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这是一味典型的古老的中药,可以说古老的不能再古老。古老的本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明确记载。《本经》说枸杞“苦寒”,性寒与否,故且不论,单就味“苦”而言,似与真实有悖。宁夏盛产枸杞,为当地标志性物产,也为枸杞的正宗道地之品。中医处方中写“甘杞子”者,一缘枸杞味甘,二缘出自古甘州。据考证,今之甘肃张掖乃为古之甘州所辖,现今张掖市仍存有甘州一区。称枸杞为“甘杞子”,根本原因可能是其“味甘”,而非“甘州”之故也。《本经》言枸杞味“苦”之说,恐为“甘”之误。“苦”、“甘”二字颇形似。
沈括《梦溪笔谈》中描绘陕西有“高达丈余”的枸杞。我国大部分地区,随处也可见枸杞的身影。这样一味古老而又到处可见,价廉物美的中药,经方中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记载,存疑。
枸杞一身是宝,春季,枸杞的嫩叶与菊花叶一样可当菜蔬食用,且价格不菲;枸杞的根,名曰“地骨”,性味甘寒(《本经》枸杞“寒”之说,源于此乎?)中医处方名“地骨皮”,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蒲辅周先生认为地骨皮寒而不凝,不伤脾胃。他曾用鲜地骨皮炖瘦肉,治疗阴虚血热而致的月经过多,疗效甚佳。
《绍奇谈医——枸杞》一文中说:枸杞子性平,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古方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右归丸、还少丹皆用之。因其性平,故为平补之品,凡精血不足者,无论阴虚阳虚皆可用。中药的成方(除上所述,还有五子衍宗丸、杞菊地黄丸多滋补类中成药)枸杞用得较多。临床处方中,枸杞用得并不多,甚至远不如枸杞根皮。药店卖枸杞,杂粮店、茶叶店、保健品商店、超市等都在卖枸杞,总之进厨房、书房的枸杞(食材)要远远多于进药房的枸杞(药材),差距有十倍、百倍之大。冬令膏方进补之季,更是枸杞的露脸之日,枸杞那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几乎每张膏方中都少不了枸杞,以至于“无枸杞不成膏”。经方不言补,这可能是“经方用药无枸杞”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