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 最为普通大众能接受的说法,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
先来看一组各书的经方和药物的统计数据: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
《伤寒论》有113方,91味中药;《金匮要略》有199方,156味中药。
《份寒论》载药90种,《金匮要略》载药195种,除去附方用药3种,实际为192种。两书重复用药76种。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48首,除去附方23首,实际为225首。两书重复方42首。
《伤寒杂病论》实际载方296首。《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种,其中149味《本经》有记载。
上面的数据不统一(唯《伤寒论》载方113首得到一致共认,可惜的是:丢失了一首,还有一首至今不被大部分医生认可),说明经方到底有多少首是个问号,用多少味药也是个问号。这些最简单的最基本的都弄不清楚,更别说去弄懂经方的实质了(当然,统计数据的差异决不会影响经方的使用)。
我在经方论坛中的第一次留言就说:经方 余为“神方”(一 神秘的药方 二神效的药方)。经方的使用者,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举例:《伤寒论》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金匮要略》 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二方区别只是黄芪与甘草(药物的分量也有区别),但医治的对象却大相径庭,什么原因,谁能真正说得清?故余尊经方为“神方”!至今,仍然坚持这点。
二方相同,药量的不同导致医治对象不同,这是什么原因,谁又能真正说得清?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两方的药物组成相同,但是所主治疾病却截然不同,前者主治伤寒误治之变证,后者主治风湿病,这是因为剂量的不同,所以导致方证的差异。两方剂量比较如下:
桂枝3 生姜3 炙甘草2 大枣12 附子1
桂枝4 生姜3 炙甘草2 大枣12 附子3
难怪经方大师常告诫后生,要严格按《伤寒杂病论》中原方原味原量来开方。
“方证相应”是经方的精髓。据此按部就班使用经方,则能取得“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服后瘥”极好的疗效。
唐诗(七律、五律、绝句等)在唐朝达到了顶峰,今人如写七律、五律、绝句等,要想达到唐人的水平,那是梦想,要想超过唐人的水平,那更是白日做梦。
经方,张仲景创制桂枝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等经方,张仲景走了,张仲景将创制经方的绝密也带走了。经方,是上苍通过张仲景带来人间为民疗伤的神方,可遇不可求。人亡方息,仲景之后无经方。
后世的经方家循规蹈矩用经方 他们留下了供人拍案惊奇的医案,但基本上没能创造出名方。就因为他们是经方家!
相反,一些医家另辟蹊径创出了许多名方: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宋 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明末清初 傅青主《傅青主女科》完带汤、加减逍遥散、清 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的阳和汤、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清 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的玉泉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