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8092|回复: 35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芍药第二稿)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发表于 2010-6-8 16: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芍药第二稿)

由原来《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考究》一文扩充改写,原文作废。

(一)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考究及药用芍药简史

  芍药,中国原产的传统名花,“百花之中,其名最古”,据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中国的芍药栽培对世界芍药品种的形成影响最大,所以中国被誉为“芍药之母”。我国何时开始栽培芍药很难确定,有人根据《古琴疏》所说:“帝相元年(帝相为夏代第五个君王,约公元前1936年至前1909年在位,居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认为中国的芍药栽培始于夏代。但《古琴疏》是宋代虞汶明编写的,所以并不可靠。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的《离骚》中有“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有人认为留夷即芍药。有学者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芍药。花卉史研究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中栽培观赏芍药就常见。南朝·陈朝的姚察(606年之前)《建康记》载:“建康出芍药极精好。”《晋宫阁名》记有:“晖章殿前,芍药花六畦”。芍药最早的人工栽培应该主要就是用于观赏和美化,求的是枝繁叶茂花盛,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取其根则死,取其部分根则影响其壮大,所以可以认为早期的芍药栽培一般不用于药用。无证据表明秦汉时代具有大规模栽培商品芍药,而且当时野生芍药资源丰富,所以认为秦汉时代的药用芍药主要来自野生品应该还是可靠的。尚志钧等学者认为,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包括芍药Paeonia 1actiflora Pall.、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草芍药在中国地理分布最广,花多白)及其变种,可能还包括今天的牡丹花(历史上牡丹花有木芍药之名)。史料表明,大约五代时期,中国江南地区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芍药,所以可以认为五代之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


   东汉河南南阳人张仲景和张伯祖当年可能使用何种野生芍药?先来看看我国野生芍药品种的地域分布。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本品原来也是今药典药用芍药,95版后去除。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本经》载芍药生中岳川谷(河南嵩山)。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说” “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对照上面中国各种原种野生芍药在今江苏河南一带的分布,主要就是野生草芍药和芍药,两者花多白色。《河南植物志》和《嵩山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P. lactiflora  Pall.花色都注明是白色或粉红色。《江苏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Paeonia 1actiflora Pall.也是花瓣白色或粉红色。
  野生芍药花主要为白色还可以从一些古书的记录中证实:
  《大金国志》卷一《太祖纪》:“是年(收国元年),生红芍药花,北方以为瑞(出现红色芍药算是天降瑞兆)。女真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
  《永平府志》(今河北省卢龙县,隶属于河北秦皇岛市)还记载明清时期“桃林关外有芍药川,花多白,花时弥漫十余里”。
  今天野生芍药(药用赤芍)开花基本就是白花,内蒙一带的野生芍药花开时一片洁白花海,成为一大景观;而今天的栽培药用芍药(药用白芍)却开的是鲜艳的红花。现今毫芍药、杭芍药就是单瓣红花(红色或粉红色)的芍药为上品。

  野生芍药的分布秦汉时代是很广的,资源异常丰富。《山海经》中记载"绣山"(北次三经),"谷之山"(中次五经),"勾称之山"(中次九经),"洞庭之山"(中次十二经)"其草多芍药".可以大致认为秦汉之前野生芍药分布在北至晋冀,南到两湖,西抵川陕的广大地区。(注:《山海经》的内容后世多次整理,上面所引原本也可能是“其草多芍”或“其草多药”,若如此,则未必就是今天的芍药花。)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他不过是说野生芍药根肉的相对色泽偏白而已,野生芍药的根怎么偏白大概也不会白过今天栽培芍药去皮水煮后的色泽。不能简单将陶氏“白而长大”一说视为今天栽培芍药就是古典芍药的根据。野生芍药也有些是根比较直条粗壮加工后肉色偏白的,如过去的宝鸡野生白芍。  
      
       唐代杜佑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而今天的赤芍药道地产地多伦县也在内蒙。《新唐书.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除榆林郡外,唐代没有见其他地方是土贡芍药的,可见就算到了唐代,也认为最好的芍药就是今天内蒙一带的野生赤芍药。即今天所说的赤芍药。

        北宋永兴军路的耀州名产中有“芍药”。见北宋宋敏求1076年《长安志. 卷一.土产》:“盩厔(地名,今陕西周至)产芎藭、白芷、乌头、泽泻、三棱;华原(耀州,今陕西陕西铜川市西南部)芍药、赤石脂、瓷器、华原石(即磬玉)”。 宋敏求《长安志》是以唐代韦述所撰《两京新记》为蓝本,博采群书,参校补充扩充而成。但华原芍药在北宋不是贡品,耀州在北宋只贡瓷器(应该就是著名的耀州瓷塔坡窑),见《宋史.地理志》:“耀州,紧,华原郡。开宝五年,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感德军。崇宁户一十万二千六百六十七,口三十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五。贡瓷器县六……”北宋的耀州就是药王孙思邈的故乡,唐代此地肯定也产上好的芍药,孙思邈晚年还隐居于此地北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所以他所用的芍药,他所说的“……芍药,须白者……。”应该就是指野生芍药中质优偏白者,正如后世的野生陕西宝鸡白芍。按今天一般标准来说,其实都可视为赤芍药。  

  秦汉时期的草本药物采集后一般只是简单修净后晒干保存。《神农本草经. 芍药》:“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大略与今天药用赤芍的加工方法相同。隋朝雷敩《雷公炮炙论.芍药》(600年左右)“雷公云∶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了,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其所谓晒干后刮粗皮、土也不过是简单清洁药材,不能与后世加工白芍的刮皮工序等同。

  施大文等研究认为,芍药苷主要存在于芍药皮部,其含量生晒品要比加工品高5—10倍,就算去皮生晒品也要比加工品高3—6倍。当然以单一生化成分来判断药物的药力恐怕有失偏颇。但是今天药用白芍为栽培品,其药力应该已经弱过古用的野生品,再去皮水煮,其药效成分已大为减弱却是事实。就算重量相同,今天白芍的药力显然远低于仲景时代方剂中的芍药药力。如果仲景时代的芍药在某方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是君药或臣药,使用今天的白芍能保持它在方剂中的原本地位吗?这是一个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认为“赤芍”“连皮生干”,而白芍药“有系汤浸水泡造作者,故次之”。 对这种“去皮(刮皮)水煮”的加工方法颇有微词。个人认为白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或是药商对白芍“蒸晒”古法的“偷工版”,毕竟水煮要蒸制要省事得多,药材古典炮制法多讲究蒸制,而后世多煮制;还有可能是药商为了迎合医家芍药崇白的心理,在清后期特意发展出来炮制方法,目的是使之看起来白白的,尝起来粉粉的(今水煮时间约15分钟左右。白芍如果没煮熟透,则药材晒出来发红,品相差。水煮淀粉粒糊化,比不煮的要粉),有以此“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
  (注:今药农芍药去皮有两种方法:人工刮皮或将修好后的芍根放在木制床中,拌上砂,用人力或机械来回推动,把芍药紫黑色的外皮擦净,使表皮色泽洁白。)

