道书中赤石脂最常用,陶云“白石脂以涂丹釡”,见《黄帝九鼎神丹经》。此外,《三十六水法》中有玄石脂水,即是黑石脂。赤石脂是红高岭土,硅酸盐类矿物,主含水合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青、黄、白石脂应该也是高岭土类。陶说黑石脂用来作画,《别录》一名石涅、一名石墨,章鸿钊《石雅》据此释为石墨(Graphite)。[4]

17、白青

陶弘景云:“此医方不复用,市人亦无卖者,惟仙经《三十六水方》中时有须处。铜剑之法具在《九元子术》中。”

《名医别录》说白青“可消为铜剑,辟五兵”,则白青为铜盐无疑。今《三十六水法》中有白青水。《新修本草》认为白青即是陶弘景所说的空青,但究竟是孔雀石、蓝铜矿或其他铜矿,无法判断。

18、扁青

陶弘景云:“仙经俗方都无用者。朱崖郡先属交州,在南海中,晋代省,名朱提郡,今属宁州。”

扁青因为罕用,故陶弘景不识,《新修本草》说:“此即前条陶谓绿青是也。朱崖、巴南及林邑、扶南舶上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武昌者,片块小而色更佳。简州、梓州者,形扁作片,而色浅也。”据此说法,章鸿钊《石雅》认为扁青为蓝铜矿(Azurite),化学式为Cu3(C03)2(OH)2[5]。



--------------------------------------------------------------------------------

[1] 《道藏》第5册,第74页。

[2] 《道藏》第22册,第470页。

[3] 《道藏》第5册,第75页。

[4]章鸿钊《石雅·宝石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08页。

[5]章鸿钊《石雅·宝石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55页。

19、雄黄

陶弘景云:“炼服之法皆在仙经中,以铜为金亦出黄白术中。晋末已来,氐羌中纷扰,此物绝不复通,人间时有三五两,其价如金。合丸皆用石门、始兴石黄之好者尔。始以齐初,凉州互市,微有所得,将至都下,余最先见于使人陈典籖处,检获见十余片,伊辈不识此是何等,见有挟雌黄,或谓是丹砂。示吾,吾乃示语,并又属觅,于是渐渐而来。好者作鸡冠色,不臭而坚实。若黯黑及虚软者不好也。武都氐羌是为仇池,宕昌亦有,与仇池正同而小劣。敦煌在凉州西数千里,所出者未尝得来江东,不知当复云何。此药最要,无所不入。”

雄黄是道教紧要之品,《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14谓雄黄:“乃至神之石也。但求齿不落、发不白,续筋坚骨,轻身明目,莫过此药也。又能辟虎狼,百毒不使近人。入水不畏蛟龙,一切毒虫妖魅不能加也。又辟五兵,甚有威武。耳目聪明,役使百灵,乃神变之独纪,长生之上药,攻病之要味,还年之功物,无所不入也。故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带雄黄,而众蛇皆去,明其力用大矣。又仙经之大药,乃以雄黄为一味者也。”[1]除服食、炼丹以外,还用来图画道符,如《真诰》卷10记载画符所用颜料的处方及做法:“一雄黄、二雌黄、三铅黄,右三黄华。先投朱砂一,熟研之于器中;次投雄黄,熟研之;次投雌黄,熟研之;次投铅黄,合研之。良久成也。”[2]

雄黄、雌黄都是砷的硫化物。硫化砷矿有As2S2与As2S3两种,都属于单斜晶系,其中As2S2呈橘红色,条痕呈淡橘红色,与丹砂相似,而As2S3呈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与天然硫S相似。雄黄、雌黄、丹砂矿经常紧密共生。早期文献对雄黄、雌黄的描述有些混淆,如《博物志》说:“雄黄似石流黄。”[3]这种雄黄实为As2S3。《抱朴子内篇·仙药》云:“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4]这当是指As2S2。本条陶注也说到鸡冠色而似丹砂,故亦为As2S2,此后主流文献始确定以As2S2为雄黄,而以As2S3为雌黄。

20、石硫黄

陶弘景云:“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出扶南林邑,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然方用之疗脚弱及痼冷甚良。仙经颇用之,所化奇物,并是黄白术及合丹法。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恐不必尔。”

