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146|回复: 39

转 孙曼之 对经方派的评论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3-25 22: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按:最近收到一封短信,发信人是伤寒论坛的经方中先生,他在中国中医药论坛的网名是“经方求真”,下面是我给他的回复:

孙先生你好!
我是伤寒论坛的经方中,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是如何看黄煌先生的学术观点的呢?
打扰您了。

经方求真先生:
你好!
    谈起黄煌先生的方证对应说法,有必要追溯一下近代中医的发展走向。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在西学东渐风气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处于守势。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依附于它们的文化传统,得到了五四运动的强有力冲击,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自然也遭到了当时已经接受 新文化的知识界的质疑或批评。中医的衰落无疑是近代全球化历史潮流中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上一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一部分虽然受到新文化影响但又企图挽救、改造旧有的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发起了向当时的国民政府争取中医合法地位的请愿运动,后来又展开了兴办中医学校、编写中医学新教材、研究中医与西方科学结合可能性等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活动为日后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中医保留运动,实际上有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首先,是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独有的、有别与一般科学的认知原则的重要意义,而是用努力发掘中医的“科学性”来证明中医应该存在的理由。对于中医学中不符合这些原则的部分,或者束之高阁,或者重新改造,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中医教育则参照西医教育的基本方法进行设置并且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至今,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推进标准化教材、考试与学术判断标准,实质上极大的妨害了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的传承发展。
其次,中医课堂的教育方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中医具有个体化诊治操作的特点,因此,大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无法直观地学习到中医诊治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四诊几乎完全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领悟。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学生,自进校门之日直至毕业为止,由于课程与见习、实习的西化,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参与真正中医方式的诊断过程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的机会。这是中医教学始终不能解决的两个问题,也是其毕业生毕业之后, 在若干年之内都不能具有临床实践能力的根本原因。
    以上这两点原因,即没有根据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没有解决中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问题,是造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临床水准逐步走向衰落的主要因素。
    由于中医教育在培养临床能力方面的的成功率过低,于是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临床能力一代不如一代。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勤于读书的毕业生,在就业以后一二十年以后,在临床治愈率方面却不能有明显的提高,从而陷入于悔不当初的苦恼之中。对于中医究竟能不能治病的质疑,已经是中医界普遍的现象,张功耀等人反对中医的言论,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自从进入中医学院以来,就没有见到过真正的能够熟练的进行辨证施治的好中医的缘故。
    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的中医学子们为了评职称晋级而忙于制造陈陈相因而且千人一面式的论文写作的时候,一部分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希望在临床实践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志们,面对临床能力的日益下降局面,在几个方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一个方向是学习日本汉方医的治疗方法。以胡希恕先生为先导,以黄煌先生为殿军,一个以方证对应为号召的潮流,在中医界蔚然成风。另一个方向是玄学,是从中医固有的笼罩着神秘色彩的玄学求救。他们以为目前中医临床能力的不足,是因为解放以后不再提倡学习五运六气、河洛象数等古代玄学的缘故。目前在几乎所有的中医论坛,玄学内容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阵地,成为中医论坛的一个新亮点。第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以李可老中医为号召的、发起于民间中医的“火神热”。火神热的兴起,是在中医疗效日益低下的背景下,企图在一两味中药里面找到一种具有普遍疗效药物或特效方剂的努力。由于他们对于中医主流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偏颇倾向与国家主管部门对于中医政策的某些失误的猛烈攻击,而得到中医学人的普遍响应,又由于某些中医论坛与海外中医人士倪海厦先生等人的大力推波助澜,虽然由于火神派的基本方法与中医传统理论违背,因而长期以来不被主流学术界所认可,但近几年来也已成主流学术界不能不回避的话题。
    关于火神派,目前已经有多位学者对于其理论与实践做出了评论,兹不赘述。
    玄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同时是中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反科学色彩而坚决否定其在中医学术中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中医的很多概念与“玄”都难以严格区分开来,中医学也叫做“岐黄术”,而“岐黄”本来就是道家的别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是历史形成的既成事实。科学只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不能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这一点在西方科学界也已经是一种共识了,——我们不应给科学赋予任何政治含义,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同时也应该指出,尽管中医与玄学关系密切,但玄学并不等于医学。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实践证明,任何玄学的方法都无法代替临床辩证论治的具体操作,那种乞灵于某一神秘的方术来进行临床实践的思想,不是对于中医发展史的无知,便是故意的欺骗。
    至于方证对应,其方法之简便快捷,可以为初学者之一助,即使对于具有一定中医学基础的临床医生,就其简化诊断治疗的过程而言,无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方法。但其最大的不足,则是把本来丰富多彩的辨证论治内容一概省略,把作为中医基础知识的《伤寒论》缩减为一节课就可以讲完的便捷窍门,结果是:中医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将名存实亡,并且大大降低了实际疗效,——目前日本汉方医学的治疗方法只是西医的辅助手段,便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目前还有很多方证对应的追随者,那实际上是因为,真正能够进行熟练的辨证施治的好中医太少了,因而他们无缘亲睹辨证论治是怎么一回事的缘故。
    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而事实上中医界对于辨证论治存在意义的质疑,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定是我们的中医管理、教育政策在哪一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才使得人们对于辨证论治丧失了信心,才使得人们四处求索,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国外?这一现象,难道不值得中医界包括国务院卫生部的中医主管人士深思反省!
    应该明白,辨证论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疾病锁的万能钥匙,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治疗方法的根本特征。脱离了辨证论治的中医,只不过是一大堆供人随时查询的单方验方选集,也就不成其为医学理论了。——而辨证论治的取消之日,也就是中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消亡之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一切“神方”、“秘方”都是固定不变的死方,只有辨证论治,才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因此,学习中医首先就要学会辨证论治。出神入化的熟练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应该是一切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医学者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我们在目前中医发展的纷纷扰扰的喧嚣叫卖声中,如何取舍与如何学习中医了。
                          谨祝
              晚安