      白芍水煮加工法大概还与浙江朱丹溪(1281~1358年)有关,朱丹溪认为妇人产前慎用、产后忌用白芍。《丹溪治法心要 卷七•妇人科.胎孕》:“产前用四物汤,若血虚瘦弱之人,勿用芍药能伐肝故也,如壮盛者亦可用之。”《丹溪心法 卷五 产后》:“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故也。”《丹溪手镜 卷之下.妇人胎产》:“凡产后诸病。忌用白芍药,宜黄芩、柴胡。”朱丹溪的观点对后世很有影响,后世医家产后多慎用芍药。当然后世医家也多有不同意的,如张景岳就认为朱丹溪所论是“此亦言之过也”。 1556年祁门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九十四  本草集要(上)本草草部]:“芍药 ……又产后不便用,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又血虚寒禁用。又云:冬月减芍药以避中寒。”[卷之九十七 诸药制法 芍药 ]:“热水泡半日,切片酒炒过,则不患酸寒伐生气。行血分,得酒制尤力大。脾胃不足呕哕者,有用姜炒。”大概清代才流行的白芍水煮加工法是异于传统加工法的,或与《古今医统大全》提倡有关。但仅因产后慎用而采用水煮加工法还是太过于浪费药材,这也算是明清江南地区药材过渡炮制风气的一个例子吧。

  由于大约在清代药用芍药才取单瓣红花与观赏芍药分开种植。而在宋元明时期观赏芍药和药用芍药并不严格区分,为混同栽培。另一方面,野生芍药又以白花为主,红花少见。所以有理由怀疑清代单瓣红花的药用芍药大规模种源并不是直接来自野外,而是来自原本的观赏芍药栽培品(栽培白芍一般是无性繁殖,浙白芍采用分根繁殖,安徽白芍采用芍芽繁殖)。宋代王观的《扬州芍药谱》中就指出"排单叶,白单叶,红单叶,不六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可见单叶红花芍药人工早有栽培。尽管现代植物研究认为野生芍药(Paeonia 1actiflora Pall.)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原始种源,但现在有学者进一步化验分析各类芍药的遗传物质,发现野生芍药与栽培药用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栽培药用芍药与观赏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似乎也佐证了今栽培药用芍药可能是从观赏芍药引种,而不是直接引种自野生芍药。

  小结:《伤寒论》时代,仲景所用芍药,一是野生品(花多白),其来源应该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明清以前,我国野生芍药的分布很广,资源异常丰富。二是不经过“去皮水煮”的加工,药力强;三是四是从遗传物质角度分析,今“白芍”与野生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反而与观赏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所以我认为相对而言,仲景所用芍药更近似于今天野生的、加工简单的“赤芍”。而离今之人工栽培、过度炮制的“白芍”较远。当然,用白芍也无不可,不过恐怕等同剂量的白芍,药力大减,药物的分量上宜做些调整。

  尽管中国的芍药栽培很早,但早期以观赏、美化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大规模的商业种植。真正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大概开始于唐代之后的江南地区。唐代一些久居扬州的诗人如张祜、杜牧、卢仝、崔涯、章孝标等在诗文里一字没有提扬州芍药,说明唐代时杨州芍药大概还未兴盛。江南芍药种植的兴盛大概与唐代尚栽花赏花的风潮有关,唐亡后,中原混战,中原牡丹等花卉栽培衰落,但江南地区牡丹、芍药等花卉栽培却承唐代遗风兴盛起来,而江南的水土气候应更适宜芍药的生长,以致后世常将“洛阳牡丹,杨州芍药”并称。 公元908-923《日华子本草》芍药条有云:“海(连云港市?)、盐(江苏盐城)、杭(今杭州)、越(绍兴)俱好”。说明五代时江浙一带芍药已经兴盛。
  北宋初年,芍药被人工大规模栽培,估计相当部分用于药用,这跟当时朝廷重视医药或有关系。"芍药之盛环广陵四五十里之间",花开的时候,"自广陵南至姑苏,北人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刘攽《芍药谱》,1037年)。这种规模显然不是野生花卉,而是人工大规模的栽培。当时的"真州","扬州"(现江苏仪征,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波及江淮广大地区。宋代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说明当时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波及江淮广大地区。扬州是最早栽培芍药并以此闻名的地方,在宋至明代也是药用芍药的产地,但没有成为现代药用白芍的主产区,芍药栽培也在清末衰落。

  宋朝的芍药是各种花色的芍药混种,药用赤、白芍同源,但根皮以赤色居多。见《本草图经》(1061年):“今处处有之,淮南者最盛。……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本草衍义》(1116年):“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

  元代王好古 公元1298年《汤夜本草》:“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大概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始作俑者。在此之前,虽然本草书有说芍药“其花亦有红、白二色。”但其实并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所以宋代时期的药用赤、白芍药应该不是象后世认为的那样以花色区分。
  宋代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因为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原因,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出现赤白色的真实原因之一。宋代老花农所说应该属实,因为今天的药农也很注意这点,如果晒白芍的天气不好,会影响药材品相和价格的.那么这种最可能实际造成芍药赤、白区分的加工情况会持续很长的历史时段。

  小结:从沈作喆所记也可以看出,宋代医家实际所使用的芍药,其实赤白同源,其差异不过是加工过程中的日照差异所致。其简单的“洗濯而后暴之”的加工方法近乎今天的赤芍加工法,不过药材来源多为栽培品。

  明朝时期,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明末清初周筼《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属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倚担市者日万余茎,惜无好事者图而谱之。”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明末《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加工很值得怀疑。而且他说“白根固白,赤根亦白”,似乎也不合常识,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如果不刮皮应该是赤红或赤褐色的,不可能为白色。因此有理由怀疑此书所说是否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
  基本在同时代,方以智 (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

  在清代,安徽毫州已经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与观赏芍药分别种植。见《毫州志.食货志.物产》(1895年)。按方以智所论推测,当时毫州所种植的药芍似乎也不是专制白芍,而是以加工差异出产赤芍和白芍。

  小结:从以上资料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栽培芍药应该是药用芍药的主流,而且同样的栽培芍药被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生产赤芍和白芍。“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说明明末已经有近似今天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赤芍不必是野生品,白芍的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刮皮蒸晒法,没有采用后来的去皮水煮法。

  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最早大概是源于张锡纯1909年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赤白芍药的地域区分。2010版国家药典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赤芍还包含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一般认为,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肉红皮赤。白芍主要指药用芍药栽培品,刮皮(或擦皮)水煮加工者,肉白皮红。(注意:以上所说并非绝对,赤芍也有刮皮的,也有栽培品制作的,浙江不刮皮的瘦小栽培白芍常代赤芍用;白芍也有野生品,如宝鸡白芍为野生品。另外,白芍色泽实际为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粉色,太白者多为硫磺熏过的)。前些年有调查表明,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80%以上(20%为栽培芍药制做),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关于白芍的主产区和道地药材的记载见于《药物出产辨》1930年记载,"白芍产四川中江,渠河为川芍,产安徽毫州为毫芍,产浙江杭州为杭芍".在上世纪30年代大致形成了的白芍三大生产格局,并延续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10版国家药典并没有明确规定赤芍为野生品,白芍为栽培品。突出的只是炮制方法的不同。也就是说野生品制作白芍,栽培品制作赤芍都合法,不过一般认为不太“道地”而已,药材收购商卖不卖帐就是另一会事了。随着野生芍药资源的日益枯竭,栽培品加工的赤芍应该会逐渐增加。

  今芍药“去皮水煮”加工成“白芍”的方法据有关考证约在清代后期形成。但1937年赵橘黄先生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在考查芍药时说是去皮蒸制。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就说白芍药“有系汤浸水泡造作者”,即已经采用水煮法了。

