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骨折的手臂被小夹板包着,一根长绷带挂在脖子上,将手臂吊起来……这是以前很多骨科患者从医院出来时最常见的场景,影视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如今,骨折夹板却难得一见。大多数骨折患者被收入病房,通过手术打钢钉、上钢板来完成骨头复位,手术内固定已成主流手段。
小夹板固定骨折为何受冷遇?记者采访多家医院发现,对于这个问题,西医和中医的看法,出现较大分歧。
西医:少用夹板是患者所需
协和医院骨科叶哲伟副教授介绍说,小夹板在骨科的使用比例明显减少,是时代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要求提高的共同结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骨伤外科手术在中国成熟起来以前,90%的骨折是上夹板。随着医疗技术和治疗观念的更新,如今手术内固定已成骨折的主流治疗手段,仅有一至两成患者会使用小夹板,而且多数是采取保守治疗的老年人。
这是为何?叶教授说,小夹板是一种外固定方式,骨折的部位在身体内,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的位置就没有手术内固定那么“严丝合缝”,只能做到恢复部分功能。其次,上夹板需要2-3个月养骨伤,活动受到限制。过去人们生活节奏慢,可以请病假工休,而现代人无法接受那么长的康复期。手术能做到复位精准,保全功能,往往一两周之后就可以恢复工作生活。所以,很多患者在对比两者的优缺点后,放弃了夹板治疗。此外,石膏材料逐渐多样化,舒适性增强,固定效果也比夹板好,也取代了部分夹板治疗。
武汉市普爱医院手外科主任邢丹谋也认为,不可否认,小部分骨折患者仍适用于直接用夹板固定,但是夹板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夹板的康复时间长、护理要求高,骨折后肿胀期疼痛感强;固定不牢固,也容易发生反复移位,导致关节僵硬、骨头变形、功能丢失。这是大多数现代人所不能容忍的。
夹板太便宜才被抛弃?
在采访中,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骨科专家告诉记者,传统的手法复位有一个局限:疼痛。以前,常常得有几个壮汉按住病人,医生才能实施复位。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结合起来,给了病人更多选择。现在利用麻醉,原来比较痛苦的骨折复位,病人已经容易接受,正骨无需再忍痛。
而深究小夹板被抛弃的原因,“人们的需求只是一方面,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医疗行为市场化”。因为手法复位常常只有手术费用的1/3或更低,5个病人做小夹板的费用,加起来还不如一台手术高。而且上夹板给医生带来的风险更大,因固定不够牢固,在康复期一旦发生移位,患者就会迁怒于医生,还不如直接手术解决,医生少了麻烦,医院也能增加收入。
因人施“治”才是正道
武汉市中医院骨科董晓俊主任指出,现在是讲究效率的时代,手术的最大好处就是快、固定结实,可以尽快恢复工作,但创伤大,手术费用也不菲。手法复位的最大好处是创伤小,不破坏骨膜,没有疤痕,后遗症少,费用远远低于手术;缺点是固定不太牢,有些骨折如锁骨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通过手法虽能复位,但不易稳定,经常会发生错位。客观地说,手法复位和手术固定各有利弊。
作为西医,叶哲伟副教授也认为,小夹板并没有被骨科抛弃,其实治疗方法的不同,是由骨折的部位和病人身体条件决定的。但这需要医生对病人的骨折有合理判断,该手术的要及时手术,以免造成骨头畸形和功能丢失;上夹板和手术效果区别不大的,医生也要告知利弊,由病人自己选择。
采访中,对于夹板受冷落,董晓俊忧心忡忡。他说,手法复位外加小夹板固定,已流传几千年,是一项非常成熟也绝对没有过时的治疗技术,在武汉市中医院骨科,只有10%左右采取了手术治疗。“由于手法复位,经验很重要,需要中医的代代传承,这项技术一旦失传,将是广大患者的损失。”他说。
(本报记者 肖清清 通讯员 张姝、姜甦)
来源: 楚天金报(武汉) |
上一篇:南粤两奇医下一篇:中医的流派与流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