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959|回复: 10

村医经方成长之路!1

[复制链接]

37

主题

0

积分

32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2-22 18: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网络医缘传递中医正能量!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我德尊诸师,闻言受教年久。年少时或喜博涉,乃长方知精深不易。今获务求专精之语,受教大焉矣!老早就想写这篇文章,因没有拿的出手地成绩、拿的出手地成绩以作为回报。甚是汗颜!故迟迟未敢动笔。我这个简单的人说不出什么,只说喜欢“经方”。我虽不才又不善于文笔。但感恩的心情是率真的!

     我是一个相信中医的村医,一个铁杆中医经方爱好者,也是用“西医”折腾了数年之后自学中医经方者,我的心路历程和你们不一样,想遇到真正的中医的确很难。没有你们那么幸运!能找到纯粹的中医为自己指点。于我而言,我多么想有这样一个机会呀!

     我只是从自学中医由无知者无畏、一路摸索到推崇传统中医,不时把玩欣赏经方4年多了,初习医、自医或医人的这些念想连影子都没有。然而决定以后要干中医,要跟我心目中的神医学的愿景!犹如一股神力不断地将我往前推动。中医经方这粒种子撒在我心田时,我已届而立之年!

     我只是没那么好的运气遇到真正的明师,所见皆温病派,麻附桂都不敢开的中医。所见多是生活中遇到疾痛求助医院的中医效果不大。多是些中医人的傲慢成了随处可见的自负,异化的自大彻底把个体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和自我的牺牲品。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脆弱;完全沉浸在伪中医的魔力中,使人脱离了中医的实质。从而使我至今,并未对哪个医院的“名中医”有过全部的信任。所以说,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承载”中医的许多人不行,可他们又往往以中医专家的身份出现且很有名气、又很权威。但不知为什么我还是依然相信中医。我觉得好的中医确实存在着。

     师承之道才是正道啊!可这种机缘得有多大的福报才能获得?现在真正好的中医也确实难找了,能得遇正本清源的中医就像撞大运。有的话也基本上是大隐隐于野!真正有本事的民间中医没学历、没职称、没地位!可他们依然活生生隐于民间,受众人夹道欢迎。学历等于学识?文凭等于医术?,名医等于疗效?想想我当初花2年的时间脱产学习中医,老师在台上教,我为了毕业证在台下抄。是多么的可悲和幼稚呀!在学校函授4年的光阴也只是按体制要求的程序走走以期被体制承认而已。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呀!

   我是一个信仰中医者,于我而言,我多么想有这样一个机会呀! 每每发愿,希望有一天厚德可遇上如胡先生、刘先生般的智者引领我真正踏入中医大门。不知是否或能通过引见也让我有机会当面得到点拨。只是现在的条件、环境让我无人可师,无师可从。现实生活中要遇上真师父,找到一个好中医实在太难,真正好的中医难找、难请。我更无法明白拜师中医的症结所在!

    一个内缘,一个外缘,我一直在苦等机会。又或者是机缘未到,或者是我的福报不够。一个内因,一个外因,为医者没有中间路可以走。初开始学习经方时各种难懂沮丧、不望其项背的文字实难以解读形容。所以很多中医都走不下去了!我没有办法了。内求吧!就只好在网络上学习了。网络中医作为了我交流的平台。多谢!结交了一些年轻的中医朋友,羡慕的缘分,让我佩服的胆量和毅力,不多见的那份定见和定力也更加太难得了。在没有看到他们的文章之前,我几乎已经要放弃找中医的念头. 网络中不起眼的字里行间、不起眼的地方都竞相有藏龙卧虎之人,哪怕点拨一两句我都会生有巨大的启发或终生受益。

     不知为什么,我在网络中的很多文章里、片段里才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中医。北中医郝万山、徐文兵、济南赵永山、昌乐高继平、贵州中医何钱、深圳方志山、山西高继忠、安徽蔡长福、三七生网、常州逢春养生、白丁医者、拈花指月、行者大千老师、民间中医徐丹娜、兰溪布衣、云淡风轻、汗牛塞屋、一三生观复山房等博客汇集的众多医者皆是我通过网络、开通博客、加入论坛后无意中碰到的、随意加的关注,没想到确关注了一个个明师 ,一 位位 很神的“大师父”!就我现在经验看来,现在精力和实力最好的中医大夫也就是这批人了,可以说是精英了!正是日入中天的时候!------临床实战派中医向来都是这样的,他们未必能系统讲课,可是临床治病是一绝!我真觉得我是碰上一个大宝藏啊!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儿......神奇的中医!我不爱你都不行呀!