石硫黄即是单质硫磺矿石,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外丹、黄白术用之甚多,唐代则流行炼制后单服。《证类本草》引《太清服炼灵砂法》云:“石硫黄本出波斯国南明之境。弃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质性通流,含其猛毒。药品之中,号为将军。功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立阳精,消阴化魄。”

石流(硫)黄的得名有些费解,《名医别录》别有石流赤、石流青,并说石流青“味酸,益肝气”,石流赤“味苦”。这些文字似乎与五色石英、五色石脂、五色芝一样,与五行有关。《吴普本草》也说石流黄:“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或古本草中尚有石流白、石流黑,经逐渐改造筛汰,仅存石流黄为常用品,石流赤、石流青因为罕用,仅在《别录》中存其名字,而石流白、石流黑则完全湮没无闻。

21、雌黄

陶弘景云:“今雌黄出武都仇池者,谓武都仇池黄,色小赤。扶南林邑者,谓昆仑黄,色如金,而似云母甲错,画家所重。依此言,既有雌雄之名,又同山之阴阳,于合药便当以武都为胜,用之既稀,又贱于昆仑者。仙经无单服法,惟以合丹砂、雄黄共飞炼为丹尔。金精是雌黄。铜精是空青。而服空青反胜于雌黄。其义难了。”

此即As2S3,详雄黄条。

22、水银

陶弘景云:“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地,皆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出仙经。酒和日暴,服之长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

陶说水银有生熟两种,生者是天然水银矿,熟者则是用丹砂加热提炼而得的单质汞。《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也提到这两种来源的水银:“凡水银得涪陵自在流沙水中,青白色者最佳,此水银似锡,甚柔软,气中蒸之亦消。此物不可得,化柔金银,唯此为良。然以朱砂化为水银,亦不恶也。天生者绝代也。”[5]至于以丹砂提炼水银,道家、俗间各有法,不烦录。陶说水银“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这是指水银能与多种金属形成汞齐合金。又提到“汞粉”,则是以升华法得到的Hg2Cl2的结晶。

23、石膏

陶弘景云:“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如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仙经不须此。”

今用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2H2O。从陶弘景开始,即对石膏的名实争论不绝,直至《本草纲目》始比较全面的认识石膏的矿物学特性,可参章鸿钊《石雅》。[6]至于陶说“皆如棋子”,应该不是单斜晶系的石膏,或许是六方晶系的方解石CaCO3。

24、磁石

陶弘景云:“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杀铁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之。”

《本草经》磁石一名玄石,《名医别录》另有玄石,陶弘景说:“本经磁石一名玄石,别录各一种。今按其一名处石既同,疗体又相似,而寒温铜铁及畏恶有异,俗方既不复用之,亦无识其形者,不知与磁石相类否。”磁石、玄石都是磁铁矿石,主要成分Fe3O4。磁石以磁性强弱判断质量,《丹房镜源》说:“磁石四两协物上者。”[7]

25、凝水石

陶弘景云:“常山属并州,中水县属河间郡,邯郸即赵郡,并属冀州域。此处地皆咸卤,故云盐精,而碎之亦似朴消。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为冰者佳。”

《太清金液神丹经》作霜雪法用到凝水石,并专门说:“所用曾青、戎盐、凝水石皆贵药,不可用交、代,非真,则药不成也。”[8]《名医别录》说:“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章鸿钊将凝水石释为石膏,[9]但不能解释陶弘景所说此石“夏月能为冰”。相对来说,曹元宇的看法有些道理,曹认为:凝水石是一种白色易溶于水之物(石膏甚难溶解),有两种可能,一是能吸收水成为结晶水,使水成为固体(如同结冰),一是原含多量结晶水,与水相遇,则迅速溶解而致温度下降至0℃以下,使水结冰。曹元宇据此推测陶说凝水石为杂卤石(palyhalite)2CaSO、4K2SO4、MgSO4·2H2O,或光卤石(Carnallite) KCl、MgCl2·6H2O,或钾盐镁矾(Kainite)KCl、MgSO4·3H2O等蒸发沉积矿床中的复合盐,这也于陶说凝水石又名盐精,且“地皆咸卤”相合。[10]

26、阳起石

陶弘景云:“此所出即与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实耳。今用乃出益州,与矾石同处,色小黄黑,即矾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稀,仙经亦服之。”

