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925|回复: 6

拨开云雾见天日 ——古脉真实之读史札记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发表于 2021-5-8 0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5-12 00:29 编辑

拨开云雾见天日


           ——古脉真实之读史札记


                 汤一笑


    经脉学说是传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其起源演变自然感兴趣者众,近代以来也是医学史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经脉学说的起源,传统医界历来神秘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而现代医学史学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陆瘦燕先生提出了先穴后经的“由点到线”说,影响较大。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汉墓医学简帛出土后,又掀起了一个经脉史研究热潮。基于出土简帛医书的深入研究,医史界在经脉针灸发展演变史上取得很大突破。起先因认为马王堆脉书描述的经脉线路都不涉及俞穴,又有学者提出了“非由点到线”说、“先经后穴”等新说,如日人山田庆儿说:“脉从以开始就是脉,换句话说,是作为血和气这样的流体流动的管道,而不是象以往常常想象的那样,最初是许多穴位被发现,在穴位与穴位之连线的基础上产生了脉的概念(1985年)。”此说一出,影响也很大。但这是对史料的误读产生的误会。误读的关键是对古典针灸治疗方“灸某某脉”之类的误读,以为是针对线状经脉,实际是针对“经脉穴”。每一经脉的脉口部即为此经脉的第一穴。早期经脉文献中,其名称正与经脉同名。古代的针灸治疗法,先秦古人所谓的“以经治之”,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穴位或局限部位的治疗,没有在一条经脉上任选一点治疗或在经线上随意多处治疗的方式。早期针灸治疗方中那些三阴三阳名是与十二经脉完全同名的十二俞穴,上古时期这样表述根本不会产生歧义,但后世却常常被误解。如在当时,“足阳明”既指整条足阳明脉,又指足阳明脉口——趺阳脉(后称冲阳脉),还指足阳明穴(相当于冲阳穴)。又如马王堆脉书《足臂十一脉》足厥阴病候下“诸病此物者,皆灸厥阴脉”,实际是指灸厥阴脉口。同样,《伤寒论》中刺灸方中“手少阴”、“少阴”、“足阳明”、“厥阴”都是指经脉脉口或经脉穴。以此方式读古典针灸治疗方,则很多疑惑都豁然而解。黄龙翔先生对古典针灸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校正鉴定是下过大功夫的,澄清了针灸、经脉学术史上的很多疑难问题,他在这一细分领域的见识超过很多泛医学史的研究者。

    李建民先生的学术是承于山田庆儿一系的(徒孙),他早先是不太赞成“由点到线”说的,他从史料发现脉学最初并非医者所独擅,史料中有史官按时令凿掘地脉以补泻阴阳之气的记载,他认为脉最早应起源于史官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想象,经脉之道可能是天地阴阳之类的精巧复制。在《发现古脉》(书是2007年,文章可能写于90年代)一书中他认为,“如果古代医家对脉的设想一开始就与水道等意象联系起来的话,则经脉体系的发展就不一定是由一个个点(穴位)累积而成的,《灵枢经脉》提到治则是【以经取之】,不是对穴位主治”。其最后一句就是书生的误解。又说“经络体系不是长期经验累积而得,而是相反,即先有脉的概念再逐步证成,而数术模拟的思维方式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李氏认为“穴”的发现是紧接着脉的概念产生后的事情,即先有脉治法,然后逐渐发现“穴”——脉上的有效治疗点。这就属于“先经后穴”说了。但他随后在《生命史学》(2008年)第八章《明堂与阴阳》(1997年6月28日)中作了一些修正,由于发现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中“灸其泰阴泰阳”中的“太阴”、“太阳”可能是人体俞穴,而不是指整条经脉,他意识到“马王堆方技书只有脉而没有俞穴”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而且意识到“经脉体系最早的起始点即是手足部位”。“而经脉体系由点到线,同类归经、经上布点的发展观点似乎值得进一步考虑”,而最后一句话正是针对黄龙翔先生的观点而说的。但李先生又怀疑经脉体系的形成也许不存在从几条经脉演化到十二条经脉的线性发展过程,或许同一百花齐放的时代,同时产生了很多水平高低不一的经脉学说。认为“【脉】的概念的诞生,与其说是由经验累积而渐进的必然产物,不如说是一种技术与理论的突破,它具有偶然断裂的特质。”还认为“十二经脉的发现不晚于数术化宇宙论流行的时代,即周秦之际”。