  自古以来,采集野生芍药入药应该从来没有停止过,就算是在栽培芍药盛行的时代。它在栽培芍药盛行的时代应主要是作为赤芍药使用的。疮疡外科用芍药多用赤芍药。

  芍药在本草药学上具体应用简史:

  五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当时的自然环境野生芍药资源是异常丰富的。当时芍药根的加工方法是清洁、晒干。此期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天的野生赤芍。

  宋代至清代早期,芍药大规模栽培鼎盛,医家实际所用的芍药是野生品和栽培品都用,栽培品应为主流,但医家更推崇野生品。当时的野生芍药资源也还很丰富。当时的栽培芍药赤、白芍同源,芍药花色多种混杂(与今栽培芍药基本都是红花不同)。当时芍药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洗濯而后暴之”(清洁、晒干),并无“去皮水煮”加工法。此期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天的栽培品制作的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的白芍在明末才见记载)

  清朝后期安徽毫州已经出现单独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白芍主要指安徽、江浙一带栽培的单瓣红花芍药,加工方法已经由传统的刮皮蒸晒法转变为“去皮水煮干燥”法。

(二)赤芍药、白芍药品名出现的历史时代

  查《五十二病方》、《马王堆养生方、杂疗方》、《武威汉简医方》、《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小品方》残卷、《雷公炮炙论》未见有“赤芍药”、“赤芍”或“白芍药”、“白芍”的药品名。

  陶弘景《本经集注》始言芍药赤、白,但并未分名。从目前所见材料来看,“赤芍药”与“白芍药”的药物名称大概在唐代之前已经零星出现。未经宋改本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约成书于652年)。已经零星有“赤芍药”和“白芍药”的药名出现,如《孙真人千金方.十三卷.心虚实第二》中的“安心煮散方”就有用“白芍药”,此外尚有几处;《孙真人千金方.十三卷.心腹痛方第六》中的“凡客气卒于五脏六腑中则心痛方”后附有一方:“赤芍药六两、桔梗、杏人各五两”。由于《孙真人千金方》主要是对唐前方剂的整理总结,因此“赤芍药”与“白芍药”的药物名称大概在唐代之前已经零星出现。
      唐代杜佑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
      所以以前学者多认为“赤芍药”、“白芍药”品名始见于宋初的《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是不对的。

  《肘后备急方卷六》治面发秃身臭心鄙丑方第五十二:“荜豆一升,白附,芎?,白芍药,水栝蒌,当陆,桃仁,冬菰人各二两,捣,筛,和合。” 

  南齐 龚庆宣 公元479-502年《刘涓子鬼遗方  .卷五》六物灭瘢膏方:“衣中白鱼、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上药研如粉,以乳汁和涂瘢上,日三,良。”
  以上两处所用“白芍药”,无法肯定是原书就有,还是后世抄写(或重印)“污染”所致。

  唐代中期796年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可能大量使用了“赤芍药”“白芍药”的品名。《贞元集要广利方》又称《广利方》或《正元广利方》,唐德宗自撰,原书五卷。《旧唐书·德宗本纪》曰:“贞元十二年(796年)春正月乙丑,上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丹波康赖公元984年的《医心方》收集整理了中国北宋以前的很多医方,其中卷第九和卷第十有引用《广利方》多处,其中“理癖气腹痛两肋胁胀满食少方”和“理症瘕腹胀满坚硬如石,肚皮上青脉浮起方”有“赤芍药”。

  1061年苏颂《本草图经》引《正元广利方》∶“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大两,并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佳。又金创血不止而痛者,亦单捣白芍药,末敷上,即止,良验。”所引内容中的“白芍药”大概也是原词。

  《敦煌古医籍校正》122页《P3287 不知名氏辩脉法》中有两处“白芍药”(桂枝汤、葛根汤 用切)本卷成书年代不详,其内容在《千金》中有类似者。 478页《疗风方残卷》有一个“赤芍药”(镇心丸),本卷一般认为是唐人抄本。

  宋初的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中大量使用“赤芍药”和“白芍药”品名,其中以“赤芍药”为主,白芍少用,电子版简单搜索,达到赤873比白173。

  本草书中最早将“赤芍药”和“白芍药”分条论述的应该是明代1440年前后的《滇南本草》。

(三)历史上芍药赤白的区分方法

  药用芍药历史上的区分标准有几种,或以赤、白花色分;或以火酒浸根过夜而分;或以日晒遇晴天、阴天而分;或以是否经过去皮蒸煮而分;以产地(野生或栽培)区分。

  以赤、白花色分赤白芍,大概萌芽于公元973-974年马志《开宝本草》∶“今按别本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但其实并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不过从语气推测,马志实际应该就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意思。

   1061年苏颂《本草图经》∶“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其实也没有说“白芍花白,赤芍花赤”。
  元代王好古 公元1298年《汤夜本草》:“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大概是“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始作俑者。

  “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区分标准是清代以前本草书的主流观点,但我个人感觉,这很可能只是文人不经实地考察的臆想,并不是区分药物的真实标准,古代实际区分赤白芍药的标准可能很简单,就是药物干品的外观和色泽。大约从五代开始大规模种植芍药以来,至20世纪之前,栽培芍药基本是药用芍药的主要来源,而栽培芍药不论什么花色,其实它们的根在没有加工之前表皮都是赤色的,而去皮后里面都偏白(见下)。所以实际当时不可能根据花色和未加工的芍药根来区分赤白芍药。以赤、白花色分赤白芍,个人感觉实际是最不靠谱的方法,如果按这种观点,今天的药用栽培芍药的花色基本就是红色或粉红色,岂不是要叫“赤芍”?!相反的是,今天野生芍药以白色为主,岂不是要叫“白芍”?!
  其实比王好古早150年前的宋代,芍药赤白就以晒干时遇晴天、阴天而分。见宋代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因为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原因,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是确实存在的,今天的药农也证实了这一点,今药农在采挖季节如果赶不上好天气,晒出来的白芍品相不好,则售价会被压低一些,影响收入的。晒制天气差异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出现赤白色的真实原因之一。宋代老花农所说应该属实,那么这种实际造成芍药赤、白区分的加工情况会持续很长的历史时段。

  芍药赤白以火酒浸根过夜而分,见明末《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加工很值得怀疑。而且他说“白根固白,赤根亦白”,似乎不合常识,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如果不刮皮表面应该是赤红或赤褐色的,偏白色者少见。因此有理由怀疑此书所说是否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1848年赵其光《本草求原》就实验过:“吾尝依法润之,同一根,有变者有不变者,以口尝之,味俱苦,而后带微涩,故刘潜江曰:赤白虽分,究不甚异。张隐庵、高世拭曰:赤芍白芍,花异根同”。 赵其光实证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行。

  基本在《本草乘雅半偈》的同时代,就有史料说明芍药赤白以是否经过去皮蒸煮而分。见明末清初方以智 (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 这种加工方法或许才是那个时代赤芍、白芍最普遍的加工方法。也说明明朝末年已经有近似今天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白芍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刮皮蒸晒法。后来白芍去外皮水煮的加工方法应该是明代白芍加工方法的“偷工版”,水煮当然比传统的蒸制要省事,但药力应该消失不少。之所以白芍发展出去皮蒸煮的加工方法,我怀疑是药商为了迎合医家芍药崇白的心理,在明清才特意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芍药成品看起来白白的,尝起来粉粉的(白芍如果没煮熟 ,药材晒出来发红,品相差。水煮淀粉粒糊化,比不煮的要粉)。从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之前,本草学界有人对这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是颇有微词的,认为是“造作”,破坏了药效,“故次之”。其实说得难听点,就是此法原本有“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

