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经方小童鞋 于 2025-3-31 20:57 编辑
作者:大塚敬节 转载自:方技之学 大塚敬节先生论柴胡剂之滥用
现今,汉方医界有滥用柴胡剂的弊端。特别是如小柴胡汤,往往太过于被滥用。然而目前,我想即使想滥用,也因柴胡很难获得,而可减轻此弊害。
但是为何小柴胡汤如此的被滥用?在一根据《伤寒论》中,有如下条文。“若有伤寒,中风,柴胡之证,仅见一证便是,未必完全具备。”依此条文,若有柴胡之证的往来寒热,食欲不振,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的任何一证,即使是怎样的疾病,也适合使用小柴胡汤而下的解释。所谓的往来寒热是恶寒和热互为升降(往来)之意。如肺结核患者的消耗热,即为此热型。因此,见往来寒热之一证,便为小柴胡汤证之根据,是引用“若有伤寒,中风,柴胡之证,仅见一证便是”之说。且即使仅见胸胁苦满一证,或食欲不振一证,亦全部为小柴胡汤证。若按此解释,大部分的肺结核,都可以小柴胡汤治疗。但事实上经试用,无效之情形颇多,反而甚至有更为恶化的现象。
然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伤寒论》的条文有误? 不,《伤寒论》的条文正确,只不过是这解释有误。它的错误何在?主要是在《伤寒论》特别指伤寒、中风中有柴胡之证的情形。即不将一般的病,附加伤寒和中风。而指于急性热性病,有柴胡证之时,若有一证,即使未悉数具备全证,亦可适用。但一般人,无视伤寒、中风二字,便下解释,而致如上的错误。《伤寒论》中,有“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经二、三位医师,仍未能进食,且胁下满痛,脸及身体呈黄,脖颈僵硬,小便困难者,若予柴胡汤,必下重。”之条文。即为若无伤寒、中风的一般杂病时,即使有胁下满痛,食欲不振等证,或有其中之一证,也不可使用柴胡之论证。在肺结核中,当然有发伤寒,中风的状态者,但无此种情形者亦多。更何况,于患结核中,有数年间卧病于床,患食欲不振之证者,若直接的断定为小柴胡汤证,将无视《伤寒论》的师论,而胆敢胡作乱为。
对于脉细数者,脉微弱者等,因使用小柴胡汤而无效果之事,有完全将罪过推托于小柴胡汤,而鲜不知耻者。因有鉴于滥用柴胡的倾向,所以,胆敢进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