                                                              孙曼之




上一篇:伤寒论病邪传变规律探讨--------顺传----赵杰兰洪喜
下一篇:请教:有没有人集中整理过宋本仲景医书遗漏的仲景佚文?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1-3-26 0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西医使人明明白白死,中医使人糊里糊涂生”。中医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医的“气”,被“玄化”了。中医数千年来在古今众多医家的实践中,得到升华、延续和发展的系统理论,面临被束之高阁的危险趋向。方证对应,并不是中医的独有特色,西医“循证医学”,在“方证”对应方面,比中医做得更细致和更全面。正如孙曼之先生所说:“而辨证论治的取消之日,也就是中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消亡之时,”而辨证论治,也不是中医的独有特色,现代西医也讲辩证论治。所以,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的辨证论治,才是中医所独具的。而阴阳学说的基本依据就是阴阳气。特别是阳气,把阳气玄化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么中医理论就不可能不被玄化。被玄化了的中医理论,也就不可能用来密切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所以,中医之士将中医理论束之高阁而另寻它道,也是在所难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702

积分

4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02
发表于 2011-3-26 0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盘走珠耳”。尽管很少有人能像叶天士那般活泼泼地从伤寒走到温病,但中医的特点必须活泼!要有灵性!灵性从哪里来呢?就是精准的辩证施治!八股式和教条式的文字有助于中医的入门,却无益于临床水平的提高!不知当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735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3-26 08: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先生对中医形势的分析全面独到,如今我也深有感触,本人似乎有一种粗浅的认识,好的方证相应派知理而不言理,玄学派好谈玄理,火神派偏谈医理。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0