  芍药赤、白以产地(野生或栽培)区分。此法在20世纪以来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一般认为,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者。白芍为栽培品,去外皮水煮加工。但并非绝对。

(四)宋代芍药尚赤、尚白之变的历史原因

  芍药品名分赤、白之后,从有关资料来看,芍药入药,宋初尚赤,宋初之后转变为尚白。宋初的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中大量使用“赤芍药”和“白芍药”品名,其中以赤芍药为主,白芍少用,电子版简单搜索,达到赤873比白173。《太平圣惠方》(养安院藏书版)中的《淳化本伤寒论》,除建中汤和当归四逆汤用白芍药外,其他用芍药的,都用赤芍药。刊于1047年的王兖《博济方》(三卷),有芍药23处(不含赤芍药),赤芍药(含红芍药1处)22处,白芍或白芍药不见。今本《太平惠民局方》就倒过来,白芍最多用,赤芍药最少用,比例白35比赤3,此书卷一《治诸风》、卷之九《治妇人诸疾》都强调芍药用白者。《局方》初刊于1078年,后多次改版,传世本的方剂用药可能是南宋特点。这种尚赤、尚白的改变是何原因?期间发生了什么?

  据我的考查,应该是以下一些医书的出版以及名医用药影响所致。

  1060年,掌禹锡、嘉宗古、朱有章等人以《开宝本草》为蓝本编修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20卷成书。此书的《上合药分剂料理法则》首句就交代“臣禹锡等谨按徐之才《药对》、孙思邈《千金方》、陈藏器《本草拾遗》序例如后。”在后面的内容中有一句“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此句原出《千金要方·论和合第七》。”孙真人这一句也是有来历的,陶弘景《本经集注》始言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世用甚多。《仙经》服食,亦为至要。”关于芍药,陶氏也说“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孙真人所说“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应该是综合了陶氏以上所说而来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孙真人的原话其实不是上面那样说的,《医心方·卷第一·合药料理法第六》引《千金》云:“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这段话与未经宋改本的20卷残卷本《真本千金方·卷第一·用药第六》相同,可见这应该是孙真人的原话,这句话的意思和“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是有一定差别,原话更强调了多数情况下茯苓、芍药应使用白者,是主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原书引用的很可能就是“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这一句。今天所见“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可能是后来修改的。

  1061年刊印的苏颂《本草图经》引安期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这里实际也强调了救病用金芍药(白芍)。这段原本是出自《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四神仙服芍药法》。
  以上两本官修本草相当于政府药典,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它们两次所强调的东西医家一般都会注意遵循。

  1066年《千金要方》校正发行.孙真人“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一说或再次被强调。但无法确定孙真人的原话是否已被修改为“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从有关研究来看,宋臣对这本书非常重视的,其校正修改的地方远较《外台秘要》为多,更加用心。这或许与校书者的师传医术有关。

  1023年至1085年左右还有个名医世家不得不提,就是孙用和、孙兆、孙奇父子。孙用和曾被授以宣德郎尚药奉御、太医令充医师等职。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孙用和曾为朝廷医师讲授医经达十数年,算当时的医家泰斗。著有《传家秘宝方》3卷(《晁氏读书志》作《孙尚秘宝方》)。另外见于书目载录的《孙尚药方》,疑是《传家秘宝方》的异名或孙用和的其他著作(也有认为是孙兆所作)。孙用和之子孙兆、孙奇也是一代名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位皇帝病危时都是诏孙奇、孙兆兄弟入宫挽救的。陈振孙说他们“父子皆以医名。自昭陵时(宋仁宗赵祯1023年)迄於熙、丰(1068_1085),无能出其右者。”也就是说孙氏父子位居朝廷官医高位,在医界名动天下半个世纪还多,影响可想而知。南宋许叔微说《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就是说此书都用白芍,可见孙家家传医方是尚用白芍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孙兆自言为孙思邈之后(有可能是真的),而孙真人强调“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孙氏一族做为当时的医界泰斗,其尚用白芍的风气肯定对当时医家有不小的影响。资料显示国内现存有日本影抄本《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残本3卷。近有好学医者认为此书代表当时的医学临床水平,因而四处寻求,可惜难得一见。

  这里交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北宋医书校书局的主要人物其实大多出自当时的卫州仲景伤寒学派(我姑且这么称呼,卫州为今天河南卫辉一带),这个医派宗师是大学问家高若讷(997—1055年),《宋史•高若讷传》说他“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子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高保衡是其次子;林亿是其次女婿;孙用和父子本卫州人,孙用和原为民间儒医,通晓经学,其生卒年不详,其庆历八年(1048)八月起于武成王庙为朝廷医师主讲医经,假设当时他45岁,而当时高若讷51岁,可见孙用和与高若讷年龄相仿或较年轻些,高若讷的社会地位更高,为“本朝公卿”,目前还无法确认孙用和与高若讷的学术关系,或是师徒、或是师友?《高若讷传》有说高若讷“虽国医皆屈伏”或就是指孙氏父子? 孙氏父子医术确与高若讷相类,“善以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全国”,孙兆的学术与著作方向也与高若讷相类。孙兆、孙奇一辈至少算是高氏的私淑弟子,因为当时“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也说:“而孙兆、杜壬之徒,始闻其(高若讷)绪余,犹足名一世。” 孙用和父子无疑也是属于卫州伤寒学派的。这帮人就是校正医书局的骨干。也就是说林亿等校正医书之前,其老师就已经考校过相关的医书了,高若讷是开路者、奠基者。朝廷在高若讷过世后把这批人安排在医书校书局显然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宋本官修方书,后世只知林亿等人考校的功劳,却不知也应有幕后高若讷的一份功劳。仲景《伤寒论》在唐宋之前一直是众多的伤寒学说之一,并不显赫。公元682年孙思邈《千金翼方》出版,才由诸说并存到独宗仲景。但仲景医书能够上升为医学经典,卫州伤寒学派居功甚伟。高若讷在经方医学史上的地位被忽视了。

  (注:参见张哲嘉《官方医学分科与医学发展:以北宋疾病分类与伤寒研究为线索》文。高若讷与林亿、高保衡的亲属关系见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9),册中,卷6,页530。所收的宋祁<高文庄公若讷墓志铭>。参见周益新 郭润利 张芙蓉《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

  经过以上这些医书和医家的影响,估计大约在1080年之后,宋代医家处方用芍药尚白的风尚应该就已经逐渐形成。后世医家讲究的用芍药也分赤白,但总体上还是偏于尚白。

  不清楚宋初的第一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是否被后人修改过,如果没有修改过,则《淳化本伤寒论》中方剂用药就是符合“白补、赤利”的。《淳化本伤寒论》中方剂,除建中汤和当归四逆汤用白芍药外(白补),其他用芍药的,都用赤芍药(赤泻——发汗)。《淳化本伤寒论》中的方剂,茯苓都用赤茯苓(茯苓本利水,赤泻),术都用白术。
  在宋改本1066年《千金方》的新校方例中林亿等人说: “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过去不明白林亿为什么要改用白术,大概北宋官修方书改用白术从《太平圣惠方》就开始了,电子版简单搜索《太平圣惠方》,白术1002处比苍术25处,使用频率相差巨大。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除术外,也已经倾向于使用“白术”。林亿等看到的主流方书多,其改用“白术”不过是遵从《太平圣惠方》、《千金方》而已。在陈增岳编著的《敦煌古医籍校证》中,如果刨除《辅行诀》,其中白术和苍术之比约为18:2,同样反映了唐代是多用白术的,林亿所说“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大概是当时民间俗医的风气,与林亿等认为的“正统”医学有异。

