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10|回复: 12

[其他] 自传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2036

积分

7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36
发表于 2016-9-11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的经方之路——一个基层中医学习经方三十年的心路历程
理论是灰色的,经方之树长青
   我是一位农村土生土长的基层中医,十四岁学童时罹患骨髓炎,因家贫得不到及时医治而致残,从小就立志学医,酷爱传统医学,尤喜经方。本人既无令人称羡的高等医学科班学历,更无跟师求学的幸运机缘,只有对传统医学的执爱和终生不渝的学术追求。一生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工作于基层,如盲人摸象,一本书一本书的硬啃,一种病一种病的探索。从16岁学医伊始,日工作,夜读书,刻苦攻读中医高校教材。暑往寒来,历经十余载,将本科全套教材掌握的滚瓜烂熟。满指望将所学用于临床,应付农村常见病会手到擒来,没想到经数年临床历炼,理论虽明了透彻而疗效却难尽人意,联想到中医教材理论与临床之脱节,令十数年辛苦努力付诸东流,使我茫然不知所措。历经了失落、傍徨之苦,遂查阅记载名医成功的有关资料,为自己调整学术方向作为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杨殿兴教授一段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中医学的生命在于临床,而临床之际在于疗效,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成为中医临床妙手,中医界已有共识:一是要熟读中医经典,经典著作是中医的灵魂和根基,在临床上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历炼和钻研;二是要有名师指点;三是要勤于临床,躬身实践。”[1]受此启发,决定转变思路,从经方的古经典入手。1985年有幸赴本省云阳中医学校进修,聆听梁化龙老师讲《伤寒论》,史兴善老师讲《金匮要略》,当经典条文中朴实的文字、形象而精准的症状描述、清晰而明了的证侯指征、严谨而简炼的配方结构一一展现在眼前时,我心中不由一阵激动,似乎从经典的字里行间隐约看到一线希望的曙光。课后我将教科书与经典内容反复比对,反复思考,悟出:教科书是现代高校教授们笔下的理论产物;经方是古代医家几千年防病治病中积累的经验结晶。理论是灰色的,选择学医的核心目标是实践而不是理论;经方之树长青,疗效才是医学的生命!因此,经方学术才是我后半生的学习目标。为体验经方的确切疗效,寒暑假中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曾用吴茱萸汤治头痛而获捷效、小柴胡汤退高热应手成功、麻附细辛汤治老弱感冒2剂痊愈、小半夏汤治妊娠恶阻1剂呕止等┈┈牛刀初试,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疗效使我折服,从此便全身心的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决心要闯一闯经方这块古老而神秘的领地。
学习经方时的四阶段三次学术认识转变
《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外感和杂病二部分,《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例,讲的是疾病辩证纲要;《金匮要略》以内科杂病为例,讲的是的杂病诊治规范。二书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具备。所载配方,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运用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为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因二书成书年代久远,字古文简,加之历经战乱损毁,脱失、错简等因素,有的有方无证,有的有证无方,有的前后颠倒,文序混乱等等,使经方的应用经验散乱丢失,应用指征深隐不显。如无扎实的中医临床知识和古汉语基础,要想学有所成,相当困难。笔者学习经方是从背颂《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的基础方法学起,曾历经四个阶段、三次学术认知的转变。
一、死记硬背原文——经方知识的原始积累阶段:因初学时古汉语知识贫乏,对经典原文不理解,只能先记原文、方剂,积累基本知识。我每天利用早、晚各1.5小时的时间,先学《伤寒论》、后读《金匮要略》,对原文死记硬背,坚持一年多时间,终将二书原文记忆到顺流倒背的熟炼程度。这段时间对经方条文和方剂的原始积累,为以后经方的学习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理类证,重视病机——理解、认识经方的启蒙阶段:1985年我赴云阳中医学校进修,在梁化龙、史兴善二老师的教导指引下,开始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门课程。当时教学蓝本是本科教材,两位老师都是学识渊博的教学骨干,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我学得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短短一年,老师引导我迈进经方的门栏,为以后的经方之路奠定了基础。短短一年,是恩师的教导,为我的经方目标指明了方向;是他们的奉献,为我的经方理想铺平了道路!谢谢两位恩师!一年所学,收获颇丰,经方的学术魅力,影响我一生!
学术渊源:A、认为经方的学术渊源来自于《内经》和《八十一难经》;
B、伤寒六经是继承《素问》六经分证的概念和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