积分

196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50
发表于 2011-3-26 08: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医学的唯一标准是疗效,黄师的团队在临床疗效上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是中医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3-26 0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不需要另起炉灶!无论何派,不辨证岂能论治?中医为何不惧任何一个病人坐在你面前,能不能做到任何一个病人坐在你面前而不惧?中医为何可以在没有任何西医检测的帮助而开方治病,能不能做到在没有任何西医检测的帮助而开方治病?如果你不能掌握并熟练灵活地运用辨证论治,那肯定心里没底。任何医学流派,都是在寻找药物与疾病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根本意义上来讲,都需要辨证。只是循证医学或方证对应说法把具有规范性的对应关系规定为临床必需遵守的所谓指南,只要寻找到指南里所规定的症状满足条件,就可以下诊断和开药治病,从而省却或淡化了尤其是中医临床更加重视和需要的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病情复杂化到一定程度,找不到合适的主方,或者已经通过上述方法而罔效怎么办?还有一招:辨证论治,自拟组方!我相信真正致力于临床的中医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经方不是天赐,更有很多大家的自拟方成为名副其实的效方!原因何在?就是依据了辨证论治这个中医学尤为倚重的最大法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1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我很想问问 孙曼之 前辈,仲景在《伤寒论杂病论》中所体现的用药思路,是更近他所说的“辨证论治”呢?还是更接近经方派的“方症对应”呢?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786

积分

333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6
QQ
发表于 2011-3-26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先生所议 可谓一言中的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400

积分

1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00
发表于 2011-3-26 15: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8楼潜平居士的话:  “ 说的好,赞同!还有现在变味的体质论,更是让人容易忘掉辨证论治!”

-------------你真有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3-26 16: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仔细观察仲景方的使用规律和加减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方证对应不是没有根据的。而对不少经方研究者来说,方证对应也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目的。为何黄煌教授建議研究经方从方证入手?因为以方证对应作为立足点,可以使经方医学迅速得到更好的茁壮,成长。因为方证相应可以是临床上最朴实、最直观而且有效的方法。我们吸取日本汉方家的东西,不只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成果。而是他们务实的态度,因为他们懂得选择从最朴实的东西作为核心来继续发展。很遗憾的是,在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还要重新学习两千年前的东西感觉好像把中医学推回到原点,不过一切总是要有个开始,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崭新不同的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916

积分

476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16
发表于 2011-3-26 17: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学,
火神派,
方证对应,其实都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要面对的入门口或者叫阶梯,能够达到李可、黄煌的水平的就是高手。
老教材被证明是不中用,新教材还不知道在哪里?教育部与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要考虑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3-26 17: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煌老师也有很多非常行之有效的自拟方,虽然不是经方,但有经方的思维融合深化在里面,这就是使用经方的化境,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所以,对方证对应的认识也不能过于简单化,如能出神入化的应用方证对应,绝对不会是省却或淡化辨证论治,反而可能是更深层次的辨证论治,要求更高的辨证论治,这一点也提请大家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11-3-26 20: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孙老师的观点,认同gugu的说法。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发表于 2011-3-26 2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相应里面或许高度凝练了辨证论治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1-3-26 2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文:无论是火神、玄学还是方证对应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的否定,而事实上中医界对于辨证论治存在意义的质疑,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简单言之,我们今天所讲的“辨证论治”体系,就源于张仲景在《伤寒论杂病论》中所创立的“辨证论治”精神,提倡方证对应的临床思维方法,就是对《伤寒论杂病论》“辨证论治”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不知道孙先生所看重的 “辨证论治”究竟为何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1-3-26 23: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个人以为,孙曼之先生的文章,分析问题透彻,所提很多观点也值得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824

积分

9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24
发表于 2011-3-26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加持顾志君兄的观点:方证相应里面其实高度凝练了辨证论治的过程。孙曼之先生把胡老和黄师所倡导的方证相应与辨证论治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从方证相应进入伤寒学,可以最直接地学会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以最快地进入实战状态,是培养大批合格的中医工作者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在方证相应作用下,一剂知二剂愈不再是梦想,在每个中医工作者手下真实的治疗疗效会让人对伤寒学的学习进入狂热状态,伤寒学的每一条有用的条文将直接印在中医工作者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23: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 曾说过:“那些认为只要学好经方就可以包打天下的思想纯属误导后学。”似乎他对经方在杂病中的广泛运用并不知晓。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8