  韩祗和约撰于1086年《伤寒微旨论》(原书已佚,后世刊印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编成)其中 〈可汗篇〉中术都用苍术,〈温中篇〉中术都用白术。与《淳化本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方中都用白术有异,可能正反映了当时民间医生还有发表尚用苍术的习惯。但《伤寒微旨论》方剂用芍药并不分赤芍、白芍。

  从以上推测,大概唐至宋初医家实际处方用药,赤芍药、苍术多用于表证发汗方剂,而白芍、白术多用于温里方剂,这或许才是当时赤利(泻)、白补的实际含义。  公元908-923的《日华子本草》“芍药”的第一句就是“治风补劳”,意思大概就是赤治风,白补劳。

  1100年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修治药法》说明:茯苓(赤利,白补。)芍药(赤白利,补。)推测原文应该也是“赤利,白补。”此书简单搜索,白术24处 苍术3处。也说明此时社会上对茯苓、芍药、术等分赤、白的药物,“赤利,白补。”的观念已经形成。

  对于宋初及之前医家用芍药尚赤后世早有医家注意到了,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辨桂枝汤用芍药证第一》:“马亨道,庚戌(公元1130年)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今仪征市)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予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论曰: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

   (注:许叔微所说“时贼马破仪真(今仪征市)三日矣”,应该是1130年(庚戌年)的春天三月十五日左右,当时兀朮南攻后带着劫掠的物资船运北退,到达镇江,受到韩世忠的阻击,为接应兀朮的北退,金将孛菫太一大约是这个时候率军进抵长江北岸,攻占了仪真。韩世忠与兀朮在镇江附近的交战史实尚有争议。参见杨倩描《宋金镇江“金山大战”考实》)

  1064年林亿等校定的《金匮玉函经》刊行,在卷第七有《方药炮制》,这部分不知是从哪里抄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代补入的,因为其中论及的很多药物都与《金匮玉函经》的方剂无关。《方药炮制》其中有“用木芍药刮去皮”一句,令人困惑,“木芍药”出现在方书药物中这大概是仅见的。后见有医书引《范汪方》云:“术、芍药刮去皮”。才明白《金匮玉函经. 方药炮制》的“用木芍药刮去皮”一句,应该为“用术、芍药刮去皮”的误写。

   宋初芍药的尚赤、尚白之变已经基本能搞清楚了。但《圣惠方》用芍药为何尚赤还是一个疑问。目前不清楚宋前的五代时期是否有芍药尚赤之风尚。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中,“赤芍药”极少见,多用“芍药”。

(五)芍、药、芍药(勺药)古词义

  芍,《《尔雅·释草》解释为凫茈。郭璞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似指头,黑色,可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人谓之葧脐。卽凫茈之转语。”实际就是荸荠。江南蔬果,浅水性宿根草本,俗称马蹄,味甜多汁。

  药,《说文解字》:“治病草”。《山海经·西山经》说:“号山,其木多漆、棕,其草多药”。郭璞的注是“药,白芷别名”。 白芷算是一种香草,芳香如兰,又名芳香。朱熹注“赠之以芍药”的芍药,即说“亦香草也”(今天的芍药花没什么香味,但“木芍药”牡丹花味较香)。《诗经.郑风》“赠之以芍药”,所说或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芍药花,可能是“芍”和“药”,即“赠之以芍、药”, 即送别情人时,赠以香草和荸薺(俗称马蹄,味甜多汁),情人的心思真是周到。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解释。

  古代勺药(芍药)一词未必是芍药花的意思,还有“调和众味”或“调味品”的意思。
  东汉王充《论衡·谴告》:“酿酒于瓮,烹肉于鼎,皆欲其气味调得也。时或咸、苦、酸、淡不应口者,由人勺药失其和也。”最后一句指调味没调好。勺药即调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勺药之和具,而后御(食用)之。”食物调好味后才食用。《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西汉枚乘在《七发》中列举了他认为天下至味的食单,其中有“熊蹯之臑,芍(原本应该为“勺”字)药之酱。”此“芍药之酱”或指味道调得“得其和”的美酱,并非用植物芍药做的酱。

  在汉代,芍药入药是确定无疑的,出土的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武威旱滩坡汉代医简》中,已经见“勺藥”、“勺樂”、“芍樂”、“芍藥”等药名。

(六)芍药变酸考

       早期中医药没有统一时期,各流派所说的某药可能名同实异,所以说的药味也有差异。后人著本草者多不敢改“圣人”之言,综合照抄而已,一路传承,明显如《吴普本草》。

  《本经》(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原文∶芍药,味苦,平。

  《吴普本草》208-239年( 《御览》卷九百九十):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综合各家)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公元490年左右):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陶只取了苦、酸两味,为后世本草定了规范,后世凡政府修的本草基本都从陶此说)
  陶弘景《名医别录》:味酸,微寒,有小毒。这是芍药味酸说的源头。这个味酸的芍药跟后世味苦涩的芍药不知具体所指是否为同种东西。

  659年《唐本草》: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唐官修本草)
      唐代诗人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孤根苦可用,非真爱华滋”。
  992年《太平圣惠方》:芍药(平微寒)。

  宋 唐慎微 公元960-1279年 《证类本草》: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宋官修本草的私人合增本)

  1100年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卷第二 可发汗证:“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汤内去芍药,只用四味也。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恐成结胸,故去芍药之佐,全用辛甘,发散其毒气也。)”庞安时号称北宋医王,对后世的影响不容小视。

  宋 朱肱1107年《类证活人书》卷第十二 桂枝去芍药汤。(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恐成结胸。故去芍药之佐,则单用辛甘,发散毒气也)。朱肱所论应该是承自庞安时。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芍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完全承《本经》。

  北宋寇宗奭 公元1116年 《本草衍义》: “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值得注意的是,寇宗奭曾为官府的药材采购官。

  宋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等1144年左右出版(先在北方流行):
  成无己论芍药主要就是酸味,有说苦也变为次了:
  味苦酸,微寒。(桂枝汤方)
  味酸(医统本有“苦”字),微寒。 (芍药甘草汤方)
  [卷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味酸 微寒(小青龙汤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方、小建中汤方、大柴胡汤方)
  味酸平 (黄芩汤方)
  味酸苦微寒。

  成无己之后,基本上就是医家说芍药酸,而本草家说芍药苦酸。

  金刘完素(河北河间)约1110~1200年曰∶性寒,味酸,气浓味薄,升而微降,阳中阴也。河间学派创始人。(见《本草纲目》引用)

  金 张元素(今河北易县)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公元12世纪:白芍药 气微寒,味酸。易水学派创始人。《医学启源》:“肺欲收以酸,白芍药也”“ 泻以白芍药之酸”“ 芍药味酸微寒,”“白芍药气微寒,味酸,补中焦之药,”弟子李东垣、王好古。张元素这本教授弟子的教材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金 李杲(河北正定1180——1251年)《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白芍药,酸,平,有小毒,可升可降,阴也。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张从正1228年《儒门事亲》认为芍药“其酸而微寒者乎”。