理论支点:《伤寒论》是以理类证;《金匮要略》是脏腑经络、五行理论。
核心内容:A、重视病机、重视方证;B、杂病病机用的是脏腑经络和五行理论;C、将《内经》观点引入《伤寒》、《金匮》,用《内经》理论解释经方。
这就是当前经方的主流学术方向,即学院派的经方学术理论体系。
这个阶段,是我学习经方的启蒙时期,为以后经方学术思想的升华打下基础。
三、以方类证,重视方证辩证——经方学术认识的升华阶段: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百度网站下载到《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胡希恕伤寒论讲座》的讲课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读了几个篇章,不想一读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遂将两本讲稿连读三遍,后陆续又读了《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金匮要略传真》及《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等著作。胡老学风淳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其著作注重临床,简捷实用,对经方的拓展和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现代最杰出的经方临床家和教育家。学术特点:⑴认为《伤寒杂病论》属古中医的经方医学体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方证用药经验,理论基础是八纲,与《内经》的医经体系没有关系。[2]⑵《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构成内容是方证,方证不但是《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基础,且是经方医学的理论基础。方证概念有三层含义:①经方是最早起源于神农时代的方证;A、《神农本草经》的药物记载实质是单方方证;B、《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则发展为单方方证和复方方证。②方证本八纲之理:A、经方的每一方证,既代表该方的药物组成,亦包括该方的适应证侯,其表明方药功用性能者为“本草石之寒温”,表明证侯特点者为“量疾病之浅深”均为八纲理论;B、经方的每一个方证都是经过几代、几十代人的反复实践,反复验证取得的经验总结,其科学性通过了历史的考验;C、方证既涵方药,亦涵相适应的证,即涵方证对应、方证相应、方证相对之理。胡老认为,经方的理论体系,是以八纲为基础形成的辩八纲、辩六经、辩方证的理论体系。③方证是辩证的尖端:辩证论治的程序是,采集证侯反应,用八纲分析病情,以六经作病位归类,得出治疗方证,最后给于适方。胡老强调,“方证是六经八纲的继续,即辩证的尖端”。 [3]
2013年秋,笔者在南阳“仲景论坛”学术会上,有幸结识了“汉传中医”刘志杰先生的亲传弟子朱培府先生,我们学术观点相同,一见如故,无话不谈。朱先生向我介绍了汉传的学术观点,同时推荐并赠送了刘先生著作《伤寒论类编补遗》、《金匮要略类编增补》,此后我又在网上购买了《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集》,从此我又将精力投入刘先生汉传经方学术的学习。汉传学术与胡老观点大同小异,特点如下:⑴、重视对仲景学术渊源的考证:考证结论与胡老的观点不谋而合。⑵、将传统 “六经” 更名为“六纲”,以示仲景六经与经络有别;⑶、提出三阴三阳均有表里:太阳是三阳之表,阳明是三阳之里,少阳是三阳的半表半里;少阴是三阴之表,太阴是三阴之里,厥阴是三阴的半表半里。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既合理,又实用,严谨而又科学。⑷、更正并规范了“合病”、“并病”、“系病”、“属病”的定义,完善了“系病”、“属病”的临床实用性。[4]⑸、引进唐汉以前中风病的治疗经验,将续命汤系列方用于临床治疗脑血管病疗效卓著。⑹、临床上,刘师善用经方合方,指出经方临床应“先辩六纲,次辩五证,再辩方证、药症”。将经方合方、方证+药证系统的应用于临床。
可以说,汉传学术是胡老学术的继续,二者相比:大同而小异,异曲而同工。
本阶段是我对经方学术由模糊到明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更是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思想认识的深化。通过这段学习,我的经方学术认识已基本形成。
四、方证与体质辩证并重,兼顾药症——经方学术认识的成熟阶段
我接触黄煌教授的学术是在三年前,在同学家看到黄煌著作《中医十大类方》,后又读到《张仲景50味药证》、《经方一百首》、《经方的魅力》及各期的《黄煌经方沙龙》。黄教授的学术有别于传统的经方著作,从立足实证、着眼疗效出发,独辟蹊径从辩体质、辩方人、药人着手。学术特点如下:
⑴提出“证—方—人”的方证三角关系:将不同体质与具体的方、药相结合,破译出古方与“人”之间的对应关系。①如:方(泻心汤)—治证(上部实热)—针对的人(体质健壮伴阳热亢盛)。[5]②指出:经方中,有的是对病的方,只要病对,就用是方;有的是对人的方,也就是调理体质的方,只要是这种体质,就用这张经方。[6]总结出“麻黄体质”、“桂枝体质”、“大黄体质”及“干姜舌”、“附子脉”“黄连舌”“芍药腹”等具体指征;④重视腹证、腿征等临床参考指征的观察。黄教授的体质观及“证—方—人”的方证三角关系使经方“方证”概念更为直观,其客观性、可重复性更强,对临床辩证选方用药的精确性发挥出重要作用。⑵强调方证辩证,指出方证就是应用经方的指征和证据。⑶重视经方药症:提出:①经方用药精炼,不要随意加减;②若需加减,要严格遵循仲景药症的用药规范;③强调经方药症是严谨的,有是症,则用是药,临床上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者方能用柴胡;见无汗而喘、身肿小便不利者方能用麻黄。加药或减药,都依临床指征的变化而变化,决不能随意加减。经方依据药症加减方能更适合临床病情的需要,从而发挥最佳疗效。黄煌教授的学术思想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为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经方方证增补了新的涵义。