今称阳起石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透闪石(Tremolite),单斜晶系,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集合体,主要成分为Ca2(Mg,Fe)5(Si4O11)2(OH)2。至于陶弘景所说阳起石是否此物,不易确定。

27、孔公孽

陶弘景云:“梁山属冯翊郡,此即今钟乳床也,亦出始兴,皆大块打破之。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结者为钟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以小巃嵸者为殷孽,今人呼为孔公孽。殷孽复溜,轻好者为钟乳。虽一类而疗体为异,贵贱悬殊。此二孽不堪丸散,人皆捣末,酒渍饮之,甚疗脚弱。其前诸疗,恐宜水煮为汤也。按今三种同根,而所生各处,当是随其土地为胜尔。”

钟乳石的成分为CaCO3,本草、道书根据其形状和位置分为若干种物。其中《本草经》石钟乳、孔公孽、殷孽皆是由洞顶向下悬挂者。按照陶弘景的意见,石钟乳系尖端管状中空部分;殷孽是石钟乳的尾段,仍为圆锥状但实心;孔公孽是盘结洞顶的钟乳石,故称为“殷孽根”。后来亦取洞底部的石笋入药,依次名石床、石花、石笋。

28、殷孽

陶弘景云:“赵国属冀州,此即今人所呼孔公孽。大如牛羊角,长一二尺左右,亦出始兴。”

此亦是钟乳石,详石钟乳、孔公孽两条。

29、铁精、铁落、铁

陶弘景云:“铁落是染皂铁浆。生铁是不被鑐鎗、釜之类。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铁精出锻灶中,如尘,紫色轻者为佳,亦以摩莹铜器用之。”

《名医别录》说:“铁落一名铁液,可以染皂。”这应该是一种液体,陶说“是染皂铁浆。”《本草拾遗》云:“铁漿,取诸铁于器中,以水浸之,经久色青沫出,即堪染皂。”如其所说,则是铁锈一类铁的氧化物,主要为Fe2O3及Fe3O4。陶说生铁,按今天定义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生铁经过精炼成为钢铁。至于“铁精”,《本草经》说能化铜,不识是何物,或许也是铁的氧化物。

30、理石

陶弘景云:“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稀,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制,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

《本草经》有理石,又有长石(详下条),陶弘景皆不能识。据《名医别录》说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但其究竟是石膏CaSO4·2H2O,还是如今之大理石CaCO3,不得而知。

31、长石

陶弘景云:“长子县属上党郡,临淄县属青州。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

陶弘景于理石、长石皆不能识,《名医别录》云:“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具体是何种矿物,不得而知。因陶不能识,后世丹经乃至将二石笼统称为“长理石”者,如《云笈七籤》卷76灵宝还魂丹方两处用到“长理石”。《丹房镜源》云:“长理石可食。”

32、肤青

陶弘景云:“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



--------------------------------------------------------------------------------

[1]《道藏》第18册,第837页。

[2]《道藏》第20册,第?页。

[3]《博物志》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1990年,16页。

[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3页。

[5]《道藏》第18册,第827页。

[6]章鸿钊《石雅·宝石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1页。

[7]这句话疑当为“磁石四面协铁者上”,《雷公炮炙论》说:“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夫石;四面只吸得五两已来者,号曰磁石。”

[8]《道藏》第18册,第754页。

[9]章鸿钊《石雅·宝石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9页。

[10]曹元宇辑注《本草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33、石灰

陶弘景云:“中山属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疗金疮亦甚良。俗名石垩,古今多以构冢用。捍水而辟虫,故古冢中水洗诸疮,皆即差。”

此即今之石灰。开采石灰岩CaCO3,将石灰石置窑内高温煅烧,便制得生石灰CaO,后者与水作用生成白色粉状的熟石灰(或称消石灰)Ca(OH)2,并释放热量。陶弘景对这一反应过程描述十分准确。

34、礜石

陶弘景云:“今蜀汉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阳城南堑,常取少室。生礜石内水中,令水不冰,如此则生亦大热。今以黄土泥苞,炭火烧之一日一夕,则解碎可用,疗冷结为良。丹方及黄白术多用之,此又湘东新宁及零陵皆有。白礜石能柔金。”

