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5119466652 于 2025-4-14 18:01 编辑
刊行之辞 进入昭和年代后,若要提及奠定了今日汉方医学基础的人物,龙野一雄先生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先生自昭和初期的汉方复兴黎明期至战后,始终扮演着汉方研究先驱的角色。凭借其卓越的智慧与独创性见解,他批判传统汉方观念,开创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汉方新方向。 直至病倒前夕,先生仍在写作,竭毕生之力留下了极其庞大的汉方研究成果,这些成就自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汉方体系,世人称之为"龙野汉方"。 近年来,汉方研究的需求日益高涨,各类研究著作相继问世。值此之际,我们深切感到有必要将这位引领昭和新时代汉方发展的先贤——龙野一雄先生的全部成就作为珍贵遗产进行系统整理,故此次尝试刊行《龙野一雄汉方医学大系》全十八卷。恳请各方鼎力支持与惠鉴。 刊行委员会 龙野一雄: 现代医学是寻找有效的药物,而汉方医学则是追求如何使药物生效。一者着眼于未来的未知身体,一者则关注过去的已知经验。理解了汉方医学,就能理解现代医学;理解了现代医学,也能理解汉方医学。 在还未充分理解汉方医学时,就试图用现代医学去解释或批判它,实际上是因为连现代医学也未完全了解。哦,可悲的智力游戏者啊!书本和故事中所写的内容不过是传说而已。 汉方医学需要自己去使用、试验、成功、失败、接受、怀疑、追求。寻求道路的过程本身就是真正的道路。学以致用的知识只有一点点。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需要自己的力量。 真正的汉方存在于彼岸,因此真正的汉方也在此岸。 如果本书中有错误,请后学者予以纠正;如果有不足,请予以补充;如果不适用,请弃之不用。不要停留在这里。希望这本书早日变得不再必要。超越吧!超越吧!务必超越我! 著者 著者的经历 明治38年(1905)12月19日 诞生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神田淡路町二丁目 大正12年(1923)4月 进入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预科 昭和7年(1932)3月 毕业于庆大医学部,随即进入整形外科医局 (在此之前开始研究汉方) 昭和10年(1935)4月 担任庆大医学部讲师及日本学士院嘱托 昭和10年(1935)10月5日 在本乡弓町的自家二楼举办古训医传座谈会 (出席者:大塚敬节、木村长久、矢数道明) 昭和10年(1935)10月 作为偕行学苑主办的汉方讲习会第一回的受讲者参加(在拓殖大学) 昭和12年(1937) 调往济生会神奈川县医院,通过汉方治疗了大量阑尾炎病例 昭和14年(1939) 担任拓殖大学汉方讲座讲师 昭和14年至18年(1939-1943) 在横滨野毛开业行医 昭和15年7月(1940) 应满洲国民生部邀请赴满,任医学嘱托 昭和18年10月29日(194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疏散移居横滨市港北区小机町并重新开业 昭和20年(1945)4月14日 自宅被B29的燃烧弹烧毁 昭和21年(1946)春 因协助儿童集体疏散获得文部大臣感谢状 昭和24年(1949)1月10日 移居本乡春木町 昭和25年(1950)3月 参与日本东洋医学会创立总会召开 昭和26年(1951)9月 在自家发起汉方研究会 昭和27年(1952)4月 发起汉方杏林会,致力于弟子培养 (从这时开始策划全国巡回演讲,包括九州和关西等地) 昭和32年(1957)4月 在汤岛圣堂开展每月一次面向初学者的讲座 昭和32年(1957)9月 在医科机械会馆举行为期两年的系列讲座 昭和35年(1960)3月 获日本东洋医学会功勋表彰 昭和35年(1960)4月 在自家开始每月一次的研究会讲座(持续至昭和39年) 昭和37年(1962)7月至9月 发病入住杏云堂医院 昭和41年(1966)1月至45年9月 重启中断的自家每月一次的研究会讲座 昭和41年(1966)1月至3月 入住庆应医院 昭和45年(1970)10月19日下午2时 突发脑出血(最后一次) 昭和45年(1970)11月 入住东京大学附属医院 昭和46年(1971)1月 