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仲景东汉之前人们注重阳气,有人提出阳主阴从,人们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人及有些动物身体是热的,有温度的,有阳气的,在华夏大地上人体的温度比自然界高。人死后身体是凉的,人死了,阳气没了,所以有人说“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反应在医疗上,仲景东汉之前的医学昌用温法、艾炙、火疗等,所以仲景书中广用附子、桂枝、吴茱芋等温热药,连仲景书名中也包含了这个寒字。仲景时代没有伟染病吗?错!!!
晋唐时期以后,人们已经较多地应用寒凉药物(清解法)治疗伤寒。金元继之。明清以后,温病学说大行其道,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疾病;而寒症和治疗寒症的方法多有所忽略。今日,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人们还是较多地使用寒凉方法……相当多的中医也认为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热证,应该用苦寒、寒凉的方法治疗,径直投以寒凉;寒之不效,既使大其量而用之,也不会从寒邪寒证思考,不敢也不会使用温热。其实,寒气充满宇宙,寒邪遍布天地,寒邪为病也是普遍的现象。已故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认为中医应该重新给予寒邪足够的重视。明清以来的重温轻寒是对两汉以前重寒轻温的某种程度的否定,是中医学的发展。但是,当重温轻寒走向了极端,就需要反思了。重视寒邪和寒证,就应该重视张仲景,重视《伤寒杂病论》。”
当今,经方热及火神派的出现,也体现了重寒轻温现象的反潮!
鄙人拙见:温热药是在更高层次上调节人体的抵抗能力而达到消除外邪的目的,比如临床上看到,用温热药后,有的病人的感染性疾病也会痊愈。而寒凉药大多是直接杀灭病邪的!!但杀邪易伤正,易犯虚虚实实之戒。
若温与清能在有的情况下科学结合有机结合,也许应是一种最高境界! |
上一篇:误案一例 机理未明下一篇:古中医四诊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