  朱震亨(1281──1358年):芍药性味酸寒。(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

  元 王好古( 河北赵县)公元1298年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酸而苦。(曾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张、李之学)。易水一派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张存惠 1249年《重修证类本草》: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先流行于北方)

  《本草汇品精要》公元1503年白芍:味苦、酸,性平、微寒;赤勺:酸苦。(明代御制“国家药典”还是规矩的尊古)。

  明 陈嘉谟 公元1368-1644年 《本草蒙荃》刊于1525年:味苦、酸,气平、微寒。

  明末李时珍《本草纲目》(刊于1590年):集合各家之说,但主文还是“苦,平,无毒。”从《本经》,同芍药实际气味。

  明末1624年倪朱漠《本草汇言》:白芍,味酸,性寒,无毒。赤芍:味酸苦,性寒,无毒。
……
  2000年版《中国药典》:
  白芍 气微,味微苦、酸。【性味】  苦、酸,微寒。赤芍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性味】苦,微寒。官修本草基本还是回归到1500多年前的陶氏《集注》所定。

  综合来看,在清代以前的本草书中,芍药之味从来就是以苦为主,酸次之。而从宋代开始,对方剂用芍药的解释开始以“酸”为主。尽管雷公、《名医别录》都有说芍药味酸,但对后世主要本草的影响不大(注:按尚志钧先生考究,所谓《名医别录》其实是《本草经集注》的部分内容,《集注》内容朱书本经,墨书别录,陶没有单独写过《别录》这本书,而《本草经集注》在《唐本草》出版后逐渐就在历史上消失了)。真正对芍药味酸说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在于庞安时、成无己等人对《伤寒论》方剂的解说。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等著作在北方发表后先在北方流行,当时北方的医家首先受到了影响。芍药味酸成为当时金元医家的流行认识。再通过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的医书,更对后世医者造成深远的影响。成无己之所以要把芍药气味定义主要为酸,可能主要是受《内经》五味学说的影响,为解释方药组成的倾向性选择。毕竟古典中还是有说芍药酸的,如果不把芍药主气味定义为酸,他不好从五味理论解释《伤寒论》某些方药的组成。这其实是有点勉强的意味。实际上芍药的功效是多样的,如果以“酸收”来规定它,则会使芍药的很多功效被医家忽视。如未经宋改的残卷《孙真人千金方.卷第五》就有“芍药解肌汤方”,北宋初年的《伤寒微旨论》中也有“芍药解肌汤方”。芍药既能解肌,又何限于酸收?
  
  后世学者对芍药味酸之说存疑的也不乏其人,张隐庵(公元1610~1674年)《本草崇原》)就说“芍药气味苦平,后人妄改圣经,而曰微酸。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可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新产妇《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反不当用也。又谓∶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不知芍药花开赤白,其类总一。李时珍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卢子由曰∶根之赤白,从花之赤白也,白根固白,而赤根亦白,切片,以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今药肆中一种赤芍药,不如何物草根,儿医、疡医多用之。此习焉而不察,为害殊甚。愚观天下之医,不察《本经》,不辨物性,因讹传讹,固结不解,咸为习俗所误,宁不悲哉。”

  清 周岩 公元1644-1911年《本草思辩录》:“芍药《别录》酸微寒,隐庵辈多议其非。今取嚼之,却带微涩,涩者酸辛之变味。况同一物而气质有浓薄,安知古之不异于今。即本经之苦平与酸微寒并体之,皆不外敛之与破。识得芍药之用,而无谓之吹求可已矣。”他这是在为芍药味酸辩护,但似乎并不怎么有说服力。

  我们今天的野生芍药干品,口尝就是主味苦,涩、有茶甘味。和本经所说的基本相同。今天的芍药花茶冲泡起来,也是味微苦,需要加糖才好饮用 。有网友说打开白芍装药的袋子有扑面而来的酸味,如果不是醋炒白芍,那么就很可能是经过硫熏的,特别是药材色泽呈现非自然的雪白色者嫌疑很大,中药材硫熏后药味会变酸,因为有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残留。

(七)尚未清晰的芍药、牡丹历史关系

  现代植物分类学中,芍药和牡丹都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植物学界还有不同意见),芍药为草本,又名“没骨花”,牡丹为木本,两者花型相似。从植物进化演变的角度而言,潘开玉等人推断草本芍药是由灌木牡丹演化而来。在国外,芍药被称为牡丹,而牡丹被称为木本牡丹。民间自古就有牡丹、芍药相伴相生的说法,野生品也常同时出现。花卉种植者都知道牡丹必得芍药相伴才好成活且长得旺盛。

  花卉史研究者一般认为唐代之前牡丹芍药不分,皆称芍药。但到底唐代之前的牡丹是否真归属于芍药呢?还是历来两者就是各自独立命名的两种花卉?

  古代牡丹花确实曾有“木芍药”的别名。

  1061年北宋苏颂《本草图经》说:“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苏颂的意思是说这里木芍药不是牡丹,而是赤芍药,但苏颂在本书的牡丹条下,又说牡丹又名木芍药)。又云∶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相赠。犹相招召,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免忘忧,使忘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赠之使忘忿也。”我查今人以《顾氏文房小说》影印本为底本的《古今注》,在《问答释义第八》见有关于“牛亨问曰”之后部分,并没有“芍药”一段。《顾氏文房小说》明朝顾元庆编辑的,比北宋苏颂晚得多,无法确定谁说的正确。崔豹是西晋人,惠帝(司马衷 290年-306年)时官至太傅。如果苏颂所引确实是出自《古今注》,那么牡丹这一花名在西晋时已经出现,距张仲景时代不到百年。

  唐代李浚《松窗杂录》(877年左右)的记载中这样写道:“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 

  北宋吴曾(1162年前后在世)《能改斋漫录.卷五》记:“由汉以来 ,以牡丹为木芍药耳 ,故温庭筠诗云 :‘山寺明媚木芍药,野田叫噪官虾蟆’ ,温犹袭旧名 ,则知前此非不载 ”。 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

  可见在唐代中后期,牡丹(花)还是习惯被文人称做木芍药。

  北宋《太平圣惠方》(刊于992年)中引用安期生神仙服芍药绝谷方:“安其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安其生是传说中秦汉间的修仙之人,其生平事迹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民间流传的故事很多,但大都属于不可考之列。《太平圣惠方》引用的安期生神仙服炼法应该是后世的托名之作。无法考据其书出于何人何时。所以不能用于证明秦汉时期就有牡丹(花)这个名称。
  但北宋初年所引用的东西,很可能出自隋唐五代,在文人习惯称牡丹为木芍药的时代,在赤、白芍药也没强调分离的时代,安其生服炼法和崔豹所说芍药有草芍药(金芍药)、木芍药两种,应该不是针对根而言的,其实际所指还是后世所谓芍药和牡丹(木芍药)的可能性大。只有在已经强调芍药赤、白之分的时代,才会容易让人联想到分指赤、白芍药。特别是崔豹所说,草、木相对,应该是对芍药草本、牡丹木本的写照,毕竟崔豹为文人,不是医家思维。苏颂说崔豹所说的木芍药不是牡丹,而是赤芍药,未必正确,实际苏颂本人在《本草图经.牡丹》中也知道“此花一名木芍药”。安其生服炼法所说应该也是治病用芍药(金芍药指草芍药——芍药),木芍药(牡丹花)根不好用,相对而言芍药的根肉是比牡丹花的根要“色白,多脂肉”。

