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28|回复: 0

重庆村-陈雅萍-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案

[复制链接]

11

主题

68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8
发表于 2025-3-14 19:31:43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基本资料:李某,女,80岁,农民 2025年2月20日就诊。
刻症:纳差,时欲呕,头痛在额,胸骨后痛,二便可。右脉细数,左脉浮数,舌红偏紫,苔白腻。
处方予以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15g,党参15g,生姜3片(自备),大枣5枚,炒山楂15g,炒麦芽15g,神曲15g,鸡内金15g,藿香15g,赤芍15g,豆蔻6g(后下),姜半夏15g,红花6g,桃仁10 g,佩兰10g
1剂
未复诊。2025年2月26日带其丈夫马某来诊,自言前胸痛一幅药即有好转。
按语: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临床上吴茱萸汤用于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引起的症状,如呕吐、头痛、腹痛、肢体寒凉等,其方证要点为食后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患者一般来说体力比较低下,四肢常冷,易生冻疮,易肩凝,易恶心呕吐,易头痛,心窝部常有膨满痞塞感,多伴有振水声。此患者主症见纳差,时欲呕,头痛在额,苔白腻,一派寒象,故主以吴茱萸汤,加炒山楂,炒麦芽,神曲,鸡内金开胃助消化,藿香、佩兰、豆蔻去湿,姜半夏化湿止呕,舌见紫气,故加红花、桃仁、赤芍等活血止痛。本案只是见效,并未痊愈,但农村老人多节俭,凡病情稍缓,自觉能忍,则停药而继续劳作。




上一篇:四川大竹--唐祖华--附子泻心汤治疗大出血
下一篇:重庆村-陈雅萍-桂枝加葛根汤验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3-31 03:30 , Processed in 0.1090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