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称: | 补肾祛寒治尫汤 |
组成: | 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炙山甲6-9克,防风10克,制附片6-12克(用到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松节10克,地鳖虫6-10克,麻黄3-6克,苍术6-10克,威灵仙12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炙虎骨(或豹骨、熊骨)9-12克(另煎兑入)。 若虎、豹、熊三骨均购不到,可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三药同用,以代虎骨。 |
功能: | 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
主治: | 尫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表现为关节喜暖怕冷,腰酸乏力,遇寒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或白,脉沉尺弱者。 |
方解: |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虎骨祛风壮骨;桂枝、羌活、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太阳经及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 ,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术化湿,赤芍活瘀壮筋骨,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
加减运用: | 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腰腿疼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胡桃肉(炙)1-2个;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苡米30-40克,木瓜9-12克、茯苓12克、白僵蚕9-12克;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术、牛膝,加金狗脊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僵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可再加草乌6-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出现热象者,可减少桂附用量,加黄柏10-12克、秦艽15-20克,把熟地改为生熟地各15克,或生地20克。 |
注意事项: | 1. 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故需耐心坚持服用,不可仅服几剂即改方。
2. 服药2-3个月(或更长),收到显著效果后,可将此方2-3剂,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长期服用,以防复发而渐达痊愈。 |
经验体会: |
本方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后世方虎骨散加减变化而成。因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入肾(肾主骨,故骨质受损)所致,所以药方的特点也是突出了补肾祛寒这一治本大法。方中虽然用了不少温热散寒、疏风化湿之品,但因有熟地、白芍、知母滋肾养血,而体现了前人“疏风勿燥血”的理论;配有知母、赤芍、地鳖虫性寒清热,又体现出“祛寒勿助火”的治疗思想。方中药味虽多,正韩信用兵多而不乱,主辅佐使,作用分明,相须相使,配伍巧妙;以治本为主,兼顾其标,辨病辨证,整体治疗。所以病人服药后,不仅肢体关节肿消痛减,更重要的是全身气力增加,面色润泽,活动能力增强,非一般祛风湿药所可比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