    黄氏和李氏关于经脉史的著作都是煌煌巨制。我大体的印象,对于经脉学说的体系化,黄氏属于渐变演化说。他说“经脉学说的产生很简单,并不神秘。”李氏则偏向于突变说,他认为经脉学说的形成和演变并不那么简单,指出中国传统生命之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且是不离天道的人学。晚周以下,中国古典医学的经验、技术演变到“医经”的复杂体系,期间尚需一跃,而这一跃变的历史动力之一是阴阳术数之学的介入。“我将脉学体系化的过程称为数术化的过程,是建立在气、阴阳、五行以及感应等数术概念之上的。”虽然廖育群先生说“现在断言说经脉学说的本质是【实】还是【虚】,都为时过早”,但黄氏和李氏两位先生所论,给我的感觉都偏向于认为古人的经验是【实】的,而理论体系是【虚】的。

    以下主要介绍黄龙翔《针灸学术史大纲》中的相关内容和观点。大部分属于原文摘抄,有些是概括大意。之所以主要介绍黄氏观点,因我个人认为其说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而且黄先生关于传统医学的一些观点确实发人深省。

    【一】黄龙翔《针灸学术史大纲》对古代经络学说的理性重构

    (一)区分古人的“经验”和“理论解释”

    中医学说的价值在于其中经验事实、规律,而不在于其“理论说明”部分。给规律怎么样的解释并不重要,真正指导临床实践的是经验规律本身。80页  经脉学说的科学价值不在于其循行路线本身,而在于由经脉循行图所示意的人体上下内外特定部位间特定联系的规律。212页

    经络学说中“规律”部分即十二脉(包括部分支脉)所示意的人体上下内外特定部位间的特定联系。古人“解释”部分即用于说明这些特定部位间相关联系的十二经脉学说。111页。我们今天所研究的是古人经脉理论框架中的“事实”,而不是试图去证明古人的理论框架。

    传世的经脉学说,只是古代某一地域、某一时期、某一学派对其所总结的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一种解释。113页,(尚存在众多流派),在《素问  经脉》篇成立之后,其他不同的经脉学说文献很快散亡在历史的烟云中。313页 (现今偶尔有些在考古发掘中现世。)

    古代科学假说,以今天的科学水平衡量,其潜在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某种有科学意义的现象或规律的发现,而不在于其对此所做出的解释。比如中国古代天文观测资料的科学价值在于对天象的准确、完整的超长期观测记录,而不在于古人对这些天象所作的种种占星术式的解释。601页

    人体体表与体表特定部位特定联系规律的发现,是古人形成经脉概念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最初的经络学说只是古代医家对于所发现的人体上下部位之间所表现出的特定联系规律的一种解释。基于早期的脉诊实践。对于经脉“是动”病的治疗,最初只取手足腕踝部相应“经脉穴”的治疗。

    (二)黄氏推测路径式经络学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早期诊脉法中有一种多脉遍诊法,其法多用一处脉象与他处脉象比较以诊察疾病。长期的经验结果导致了标本诊脉法的产生。标本诊脉法诊察的内容为:(皮肤)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六项。

    古人在原始诊脉实践中发现,腕踝处诊脉处的脉象变化,与头面颈部诊脉处的脉象具有某些相应性,于是腕踝处诊脉处(“脉口”“经脉穴”)称为“本”脉,头面颈部诊脉处则为“标”脉,本动于下而标应于上,于是产生了标本诊脉法。古人认为人体上下部存在内在的联系是通过血脉连接实现的,他们将本脉与标脉画线连接,就形成了最初的近乎直线的经脉(出土早期经脉人像实物确实如此。出土脉学文本中,脉的循行路径在人体上几乎都是直线性分布。)故最初的经脉循行方向都是自下而上。后来这条经脉线上逐渐发现了更多的脉动处及诊脉处,它们被视为脉出体表的标志,然后再串联这些标志点。后来为了兼容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医疗经验,经脉开始出现分支。后来经脉的起点和止点也发生延伸,最后为了构筑经脉流注,所有的经脉起点都下移到四肢末端。再后来,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阴经先与五脏建立了联系,后来阳经再与六腑建立了联系。当经脉流注构筑起来后,因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从之”,故以肺手太阴经为经脉循行的起始经。则以其脉口为“脉之大会”,这是寸口脉法的理论基础。