积分

27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08
发表于 2011-3-27 0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才不管那些讨论,我只是知道学习胡老和黄师的经验可以迅速的提高我的临床疗效,疗效是硬道理。至于黄师的体质理论我也是从怀疑到完全接受。我的体会是黄师的体质理论已经包含在辩证论治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3-27 06: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先生说:“那些认为只要学好经方就可以包打天下的思想纯属误导后学。”这话虽然有些过分,但是确有一定道理。
    伤寒论自序曰:“《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仲师明言,伤寒方并不是可以尽愈诸病。若背会伤寒几百个方证就可以尽愈诸病,那学中医也就太容易了。仲师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是强调两个意思,一是伤寒方不能尽愈诸病,二是伤寒方能够尽喻诸理。其旨意还是,伤寒方证,所撰写的是一个系统的方法论,若不能从中体悟仲师的思想方法,那么就不能领会伤寒论的精神实质。方证对应,其所对应的是脉证,而每一个脉证,都有阴阳之别。如脉紧,脉沉,脉数,脉迟,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口渴,心悸,腹满,呕吐,小便不利,大便硬等等,每一个脉证,阳证、阴证、实证、虚证等都会出现,不是用简单地方证对应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证对应,只是入门的捷径,而要深造,必须要达到“见病知源”的要求。如柴胡剂是临证常用的方剂,伤寒论并没有柴胡剂加石膏、加地黄的方证,而后世医家在临证中就增加了柴胡剂加石膏、加地黄的用法。
后世诸多医家在伤寒方的基础上,变易发展的诸多方剂,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明方理者,莫如伤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发表于 2011-3-27 07: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曼之的医学观点是一贯的。他是一个虔诚的辨证论治的实践者,临床有较好的疗法,又有高深的医经医学理论的造诣,所以拥有一份自信,开口行文颇有底气。
然而,经方医学的学派特点从理论到诊治实践和医经医学不一样,不一样不等于没有。要知道它们那里不一样,就需要深入地研究。打球还要分足球、排球、乒乓球、高尔夫球等等,中医难道只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有的话,它们的规矩难道都是一样的吗?吉益东洞、汤本求真、大琢敬节、矢数道明等等日本汉方家都是误入迷途的儿童;胡希恕的学说仅仅是入门教程?请静静地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325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自学中医的IT人

Rank: 4

积分
1325
发表于 2011-3-27 0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顾兄和娄先生的观点!
各家有各家的强项,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才有信心和底气。没有根据地,很难谈到博采众长。没有兴趣和毅力,也就没有根据地。
从这个角度来讲,黄师所做的工作,功莫大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3-27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可以不一样。但要抛开辨证论治,说中医别有分店,恐怕此种说法不严谨。容易为人诟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7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79
发表于 2011-3-27 11: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娃脑自入道以来从来没见过一位中医大家和汉方大家不辨八纲的【特立独行的吉益东洞除外,因为有千里眼之人不能与肉眼凡胎辈同日而语】。只不过各自有各自的八纲。然皆不离虚、实、寒、热与局部、整体之辨!用药皆不离补、泻、温、凉、整体调整与局部处理之道!

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医学治病看的是实战功夫!

若是愚夫愚妇稍加指点就能操刀杀敌,而所谓的兵法大家一旦临阵见到血肉横飞便下得屁滚尿流,把什么“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愚夫愚妇所练就的是真正的杀敌之术,而兵法大家不过是屠龙之技而已!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垂死挣扎辈,高谈阔论,玄思臆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闭门造车,不思进取。而论坛偏偏有不少好事之徒又在此推波助澜。真是令人无语无语了!!!!!

多长一只眼睛吧!

