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回复: 0

湖南村,马乐,乌梅丸治皮肤病验案

[复制链接]

6

主题

160

积分

6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老一少乌梅丸证
今天门诊,两位乌梅丸证的病友都来复诊了。她们皆因过敏而求治,历经波折后终得乌梅丸缓解,均感症状大减。两人虽同为过敏体质,但病因、症状各有不同。年长的阿姨,患反复荨麻疹及双手湿疹,病程多年;年轻的妹妹,受面部玫瑰痤疮及过敏性皮炎困扰已两年,治疗过程也各有曲折。



年长的阿姨:久病体虚,寒热夹杂



阿姨的病情较为复杂,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和双手湿疹困扰了她多年。从去年年初开始,她来我处就诊后,前后就诊记录多达十几次。我为她尝试了多种方剂,但效果始终不理想,直到乌梅丸的出现才真正扭转了局面。



2024年年初,阿姨因手部肥厚性湿疹就诊,经过两次调理后痊愈,此后小半年未再复发。然而,到了年底,手部湿疹再次发作,同时还出现了荨麻疹。因为年初治好了她多年不愈的皮肤病,她对我充满了信任。这次复发,她又来找我了!除了皮肤症状,她还伴有睡眠差、频繁夜尿(每小时一次)、小便清长、口中极苦(苦至咽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结等症状。查体时,她面容憔悴,皱纹满布,眉头紧锁,手指冰凉,体格偏瘦,腹部稍膨隆,脐周有压痛,舌红、苔分布不均匀,有裂纹,脉弦。



在治疗过程中,我曾努力为她寻找最适合她的那张方剂。年初时,我使用半夏泻心汤和乌蛇荣皮汤交替服用,效果尚可。但此次荨麻疹发作后,胃肠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未再考虑半夏泻心汤。一开始,我给她用了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荨麻疹有所缓解,但手部湿疹却加重了。于是,我又尝试将2024年年初的半夏泻心汤和乌蛇荣皮汤重新加入,发现只要使用半夏泻心汤,手部湿疹会痊愈,但荨麻疹又会复发;而使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荨麻疹好转,湿疹却又发作。其他兼杂症状也时好时坏,口中苦时有时无,夜尿和腹胀症状也反复不定。



经过多次调整治疗方案,我尝试使用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荨麻疹和湿疹虽有所缓解,但仍偶尔还是会有局部瘙痒,关键是兼杂症状改善不佳。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次考虑使用乌梅丸,但总觉得阿姨的症状并不符合乌梅丸典型的“痛、呕、利、烦、厥”,胃肠症状也不明显。然而,她的整体状态——久病体虚、面容憔悴、皱纹满布、情绪烦躁、手足冰凉,却让我反复联想到乌梅丸证的典型体质特征。最终,我决定尝试乌梅丸,先开了三剂,嘱咐她三天后复诊。



服用乌梅丸后,阿姨的兼杂症状有了明显改善。荨麻疹和湿疹虽未完全消失,但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整体状态也有所好转。乌梅丸虽是寒温并用、清上温下的方剂,但以温药为主。只要湿疹和荨麻疹没有因温药而加重,就可以继续使用。于是,我又为她开了七剂。复诊时,阿姨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眉头也舒展了许多。她告诉我,前天曾有胸腹部位瘙痒,但很快便自行缓解了。于是,我继续为她开具了七剂乌梅丸。



年轻的妹妹:敏感体质,寒热虚实夹杂



这位妹妹被面部玫瑰痤疮和过敏性皮炎折磨了两年。她的症状同样复杂,且两年来多方求诊,每次中药都只能吃一两剂就会因为肠胃不耐受而停药。她胃肠敏感,稍进食即饱,但很快又饿,腹胀,大便溏泻,心中烦躁,睡眠不安,还经常出虚汗,脾气大。查体时,面部两颊潮红,散在丘疹和粉刺,手指冰凉,舌质暗红、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腹部平坦但腹肌紧张,振水音阳性,腹部皮肤冷。



初诊时,我为她开具了黄连汤。服药后,她的面部皮肤明显好转,潮红消退,仅散在少许丘疹粉刺。但她告诉我,只要进入空调房间,面部仍会发红发烫,并有紧绷感。尽管如此,她表示这次的中药能够顺利服用,且肠胃症状也有所改善,想要继续整体调理。然而,后续黄连汤治疗中,症状没有进一步改善,于是我调整方剂为外台茯苓饮,效果仍不理想。



四诊时,结合她的胃肠症状——容易因为外界刺激出现上吐下泻、且手足冰凉,以及敏感体质,我意识到这些症状正是乌梅丸证的典型表现。虽然她修养良好,眉头舒展,甚至浅笑盈盈,就诊时总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但其实非常敏感,每一个细小的症状变化都能清晰描述。这种敏感,本质上也是一种“烦”的体现。于是,我为她开具了乌梅丸七剂。复诊时,她告诉我,这是她服用过最好的一张方,肠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即便还是会有饱胀感。脸上的紧绷感和进入空调房间后的潮热感也完全消失。于是,我继续为她守方七剂。



乌梅丸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厥阴病证。黄煌老师在《经方使用手册》中指出,乌梅丸的适用人群多为消瘦、面色青黄或黄中透红、手足冰凉、烦躁不安、脉象弦硬大而搏指者。这类患者常伴有呕吐、反酸、腹痛、腹泻等症状,且多在半夜或凌晨发作加重。



在本案中,两位患者的症状虽不完全符合乌梅丸的典型表现,但其整体状态均呈现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特点。年长的阿姨久病体虚,面容憔悴,情绪烦躁,手足冰凉;年轻的妹妹则表现为敏感体质,胃肠功能紊乱,手足冰凉,烦躁不安。这些特征均与乌梅丸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高度契合。最终,通过乌梅丸的调理,两位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充分体现了“方证对应”的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对患者整体状态的把握,尤其是久病体虚、情绪烦躁、手足冰凉等表现,这些往往是寒热错杂体质的外在体现。乌梅丸的应用不应局限于蛔厥或久利,而应拓展到更多寒热虚实夹杂的疑难杂证中。通过这两个病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治疗不仅要关注症状本身,更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患者的体质和病机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经方的独特疗效,为患者带来健康!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传说 + 1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台州村-戴之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案
下一篇:四川村--张涛--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瘙痒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3-30 17:00 , Processed in 0.24754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