礜石有大毒,《说文》云:“礜,毒石也。”以前认为礜石即是砒石,以As2O3为主的矿物,但据陶说:“以黄土泥苞,炭火烧之一日一夕,则解碎可用”,《新修本草》也说:“此石能拒火,久烧但解散,不可夺其坚。”若是As2O3,长时间加热则升华殆尽,故不是。今则以硫化物类矿物毒砂(砷黄铁矿)FeAsS为礜石,受热后砷升华,尚余FeS。陶弘景注释中又提到白礜石,《丹房镜源》提到红皮礜石,此二者则似为后世的白信石和红信石。白信石又名白砒,不规则块状,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状、绢丝状光泽,或无光泽。白信石为较为纯净的As2O3。红信石又名红矾、红砒,不规则的块状,白色而有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有玻璃状、绢丝状光泽或无光泽。化学式除含有As2O3外,尚含有As4O6,以及AsS等。

《本草经集注》除礜石外,类似之品尚有特生礜石、苍石,都是砷矿。特生礜石陶弘景说:“其外形紫赤色,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苍石陶说:“俗中不复用,莫识其状。”至于《新修本草》新增的握雪礜石,据称“无毒”,则非砷矿。《丹房镜源》说:“握雪礜石,干汞,制汞并丹砂。”

35、铅丹

陶弘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画用者,俗方亦稀用,惟仙经涂丹釜所须。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光丹以为釜尔,无别变炼诀。”

《抱朴子内篇·论仙》云:“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是化铅所作。”[1]黄丹即是铅丹Pb3O4,胡粉系2PbCO3Pb(OH)2,皆是铅的人工制成品,具体反应式可参看本书化学篇。

36、粉锡

陶弘景云:“即今化铅所作胡粉也。其有金色者,疗尸虫弥良,而谓之粉锡,事与经乖。”

粉锡即是胡粉系2PbCO3Pb(OH)2,说见上条。《新修本草》的作者对炼丹术有所隔阂,故批评陶弘景说:“铅丹、胡粉,实用锡造,陶今言化铅作之,经云粉锡,亦为误矣。”按陶不误而《新修》误。

37、锡铜镜鼻

陶弘景云:“此物与胡粉异类,而今共条,当以其非止成一药,故以附见锡品中也。古无纯铜作镜者,皆用锡杂之。别录用铜镜鼻,即是今破古铜镜鼻耳。用之当烧令赤,内酒中饮之。若置醯中出入百过,亦可捣也。铅与锡,本经云生桂阳,今则乃出临贺,犹是分桂阳所置。铅与锡相似,而入用大异。”

古代青铜器有铅铜合金、锡铜合金、铅锡铜合金等数类,此所讨论的是用锡青铜铸造的青铜镜。

38、代赭

陶弘景云:“旧说云是代郡城门下土,江东久绝。顷魏国所献,犹是彼间赤土尔,非复真物。此于俗用乃疏,而为仙方之要,并与戎盐、卤咸皆是急须。”

因为当时南北睽隔,一些产于北地的矿物,陶弘景也得之于传闻。如代赭《名医别录》说:“生齐国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陶误信传说是“代郡城门下土”,《新修本草》批评说:“此石多从代州来,云山中采得,非城门下土。又言齐地山谷,今齐州亭山出赤石,其色有赤、红、青者。其赤者,亦如鸡冠且润泽,土人惟采以丹楹柱,而紫色且暗,此物与代州出者相似,古来用之。”《管子·地数》云:“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2]代赭是赤铁矿,主含Fe2O3,此物外丹家涂丹釜用,故陶说急需。

39、戎盐

陶弘景云:“今俗中不复见卤咸,惟魏国所献卤盐,即是河东大盐。形如结冰,圆强,味咸苦,夏月小润液。卤中盐乃有九种:白盐,食盐,常食者;黑盐,主腹胀气满;胡盐。主耳聋目痛;柔盐,主马脊疮;又有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入食。马齿即大盐,黑盐疑是卤咸,柔盐疑是戎盐。而此戎盐又名胡盐,并主眼痛,二三相乱。今戎盐虏中甚有,从凉州来,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从敦煌来,亦得之,自是稀少尔。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口尝气臭,正如毈鸡子臭者言真。又河南盐池泥中,自有凝盐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善疗马脊疮,又疑此或是。盐虽多种,而戎盐、卤咸最为要用。又巴东朐䏰县北岸大有盐井,盐水自凝,生粥子盐,方一二寸,中央突张伞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李云: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凝着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紫赤。又云:卤咸即是人煮盐釜底疑强盐滓。如此二说并未详。”

