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73|回复: 2

[交流] 读《医林改错》有感

[复制链接]

62

主题

733

积分

5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3
发表于 2011-12-16 1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来没有一个方子可以变成秘方,而在我们国家到处流传很多年,那就是鼎鼎大名的补阳还五汤。只要是中风病人一定会有人郑重其事给他一张秘方,更有人长期的每个月煎几包药来喝喝,就为了预防中风。所以能预防中风的方子就大为流行,这个方子就是来自《医林改错》这本书。同时医林改错也深远的影响中医,作者王清任创立几个瘀血汤的方子沿用至今,仍被称颂不已。

王清任的成就还不只是几个有用的方子,我觉得他的成绩是勇于改错创新的精神,所以更可以比对出百年来中医的贫乏。我们可以想想,从现在算起反推四十年内的现代中医,有哪位老中医的经验方是能够普遍流传的(或许李可老中医得破格救心汤和黄煌教授的八味除烦和解郁汤可以),更没有新理论的建立,而清末民初至少还有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中医最近的新理论建立已经是170多年前,就是王清任的血瘀论,最辉煌的新理论是叶天士的温热论,离现在也已经200多年了。

医林改错这本书的篇幅很小,一下子就可以翻完,只要把握几个瘀血汤,研究这几个方子清楚了,这就够了。因为其中的中医很理论粗糙,而且因为错误的解剖观察,但是最后却得出正确的方子,这只能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是这个价值万金的错误,其实是因为王氏沿着血瘀的思路,再经过持续不断的临床尝试所得到的,也就是实践出真理。

王氏花最多心思、心力是在解剖,奋力的在坟场、刑场观察,但是几十年的时间也是没翻到几具尸体。全书目的在于纠正古人错误,尤其是内经关于脏腑内容,因为内经脏腑实际描述本身多有冲突,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王氏才发愤追求真理,想说真理一明则中医当有大跃进的突破,这份精神是值得喝采的。而那几个备受推崇的方子只是印证他的病理推测,因为王氏自认为观察到新的生理解剖,可是他自己并没有以此修正原本中医既有的治疗模式,从而导出一系列的治疗新方法,所以他所要改的虽然更接近实际解剖的真相,可是最后想要改错的努力还是失败的,因为书中证明所有的病都是血瘀,活血即愈,而中医哪有这么简单。

解剖死尸看到的都是瘀血,以此推测某处病变也是瘀血导致,所以几个瘀血汤都以部位分类,简单的说就是头部、上焦、中焦、下焦,头部是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治上焦是心肺所在的血府,中焦是隔下所在的消化器官大本营是隔下逐瘀汤,下焦是少腹逐瘀汤。为什么说他是推测,例如以书中的积聚而言,王氏以为就是血受热、受寒而成块,血管因血成块而成条,最后成为积聚肿块。所以这样的想法只是推导,并非观察,像我家世代业屠,多看几次猪肿瘤,或是切开看看,自然就不会认为是血块所致。

而且王氏虽有新解剖观察,仍未跳脱传统理论,例如从无故爱生气一症,王氏认为是血府瘀血,所以我们揣测王氏还是认为血府为心肺所在,情绪控制仍在心而不在脑,不然爱生气应该脑部血瘀而不是血府血瘀,更应该是用通窍活血汤才对。通窍活血汤王氏用在掉头发或是面部问题,不像是现代用于脑震荡后遗症的瘀血头痛,王氏治疗头痛反而是血府逐瘀汤,这岂不自打嘴巴。

中医最困难的是理论的创建,当然新理论要能够解决问题,不然只是向壁虚构,验之于临床就会被淘汰,例如阴火理论就很有争议,并非每位医家都认同。新的理论不会凭空出现,全都是为了解决新的问题,或是旧问题以现有理论无法解决,所以才会竭尽思虑架构出新理论。况且有时候像某位老中医说的:实践跑在理论的前面。这就是治疗成功可是理论却无法解释,理论无法解释的可能有生理方面、也有的是病理方面、更多是药物方面的。像温热论就是成功的为解决新种温疫而创出的,王氏的血瘀主张仍未超越内经以及后世的范畴,唯有补阳还五汤的气虚存半有补充中风症的治疗,但是仍未有全面的新理论出现。