============================================================================================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酸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1: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什么好事之辈。我只是发现当我们习用经方如火如荼之际,还有一批人在冷眼旁观。我转发这篇文章并不代表我赞同其观点。但孙曼之 也是临床大家,作为我们的对立面,听听人家说些什么,也不全是坏事吧。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311

积分

37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11
发表于 2011-3-27 1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某因为有人的一个提问而借机絮叨了一箩筐,其主旨不外他是天下中医正宗,辨证论治他玩的最好,中医正统血脉传承系于一身。
我没兴趣赏析他绕弯的裹脚布,赔这时间有点冤,把方证相应定义为“缩减为一节课就能讲完的便捷窍门”,不知谁给他这个权力下这荒谬定义的,不知他对方证相应有多少了解?不了解就喷谰言是否缺乏点人文底线?随便罗织个贬义词往人头上套,就自以为得胜还朝,是否有点Q精神胜利法啊?
别说一节课能讲完是好事,一分钟学会还要好,可惜天下就没这好事,好事往往多磨,打听一下上一节课就学会经方的有吗?孙某能提供吗?乱下结论的是他孙某。
武学上有句谚语,真传一个黄昏就可传授。如果患痴呆症,妄想用一个黄昏成就功夫的另论。死于话下和书呆子死于句下同样可悲,理法门径可以豁亮尽吐,但修炼之途漫长,不投时间打磨是不可能的。
方证相应讲究的是识证辨人,这个人千差万别,这个证千变万化,用眼更得用心观察识别鉴证,这不就是辨吗?两者并不矛盾,但黄师主张的方证相应在浓缩了各家精华后,已提炼为更精确更简洁的学术体系,剔玄废空是我们强调的,删繁就简直奔核心是我们的风格特征,方证人无不贯穿着识证辨人,没这步功夫怎么治病?方证相应学说绝非简单的“随时查阅的单方验方选集”,谁愿这么查这么干,是个人盲干,方证相应学说不会让你这么干,方证药证临证要糅合起来,拆开来什么也不成,合起来犀利无比。
一项学说正确与否,鉴定很容易,得人心否?受众多否?铁杆追随者多否?影响面从局部到整体,从中国到国际,接受者不会全是愚昧者,起码经文是需要点文化底子的,如以上几项比较,无疑,黄师的学说是深得业界与大众推崇认可的,国际交流忙到大过年在国外飘,国医堂挂号一票难求,拜于门下者门庭挤破,怎么样?对比度出来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仲景之光照遍华夏大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1-3-27 1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城里娃脑于2011-03-27 11:05发表的 :
娃脑自入道以来从来没见过一位中医大家和汉方大家不辨八纲的【特立独行的吉益东洞除外,因为有千里眼之人不能与肉眼凡胎辈同日而语】。只不过各自有各自的八纲。然皆不离虚、实、寒、热与局部、整体之辨!用药皆不离补、泻、温、凉、整体调整与局部处理之道!

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医学治病看的是实战功夫!

若是愚夫愚妇稍加指点就能操刀杀敌,而所谓的兵法大家一旦临阵见到血肉横飞便下得屁滚尿流,把什么“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忘得一干二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发表于 2011-3-27 1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吉益东洞提出方证相对的“方证主义”是对《伤寒论》的一次革命性的释义。吉益东洞学术思想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将重心放在明确把握处方的适应证上,也正是基于此,才导致了他在诊疗过程中对具体病因和其它一些思辨性、理念性东西的强烈否定。他大声疾呼应向《伤寒论》体系回归。他说后世“以《素》、《灵》、《难经》之意释之疏之,以致方枘圆凿,后之读其书者所以益读益误也”。日本的现代学者也曾将吉益东洞为代表的古方派的出现,称为日本的“文艺复兴”,也有人批评这是向经验医学的倒退。但何以这种倒退却使吉益东洞等古方派临床的疗效不错呢?山本严先生称“这并不意味着医学的倒退,实质是医学的自然科学化”。以后,日本汉方界普遍重视方证、腹证等可操作性指标的研究。但是他们从来不是停留在 “方证相对”本身,自从吉益东洞的第二代(儿子吉益南涯,徒弟等)而是将“方证”当作进一步探索的对象,是要往里面深入挖掘。因此“方证”它仅仅是进入正题的一个引子,一扇门通往更加深邃的远方。“方证”辨证实质上是“方证状态”的辨证。它不仅仅以“有序的多个临床主症、脉象”为唯一的诊断要点,还包涵着体质、疾病谱等因素。它们之间“和而不同”,在辨证过程中水乳交融,互相关联、互相验证、互相展开,互相补充。这样的辩证思路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及依据。使中医临床学从 “医者意也”的随意性中走出来,从非规范性追求的意识中走出来,形成循规蹈矩的临床技术,成为任何人都能掌握的可重复性的普适基准。
       现代经方医学所倡导的经方医学“方证辨证”和教科书上的医经医学“辨证施治”的概念同中有异。我曾经在《答客问----- 吾道东矣又东来》一文中说过: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方证辨证”强调“方证对应”胜于强调“方从法立”;强调“体质分析”胜于强调“病因病机审辨”;强调“独尊仲景”胜于强调“全面继承”;强调“参考汉方”胜于强调“综衷百家”;强调“整体治疗”胜于强调“专科治疗”;强调“分析疾病谱”胜于强调“研究疾病特点”;强调“腹证腹诊”胜于强调“脉证脉诊”;强调“药方法理”胜于强调“理法方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1-3-27 1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想是方证对应其实也包含辨证论治,本人治疗咳嗽用过麦门冬汤、半夏厚朴汤、千金苇茎汤以及我自己治疗本人热感黄痰多的菊花罗汉果茶,试问没有辨证论治能开出不同的方子吗?只是略去不说而已。比如我用麦门冬汤不代表我不知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用血府逐淤汤治疗崩漏我也知道是淤血在肝经。中医嘲笑西医的一个理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怎么自己窝里斗的时候怎么忘记了这句话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1-3-27 12: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8楼(虔心问道) 的帖子

