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8|回复: 30

服桂枝汤,脉洪大者,为什么是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发表于 2024-12-3 1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第26条,可与第196条互参。

“服桂枝汤”,这是暗喻患者之前有表病不除。参桂枝汤方后注,“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即服桂枝汤的患者不会有大汗出的。但是,患者服桂枝汤后,出现大汗,且“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说明治不对症,桂枝汤以热助热,导致病偏阳热,阳热伤阴。

“脉洪大者”,这是指虚病脉大。参第196条,阳明病“法当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提示太阳阳明合病,有一个特殊情况,即汗欲出不能,感觉如虫行走于皮下,所以条文解释“此以久虚故也”,本意为患者气阴两损,无法作汗透出。


条文用三个“大”,本意为提示大虚大热,治当补气阴和阳明高热,所以是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上一篇:阳明病“外证”、“内证”云何?
下一篇:《伤寒论》105条反复被加注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5-3-28 17: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第二十六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十六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伤寒论的一大原则)。

所以第二十五条,“与桂枝汤如前法”应该是“与白虎汤”,(桂林本就是白虎汤)。

这样这三条才统一起来,才符合伤寒论的治疗原则。

所以我们学习伤寒论,研究伤寒论不能硬性解释,要前后对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25-3-28 1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同学之“与桂枝汤”应该是“与“白虎汤”的做法与衡阳者改经的行为同出一辙,不应提倡!

这样的做法伤寒大家亦如此,如胡希恕先生说“脉洪大”是错的应该是“脉浮”,同样不可取。

仲景爷之所以把这两条放在一起先后讲,就是鉴别诊断,即虽然同是服了桂枝汤后同样是“大汗出”同样出现了“脉洪大”,但两者并不相同,前者仍可以与桂枝汤,而后者就要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为什么?因为前者是汗出不解,表证仍在,唯脉变洪大(这是正气未衰,药物鼓动合力导致的),故仍可与桂枝汤解表。而后者是表证已解而出现的烦渴不解等里热证之变证表现,当然是不能再与桂枝汤而要用白虎加人参汤了。

解读经典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应该是一个小学生的态度,医圣为什么要这么写啊?我怎么还没有悟透啊!而绝不可能是医圣写错了、传抄错了、错简了,改一改就顺溜了,这样的态度几辈子也读不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3-28 19:03
昆仑同学之“与桂枝汤”应该是“与“白虎汤”的做法与衡阳者改经的行为同出一辙,不应提倡!

这样的做法伤 ...

抄错书很正常,不必牵强掩饰。
比如: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第25.2条,本条是原第25条的第二条,当是接在第23.3条的最后。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参第23条“一日二三度发”,提示病势渐退,症状比“桂枝麻黄各半汤”发作缓和,所以当相应减少麻黄汤比例,而偏向桂枝汤用药多一点,条文建议“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是仲景提示我们要根据病的次第关系,灵活组方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3-28 17:07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第二十六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比如,将条文这样接续。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加:厥)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一)。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节选1)。

第20条,“太阳病,发汗”,但是发汗太过,造成“遂漏不止”,阴液大量流失。“其人恶风”,有二个意思,一是表病不尽,仍有畏寒怕冷的症状;二是无阴液以生化阳热,内里阳热不足,已出现阳虚。“小便难”,这是发汗太过,无阴液以做尿。“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也是因为发汗太过,造成无阴液以濡养四肢,甚至出现四肢挛急。
故用桂枝汤散外寒,小补阴阳,同时用附子解内寒。为方便理解,突出发汗太过,阴液虚少,始有伤阳,故在“四肢微急”中,加入一个“厥”字,以对应当下用附子温阳。
第25条前句,在《脉经》中,原是接第20条之后。后世重复誊抄时,将本句断做另一句。“服桂枝汤”,当是接前句服桂枝加附子汤,因汤药偏热,服药后,患者“大汗出”,同时“脉洪大者”,在《脉经》中是“脉但洪大者”者,区别第26条,提示热药太过,热伤阴阳,所以不得再用附子,仍可用桂枝汤小补阴阳。

竹简散乱,断句本难。如此桥接,可违和?若不同意,拿你的意见来。不能只是这不行,原书不是这样的。你确定,《伤寒论》原版就是如此先后排列的?我要是说,我有证据证明不是,你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5-3-29 15: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3-28 19:03
昆仑同学之“与桂枝汤”应该是“与“白虎汤”的做法与衡阳者改经的行为同出一辙,不应提倡!

