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5年6月22日,李xx,女,85岁,反复发热十多天,经医院挂水及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由其儿子陪同来珍,体温38,3度,证见体瘦乏力.口干.舌红苔薄微黄.烦躁.一派余热未尽.气津两伤之证.处方竹叶石膏汤二剂.
2015生7月13日.母子俩又来诊.患者主诉上次二剂药服后热退身凉.一切正常.自认为久病后体虚.到卫生站挂补针.当晚11点又发热38.5度.服退烧片2小时后热退.后每晚23时至1时发热.不服退烧片能自退.发热时间基本固定.白天不发热如一常人.发热时口干.口渴欲饮.烦躁乏力.早上起床时口苦非常.证见舌红绛.舌心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数.右关弦细数稍有力.按子午流注23时至1时为子时.是少阳胆所主.口苦口干脉弦细数还是少阳证.又口干口渴舌心黄薄苔而干.右关弦细数稍有力为阳明热盛.舌红绛为邪热伤血分.与小柴胡汤去半夏.红枣.生姜加石膏20g.丹参15g.丹皮10g二剂
二诊.药后子时已不发热.但全身还有不舒服感觉.还有轻微口苦口干口渴感.舌红苔薄微干.脉弦細数.效不更方二剂.
三诊.诸证悉除除.唯见乏力.微汗出.口干不渴.舌瘦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处方;洋参15g.麦冬30g.五味子10.三剂.不适随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大三阳皇者,出现转氨酶升高下一篇:五苓散治疗腹泻效果不错,可是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