    显然,古人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经脉循行路线,只能是部分符合生理血脉的分布,部分又不符合,而这种状况恰给今天的经脉研究者造成了不切实际的研究“希望”和无尽的困扰。204页

    经考察发现,《内经》记载的所有早期诊脉法在少数民族医学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而且内容更丰富更明确。73页

    (三)经脉学说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同一方向上量的变化。表现为经脉数量的增加;长度的增长;分支的出现已及经脉病候“所生病”的形成。

    经络学说形成初期,经脉数量应是由少到多演变,足六经可能是最早命名的。经脉采用三阴三阳分类,可能先用于足经,而后才引入手经,早期文献中,凡三阴三阳脉名前不加“手”或“足”字者皆指足经,此即明证。三阴三阳脉中“手厥阴”一词出现最晚,早期文献中,其均称为“心主”或“手心主”,早期“心主者,内属于心”,将“心主”脉归属于心包是晚后的演变。采用三阴三阳命名法后,最多只能容纳十二条经脉,十二是天之大数,但经脉何止12条?于是只能再另立名目,奇经八脉之类出焉。据推测,手足经脉统一采用三阴三阳命名的时间大约在秦汉之际,不会太早。

    经脉分支的出现是为了兼容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病候部位。后来为构建经脉循行流注模式又人为增加了很多经脉分支。

    古人正是通过灵活的建立起一些人体上下内外的所谓络脉联系,以更多地解释新发现的临床治疗选穴规律,以增强经络学说的“解释力”。388页

    其二,在理论体系中古人增加了若干辅助假说,如十二经别学说的建立。

    其三,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脉与脏腑建立联系以及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模式的形成。

    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原本是独立发展的。

    《素问热论》中,阴经入属于内脏,而阳经皆不入属于内脏,只与相应五体相关。《灵枢 经筋》类似,而到了《灵枢 经脉》,阳经之所以出现内行线,主要是为建立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的需要。六阳经内行与六腑联系是通过“经别”的联系实现的。311页 《经脉》篇通过引入“经别”的概念,使得六阳经也与内脏建立了对应的关系,这样经脉和内脏之间就建立了双重关系,每一条经脉同时与两个内脏相关。

    经脉与五脏联系的最后确立,除了受脉诊和古人据《易》学将人体按三阴三阳分六区域外,五脏的解剖学位置也是重要因素。394页

    传统经脉学说揭示的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关系,而不是线对点的形式。从古代文献看,体表经脉与脏腑的特异联系主要反映在四肢部,特别是四肢肘膝以下部分,此外,脏腑还与相应的背俞穴有密切联系。

    相对于六阴经与五脏的联系,六阳经与六腑的联系的实践基础较少,六阳经的病候中并没有反映出相应的经——腑关系。说明《经脉》篇仅仅是完成了经与腑之间形式上的联系,二者相关的实践基础还不充分。直到今天,这一缺环还未补上。

    经脉学说中的五官——五脏联系与藏象学说不同。

    经脉循行流注模式的形成与秦汉天人相应思想的有关,因为“天道圆”,周而复始,“万物以为宗”。十二经脉循行自然也要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因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从之”,故以肺手太阴经为经脉循行的起始经。经脉循行流注模式是古人天人相应思维下创造的产物,不是临床实践规律的总结。

    (四)经脉与脏腑的配属关系的改造变化

    对于经脉与脏腑的配属关系,自古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成型之前,有过相当的变异。例如:

    阳明脉原本内属于心,其病候也以神志病变为主。后来阳经统一与腑相配,于是阳明脉变化配属于胃。但原先与心相关的阳明经病候并未作相应改变,仍以神志病变为主。

    足少阴经,早期或属于肾,或属于肝,或“贯肾络肺”,到了《素问经脉》,则综合为“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中”,但足少阴经病候中并没有体现这种复杂的属络关系。394页

    早期足太阴主胃,早期胃属于五脏之一,相当与后来脾的地位。后来脾逐渐与胃相提并论,再后来就取代了胃的位置而属足太阴脉。《素问经脉》虽以足太阴属脾,但其病候仍以胃的病候为主。且在脾之病变的脉诊中,仍然主要以胃之“冲阳脉”候之。398页