  芍药和牡丹在隋代之后确实有某种密切联系,牡丹花王,芍药花相;牡丹木芍药,芍药为草芍药;芍药分赤、白芍药,刮皮为白芍,不刮皮为赤芍,牡丹皮也分赤、白,刮皮为刮丹皮(粉丹皮),不去皮为原丹皮(连丹皮);丹皮赤白之功效也分别与赤白芍药对应,白者补,赤者利(见《证类本草》引萧炳《四声本草》)。《本经》中,牡丹和芍药的功能与主治还有所区别,宋代开始,牡丹的药效开始与赤芍药趋同,《本草图经》:“牡丹主血,乃去瘀滞”。 2010版《药典.牡丹皮》: “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2010版《药典.赤芍药》:“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在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公元前后,两汉之交)中,药物“芍药”和“牡丹”都已经出现。但这个“牡丹”却未必是今天的牡丹花,因为经日人久保辉幸考证,唐代之前的药物“牡丹”应该不是今“牡丹花”(论证理由比较充分),而是另有其物——或是紫金牛属的一种植物(不太确定)。所以也不能确定公元前后时期有“牡丹花”这个名称。

  很多学者都指出牡丹是从唐代开始突然被中国人所喜爱的,据久保辉幸考证,虽然牡丹这个名称在唐代以前的医药书籍中已经出现过,但在文学作品中却从来没出现过。这是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变化。传说木芍药得名“牡丹”,是武则天所取。盛赞牡丹花之美大概是从盛唐时期的玄宗皇帝(685-762)的宫中开始。唐诗中首次出现牡丹这一名称是在王维等人的作品中,是在安史之乱后。假设唐代之前就已经把现在的牡丹称为牡丹了,那么文学作品中只出现了芍药而没有出现牡丹、初唐时期《新修本草》把“吴牡丹”称为真正的牡丹的原因就无法解释了。

  久保辉幸认为今牡丹花原本是唐代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的木芍药,唐代之前的药用“牡丹”另有所指,两者名同实异。公元659年前后,长安一带医生开始使用“牡丹”伪品,即以现今使用那种牡丹代替了真品“吴牡丹”。 由于未见到久保辉幸先生的正式论文,尚难以判断其论断的可靠性。如果久保辉幸先生所论确实,则不难理解为什么芍药和牡丹在隋代之后显现出某种密切联系了。

  按久保辉幸先生《宋代牡丹谱考释》所论,唐代时期蜀地似乎没有今牡丹花栽培,但有牡丹花画,且不称牡丹而称“洛洲花”,到王氏前蜀907——925年,前蜀王室、贵族才开始栽培牡丹花。“牡丹”一词在这个地区唐代及之前确实另有所指,因为按《本经集注》、和《唐本草》所记载,当时巴郡山谷及汉中、剑南、吴地正是古典中药牡丹的道地产地。
  另外,花卉植物学界的研究表明,今牡丹花历史上的栽培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中原品种群),而且长江流域以北各牡丹产区的牡丹花多直接由本地山地引种驯化,杂交选育。唯有西南一带的栽培牡丹主要是中原牡丹西移、甘肃牡丹南移,经长期驯化或杂交改良的产物。完全见不到当地野生牡丹花如四川牡丹、紫牡丹、黄牡丹以及狭叶牡丹的影响。上述结论近年来已得到细胞遗传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的证实。这也表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牡丹花历史上的主产区与古典中药牡丹的主产区是完全不同的。二是,如果今牡丹花与古典中药牡丹是同种东西,而在古典中药牡丹的道地产区的今牡丹花完全见不到当地野生牡丹花的影响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花卉界的学者多倾向于今牡丹花隋代以前是归属于芍药花中的,别名木芍药,后来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叫牡丹。而久保辉幸先生的研究则表明古典的中药牡丹不是今牡丹花,两者名同实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今牡丹花隋代以前应该就是归属于芍药花中的,不是古典中药牡丹。



(八)古代医家崇尚野生芍药

  自从芍药大规模栽培并普遍以栽培品入药。医家就开始推崇野生品。

  宋《本草别说》1092年:"谨按《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出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囚利以为药,遂暴干货卖。今淮南真阳尤多,药家见其肥大,而不知香味绝不佳,故入药不可责其效。今考用宜依《本经》所说,川谷丘陵有生者为胜尔。"

  据北宋《太平圣惠方》(刊于淳化三年(992年))中引用安期生神仙服芍药绝谷方:“炼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1061年苏颂《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这句话对后世芍药栽培品种的选择影响很大。应该就是后世药用芍药以“红花白根”为上的缘起。但后世一般把“金芍药”解读为“红花芍药”,还是值得商榷的。“红花”对“木”似乎不符合古人的写作对称习惯。我认为“金”是指新生芍药的整体观感为宜,尤其是其根或芽茎。芍药的芽色为水红色至浅紫红色,有的呈现黄色,初出叶红色,春季芍药发芽是很壮观的自然生命萌发场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芍药就算 繁茂起来后,其茎向阳部分多着紫红色晕,基部也有紫红色晕。因此称草本芍药为“金芍药”是比较自然的。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年:“芍药全用根,其品亦多须用花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可能是后世药用芍药栽培选取“单叶红花”品种的直接理论根源。而寇宗奭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是受安期生神仙服芍药法所说以及《本草别说》的影响。

  明代陈嘉谟1565年的《本草蒙筌》:“山谷花单叶,根重实有力;家园花叶重,根轻虚无能。”

(九)研究芍药历史问题后的一些想法

       从古代药用赤、白芍药的来源、赤、白芍药的区分方法以及尚赤、尚白的历史变化来看,赤芍药、白芍药的功效实际应该差别不大,只不过加工方法的差异使其药力有所差别而已,古代医家的赤、白芍药的功效分化大论应该多属于虚玄的臆想,实际并没什么多少硬道理。

       从药力的角度看,举例而言,比如桂枝汤,如果从药物药力比例考虑,如果按古方桂枝改回用肉桂,芍药大概要用药力强的赤芍药才好;而如果用今桂枝,则应用药力大幅减弱的今白芍药,则两者的药力比例才比较般配,符合原方的组方思想,当然也可以其他变通。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上一篇:《伤寒论》方中之法
下一篇:从结胸、悬饮看胃气强弱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0-6-8 1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s:180]考证的好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9 1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经验,下肢部位疼痛(腓肠肌痉挛、静脉曲张。。。。)用芍药甘草汤(赤芍比白芍效果好);腹部疼痛(虚寒形如小建中汤)用白芍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0-6-9 17: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理解的是明代《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本来医家是尚根白的,为什么要使之变赤?其次是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如果不刮皮应该是赤红或赤褐色的,不可能为白色。有理由怀疑此书所说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
    白芍和赤芍有这么一个说法:白芍和赤芍其实并不是不同的种,芍药的花期过后把它的根挖出来洗干净后晒干,之所以赤勺和白芍的颜色不一样就在于晒芍药时所遇的天气,如果晒芍药时天气晴朗,烈日当空,到傍晚时它的周围都是干燥的,你把它从中间折断看见的是雪白色的。但是如果遇到阴天,那它就表里滋润,经几天阴干后,它的颜色必定是赤色的。这是因为得到至阳之气,那就色白而善补,所以医生用它生血止痛,得到阳气不完全的,那就色赤而善泻,功用不同,是自然之理。很少有医生知道这个道理。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0-6-9 1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钩沉本草,利济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3
发表于 2010-6-12 2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我只用赤芍,不用白芍,尤其是现在的中药饮片的状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3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6-16 2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治一女,49岁,坐骨神经痛剧烈,不能坐立,不能行走。触之左下肢后侧痉挛。考虑为芍药甘草汤证,没有收集四诊就予桂枝茯苓丸合芍药甘草汤+牛膝,木瓜;药用白芍30g,自思用赤芍应更佳,第2天查房患者诉疼痛大减,问有无其他不适,答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赤芍或白芍都可以,应无本质问题,问题不大。

