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狭义的经方是伤寒金匮以及散见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的伤寒方;掌握好这些的方证对应,已经可以轻松的超过很多庸医(包括西医的庸医)。但这绝不是我们应该满足的目标;
荆防败毒散科班中医都很熟悉,出自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的变方;一般以为应该算时方。明清时代的人颇为推崇用于治疗时疫(流行性传染病),变化为活人败毒散等收入《温病条辨》等书;中医学教材认为是虚人寒湿感冒的方剂;扶正兼解表。但是我初用于所谓风寒夹湿感冒效果多差强人意。但后来看刘渡舟赵绍琴医案,他们却裁化加减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屡获良效(诸如各种自身免疫肾病,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多例)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其要点是:恶风,肢体沉重肿,皮肤孔窍痒分泌物增多,皮肤发疹疖肿;小便淋浊血尿,下利;苔薄白腻。杂病夹郁,痰湿淤。其核心组成乃是荆防独活,在这个基础上加活血化痰利湿的药,不一定拘于原方;这对医生要求比较高(屡用达药);对很多气机郁滞的怪病也有意外之效。
其实当初和剂局方的编撰就是一次民间秘方大整理,但是民间秘方一大问题是方证对应性差,可重复性差。(师傅传徒弟都要留一手)不知变化。不善于归纳补充。自己乱造新方不如老树发芽;我们要做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女儿的阳明经表证下一篇:小青龙汤方证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