    早期文献中,手厥阴均称为“心主”或“手心主”,“心主者,内属于心”。后来心脏被分为“心”“心包”后,手厥阴才与心包络相配,但并没有被当时的医家普遍接受。且在脉诊上,仍然以心经神门脉诊心包之症。

  (五)古人的经脉就是“血脉”,经脉“行气血”是古人医学常识

    古人一直将血脉形态和功能作为经脉的形态和功能,他们据观察分为两类,不见于体表而能触及搏动者为经脉,而见于体表不动者为络脉。“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经脉行气,络脉行血。搏动之经脉也叫气脉,脉之所动乃气之所行也。同时期的西方医学同样也有将血脉分为行血之脉和行气之脉,且含义完全相同,直到16世纪之后认识才改变(可能因活体解剖),中西医学在认识上才分道扬镳。古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人死后解剖,动脉很少见血,基本是空的。而活着的时候又会搏动,所以认为是气之鼓动。王清任只进行过尸体解剖,当然也没明白动脉也是行血的。经脉“行气血”是古人医学常识,是当时科学水平的认识和解释,绝不似今人之众说纷纭。今人费力寻找经脉结构,若找到某种新生理结构,而无“行气血”功能,也不是古人认为的“经脉”。

    刘里远:“古人确实把血管当作了经脉,或者说,把看见的血管当作了感觉到的经络,即感之所感与视之所见混同,在功能上自然把血管的功能几乎全部等同经络的功能,这就是古典经络学说与现代经络学说的一个根本区别。”

    (注:要意识到,古代医生心中的经络概念跟今天中医的经络概念是不同的,古今医家心目中的“经络”实际有异。今人的经络观念是在近现代被一系列的“新解释”改变过的,明末以来,西学东渐,特别是近现代的生理解剖学传入后,中医在中西医学比较中才意识到经脉的“血脉说”不妥,于是神经说等“非血脉说”不声不响地兴起,经脉也逐渐变成体表不可见的了。)

       (六)“是动病”“所生病”及其他

    经脉“是动病”为原始的腕踝部脉口诊脉病候,有很高的稳定性。经脉“所生病”指经脉异常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沿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它们只有当经脉构建之后才能出现,是晚后时期才出现的。363页   古人将周身体表病变(以后逐步涉及到相关内脏病变)参照经脉体表循行部位加以归纳,分成相应的若干组,即形成另一类经脉病候“所生病”,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内各经脉“所生病”的变化性很大,因为后人有不断的归并总结。直到“独取寸口”脉法盛行,十二经脉口遍诊法逐渐湮灭,“是动病”和“所生病”才基本固化。367页“是动病”和“所生病”是两类病变性质、病症特点及治疗方法都不同的病症,早期经脉文献中有严格的区分,而时光日久,而后人逐渐不知两者的区别,将它们混合成了统一的经脉病候。推测在汉代晚期,医家已经不详“是动病”的本义。(今人也是在马王堆简帛出土后才重新发现其含义。)

    古代经络学说中,包括足三阴经在内所有阴经(或阴脉)皆不行于躯干之表。(所以阴经能首先与五脏建立联系)

    《内经.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说的不是经脉的功能,而是指脉诊的功能。

    《仓公传》中的经脉学说内容,与马王堆《阴阳十一脉》较为接近。74页

    将扁鹊为《难经》作者的说法已为中日学者所否定。167页

    对于在特定病理条件下才出现搏动的诊脉部位,以土家医学最为全面而具体。

    【二】中医诊脉法的大概历史演变

    以下是我综合医学史学者所论,推测的中医诊脉法的大概历史演变:

    一、  腕踝处脉穴原始诊脉法。此时还没有所谓的路径式经脉,所谓脉就是穴的意思。以一处脉象与其他各处脉象比较,或与本脉正常脉象比较,看是否“异动”,有“异动”则为“有过之脉”。把脉部位应该主要也在手足腕踝十二原穴部位一带,针灸治疗部位也是这些把脉部位,针灸之前“必先诊脉”,针灸过程中也要不断诊脉以判断治疗是否“得气”。古人在原始诊脉实践中发现,腕踝处诊脉处的脉象变化,与头面颈部诊脉处的脉象具有某些相应性,于是腕踝处诊脉处(“脉口”“经脉穴”)称为“本”脉,头面颈部诊脉处则为“标”脉,本动于下而标应于上,于是产生了标本诊脉法。这时路径式经脉还没有形成,上下部位是点对点的关系。标本诊脉法诊察的内容为:(皮肤)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六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寒与热,早期诊脉法把脉时诊脉处皮肤的寒与热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伤寒论》中大量的“手足温”、“手足冷”之类表述可能原本就是脉象的内容之一,今天壮医医学的脉法中还是特别注意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的。