说得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426

积分

17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26
发表于 2011-3-27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向同事炫耀:俺现在学的中医是1800年以前的中医,和你们学地不一样。俺学的中医里没有五行这个概念!同事愕然[s: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325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自学中医的IT人

Rank: 4

积分
1325
发表于 2011-3-27 14: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loushaokun于2011-03-27 12:21发表的  :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方证辨证”强调“方证对应”胜于强调“方从法立”;强调“体质分析”胜于强调“病因病机审辨”;强调“独尊仲景”胜于强调“全面继承”;强调“参考汉方”胜于强调“综衷百家”;强调“整体治疗”胜于强调“专科治疗”;强调“分析疾病谱”胜于强调“研究疾病特点”;强调“腹证腹诊”胜于强调“脉证脉诊”;强调“药方法理”胜于强调“理法方药”。
娄先生这几句强调的对比很是给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3-27 16: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loushaokun于2011-03-27 12:21发表的 :
        “方证”辨证实质上是“方证状态”的辨证。它不仅仅以“有序的多个临床主症、脉象”为唯一的诊断要点,还包涵着体质、疾病谱等因素。它们之间“和而不同”,在辨证过程中水乳交融,互相关联、互相验证、互相展开,互相补充。这样的辩证思路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及依据。

说得极是,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1-3-28 06: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孙曼之先生的近况,请天什么君子谈谈。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9: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什么中  孙曼之什么情况我不知道,我父母兄弟,老婆孩子还关注不过来呢。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1-3-28 1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1-3-28 1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管理员把这个帖子封掉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1-3-28 2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证论治是理想主义
方证相应是现实主义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发表于 2011-3-29 06: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派先生说的好:“方证相应里面或许高度凝练了辨证论治的过程。”所以如何敲开这沉睡了几千年的高度凝练的和氏璧,让它光芒万丈地亮丽登台,就是经方派医生的职责。黄煌先生已经揭开了它头上的面纱,已经让七十年前章太炎先生所悲痛叹息的“吾道东矣”的景况即将成为历史。只是黄煌先生的书,世人并没有认真地读罢了。我相信假以时日,目前不理解方证相应奥秘的人,一定会收起现在挑剔的食指,而高高地翘起他的大拇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311

积分

37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11
发表于 2011-3-29 1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娄老师“两指”之喻极好。好东西本是留给识货的,让那些暂时不愿放下挑剔习惯的继续挑剔好了,加入经方阵营的不会因为几根食指而受半点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19:13 , Processed in 0.2017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