只是两种的剂量应有所变化,毕竟从药典的有效成分来看单位含量有较大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http://hi.baidu.com/傷寒愛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26 2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問題很好,我以後用赤芍試試。也可能是赤芍才比較好。因為我發現得用大量白芍才能與桂枝這種辛味藥平衡。也就是開桂枝湯得在原方基礎上減桂枝量加白芍量採用開出比較好的桂枝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汤先生。
无论白芍和赤芍,都不是酸味。
为何历代医家都说成是酸味,而且和甘草构成酸甘养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2262

积分

83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2
QQ
发表于 2010-7-17 1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芍药
都是赤芍白芍一起用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0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十世遗风) 的帖子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其来历。《本经》《本草纲目》《大观本草》《政和本草》都作“味苦”。可能是后世医家按照药物的效用来归纳到相应的味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94

积分

73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4
发表于 2010-8-27 17: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酸味,你把整袋的白芍打开闻一下,酸味很大,一般拿少量的药不容易闻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8-27 2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装赤芍的药斗一打开,一股酸味扑鼻,非常浓烈。不知十世所说的酸味是什么要求的酸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网友说打开装药的袋子有扑面而来的酸味,其实是醋炒白芍(可能就是因为芍药其实并不有明显的酸而药书又说酸,才用这种炮制方法)或硫磺熏制后带来的气味(白芍求白,硫熏是潜规则)。中药经硫熏后药味会变酸,因为有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残留。

关于芍药酸味的说法来由我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有时间写了发上来。本主贴还有一些内容需要补充。到时一并发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积分

9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8
发表于 2010-11-8 1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弥补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贴补充内容:

宋 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
“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因为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原因,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出现赤白色的真正原因,当时医家或本草家不明就里,才想当然的认为是花色不同,根色也异,或者是药商发现药材赤白有异,问之药农,药农为利益算计不想明说,找了花色不同,根色也异的托词,这说法就流传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明末清初方以智 (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说明明朝末年已经有近似今天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白芍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刮皮蒸晒法。没有用糟糕的水煮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1-21 2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的真下功夫。芍药闻着酸,是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98

积分

96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1-6-25 21: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用的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7-16 15: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用起来更好选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大幅改写扩充原文.

已发的很多文章都想改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积分

60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8
发表于 2011-11-7 23: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先生多研究研究,一些伤寒金匮里的高频品种,包括柴胡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7: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有心得再说吧.未必能发现什么值得谈的.
近来只是整理修改一些过去的文章.

之后想整理一下剂量的历史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429

积分

62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道无术不行

Rank: 8Rank: 8

积分
3429
发表于 2011-11-17 18: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芍药还有一条史料也很有意思。
“芍”这个字其实只有两个相关词语,一是“芍药”,二是“芍陂”,后者是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相传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陂”是池塘的意思,“芍陂”因淠水经白芍亭积而为塘,《水经注》卷32记载:肥水支流“东北迳(寿县)白芍亭东,积而为湖,故谓之芍陂”。如果传言属实,那么春秋时期,在这个地方就有“白芍亭”名字。那么这个白芍究竟是大片开白花的芍药还是荸荠?我还是倾向于前者,当然这只是推测。
“芍陂”发音比较特殊,为“却杯”,但这个发音也许更接近古音,按《唐韻》市若切,《韻會》《正韻》職略切,《正韻》又如灼切。“却”因与前者比较接近。
命悬指下争功险,药到肠中补过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429

积分

62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道无术不行

Rank: 8Rank: 8

积分
3429
发表于 2011-11-17 18: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在许叔微的病案中,其中判断园圃中芍药为赤芍药的判断标准也很让人困惑,是否是根据花色判断?从文义来看,由花色来判断得出结论是比较符合的

在《伤寒发微论》中,许叔微从医理上也论述了赤芍白芍的问题,总觉得有点语焉不详: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
命悬指下争功险,药到肠中补过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4楼(思玥) 的帖子

野芍多白花,春秋时期有“白芍亭”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5楼(思玥) 的帖子

   许叔微所说“时贼马破仪真(今仪征市)三日矣”,应该是1130年(庚戌年)的春天三月十五日左右,当时兀朮南攻后带着劫掠的物资船运北退,到达镇江,受到韩世忠的阻击,为接应兀朮的北退,金将孛菫太一大约是这个时候率军进抵长江北岸,攻占了仪真。韩世忠与兀朮在镇江附近的交战史实尚有争议。

   芍药是五月花开,当时应该没开花的,但一般而言,栽培的观赏芍药多艳丽色彩,所以花圃中的芍药被认为是“赤芍药”比较正常。如此看来“白芍花白,赤芍花赤”的观念应该在宋代就已经确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叔微论赤、白芍是有矛盾的地方,一说桂枝证“正当用此(赤芍药),再啜而微汗解。”又说桂枝汤、小建中“皆用白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429

积分

62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道无术不行

Rank: 8Rank: 8

积分
3429
发表于 2011-11-18 16: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6楼(汤一笑) 的帖子

我也是这么看。如果推测成立的话,可以作为野生芍药多白色的一个佐证,同时说明亳州芍药渊源有自。
命悬指下争功险,药到肠中补过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429

积分

62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道无术不行

Rank: 8Rank: 8

积分
3429
发表于 2011-11-18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叔微论赤白芍我读过很多遍,终究不好理解,总觉得同一个人的观点不应如此背离。

但总体上看,许叔微应该是赞同“白补赤泄”。
命悬指下争功险,药到肠中补过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22: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入主帖:

   
     唐代杜佑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而今天的赤芍药道地产地多伦县也在内蒙。《新唐书.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除榆林郡外,唐代没有见其他地方是土贡芍药的,可见就算到了唐代,也认为最好的芍药就是今天内蒙一带的野生赤芍药。即今天所说的赤芍药。
      北宋永兴军路的耀州土产中有“芍药”。见北宋宋敏求1076年《长安志. 卷一.土产》:“盩厔(地名,今陕西周至)产芎藭、白芷、乌头、泽泻、三棱;华原(耀州,今陕西陕西铜川市西南部)芍药、赤石脂、瓷器、华原石”。 宋敏求《长安志》是以唐代韦述所撰《两京新记》为蓝本,博采群书,参校补充扩充而成。北宋的耀州就是药王孙思邈的故乡,唐代此地肯定也产上好的芍药,孙思邈晚年还隐居于此地北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所以他所用的芍药,他所说的“……芍药,须白者……。”应该就是指野生芍药中质优偏白者,正如后世的野生陕西宝鸡白芍。按今天一般标准来说,其实都可视为赤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22: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补入内容还是有问题,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2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几处也做了些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6-28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细.....这下不会用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09

积分

7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9
发表于 2015-2-18 07: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YLHQ 的帖子

ZYLHQ:怎么没有酸味,你把整袋的白芍打开闻一下,酸味很大,一般拿少量的药不容易闻到的 (2010-08-27 17:38) 
那是硫磺熏过的酸味  而非芍药本身的气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3:30 , Processed in 0.12826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