    二、上下标本比较诊脉法。早期应该只是几对上下点对点相应关系。医家好奇于上下关系,寻求理论解释,古人认为人体上下部存在内在的联系是通过血脉连接实现的,他们将本脉与标脉画线连接,于是就形成了最初的近乎直线的几条经脉。由此路径式经脉就开始出现了(出土早期经脉人像实物确实如此)。此诊脉法是根据某一条经脉上下标本诊脉部位(皮肤)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六项来诊断此条经脉的虚实顺逆。

    三、百花开放时代。众多经脉学派产生了众多的诊脉法。例如:

     标本脉法是上下比较脉法。

    《素问》注重的三部九候脉法。188页 遍身诊法,通过人体上、中、下三部九处动脉的比较,以某脉之大、小、疾、迟、寒、热及陷下之变,来诊察九脏之病。其文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有人认为三部九候脉法是标本脉法的简单化。

    《灵枢》推崇的人迎寸口脉法,若如后世所论,人迎为喉两旁,寸口手腕处,则也是一种上下比较脉法。人迎诊外、诊阳,寸口诊内、诊阴,见《灵枢.禁服》。注意,其目的却还是先判断那条经脉病了。黄龙祥先生认为这种脉法是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的缩影。可是除了上下比较这一点相近外,我看不出两者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人迎和寸口又不是一条经脉的。“理论”上,经脉流注循环理论的形成后才会产生此脉法。人迎寸口脉法可疑的地方比较多,后世引发了很多争论,后世也有一些变异的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寸口脉法有两点对后世脉法可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手太阴脉寸口成为诊脉重点部位。二是上诊阳下诊阴的定式。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的色脉尺诊脉法。以面色、寸口脉动、尺中(尺之皮肤)三部诊病,三候相应,内外不相失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察色、诊脉、调尺,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按隋代杨上善的解释尺位以后至尺泽穴,称为尺之皮肤。“以手扪循尺皮肤,急与寸口脉同。”杨氏这样解释“调尺”,不知是否正确。现在的中医看病,大多并不是使用正统的寸口脉法,大概更像是色脉尺诊脉法的简化版,只有望面色和诊寸口位的脉,不调尺。

    西汉仓公脉法似乎是一种脉口诊法,而其中并无提及寸关尺。又云“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具体不知病在何经?),大识其病所在。”又似分经候脉法。其辨五脏之气的变化也查异动有过之脉。似乎也是一种介于“分经候脉法”到“独取寸口脉法”之间的过渡脉法。

    《伤寒论》的脉法就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以寸口脉法为主,还使用趺阳脉法和少阴脉法,完全与《灵枢动输》篇所论吻合。留下了独宗寸口脉法时代之前诊脉法的历史痕迹。《伤寒论》的寸口脉法,从其多以尺寸论阴阳、少提关脉来看,应属于早期未完善的原始寸口脉法,风格类似于《难经》时代关还只是分界的寸口脉法。《伤寒论》的脉法是从遍身诊脉法时代向《脉经》寸口脉法过渡时期的脉法,但其诊法似乎又比仓公诊法更简便。

    四、《难经》原始独取寸口脉法,关前寸,关后尺,关还只是分界。黄龙祥先生认为《难经》中涉及的穴法较东汉的《黄帝明堂经》还要原始,推测其成书于西汉末年。一般认为《难经》系统的寸口脉法形成应该需要两个理论前提,一是经脉与脏腑建立对应联系;二是经脉流注循环理论的形成,否则一处脉口如何诊断十二经脉的问题?经脉流注循环理论形成后,手太阴寸口在理论上才可能成为“脉之大会”。人迎寸口脉法中,寸口成为了最重要的诊脉部位之一,那么寸口脉法的出现会不会是由人迎寸口脉法演变而来的呢?不得而知。原始独取寸口脉法有可能是人迎寸口脉法的变异微缩版,请看:以手握拳则为头,寸口类似喉边的人迎,诊阳;关位类似人的肩骨,暂无把脉作用;尺位诊阴,相当于原人迎寸口脉法寸口脉的地位。在一段时期内,原始独取寸口脉法与各种脉法共存。