中医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也常常放不下!必须要弄懂听明白,就使劲想。读了好多遍了看他们的讲座时,读“使用手册”、“xxx一书”时,在听描述时,都让我耳目一新!不遗余力的唤醒我大脑的记忆,从过往的知识累积中、经验中调集出相应的内涵,反解出各家所述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内容。不过医道浅薄我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尝出味道来。不知什么原因,我对大师们所描述的事物毫无经验,所听到的也只能是空洞的名词耳!如果我也看懂了,那绝对是“知音”了!感觉有三,其一文美;其二中医美;其三作者以中医自度度他。

从此之后信心大增,只要我自己能看得懂,便接二连三的买了不少关于《伤寒论》的书,经过了大师们3、4年多的经典调理、熏陶后,让我认识到了大医都是从伤寒论学起的道理,越发坚定了我学仲景书的信心。我对他们的观点也深表赞同了。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医!并且都是“明中医”,彻底颠覆了我对“名中医”的理解。也越发认同特别是对名老中医,确实要谨慎不能迷信。现在是,好中医只有好人才能分享了!

     经常地我那原本轻视中医,崇拜西医的大脑像移动硬盘似的被慢慢清空,然后是不加筛选地复制老师们所有,有关中医的经典话语。不多有3、4年的时间,我几乎天天都以这种方式在接受中医文化的洗礼。这种方式非常自然轻松,没有任何压力,一有了念想,便立即有了行动。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大师对中医的见地记录下来。每当此时,家里任何人要与我说话都会被我拒绝,我生怕我36岁的记忆力不够用呀。当这种知识积攒到相当程度时,便有了望闻问切的冲动。习医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了。

        他们展示的诊疗过程案案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总有让我诧异的时候。有时大病之方简洁至极,有时轻症之方又细腻至极,我仿佛永远也猜不出他一下味药会是什么。他们给人治病也是这样!患者凭什么一个个远道“慕名”而来,求诊于一个个藉藉“无名”的民间中医,凭疗效、凭口碑,凭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大师说,中医面对的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尊重的是每个生命个体,这种信能产生一种力量取向,产生正能量。没错!他们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有同感,愿意与老师们交流、聊天,看老师们的“杰作”愿意感受来自于他们身上的正能量。

     他们把自己近数十年来对中医的学习和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发布。在他们这里不受任何派别的约束,一切随证处方用药。那么大道-----至纯!至简!方在哪里?方就在病人身上。大师说,证已由病人提供给你,辨证施治只是顺势而为而已。但前提是你必须具备诊断的能力和处方的能力,做到方无定方,法无定法,“无”中生“有”。一张中药处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什么草药,更主要的是要看到医者的智慧,看到处方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看到处方里的中医理念(寒热搭配、阴阳相合、升降补泻)。如果看不到医者的智慧,处方中的药物只不过是一把草、几张树皮或一些植物的根。普普通通的中药为何能治大病顽疾?其实道理很简单,中药普通经大师配伍便能化腐朽为神奇,简单的文字音符亦然,区别在使用的人。所以开处方是开文化、开阴阳、开哲学、开智慧也!

大师们在临床中,一人有一人的伤寒,只是有是病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讲强解药理,不讲强解医理。只说病、证、脉、因、治、方如是而已!临床医生以治病有效为能,以会用多方为务。研究强解是学问家的事。亦不主张单纯地对书本文字做什么研究。大师说,闭门造车式的研究,不但徒劳无功,而且误人误己。我在“口传心授”的实践中, 在“实景”与“心景”发生交流中,我慢慢地体会对各种“证”的心领神会!应该是有种“重生”的感觉吧。


中医智慧有时就是这样神奇得让人难以置信。然而对想学中医的我这可都是"真传一句话"的好老师、好文章!我倒是非常喜欢其中那一个又一个,类似天天这样让人兴奋的医案。我置身其中,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感同身受。我为“信”字及其衍生出来的词组找到了最好的注解。信中医、信大师、信自己,毫不动摇!当时一股脑地就把和老师有关的书都从书店购来、还有网上搜来一一看过。行医应取时代高技;治病亦应取最效之方。


   他们的网络书籍呀、文档呀、讲座呀、视频呀,我都视作是我的中医启蒙老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经验告诉我,他们就是我的指路明灯。以上诸师们是悟道和得道的高人!那些坐而论道者是不可能领悟中医之道的。能从深刻道理中总结出简单的规律来的人,道也!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跟他们学习,很自然地就会把他们的定力和自信融入进自己的血液中。但更多的是坚定了自己学习中医,利己利人,发扬中医文化的决心。

所以说“医者意也”。有些症结只要多接触一段时间,无需任何玄妙的语言,就能理解其中的意义。网络呀网络是如此的美妙!情何以堪?堪比读书。真理只有一个,不管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表现,都是诉说着她的本来样貌。浑然天成,不说而成,不求而得。之后,如果我走进书店,便对医书有了辨别能力,知道哪些是“真书”,哪些是“伪书”或“伪方”,更不会被所谓的专家们的书评所左右。也因此,所以唯书是从、唯医书是从的人有时真的会很悲哀,真是“殊途同归”啊 !


