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dim77 于 2017-6-26 13:24 编辑
上焦不通之嘔逆證 則 常常有之嘔逆證也. 此半夏生薑證也. 病在上焦也. 但得穀食 卽 出現嘔吐 卽 胃腸之病變也
胃有幽門 - 十二指腸也. 膽汁 通於十二指腸, 膵臟液 通於十二指腸. 胃 分泌胃酸 故胃液 爲酸性. 膽汁 與 膵液 爲 鹽基性. 必須 膽汁 與 膵液 中和胃酸. 若 不能中和 卽 幽門不開 故 上衝而嘔吐也.
予 思之. 吳茱萸湯證 卽 肝寒(肝有停滯) 不能泌膽汁之證也.
---------------------------------------------------------------------------- 何謂臟結? 師曰 臟結者 五臟各具 寒熱攸分 宜求血分 雖有氣結 皆血爲之. 假令肝臟結 則兩脇痛而嘔 脈沈弦而結者 宜吳茱萸湯. 若發熱不嘔者 此爲實 脈當沈弦而急 桂枝當歸牡丹皮桃仁枳實湯主之.
趺陽脈微而弦 法當腹滿 若不滿者 必大便難 兩胠疼痛 此爲虛寒 當溫之 宜吳茱萸湯.
少陰病 吐 利 手足逆冷 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此證則 初病 少陰病 變化以爲此厥陰病吳茱萸湯證也. 此證 非獨少陰病也. 厥陰病 則 氣上衝 嘔 不能食 手足厥者也. 肝循環閉塞 則氣血不能上下 故出此證也.)
嘔而胸滿者 吳茱萸湯主之.(此厥陰病篇之條文也).
----------------------------------------------------------
後世方 有 左金丸(黃連 吳茱萸) 此治 十二指腸炎 呕吐口苦 呑酸 〖方源〗《丹溪心法·火六》:“治肝火。一名回令丸。” 〖组成〗 黄连 六两 9g 吴茱萸 一两 1.5g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开水吞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方歌〗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 〖主治〗 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