这样的做法伤 ...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伤寒论》千古不变的治疗原则。证变则治随证,脉变则治随脉。况且,桂林本《伤寒论》的第二十五条,就是与白虎汤。只有”与白虎汤“才符合《伤寒论》的治疗原则。教材的解释和胡老的解释我都看过,那都是解释不通就硬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5-3-29 15: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5-3-29 11:59
再比如,将条文这样接续。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加:厥)急,难以屈伸者, ...

23条,是表有郁热,小发汗的治法。
24条,是表有郁热,小发汗不得,用针刺开表 再小发汗。
25条,是发汗出现了变证的治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25-3-29 18: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3-29 15:05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伤寒论》千古不变的治疗原则。证变则治随证,脉变则治随脉。况 ...

昆仑同学会依衡阳版《伤寒论》去修正宋版《伤寒论》吗?

我看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昆仑同学也会认为衡阳版更顺溜、亦或更合情理、更合口味。

那我辈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一个是糊涂虫,一个是死不悔改、顽固不化、无可救药的狂徒。

言尽于此,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09: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5-3-30 09:34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3-29 18:26
昆仑同学会依衡阳版《伤寒论》去修正宋版《伤寒论》吗?

我看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昆仑同学也会认为衡阳 ...

我才发了文章,说是伤寒论有共有148条非仲景原文,第1到7条,都不是仲景所言,现流行的所有伤寒版,包括宋版都是伪书,有理有据,但你知道怎么查吗?你不仔细读书,道听路途,人云亦云,不调查条文的出处和来源,无凭无据,没有自己的判断,谁是糊涂虫?怎么好批和评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09: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3-29 15:26
23条,是表有郁热,小发汗的治法。
24条,是表有郁热,小发汗不得,用针刺开表 再小发汗。
25条,是发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1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5-3-31 12:39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3-29 18:26
昆仑同学会依衡阳版《伤寒论》去修正宋版《伤寒论》吗?

我看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昆仑同学也会认为衡阳 ...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二)。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节选1)。

第26条,可用于解释196条。“服桂枝汤”,这是暗喻患者之前有表病不除。参桂枝汤方后注“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即桂枝汤的患者,服药后一般不会有大汗出的。但是,当下的患者在服桂枝汤后,却出现大汗,且“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说明治不对症,这是因为桂枝汤整体汤药偏热,“以药热助病热”,导致病偏阳热,出现大热大渴,此“脉洪大者”,是燔热之脉象。
条文用三个“大”,本意为提示大虚大热,治当补气阴和阳明高热,所以是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25条的第一句,参第26句,少了“大烦渴不解”。 因为临床上“大汗出,脉洪大者”, 可以是白虎汤的大热征象,也可以是阳随阴脱,阴阳俱亡的假病征象。而桂枝汤可小补阴阳,所以,这个“如前法”,即是指可以是桂枝汤的方后注“啜热稀粥一升余”,用粥米补充流失的阴液,也可以是第16条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根据实际情况挽阴阳以救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12: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有道理,伤寒有逻辑。不是一个简单的“非也”,就能否定的。你得讲出你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5-3-31 12:51 编辑

我要是随口批评你,你则可以乱来应对。是吧。比如我随口说你,你根本不知道桂枝汤的组方意思,你服气吗?桂枝汤不明,何来评医论道?我不接受无凭无据,没有任何依据和道理的批评。

看看我的“营卫不和”的桂枝汤-仲景学术-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s://www.hhjfsl.com/bbs/thread-151616-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5-4-3 1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
这一条必须是白虎汤。我说是白虎汤就是白虎汤,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只有是白虎汤,才能前后呼应。
只有是白虎汤,才符合《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
从今以后,教材就应该按照《经方论坛》上这一主题进行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7: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4-3 16:31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
这一 ...

小柴胡可加桂枝,白虎也可加,所以有金匮的白虎加桂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25-4-3 2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宁2019 于 2025-4-3 20:57 编辑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4-3 16:31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
这一 ...