戎盐即是西北盐湖中出产的岩盐,主要成分是NaCl,据日本正仓院藏唐代戎盐,除NaCl外,尚含有CaSO4·2H2O、MgSO4·7 H2O、Na2SO4·10H2O等物。[3]戎盐亦是服食之品,《法书要录》卷10引王羲之帖:“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4]

40、卤咸

陶弘景云:“是煎盐釜下凝滓。“

卤咸应该是熬盐所余,主要是钠、钾、镁、钙的卤化物及部分硫酸盐。

41、白垩

陶弘景云:“此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俗方亦稀,仙经不不须。”

白垩《别录》一名白善,今则称为白善土,主要成分为CaCO3。

42、冬灰

陶弘景云:“此即今浣衣黄灰尔,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亦烈,又荻灰尤烈。欲消黑志、疣赘,取此三种灰和水蒸以点之即去,不可广用,烂人皮肉。”

冬灰即是今之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碳酸钾具碱性,故用来浣洗油渍。

43、青琅玕

陶弘景云:“《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也。黄环乃是草,苟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玕亦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大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惟以疗手足逆胪,化丹之事未的见其术。”

章鸿钊将青琅玕释为孔雀石(Malachite)CuCO3·Cu(OH)2,或绿松石(Turquois)CuAl6(PO4)4(OH)8 ·4H2O。[5]或以后说近似。



--------------------------------------------------------------------------------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

[2] 《管子·地数》?

[3]曹元宇辑注《本草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4]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319页。

[5]章鸿钊《石雅·宝石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二、丹经中的矿物学知识

尽管陶弘景出于医药的目的撰述《本草经集注》,而他对金石矿物的意见,多数都被外丹术著作所尊奉,并被节录改编甚至整段照抄入相关道经中,偶然也汇编他书,有所发明。择主要丹经介绍如下。

如《太清石壁记》卷下提到“神仙炼金石,形质各有美恶”,其后依次记述朱砂、雄黄、玉、白石英、紫石英、磁石、云母、钟乳、矾石、禹余粮、石中黄子的评价标准,如言“朱砂光明照澈,如石榴子者良。”“雄黄色如鸡冠,红色温润者良。”[1]其内容完全摭取《集注》。但关于朴硝、硝石、芒硝的名实,作者楚泽先生则宣明自己不同意见:



近代有贞白先生陶隐居条撰草木方,言朴硝是硝石之朴,又言一名芒硝。寻其事由,俱殊为乖僻。又按《岐婆论》云:硝石本出乌场国,其气臭,飞鸟闻其气则不敢上过。直尔单服之,则能使人身内所有虫其药入口立化为水。又炼一切金石,服之者皆可长生。服朴硝,取不中风而形质又不枯燥,色带青润者良。芒硝如阴地积雪,温而且润者良。[2]

引文提到《岐婆论》,岐婆当是“耆婆”之讹,为印度医学的代表人物,乌场国在今北印度。本段引文出自《千金翼方》卷21耆婆治恶病论:“黄青白消石等是百药之王,能杀诸虫,可以长生。出自乌场国,采无时。此方出《耆婆医方论·治疾风品法》中。”[3]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4]也作于唐代,此书记录有丹砂、雄黄、雌黄、石流黄、曾青、空青、磁石、礜石、矾石、朴硝、芒硝、钟乳的主疗和出处,其内容完全出于《集注》,此外硝石、水银、石绿、紫石英、代赭石、卤咸、戎盐、铅丹、胡粉等条目,也主要参考陶弘景的说法。本书部分条目对陶弘景的意见有所补充,如前一标题内丹砂条举例。但相对而言,此经在矿物学方面发明无多。

《金石簿五九数诀》[5]也是唐代之作,该书开篇即强调矿物鉴别的重要性:“夫学道欲求丹宝,先须识金石。定其性质,知美恶。”本书共记载45种矿物的品质优劣、形质鉴别特征。虽然部分文字也沿袭陶弘景的记载,但与前两书不同,一些条目有所发明。

