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7 2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梅30g,黄连3g,黄柏10g,党参30g,当归10g,细辛5g,肉桂10g(后下),熟附子25g(先煎),干姜10g,川椒5g。 |
原书条文明言“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适用于病情寒热虚实混乱错杂。 |
乌梅丸适用于的“久利”:患者形体体瘦、肤色暗黄,病情呈寒热错杂,虚实错杂。其人主诉繁多,常伴有烦躁、失眠等精神神经类症状,手足冰凉而脉来偏弦。下利多为痛泻已久,若有痛,多为痛在腹部。也常伴有消化道的不适症状,如嘈杂吞酸嗳气,或胃炎等等,有些患者的症状在下半夜,厥阴病欲解时加重。 |
临床上,甘草泻心汤也常有使用机会,可重用甘草与半夏。 |
论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
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其中原文中有“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心烦不得安”,故此方可用于治疗失眠,治疗精神类疾病(日本汉方有此经验),“谷不化,腹中雷鸣,”可用于中焦较虚弱者,且下利较重较急者。就胃肠症状而言,本方证的下利程度要远比半夏泻心汤证为甚。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甘草有补虚功效,故此方之体质可较为消瘦,如朱木通有医案,甘草泻心汤可用于神经衰弱,体格瘦小的一类患者。 |
至于乌梅丸,可视为甘草泻心汤的加强版,甘草泻心汤无效者,可考虑使用乌梅丸,此案病情较重,病情较久,可直接考虑乌梅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