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崔德强 于 2025-3-28 14:43 编辑
张xx,女,52 岁,身高155cm,体重60kg,2025年1月1日初诊。 主诉:反复双下肢乏力3年。 现病史:3年前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拖曳,上下楼吃力,不耐劳力,无双下肢浮肿,时有心慌心悸。曾住院治疗,查血生化:血钾在2.3-3.1左右,血浆肾素活性(立卧位)升高,血醛固酮(立卧位)升高,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24h尿K 102.25(25-100)mmol,彩超肾动脉:双肾上腺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动脉血流稀疏。住院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低钾血症”。输液补钾加螺内酯20mg治疗。出院后一直氯化钾缓释片2片bid+螺内酯20mgqd治疗,血钾基本在正常范围。近半年来浙医一院移植随访,FK506浓度不稳定,嘱停服螺内酯,血钾在3左右,嘱氯化钾缓释片逐渐加量,近3月氯化钾缓释片每天12颗,血钾徘徊在3左右未上升。患者诉口烦渴,晨起嘴巴干得不能合拢,每日饮水6-7L,尿频,且夜里起夜10次以上,时有心慌心悸,心率107次/分。 既往史:肾移植术后15年,甲状腺相关术后甲减病史8年,高血压病史3年。 体征:体型偏胖,面色黄暗,黄褐斑,大眼袋,唇干,胃内振水音,舌红苔白腻脉沉。 处方:五苓散加寒水石、生石膏、六一散。 桂枝15g 、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 、白术15g 、寒水石30g、生石膏30g、滑石30g、甘草10g。 7剂,水煎服,两天1剂。
2025-01-15二诊:一剂药后,渴感明显缓解,夜尿4-5次,血钾上升至3.46(3.5-5.5),原方7剂。
2025-2-5三诊:血钾3.62。嘱氯化钾减量3片 bid,原方7剂,继续随访。
按语: 五苓散是经典的利水方,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临床特征。 经典方证: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消渴”“烦渴”“汗出而渴”“渴欲饮水”提示五苓散能治疗以口渴为表现的疾病。 本案患者中老年女性,以口烦渴、尿频为突出表现,体型偏胖,双下肢无力、乏力、不耐劳力,面色黄暗,黄褐斑,大眼袋,唇干,胃内振水音,根据方-人-病理论分析,该患者体质、病证均适用五苓散。加上寒水石、生石膏、六一散即桂苓甘露饮,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桂苓甘露饮是其治疗暑湿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清热解暑、化气利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暑热夹湿或湿热内蕴引起的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状。 该案例借鉴了黄煌老师治疗巴特综合征导致的严重低钾血症的案例,几乎一比一复制,学会模仿黄煌老师的用方思路,这在临床当中非常重要,会让我们的诊疗更得心应手。这个案例还有待继续随访观察,看什么时候能停用西药补钾。因患者工作原因,只能二分之一服法,如果能增加中药频次,不知道氯化钾的减量是否可以更快速。 本案例通过五苓散加味,让患者的西药药量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西药的副作用。有些病虽然是少见病,疑难病,甚至西医都找不到原因,我们中医依然可以根据患者的典型方证而给予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正是经方的魅力所在,不但给我们经方人带来了成就感!也真正做到了经方惠民,还方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