在讨论矿物优劣时,作者的某些见解比较客观。如石钟乳条云:“凡销烁之中,不必要须上好,但颜色润泽,粗而且厚者即堪用也。”意谓只要不是直接用于服食,则质量稍次(陶弘景要求“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也无所谓。

关于空青与曾青的关系,作者的意见尤其有见地:“(空青)此物多假,世上少有真者。此道之中,深为秘要。其药空中,小丸颗者即名空青。曾青与空青不异,妄立别名。但有丸之青,并所怀之母亦名曾青,不但为颗者。”这是说空青、曾青本是一物,可详前一标题空青、曾青条的讨论。

涉及中外交流,本书还有两处值得注意。书中提到安南、呵陵出(石+每)矾,乌长国出硝石,西域出胡同律。提到波斯国者最多,可分三种情况:(1)石脑“波斯国者为上”。绛矾“出波斯国,形如碧琉璃,净明者为上好,余所出并不堪用”。黄花石“出波斯国者上”。不灰木“余所出处不堪所用,波斯者为上”。石盐“波斯国者为上”。(2)石硫黄“波斯国亦堪所事用”。[6]天明砂“出波斯国,堪焊五金器物。”(3)雄黄“波斯国赤者为下”。

硝石条的一段文字似乎与唐代中国与印度矿物学交流有关:“近唐麟德甲子岁,有中人婆罗门支法林负梵甲来此翻译,请往五台山巡礼。行至汾州灵石县,问云:此大有硝石,何不采用?当时有赵如珪、杜法亮等一十二人随梵僧共采试用,全不堪,不如乌长者。又行至泽州,见山茂秀,又云:此亦有硝石,岂能还不堪用?故将汉僧灵悟共采之。得而烧之,紫烟峰烟。曰:此之灵药,能变五金,众石得之,尽变成水。校量与乌长,今方知泽州者堪用。金频试炼,实表其灵。若比乌长国,乃泽州者稍软。”

麟德甲子是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从故事来看,印度僧人支法林来华本是为了翻译经卷,大约是为了配制耆婆万应药,需要乌长国硝石,就近在中土寻访代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其硝石的鉴别方法也采用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到的火试紫烟法。

至于《石药尔雅》、《丹房镜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矿物手册的性质,本书炼丹术与化学篇、医学篇皆有讨论,此不赘叙。另一部有趣的著作是《阴真君金石五相类》,[7]本书以阴阳五行、九宫八卦解释丹法,其说本属无稽,但如陈国符说:“所述为成矿并矿在地进化之书。此书出于外丹黄白术之外,实为学术之新领域。其主旨在于阴阳五行,以现代自然科学之观点视之,并不合理。”[8]陈所表彰,主要在于《阴真君金石五相类》关于水银、雄黄的进化描述,兹节录“配合水银相类门”的部分文字以见一斑:



一名玄水。玄水是水气初胎,一千年后成结,似凝未凝,似胎未成。胎名曰玄水,不堪为用。

二名玄珠流汞,流汞是水光之气,二千年名玄水流珠,已成水银,尚未堪修炼为丹,是水银初地之名。

三名河上姹女,是三千年水气,已成水银。带青白色,号曰初名水银。如飞炼,对阳被火气影著即走,亦未禁火,未堪烧炼,但用水银道者,须用此事。

四名太阴,是四千年水银,已过三千年,故名太阴,是老水银,始堪用也。

五名赤帝流汞,又名赤血将军。此出自离宫,赤水含阳气,赤色成朱砂,斯为汞之别名,积混元之气而成阴山。阴山极危险,出水银。水银真混沌之气也……



--------------------------------------------------------------------------------

[1] 《道藏》第18册,第775页。

[2] 《道藏》第18册,第775页。

[3]孙思邈撰,刘更生、张瑞贤点校:《千金翼方》,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96页。

[4] 《道藏》第18册,第795页-859页。

[5] 《道藏》第19册,第102页-105页。本节引文悉出于此,不详注。

[6] 《道藏》此句后多“特生”两字,应与下行“礜石”连读为“特生礜石”。

[7] 《道藏》第19册,第88页-101页。本节引文悉出于此,不详注。

[8] 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15页。




上一篇: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下一篇:胡希恕《温病条辨按》节选

0

主题

499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09-3-15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9 03:30 , Processed in 0.18943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