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十四17)。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里(皮)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下)(十四5)。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十四19) 如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节风,下焦脚弱。 越婢加术汤《千金要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第十四17条摘自《《古今录验》》,“风水恶风,一身悉肿”,提示风水病挟表;“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提示表病发热,条文解释为“无大热”。 方用麻黄发汗解表利水,甘草甘以行缓,用于缓和麻黄的峻烈之性;生姜配合麻黄发汗,大枣配合甘草行缓,同时补发汗后损失的汗源;石膏用半斤,与《伤寒论》麻杏石甘汤一样多,大青龙才一个鸡子大的石膏。 越婢汤,其中的“越”字,是发越之意;婢同卑,指地位低下,力量弱小。意思是小小的发汗去热。但从其用石膏的量来看,说明这个热还是蛮利害的。
第十四5条,“里水者”,条文解释为“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结合前面的“黄肿”,提示身体有发热,所以煎液成黄。“阴不足则发热也”,发热是阴液不足,所以条文补充“此亡津液,故令渴也”,治宜越婢加术汤。 第十四5条最初为《脉经》卷八第八中摘录。原文为“师曰∶裹水者,一身面目洪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一云∶皮水,其脉沉,头面浮肿,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 所以这个“里水”,当是指风水或皮水,或处于之间的这个水,以方测证,都给予了发其汗的办法。
越婢加术汤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白术四两,突出利水的作用。这个方在原《金匮要略》中是没有的,为宋官的摘录。 宋官发现摘录《千金要方》的“越婢汤”,位于《卷七风毒香港脚方\汤液第二》、《卷十五肉极第四》中。 其中卷七的“越婢汤” 有七味药,就是加了白术,附子。这个方子下面,有隋朝胡恰的补充说明,“方只五味,若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多痰水者加白术四两”。 《古今录验》出版于唐朝初期,据此我们知道,第十四17条的越婢汤方后注“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是随了胡恰的理解。
宋版的《金匮要略》关于补录的越婢加术汤方前,“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节风,下焦脚弱”这句话,出自卷十。 其中“治肉极热”,提示内里燔热,所以“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这相当是白虎汤的症状了。虽然有大汗出,但是仍有“历节风”,意思是四肢关节仍有水湿不去,所以有用白术利水的机会。“下焦脚弱”,这个可以与“肉极热”一起理解,意思还是内热明显。
关于“恶风者加附子”,都是指临床上,病人发热重,并因发热转为阳虚寒象时,这是可以在越婢汤或越婢加术汤的基础上加上附子的,但这个“恶风”绝对不是表症,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或不用麻黄,避免发汗过多,造成阴阳俱损、俱亡。
本文为作者初创文章,如有引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