新理论的出现并非胡思乱想就能够发生,一定要有雄厚的中医识力,又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最困难的,因为具备相当的中医专业,大致临床上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因为前人既有的努力都俱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验之临床自然就有水到渠成的功效。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除了不会被前人蒙蔽之外,还能对既有理论进行存废进退的取舍。

现代的中医名家受到权威教材制约,医案医论几乎千偏一律,有些严谨到可以说是教材翻版而已,不敢越正规处置之雷池一步,非正规处置或许是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不然就是取材中医的一部份而自我膨胀,开宗立派,例如以火神自居者。《圣方治验录》就说:“蔽邑有几个俗医惯用热药劫病,取效于当前,因得大名,人咸以“火神”称之,因见其取效最速,故有神之号,又见其凡病用热药,故有火之称。噫,世人梦梦,不辨忠奸,受其害而颂杨之侦矣。”这是邹趾痕先生对于这类劫剂妄人最重的批评。

现在不只新的病增加了,对于医疗照护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眩晕一症都是极重的不舒服,现在稍有眩晕就求诊这还好,但是如果奇怪的眩晕那就无法用一般理论解决。例如眩晕只发生在睡前和醒来的片刻,午睡不会发生,而且别无他症,眩晕也不大会难过,这在以前可能不会求医,问题太小的吧。然而这个问题就很难做出解释,辩证相当困难,就只能以陈士铎对于寤寐生理所作新的解释来处理,陈氏认为睡时心火降至肾水,醒来肾火蒸腾于心,验之其脉确为心气不足兼以肾水不充,进以补中益气加巴戟天、菟丝子,三剂知而六剂愈。这就是勤求古训、验之新的实际。

其他还有感觉头顶突起的小症状,虽不至于影响生活起居,但是感觉很怪怕会中风,而且这还不算是新近提出的亚健康范围。或是肚子痛的同时就全身肌肉到处乱痛,检查是只有胃溃疡,但是怎么会肌肉乱痛呢。或是西医检查出来的病,例如血小板四十万而无不适的中年妇女,活蹦乱跳的小女生血小板有两百万、或是一大堆症状只查出来泌乳激素上升的女孩子。这些都在在远超过学校教材所教的,也与现代名家所接触的不同。

姚国美先生说:学医要读无方之书。这是讲求理论的深究,而非刻舟求剑的找秘方。很不幸的,医林改错只有方子好用,理论上却是瞎论,难怪后起之秀的唐宗海,他要在血证论里给予“论多粗舛”这四个字的评论。中医理论原本就是猜想,是哲学式的推导,阴阳、五行、经络、五脏六腑、卫气营血等等皆是。即使脏腑学说也是根据初级解剖作系统性的推导,而经络学说更是有作用而无实质,都是在临床上根据前人经验,在实际上重复运用下编织的理论架构。或是行不通时再适当的修正,温热论就是伤寒论之下的移动,温热论是立足于伤寒论的,非熟悉掌握伤寒则不能治温病,是立基于伤寒而高出之。

这些新理论的出现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过河当然是选有路有桥的来走,但是遇到瓶颈过不了,只好边摸索边实验的修正。所以新理论不会无端出现,更不会是摇摇笔杆就有的,都是临床经验丰富又能独立思考的的才能达到。王清任确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会在以瘀血为猜想之下创立有用的方子,但是还没能够建立全面的理论架构,这是相当可惜的。

