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98|回复: 4

《金匮要略》是本什么书?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1894

积分

30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94
发表于 2024-9-30 1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4-9-30 11:40 编辑

《金匮要略》是本什么书,这个要从北宋官员的“金匮要略方论序”一探究竟。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即北宋之前,张仲景著作流行的书名就是《伤寒卒病论》,这个字“卒”字,宋官不可能写错,所以不是后世存疑的所谓“杂”病论。
“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即《伤寒卒病论》原来是有论述杂病部分。但传到北宋,杂病不见了,而是零散于诸医家书中。
“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也就是古代某人,对前辈中医经验整理后,做了一个小册子。
“乃录而传之士流”,即王洙“抄录”,在朝廷内部、士大夫这些人中而传。因为王洙是个翰林学士,所以可能摘录了他认为有用的部分。也就是他可能简单处理了一下。然而,关于原搞的去处,没有提及。
“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我们知道张仲景《伤寒论》是有方的,王叔和《脉经》有论有方,但是没有药。后世中医关于“方证对应”的观点,有些也是来源于此。因为这些士大夫们不是专业的医者,不明医理药理,所以直接把方剂当做成药来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因为《金匮玉函要略方》是录有仲景《伤寒论》的,所以必须要先校正《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同时,“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意思是把《金匮玉函要略方》当中有方无药的情况给补上了。
同时,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也就是他们又从其他医书中,收录了疑似仲景的方。“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意思是《金匮玉函要略方》收录的《伤寒论》部分有节略,抄录之人有自己的挑选。
“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这是总结了一下经他们整理过后的《金匮要略》。
其成书后的内容,大部分是《伤寒论》、《脉经》的内容,同时,加入了很多南北朝、隋唐医家流传的一些经验方,比如有《小品方》、《胡洽方》、《僧深集方》、《古今录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按照相近或相似的症状整理汇编,类似于内科分类这样的一本书。
为了方便临床和日常生活,这本书的后面还加了妇科三论和饮食禁忌方面的内容,这些可能是原《金匮玉函要略方》前辈中医的收集和整理的内容。
北宋官员写这个序是不认真的,本序当中《金匮玉函要略方》,他们又叫做《金匮玉函经》,而最后的《金匮方论》,也就是最前面的《金匮要略方论》。
这个序中,有很多事并没有交待清楚,纯粹是个应付的文字。
参与整理无疑是需要大量翻阅古书做对比校正的,但是并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从侧面也反映出,这些官员只是领导,并没有直接参与本书的整理过程,后世研究者对这段话也是泛泛而过,没有细致解读。
古代没有电脑搜索,修书无疑是一个大项工程,其过程无疑非常繁繁琐和艰辛,粗糙和忽视之处在所难免。比如有的条文与与原古籍文字还是有较多偏差和不同。修书过程中,甚至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比如某人正查某个条文时,另一人在远处查到了,于是就用口述结果,就有了文字的记录误差。
历代医家认为,《金匮要略》类似内科分类的杂病集,其实不仅如此。
经过整理,可以发现,它更多是论述古代中医对于病理病机的一部书。人之所以为病,是因为人体对内外刺激后,所作出的应激反应。可以说,中医自古以来的医家理论,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注重了二个主要应激症,即发热和体液异常的处理。
中医自古以来的医病实践,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关于生命应激和反应激的处理,这无疑是非常先进的。据此我相信,应激医学就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所以,继《新编逻辑伤寒论》后,索性斗胆,将《金匮要略》亦为打乱重排,整理为八个部分,其中“热病伤阴”、“水湿病”,“结病(积聚病)”是理论部分。为尊重原著作,将剩余依次整理为“上吐下泻病、虚劳及病瘥、妇科三论、杂病医论、饮食禁忌”五个部分。
本书经过数年沉淀,通过众多医案分析和网友交流。为做到条文和方药的合理衔接,本次新编,在参考《伤寒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的基础上,摘录其中及后世医家一些经方,包括温病学经方,以期丰富原著,方便理解,或中医理法分析的工具书。
吾师周光荣先生常为督促,谓书已成,早出益医。某擅改圣旨,不守大义,诚惶诚恐,又不得违师意,因此勉成文章,出乖露丑,谬误难免,故以视频形式,发布在B站和喜马拉雅上,名为《新编逻辑金匮要略》,望读者给予严厉批评和指正,方便下步修订。





上一篇:【笔记更新】【献给所有中医同好的礼物】全网最大+全网....
下一篇:我的经方之学

209

主题

7131

积分

414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31
发表于 2024-9-30 16: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4-9-30 16:47 编辑

宋校书局的医官说的《金匮玉函经》是另一版本的《伤寒论》,不是《金匮要略方》。
校书局是先校订了两个版本的《伤寒论》,之后才校订《金匮要略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31

积分

414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31
发表于 2024-9-30 1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4-9-30 17:06 编辑

北宋校书局的医官士大夫当然参与校书。

北宋校书局的医官基本都是卫州伤寒学派的,高若讷门下,且多亲属关系。

当时“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虽国医皆屈伏”。校书局的高保衡是高若讷儿子,林亿是高若讷女婿。

校书局校订的这些书是谁圈定的,很可能就是高若讷,《千金》《伤寒》之类高氏本人之前就有私人校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654
发表于 2024-10-1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两次出现过【鹿肉】,不知为何经方中却没有【鹿角、鹿茸、鹿角胶、鹿角霜】之类的药。

  鹿茸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鹿茸性味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8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发表于 2024-10-19 16:14:0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书,爱读书。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才能成为一名很好的医生。同志们好好加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16:16 , Processed in 0.25154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