通过对黄煌经方学术的学习,我对方证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质的转变,临床辩证选方用药既参照“证”的特点,更重视“人”的感受。诊病时:辩“方证”与“辩体质”相结合,增加了方证辩证的精确性;用药时:“方证”与“药症”相结合,避免了经方加减的随意性,从而使我对经方学术认识渐趋成熟。
结语:笔者因未读过大学,古汉语功底薄,经典解读能力差,三十多岁接触经方,从不懂、不识,到半懂半识,历经二十余年。初学的是《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后又断断续续学过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再后读的是本科教材《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刑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等。这些著作都有其共同的特点:一是认为经方的源头是《内经》,均是以《内经》解《伤寒》《金匮》。其对六经实质的认识,方证的理解比较含糊,甚至有 “风伤卫,寒伤营”及伤寒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令人读之如雾里看花,始终含混不清;二是对《伤寒杂病论》“方证辩证”的核心思想不明确,对经方的方证指征定位不全面,影响方证辩证的精确性。而这些也正是我前二十年学经方时一直弄不懂《伤寒杂病论》的核心思想,学习不得要领的缘故。真正读懂经方一是受益于胡希恕、冯仕纶、刘志杰、黄煌的经方著作;二是得助于当代经方大家的医案。是他们的真知灼见使我读懂了经方所追求的是疗效,是实证。
几十年学习经方的历程告诉我,学习经典,首先要弄清经典的源流和传承。一是经方医学是传承于神农时代的方证用药经验,是实证医学;二是经方的核心理念是“方证”,着眼点是疗效;三是六经的实质是代表疾病由表及里的六个不同层次,与“经络”涵意有别;四是仲景学说与《内经》不属于一个中医流派,故用《内经》的理论观点解读仲景学说只会越解越乱,越解离真相越远。
学习经方要注意剂量、煎服法及服药后注意事项
古人认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对于经方的剂量问题,笔者赞同老中医李可的观点:“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为掌握仲景用药剂量及法度,在整理本书时,依据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大司农铜权”为准,即汉之一两,为今之15.625g,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作为经方剂量的临床参考指标。由于汉代处方多为原药,与现代的中药饮片之纯净显然不同,因此,古方用药剂量显然偏大。故笔者将汉代剂量与现代剂量折算实际按一两10g计,作为临床用药指导指标。
必须说明的是:《伤寒论》原书多是一剂中药一次煎成,分2-3次服,如仲景用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每次服一升,即为一服。每次服用的药量,也就是一次治疗量,实际上是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与现代的一剂中药分3次煎成,3-4次分服不同,即《伤寒论》中一剂药的量,相当于现代的3剂。
凡用经方治急症、重症、危症时,可遵仲景法,以原方原量(基础有效量)为准,一次用足,大剂频投,日夜连服,方能阻断病势,解救危亡。
由于当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安全非常重要,临证时对有毒峻烈药应用要谨慎,如使用附子、乌头、巴豆、大黄、甘遂、大戟、麻黄、马前子等药时,一要把握好用药指征;二要从安全剂量开始,逐渐递加;三要注意原著的煎法、服法、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严格按要求用药;四要注意用药后的病情观察,遇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笔者曾遇到一例类风湿病人服用马前子制剂时,出现脖颈强直,口噤不开,轻度抽搐,及时予甘草绿豆汤冷服后迅速缓解)。五是不能死守《药典》安全用量,力求探索出既能愈病,又保安全用药的临床指导剂量:因每个人对某药的耐受量、敏感度不一,临证时宜灵活掌握用量,以药后病人感到舒服、病情好转为目的。如麻黄是一味解表发汗平喘药,量大有致心悸、血压升高、失眠烦躁的副作用,笔者以往用量不突破15g,在治疗一例因药物中毒致双下肢麻痹不能行走的年轻女患者时,选用《古今录验》续命汤,麻黄从15g起步,每3天加一次量(3g),用到服后有汗为止,服药后随着药量增加,病情逐渐缓解,但病人一直无汗,直到加至每剂药70g时,始见汗出,随着汗出后病人感觉通身舒服,腿脚有力,病情也大为好转,不久就能弃杖行走。
学习经方要多读经方医案,从案例中学习经方的临床应用技巧:
医生研究学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治好疾病。在众多的中医流派中,最受学术界重视和肯定的是经方派。在汗牛充栋的医学典籍中,对临床指导最直观、最实用的书籍是医案。通过学习医案,可还原医生诊治疾病的原始场景,体味经方应用于临床时,患者的具体感受,以便临证更好的把握经方;通过医案,可获取经方针对具体方证临床应用的祥细信息,以便于探索经方的临床应用规律。故读医案,研究医案,不失为学习经方的一种最佳手段。
                    余泽运   写于二零一六年六月十六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叮当 + 1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经方小个案(里寒外热、虚阳上浮)--通脉四逆汤
下一篇:一个小医案,西医的思路。