接着再谈一些题外话,清代名医几乎都是温病专家,因为新型的传染病蔓延迅速,死伤惨重,几乎可以说是一剂见生死,只要一方有用几乎众生皆活,所以温病专家成名之快非当今所能想像。只要能再生将死之人,初出茅庐也能享有大名,所以绝对不会看着胡子找医生,老中医不会有绝对性的身价。医林改错专注于内科而非传染病,所以王氏的研究取向应该是冷僻的,但是为了想读通中医脏腑机能,不惜上坟场、刑场翻遗骸,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摸索,这样的精神是值得佩服的。所以王氏为了就是改错,可惜越改越错,他不知道中医的脏腑非完全实质的脏腑,中医的脏腑是功能系统性的五行,所以他所改的未被接受这是理所当然,以现今看此书就直让我频打瞌睡,脏腑解释的很粗糙,方子主治的兼治更是胡说一通,所以又有人以此作书,名为《医林改错错中错》。王氏若是以瘀血论为导向,那么他的成就可说是成功的,可惜他志不在此,着墨不深。

最善于读《医林改错》者,阅读所及当推湖南刘炳凡教授,刘老分析医林改错诸方,得出其中两大法门,即理气化瘀和补气化瘀,探求瘀血成因为气虚瘀血与气滞瘀血,真是得其要一言而终。刘氏医术炉火纯青,《刘炳凡临症秘诀》道尽中医之秘,有心于中医者,必须购买五本以上,一本读烂了再换一本,余者可传诸弟子后学。此书虽由其学术继承人编写,不过刘老是有通读过的,这是最难能可贵,不像有些学生独自编的经验选集很支离破碎。但是比对刘老之前发表的文章,竟然与此书有所出入,例如治疗冠心病的瘀血证原本有血闭和气虚二型,气虚血瘀证用补阳还五汤被删除了,而只在血闭证的方子加上黄耆60g,如此反而无法印证刘老读《医林改错》所得出的两大法门,更因前后态度突兀转变而让人无法信赖。况且此书冠心病分为寒凝、血瘀,原文尚有气滞、痰阻,不过痰阻的治法还有在P66讲脾胃与心的小节出现。另外此书P185最后一段,意思是尿毒症稳定后阴虚服六味丸、阳虚服金匮肾气丸,这个讲法太不切实际,因为尿毒症从来没有所谓的稳定期,临床见过尿毒症的都应该知道,反而原文这一段是讨论肾衰竭水肿时,阴虚用育阴利尿、阳虚用温阳利尿,所以接着才会是下一页马某某阳虚水肿医案。虽然未出阴虚水肿之案,但是猪苓汤法俱在,因此及彼,读者不难体会。

由此可见著书之难,竭尽心力、和盘托出的尚且如此,而任由学生乱编医案的老中医岂能不有悔恨,一肚子学问尽归黄土。当然临老写书,不免将来任由后人指点,多少有损当代身价,但是能在中医史上添砖加瓦,也就不枉费平日辛勤的研究和临床。我觉得催促所有中医日以继夜研究,这股寻求中医奥秘的能量,就是大家每天都是解秘,解开人体奥秘,想要能够很快的把病治好,每一次的治愈推导出来的理论,就好像下棋赢了造物者一样。如果解开的秘又自己秘不见了,或是学生子弟消化不良拉掉了,这岂不是又被造物者收回去,最后还不是输了。

相对西方初级解剖的有达文西,他不忌宗教、道德压力,私下解剖四十具尸体,最后他的大哉问:灵魂在哪里?真有挑战上帝的魄力,质疑是挑战的开始,更是新世纪的起端。王清任挑战内经、叶天士挑战张仲景,而世无英雄久矣。




上一篇:病从何来?当有何药?
下一篇:《伤寒杂病论义疏》新书出版。成本价供应了。

0

主题

0

积分

57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16 1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楼主既勤于读书学习,又善于思考写作,
正是我辈后学学习的好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49

积分

56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发表于 2011-12-16 13: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疑难病证在临床中真正能够取得疗效,理论也就不远了
问题是经得起验证的疗效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5:06 , Processed in 0.74912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