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槐杏

[其他] 槐杏医话(三十八)方证对应不为经方所独有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1-12-13 1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向佩服和子先生的文彩,也很愿意聆听您的高见。对于中医,我恐怕还未入门;出语偏激,性格使然,但是对事不对人。和子和槐杏都是我欣赏的中医学者,有个性、有见地。中医理论的历史衍变及其在临床与研究中的价值,讨论多了,大概会进入一个思辩的误区,如环无端,永无头绪。我个人认为,真正实用而正确的理论、或观点、或见解、或心得,都是言简意赅的,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明白,斩钉截铁,别无歧异。而那些需要很多修辞、各种语法文法手法来阐明的理论,本身就具不确定性,其价值也就可疑。  这也是我喜欢并赞颂方-病-人学说的原由。  当然我并不排斥中医各家学说,因为我也是一个中国统文化的爱好者。  和子雅量,我心爱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13 2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为人师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12-13 2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顶。
不能感知的东西,一定是不能把握的东西;不能全面、真切感知的东西,也一定是不能全面、正确把握的东西。中医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一个需要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学科,这样的学科需要代有传人。而不能感知的东西,就不能作为学科相传。有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能感觉到,比如空气。空气流动有风,人能听到风声,也能感觉到气流。中医辨证也是如此。任何病症都应是人能够感觉到的。也就是从呼吸、饮食、二便、睡眠、体力以及精神(中医还有舌象、脉象)等方面,能够体察到身体的基本健康状态。
以人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为依据,做为中医辨病的依据,才是中医诊疗的特色。相反,若以相术、八卦,神化中医,就不是中医发展的正确轨道。
中医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是中医人在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发明、和创造出来的。这个理论首要的是发现。发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就是临证的过程。
察哈尔先生说:“有些人根性是要学习理论的,有些学理论是不合适的,……”。我理解察哈尔先生这话的意思是:有的人有学习理论的特性;有的人缺乏学习理论的特性。对于缺乏学习理论特性的人来说,强调理论学习,反而是一个约束,还不如让他多在实证上学习,可能会学习的更好一些。这就是“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1-12-14 0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和子于2011-12-13 12:30发表的  :
和子上面说的是真真切切的真心话,真实话,希望察哈尔朋友千万不要误会错意。
末学略懂,谢谢和子先生的教诲,末学只是借用修行之方式,借用已显大不敬了。其实或许你也发现了,佛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思维把握对中医的掌握的确有好处,而且我感觉,和子先生或许已经能感知到他的存在,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尤其在院校教育中,有许多简直是把我们那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当做其未入中医之门的遮羞布,以中医理论之思维把握之抽象性做为其胸无定见的挡箭牌和理论不扎实的借口,反说中医就是如此。相信和子先生见到的也不会少。其实方证重实证的提出更多的是对空谈理论的反驳。各门各派皆当以实证为要。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1-12-14 1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2楼(lgdaz) 的帖子

思即有所得。借用:其实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有眼,耳,鼻,舌,身,意。意的感知或许在理论中比较多一些。但都是对客观的把握。方证重实证侧重于前五者,但是只是侧重,并不是不用意识思维。
一起交流,一起提高。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13: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证所得经验,也需通过理论来表述。不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如何继承如何发扬光大?黄煌老师不可谓不是实证的大力提倡者,如果不把他的体质学说,方病人学说上升到中医理论的高度,如何能使天下经方学子大受其益?本文的本意说的就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方证对应,做的就是实证者的分内事,要被冠上空谈理论的帽子,真是有点冤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2-2-20 1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偶然中发现必然那是一种从经验中升华的真理但没谁也不能说是唯一的真理,现代人很聪明经验积累也数千年但就是没能创出象桂枝系列方,麻黄系列方,柴胡系列方,四逆系列方等成体系的高效方剂.经方应该不单单是经验用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467

积分

72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67
发表于 2012-3-24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9-8 0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贴子,主贴精彩,跟帖更是精彩纷呈。如入皇宫御厨房。和子先生真了不起,佩服。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肖鹏,和子,XIAOZHENG还有更多,不来,少来。我心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860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60
发表于 2012-9-12 1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同!胡希恕先生说过,方证对应是辩证的尖端。
无论经方、时方,都要回到方证对应的点上去。否则,无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9: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ZHANWEIPING 的帖子

ZHANWEIPING:很赞同!胡希恕先生说过,方证对应是辩证的尖端。
无论经方、时方,都要回到方证对应的点上去。否则,无效。 (2012-09-12 18:20) 
从战先生理法重于方药一文,可以看出先生是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了。可能去年底和子论战时,未见得明白。方证辨证如要上升到辩证的尖端,必要重理法。可是这个问题有多少习从方证辨证入手者明白?有人提出要避免方证辩证越来越降低理法的重要性,结果是群起而攻之。甚至有把强调理法与中医之玄挂起钩来。理法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掌握,不如方证实实在在,见证就可以用方。说句不怕得罪人的多余话,今年的论坛,我是不满意的,即使别人满意我也如此说。或许是多管闲事吧,这样的话就当我没说。总是有一种不想说话的感觉。论坛需要大家来呵护,方证辩证需要大家来呵护,让她们更具生命力。如何发展方证辩证?首先就是要把她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上,而不是局限于经方,局限于伤寒。其次,要重理法,强调理法,任何辩证的生命之源就是理法。没有理法,或弱化理法的任何中医辩证方法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三,经方教育和学习,从一开始就要注重理法和方药并重。一些思维习惯一旦形成,要在以后纠正,非常困难。去年我就提出一些学习经方者必定已经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方证对应了,为何仍然效果不明显?一个病,一个证,试用了好几个经方依然不见效果.问题出在哪里?理法不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积分

5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9-15 0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发表于 2012-9-28 13: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可惜现在这样的讨论很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周公独爱莲,出污泥而不染。世人似皆不知养莲者,污泥也。无有污泥之滋养,何来爱莲之高洁?世人皆爱高洁至甚而鄙污泥至极,实不知高洁之源者,污泥之所奉也。吾仍爱莲之高洁,吾亦不忘高洁之所出,更知其所源。为学为说,为人为事,理当知根知源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1-23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2

积分

137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2
QQ
发表于 2022-9-21 10:13:12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槐杏 发表于 2012-9-13 09:17
从战先生理法重于方药一文,可以看出先生是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了。可能去年底和子论战时,未见得明白。方证 ...

大体上可以这样说,方证的学习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始的临摹,模仿,这个时候是不太需要理论的。但是,这样就太过死板,我想这个阶段的问题就是倡导理法的人积极抵制的,他们怕人一直停留在这种低级的方证里。但是方证的下一步就是灵活运用,这里的运用是达到那种“领会本质”的地步,也就是所谓的活用。理论可以帮助人快速的达到这种境界,也可以完全靠在实践中摸爬滚打领悟,但是时间可能性要长。不管借不借用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感知。方证于理法强调的无非是两种态度,前者偏于实证的根基,后者帮助前者的灵活,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某个时段出现其中一方的强调与偏重,无非是当下中医环境的一个缩影。当理法泛滥,空谈较多,方证自然出现,要把中医拉到地面上。当方证泛滥,留恋于表浅而变的死板,自然需要理法来让其灵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18 14:37 , Processed in 0.153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