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生平及《药征》简介
《药征》作者吉益为则 (1702—1773),字公言,通称周助,号东洞,是继室町时代的永田德本,江户时代的名古屋玄医、后藤艮山、香川修庵之后,大力倡导仲景学说,以复古为己任的中流砥柱和代表人物。吉益氏在学术上颇多建树,著作亦多,有《方极》一卷、《类聚方》一卷、《医事或问》二卷、《药征》三卷、《古书医言》四卷、《东洞先生遗稿》三卷、《医方分量考》一卷、《方选》一卷、《丸散方》一卷、《医断》一卷、《建殊录》一卷,其中尤以《类聚方》和《药征》流传最广。
《药征》是吉益为则有关药物学的著作,共3卷。收载药物53种,每种药物分设主治、旁治、考征、互考、辨误、品考等项,并且在自序中做如下解释:主治,“以量之多少,知其所主治也”;旁治,“视病所在,知其所旁治也”;考征,“参互而考之,以知其征”;又说“次举其考之征,以实其所主治也”;互考,“次之以方之无征者,参互而考之”;辨误,“次之以古今误其药功者,引古训而辨之”;品考,“次举其品物,以辨真伪”。
《药征》一书不仅对本草药物学有着卓越的研究贡献,其他如推崇以药代方、以方代证的研究思路,药物主治重视实证亲试,病因病机上强调毒邪,治疗中强调药毒作用,药物引述遵从《本草纲目》等,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提供的国内版本馆藏线索,对该书国内馆藏版本进行了逐一考证,发现现存《药征》的众多刻本实际是使用同一刻板在不同时间翻印发行,诸本正文版式、文字均无二致,后世其他抄本和铅印本均以此版内容为准制作。国外见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该书天明五年 (1785)的刊本,全书书影可获得,因此,本次整理以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天明五年乙巳 (1785)平安书林斯文堂刊本为底本。
《药征》的学术价值
1.研究思路推崇以药代方、以方代证的方法
在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中,吉益东洞直接从药物所对应的症状体征入手,直指临证关键,这和既往医家从病机、气化、阴阳五行生克等方面入手的研究思路有所不同。
2.药物主治重视实证亲试
吉益东洞在医学上高度重视临床实践,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实证亲试法。在“药征自序”中有“本草之云,终无其验焉。故从事于扁鹊之法,以试其方”, “以试其方之功,而审其药之所主治也”,表明其医学观的形成,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其对于药物功效主治的结论绝不是单纯来源于理论和文献,而是以仲景临床实践加上自己的实证亲试。
3.病因病机强调毒邪,治疗强调药毒作用
吉益东洞在病因上重视毒邪,在治疗上认为药物的功效就是以毒攻毒,在病因学上有“凡病,虽千状万态,悉归一毒,故其治也,但去其毒则病已”的观点。文中多处用到“毒”字,如“仲景氏用承气汤也,大实大满、结毒在腹”;“烦躁者,毒之为而人之造也”;芒消“治食腹满,小腹肿痞之等诸般难解之毒”;甘草“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等诸般急迫之毒也”……可见,东洞所说的“毒”,可以理解为身体机能出现异常时产生的病理产物。
4.药物引述遵从《本草纲目》
《药征》一书共记载了53味药,经过一一比对,有27味药或多或少地引用了《本草纲目》原文,有的甚至直接大段引用。如“本草芫花条,慎微曰:《三国志》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芫花,年百余岁,常如五六十。时珍曰:芫花乃下品毒物,岂堪久服?此方外迂怪之言,不足信也”,此段文字和《本草纲目》完全一致。
msslqfr《药征》日·吉益为则(全本)HTM全文检索_繁简互译_字幕诵读_方药点查_书签批注.rar
(312.84 KB, 下载次数: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