入住中伊豆温泉医院,进行了约两年的功能恢复训练但未见好转 昭和48年(1973)4月 回到家中静养,尽管左半身不遂,仍继续加笔原稿和整理著作 (如《汉方处方集》、《汉方入门讲座》、《新撰类聚方》等的复刻及修订新版) 昭和49年(1974)9月至12月 病情恶化,入住三井纪念医院 昭和51年(1976)1月9日 并发无热性急性肺炎,下午8时48分去世,享年七十岁 葬于青山墓地 著者的研究发表目录 杂志名称 | 发表次数 | 发行年代 | 战前《汉方与汉药》 | 九十九回 | 昭和九年-十九年(1934-1944) | 《日本医学》 | 十三回 | 昭和十三年-十四年(1938-1939) | 《东亚医学》 | 二十二回 | 昭和十四年-十六年(1939-1941) | 《医事公论》 | 昭和 | 十四年四月四日(1939) | 《内外治疗》 | 二十五回 | 昭和十二年-十三年(1937-1938) | 战后《东洋医学》 | 四回 | 昭和二十五年-二十六年(1950-1951) | 《日本东洋医学会志》 | 九回 | 昭和二十五年-四十四年(1950-1969) | 《和汉药》 | 三十七回 | 昭和二十六年-四十五年(1951-1970) | 《汉方》 | 二十三回 | 昭和二十七年-二十八年(1952-1953) | 《医道之日文》 | 一九回 | 昭和二十三年-二十八年(1948-1953) | 《汉方的临床》 | 二十二回 | 昭和二十九年-四十六年(1954-1971) |
以上杂志发表的合计 三百五十四回 著书目录 著作名称 | 页数 | 发行年月日 | 发行所 | (1)《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 | 104页 | 昭和25年(1950)10月25日 | 日本东洋医学会志 | (2)《和训伤寒论》 | 207页 | 昭和26年(1951)7月5日 | (自费出版-誊写版) | (3)《易懂的汉方卡片(Ⅰ)》 | 100页 | 昭和26年(1951)7月7日 | 东方医学社 | (4)《汉方处方集成》 | 134页 | 昭和26年(1951)9月1日 | 同上 | (5)《汉方入门讲座(Ⅰ)》 | 138页 | 昭和27年(1952)12月1日 | 东京汉方杏林会 | (6)同上(Ⅱ) | 168页 | 昭和28年(1953)4月1日 | 同上 | (7)同上(Ⅲ) | 202页 | 昭和28年(1953)8月1日 | 同上 | (8)同上(Ⅳ) | 338页 | 昭和28年(1953)12月1日 | 同上 | (9)《药局的汉方》 | 240页 | 昭和29年(1954)9月1日 | 同上 | (10)《汉方入门讲座(V)》 | 690页 | 昭和31年(1956)3月1日 | 同上 | (11)《汉方卡片(Ⅱ)》 | 100页 | 昭和31年(1956)5月1日 | 汉方书林 | (12)《方函类聚》 | 67页 | 昭和31年(1956)6月20日 | 同上 | (13)《汉方处方集》 | 230页 | 昭和32年(1957)8月1日 | 同上 | (14)《示旧宋版伤寒论》 | 577页 | 昭和32年(1957)11月1日 | 汉方医学大系刊行会 | (15)《口语译和训伤寒论》 | 412页 | 昭和31年(1956)11月1日 | 同上 | (16)《汉方医学讲义教材》 | 29页 | 昭和33年(1958)9月1日 | 汉方书林 | (17)《新编金匮要略方论》 | 322页 | 昭和33年(1958)10月20日 | 汉方医学大系刊行会 | (18)《口语译和训金匮要略》 | 435页 | 昭和34年(1959)10月2日 | 同上 | (19)《新撰类聚方》 | 573页 | 昭和34年(1959)10月1日 | 同上 | (20)《汉方研究方法论(磁带)(Ⅰ)》 | 全27卷 | 昭和44年(1969)12月16日 | 同上 | (21)《汉方处方集》 | 238页 | 昭和44年(1969)1月15日 | 汉方书林 | (22)《改订增补汉方入门讲座(上•下)》 | 2467页 | 昭和49(1974)年8月1日 | 中国汉方KK | (23)《改订增补新撰类聚方》 | 590页 | 昭和49年(1974)8月1日 | 同上 | (24)《汉方知识》 | 57页 | 昭和30年(1955)9月 | 汉方书林 | (25)《汉方使用法》 | (同上) | | | 转载自:读《汉方医学大系》(1)论说上 龙野一雄简介,微信公众号:咸匠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