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69|回复: 2

经方腹诊(三十)调味承气汤

[复制链接]

41

主题

745

积分

11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心静自然

Rank: 3Rank: 3

积分
745
QQ
发表于 2013-3-17 1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调味承气汤
大黄4两  甘草2两  芒硝  半斛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
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味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便热者,实也,当和胃气。
太阳病未解,阴阳脉具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阴阳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
攻下,调味承气汤,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
大便不通,胃气不和者。
自注:发汗后,津液干燥而见胃实者,或丸药误下造成胃气不和者,或吐下后胃气不和者,或服吐下药后未吐下
至胃气不和,用调味承气调理胃气,清泻胃热。

调味承气汤.bmp




上一篇:经方腹诊(二十九)大承气汤
下一篇:经方腹诊(三十一)厚朴三物汤
向大家学习

41

主题

745

积分

11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心静自然

Rank: 3Rank: 3

积分
74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调胃承气汤》   一、阳明燥实

   罗谦甫医案:李某长子,1 9岁。四月病伤寒九日,医作阴证治之,与附子理中丸数服,其证增剧。更医又作阳证,议论差互,不敢服药,决疑于罗。坐有数人,罗不欲直言其证,但细为分解,使自度之。凡阳证者,身须大热而手足不厥,卧则坦然,起则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呕不泻,渴而饮水,烦躁不得卧,能食而多语,其脉浮而数者,阳证也。凡阴证者,身不热而手足厥冷,恶寒躇卧,恶闻人声,或自引衣盖,不烦渴,不饮食,小便自利,大便反快,其脉沉细而迟者,阴也。今诊其脉沉数,得六七至,夜叫呼不绝,全不睡,又喜饮冷冰水,阳证悉具。三日不见大便,宜急下。乃以:酒煨大黄18克,炙甘草6克,芒硝15克,煎服。至夕,下数行,燥屎二十余块,是夜大汗出。明日又往视之,身凉脉静矣。
   
   按语:本案辨证甚详,审因甚精,用药得法,堪为后世之楷范也。



   二、呕吐

   王常勇医案:万某某,女,23岁。因长期低热,胸痛咳嗽而入本院肺科,诊断:肺结核,经临床治疗病情好转。但于五天前始出现呕吐,逐渐加重,一日数次,食入即吐,食水难进,经用西药镇静、止吐等均无效,而要求中医诊治。1 984年4月28日诊察,证见:精神不振,消瘦乏力,面色潮红,发热,不思饮食,频发呕恶,食入即吐。自述从呕吐始,至今六七日大便未解,查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数。此为久病体虚,内热伤阴,中焦热结,腑气不通,胃气不降,浊气上逆所致。治宜通腑降逆,投方调胃承气汤加当归:大黄1 O克(后下),芒硝1 O克(冲服),甘草1 5克,当归1 5克,一剂,水煎频服,每次少量。

   患者于睡前服完,服药间未见呕吐,一夜较安,次日清晨,解较稀软便一次,自觉胃脘舒适,身热亦退,口干微渴,早饭进稀饭半
碗,饮水少量,此后一直未再呕吐。

   按语:本案呕吐缘于腑气不通,胃气上逆,“六腑以通为用”,故采用通下之法,所谓“病在上而取之下”也。又虑患者久病阴虚之
体,虽有中焦津亏热结,犹不可大下,故以调胃承气汤加当归,补阴养血扶正,润肠缓下去邪。嘱其少量频服,以利胃气恢复,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热随下而除,气随通而降,逆停呕止之效果。