     我总想,我何德何能啊!何德何能上天如此厚爱我,让我以痛心疾首的形式、13的代价来接触中医,进而得到大师们无私的传授!感谢网络医缘,让我接触中医,认识中医,迷恋中医。有多少人能坚持13年呢?不是认识到“使尽全部西医方法”的无效,不是对中医的绝对信任,恐怕无法坚持,也就无法领略中医的奥妙!学中医不仅仅是学中医经典和方剂,更不能把它当死规则、口诀来记忆,而是要活用,要吸纳到心里,和灵魂融合在一起,然后再转换成自己辨证施治的能力。终极目标就是疗效。有过了类似的经历,力劝身边的中医人改变旧医习,周围同道中人反而觉得我已彻底被中医“洗脑”了。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修得“真”中医才是此生最大的福气吧!就像只有吃过榴莲的人,只要看见榴莲的壳就会自然地想到里面的肉和回味那独特的味道。若能得到民间大医的传承,亦是一种非凡的福分啊!我们不是在喝中药,而是在喝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啊!

     是啊,百年来,中医承受了多少磨难!但与我自学中医经方过程不同的是,我没有受难的感觉,只有幸运和愉悦的感觉。‘不是我在找中医,而是中医在找我,逼我展现它。 著名佛学星云大师说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一要经得起烦嚣,二要受得了气愤,三要忍得下挫折,四要耐得住时间。由于民间中医生存环境恶劣,在遇到种种人为刁难或政策打压时,星云大师的话往往成为我坚持下去的一种力量。

  提笔写《村医经方成长之路》这篇系列文章时,这几年的画面就犹如电影镜头似的在我大脑里不停地切换。然而,其中两个画面有时会长时间地定格在脑海里。一是我慨叹中医之玄之难学时,一句“步缓任街长”;二是因第一次自己处方给批驳“毫无章法”时,又一句“大道无近功”。结合这么多年习医体会和习得的一点儿辨证施治能力,再品味这两句话,会觉得特别有意义。其实,两句话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给自己信心、给自己耐心,水到渠自成!

    从我这十几年习医、自医和医人的过程看,学中医是习智慧,必须要靠悟性,而不是单纯背那么简单。那么欲达“灵性”地发挥和悟道,就要靠长期在中医诊所的场景中实践、训练、继承才有望具备那种能力矣。

    这篇文章纯粹是我个人的自学经方、习医体会,其中的表述或观点未必正确,且个人的经验不具普遍性。山外有山,谨为中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已。中医的兴起一定得靠一群中医人的兴起!身为中医人就要体现中医,就要说中医话,做中医事,行中医道,扬中医魂。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吧!跟他们在一起才能有所收获学到东西,是为序。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8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8 不负有心人!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见习感想
下一篇:菜鸟试手

10

主题

1446

积分

156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46
QQ
发表于 2013-2-22 19: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好!我也有同感!
勤求古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20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希望多与同行交流,QQ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2-22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历历在目,我的文采不好,但是楼主写的很感人,就是这样莫回事
努力收获!QQ:84012807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2-22 23: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的很对中医是靠悟的!伪中医大都在庙里真正的纯正中医还是在民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01

积分

58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传承价值 平衡阴阳

Rank: 4

积分
1101
QQ
发表于 2013-2-23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楼主!离道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0

积分

9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3-2-23 1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悟道了。写得好。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2-24 1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楼主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0
QQ
发表于 2013-2-26 17: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我也是西医,可是看到西医的弊端太多,现在正走中医自学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733

积分

10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中医,最爱

Rank: 3Rank: 3

积分
733
QQ
发表于 2013-3-1 19: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尊敬!
愿得到大家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3-3-3 0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热爱中医,所以研究中医。科学的认知,热情的信仰都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3-3 15: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我慨叹中医之玄之难学时,一句“步缓任街长”;二是因第一次自己处方给批驳“毫无章法”时,又一句“大道无近功”。结合这么多年习医体会和习得的一点儿辨证施治能力,再品味这两句话,会觉得特别有意义。其实,两句话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给自己信心、给自己耐心,水到渠自成!
说得好;功到自然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7 14:28 , Processed in 0.17072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