就版本而言,玉函经,唐本,成无己本,康平本,涪陵本皆与宋本同作“与桂枝汤”,唯桂林本是“与白虎汤”。再细看桂林本与它本还有什么不同,桂林本这两条是这样表述的: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只有桂林本而无它本存在(就是我们只看到了桂林本)那这两条先后出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他们的出入只在“大烦渴”否,即没有“大烦渴”就与白虎汤,出现“大烦渴”就要加人参了,这两条的差别唯在于此。

不幸的是除了桂林本以外的所有版本都不是如桂林本那样表述的,而是25条“大汗出”,26条”是“大汗出后”,这个差异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内涵完全不同(《伤寒论》全篇皆如此)前者是虽“大汗出”而表不解,后者是“大汗出后”表已解,所以25条是表不解而出现新变化即“脉洪大”(就是原有的桂枝汤证还在,唯脉变了,再白一点说还是中风),而26条是表已解(就是原来的桂枝汤证已经没有了)而出现新变化“脉洪大”“大烦渴”,(已然成了温病)这才是桂林本与它本真正的不同(并不是你所理解的“与桂枝汤”和“与白虎汤”的问题)

我虽是个非医学子,但在学问面前是绝对当仁不让于行医几十年的老中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5-4-3 17:45
小柴胡可加桂枝,白虎也可加,所以有金匮的白虎加桂枝汤。

学术问题,不能乱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小柴胡汤加桂枝也好,白虎汤也好,白虎加桂枝汤也好,必须有各自的脉证。不然,仲景何须提醒“常须识此,误令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5

积分

4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8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行医38年,单纯的桂枝汤一次也没用过,用过一次还用成了坏病,桂枝加附子汤用过三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过一次,桂枝加葛根汤用过三五次,时代不同了,吃的穿的都不一样了,疾病谱也不一样了,柴胡桂枝汤,白虎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桂枝苍术汤常用。药证相符,效如桴鼓。《伤寒论》问题,在张仲景心里只有一种伤寒论,后世医家绝对不能既是一,又是二,不会就是不会,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可以学,不懂可以问。不懂装懂,不会装会是学习伤寒论最大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3 20:51
就版本而言,玉函经,唐本,成无己本,康平本,涪陵本皆与宋本同作“与桂枝汤”,唯桂林本是“与白虎汤” ...

我要是告诉你,我有理有据,证明现版,包括《康治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桂林本伤寒论》都是伪书,你又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3 20:51
就版本而言,玉函经,唐本,成无己本,康平本,涪陵本皆与宋本同作“与桂枝汤”,唯桂林本是“与白虎汤” ...

我甚至告诉你,仲景原条方,就没有白虎加人参汤这个方!!!你信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4-7 10:51
我行医38年,单纯的桂枝汤一次也没用过,用过一次还用成了坏病,桂枝加附子汤用过三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 ...

是的。现代人吃的好穿的暖,从肌肤受寒而得病的少。但,做为整体论述疾病,这是必须要讲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理解这个条文,一是不能背离疾病本身的客观规律;二是如有条文证,我们可以推理;三,经过推理是错误的,那就是错。前辈中医不是神仙,他们也会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不行,学品更差。

俩二货啥也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5-4-7 14:31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7 13:44
学问不行,学品更差。

俩二货啥也不是!

问你可仔细查阅伤寒原条文出处?你可知从何处查起?你可有学术之精神,可有学者之风范?你除单凭一个“NO”,半点不经过大脑,所废不过二点唾沫,其余没有。这就是你的能耐?口不宁而欲心宁,不过道貌岸然之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3 20:51
就版本而言,玉函经,唐本,成无己本,康平本,涪陵本皆与宋本同作“与桂枝汤”,唯桂林本是“与白虎汤” ...

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

不懂中医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方药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老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太溪 发表于 2025-4-7 10:51
我行医38年,单纯的桂枝汤一次也没用过,用过一次还用成了坏病,桂枝加附子汤用过三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 ...

咱们好歹算个货色,那人啥货色也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医38年桂枝汤一次没用过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学了38年还不会用桂枝汤!

不能证明25条当用白虎汤而不当用桂枝汤。

一个胡言乱语,一个不学无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7 19:10
行医38年桂枝汤一次没用过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学了38年还不会用桂枝汤!

问你可仔细查阅伤寒原条文出处?你可知从何处查起?你可有学术之精神,可有学者之风范?你除单凭一个“NO”,半点不经过大脑,所废不过二点唾沫,其余没有。这就是你的能耐?口不宁而欲心宁,不过道貌岸然之徒。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52

积分

158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走两步让大家瞧瞧,瘸不瘸,是不是二货那得拿点真货出来。

有什么伟大的文章作品展示展示,亮亮剑,有真才实学谁敢说你是二货,谁能说你啥也不是,前提是你得亮亮家伙啊,咋的,还处于保密阶段啊,不能讲啊?

为什么让人瞧不起啊?真正的条文探讨避而不谈了,扯那些没有的,这都是啥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2058

积分

32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5-4-9 11:30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走两步让大家瞧瞧,瘸不瘸,是不是二货那得拿点真货出来。

有什么伟大的文章作品展 ...

我祝你身体康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4 16:39 , Processed in 0.19177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