     三、呃逆

     王金州医案:严某,男,5 O岁,198 6年1O月25日诊。患者3天前中饮酒饱食后,胃脘胀闷不舒,继之呃呃连声,不能自制。自用多种单方治疗未愈,服西药颠茄类及镇静药不见好转。到某乡卫生院诊治,医给予丁香柿蒂汤加半夏、旋复花等2剂,服后呃逆愈频而求余诊治。闻其呃声接连不断,甚是痛苦。询问知其3日来未大便,脘腹胀满,口渴心烦。查舌苔黄厚,脉象滑数。处方:大黄、芒硝各15g,甘草6g。上3味兑入开水500ml,盖严浸泡30分钟后滤出,1次服完。服后泄下大便甚多,臭秽异常,呃逆自止,脘腹胀满等症亦消。  

     按语:呃逆虽为胃气上逆动膈而成,然临证又须辨证求因,以明寒热虚实。本证乃因饮酒饱食导致胃肠实滞积热所起,理当通腑
以除邪。前医反用丁香、半夏、党参等温燥之剂,势必邪愈壅而呃愈频。本方泄热通便,服之可使食滞、邪热随泄而除。如此腑气得通,
胃气得降,虽不用止呃药物而呃逆自止也。



    四、气喘

    马少武医案:康某某,女,29岁。1989年6月2 9日诊。患者以心慌气短,四肢关节疼痛住我院内科治疗,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官能症。经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但气短喘促时作,不得平卧。服西药不效,故请中医会诊。诊见:气短喘促不得卧,潮热口干,全身汗出,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喘证'属热结肠胃,腑气不通,气机不得通降所致。治拟通腑泻热,降气平喘。方用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杏仁、甘草各6克,芒硝(冲)、厚朴各1O克。服药2剂,便出水样粪便并挟有燥屎,汗出止,腹胀除,潮热喘促大减,能平卧入睡。后以调胃承气合香砂六君子汤调服7剂,诸症痊愈而出院。

   按语:肺与大肠相表里,热结胃肠,腑气不通,浊气上攻于肺'而致咳喘。治必通腑泻热以降气平喘,腑气通而喘自平矣。



   五、胃石症

   李欣医案:某男,14岁,傍晚吃黑枣半市斤后睡眠,次日晨起即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来院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左上腹肌紧张,深触诊时可触及鸡卵大小的硬块,边缘光整'局部有明显的压痛。X线检查:服钡剂后见胃内有广泛的团块状充盈缺损,在团块周围钡剂围绕呈网格状颗粒状阴影及斑点状阴影'大小几乎相似,团块影随胃蠕动与推压时或变换体位时而移动变位。当即用中药调胃承气汤治疗。八天后X线钡剂胃肠透视复查'见胃内团块阴影显著缩小。又继续服上述中药一周后胃内团块阴影完全消失治愈。

   按语:胃石症,以胃柿石为多见,因黑枣引起的胃石症甚为罕见。本证由柿子或黑枣中胶质与胃酸凝滞成块而成,属中医“腑实证范畴,用调胃承气汤泄腑通实,有良好效果,临床不妨试用。



   六、眩晕(高血压)

   刘景祺医案:王某,男,52岁,1976年9月就诊。头晕头痛血压高已两年。胃脘憋胀,纳呆,夜间和饭后脘胀较剧,经常服西药,血压稍降,停药后则血压复升,曾服天麻钩藤饮和镇肝息风汤等疗效不著。血压190/120mmHg,大便二日一次,稍干。舌苔黄,脉上关上滑。印象:眩晕。辨证:阳明腑实,胃热上蒸。治则:泻热通便。处方:大黄12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代赭石12克,钩藤24克。

   服3剂,大便通,日3次稀便,胃脘憋胀除,头晕大减,血压150/100mmHg,脉上关上滑。上方略事加减,再服9剂,诸症消失,血压130/90mmHg,追访二年无复发。

   按语:眩晕见便干、胃胀、纳呆、舌苔黄、脉关上滑,为胃中燥热结聚,阳明浊热挟厥阴风木上壅头窍所致。治以泻下阳明燥热为主,兼以凉肝息风。标本兼治,故获良效。

在网上摘录医案
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3-18 2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更容易理解了,各位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4:53 , Processed in 0.15598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