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5-25 08:23 编辑
吃几分饱是主观的感受,“身体发胖”足以说明每天的“热量摄入”是大于“热量消耗”的。
丰盛的晚餐更容易导致“腹型肥胖”,因为晚饭后活动量小,入睡后四肢休息,“人卧则血归肝”,夜晚气血主要停留在内脏,所以过多的水谷精微会转化成膏脂堆积在脏腑之中而引起“腹型肥胖”。
中国人现在的血脂异常率已经高达40%,深圳高胆固醇人群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主要就是因为深圳人有吃夜宵的饮食习惯,人体每天需要1.5克左右的胆固醇,其中2/3是自身肝脏合成的,肝脏主要在夜间(尤其是凌晨1-3点)工作,夜宵摄入的丰盛营养(尤其是动物油脂中含量很高的饱和脂肪酸)为肝脏合成胆固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能量。
中医对于“腹型肥胖”及其外形、气血的特点早就有记载和论述:
在《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九篇{卫气失常}中,将“肥人”分为“膏人(腹型肥胖)、肉人(健康强壮)、脂人(均匀肥胖)”三种:
“人有肥、有膏、有肉……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是故膏人者,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根据江西和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分析结果表明:痰湿质是发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体质类型。
我是腰腹肥胖,用手摸肚子尤其胃部感觉凉,有啥改善的好方法吗?
“腹胖、胃凉”可能是“脾胃虚寒”,脾虚则运化无力,容易形成痰湿,导致肥胖。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可用“温中健脾”法调理。
世界卫生组织对18至64岁人的运动量建议是“每周至少150分钟(5天 X 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每天的饮食是否合理,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此指南还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约4.5公里)。
此外,即使每天的运动量达到了推荐标准,也不能久坐,最长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5分钟以上。
指南中这些食物用重量标注不太直观,我具体描述一下每天到底吃多大的量合适: 一、牛奶1盒(250毫升);豆腐手掌那么大一块(2两,相当于10克黄豆);3个核桃或者30粒花生米(20克) 二、畜禽肉:两根手指体积大小的3片(60克);鱼肉:也是同等大小的3片(60克);鸡蛋1只(50克) 三、蔬菜1斤(其中绿叶菜占半斤以上);拳头大小的水果1个(250克) 四、米饭或面条或馒头(以米面生重计)6两左右(每顿2两);1个(4-5两左右的)土豆或者红薯(相当于1.5两米面)。 五、约大半只鹌鹑蛋体积的盐(6克);约大半只鸡蛋体积的食用油(30克)
每顿饭如何直观的定量,某医院营养科的专家推荐了一个“手掌原则”(水果指1天的量,其它均指1顿的量,未提及的食物类型可参考膳食指南中的推荐量):
以上个人浅见,及所附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