相关帖子

0

主题

3059

积分

37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059
发表于 2016-9-11 1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自传

坦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38

积分

49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38
发表于 2016-9-11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自传

刘志杰先生的医书也是很好的,厥阴篇弄得很透彻。他西医应该也不错吧。古文不好跟学伤寒论关系不大,我西医出身,伤寒论完全看的是白话讲稿。
其实要是系统接受过西医训练的话,学伤寒论反而会容易一些。毕竟人体生理就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主题

8185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185
发表于 2016-9-11 17: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厥阴是三阴的半表半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9-11 18: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孜孜不倦呀!

还有一派理论更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089

积分

18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89
发表于 2016-9-11 2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的行医之路。[s:190][s:1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4722

积分

4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2
QQ
发表于 2016-9-12 07: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9-12 08: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要把这三种学术转变硬性的分层次,有点武断!
都可以去吸收养分,客观的看,就是三种不同的学术角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2036

积分

7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36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0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自传

rst39583 发表于 2016-9-11 17:47
厥阴是三阴的半表半里

是的,太阳为三阳之表,阳明为三阳之里,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少阴为三阴之表,太阴为三阴之里,厥阴为三阴之半表半里。故厥阴多见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958

积分

235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58
发表于 2016-9-13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的路是坎坷,但比我还是幸运。我30年了,依然在老兄的第一阶段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6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5 18: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师是我们未入门中医人学习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6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8 2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的经历  好好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6-9-29 2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8:59 , Processed in 0.20508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