    《脉经》卷二开头还记录了一种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脉法(下称神门脉法),大概也是人迎寸口脉法的微缩演化版。但它是左手寸口称为人迎,右手寸口改称气口,并在关后增加了一个独特的“神门”位置把脉,所候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肾足少阴经,而此“神门”位似乎也不是常说的“尺”位,表述是“尺中神门以后脉”。首先肯定不是手少阴脉口神门穴,我从其表述无法弄清具体位置,查找史料,将此位置称为“神门”的仅在《脉经》两见。

    神门脉法比较奇怪的是其中没有手少阴经,为11脉系统,配10藏:心、肝、胆、肾(2)脾、胃、肺、大肠、小肠、膀胱(2)。这个脉法可能比较古老。也可能是人迎寸口脉法向寸口脉法的一种过渡形态。因其脉位对应的诊断经脉与寸口脉法基本是相同的。

    五、《脉经》独取寸口脉法。西晋王叔和在《脉经》中将两手的寸口脉以分为三:寸、关、尺三部,分候人体上中下(或五脏)的气脉盛衰,关从分界变成了关脉。此法后来定式化成为中医的经典诊脉方法。本法正规是诊两手寸口的,如今医家多见摸诊一手的,可能是受西医影响吧(认为左右手脉搏一致)。

    正典往往是政治筛选的结果,某些医学文本受到排除,有些被立为规范。

    (注:中医诊脉法很奇怪,汉代官府对医学“一异说”正典化之后,核心理论基本就固化了。而诊脉法还在变动,并不以正典推崇的脉法为宗,这可能是其实用技术的特质决定的,有效便捷方为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今本《内经》尽管很多篇章也属汉代,但并非汉代医学正典《黄帝内经》。

   【三】灸法的起源  出于李建民《生命史学》第三章《艾灸的诞生》

   灸法的起源孕育于先秦时代巫术的取天火仪式。古代官府巫师引取天火借助的东西是阳燧(凹镜聚光)和艾。艾草在古代社会曾作为引取天火的唯一媒介物。20页 艾火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取天火中的仪式性角色,这导致了艾灸法在诸灸法中成为主流。艾灸法从战国到如今都是灸法的主流,艾灸的火源自古以来都是以天火为上上选。

   天火是神圣的。火能驱疫赶鬼,并可仪式性洁净。以艾火可以去除人体之不祥。早期文献中,艾都与驱邪和治病风俗有关。所以别号“病草”。巫师的灸咒疗法从早期熏灼体表驱逐疫鬼阴邪到后来结合兴起的经脉气论而发展出调控火力的补泻治疗技术。

   灸的兴起应在针刺法之前。18

【四】传统医学理论的本源  出于李建民《发现古脉》

       被宋以下人视为不经,误入歧途的房中、神仙之学,原本是方技正宗,秦汉之时是显学,属于“救死之道”,比“治病之道”要受重视。

  《十问》以为人之阴器与其他器官同生却“独先死”(功能衰退),追求长生是房中术兴起的原因。183页

       廖育群、赵璞珊等学者早已注意到,气血精气、筋脉、九窍十二节、五谷、五声、五音、七损、八益、阴阳、脏腑等概念,在马王堆出土的《足臂经》、《阴阳经》、《五十二病方》等医经、经方书中未见,唯独出现在房中书中(如《十问》)中,神仙、房中之学或正是后世医学理论的本源所在。60

     蒙文通以为晚周仙道有三:燕齐神仙求奇药;吴越行气;秦中流行宝精一派。

     周秦之前针灸疗法基本属于外科疗法,周秦之际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引入,使之发生质变。56页

参考文献


廖育群《医者意也》,20065月第一版
黄龙祥的《针灸学术史大纲》华夏出版社2001-04-01
李建民《生命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4月第一版
李建民《发现古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gugu + 1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患者书写、医者整理(不孕五年:过期饮等)
下一篇:患者书写、医者整理(寒性胃痛:安中散)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0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5-8 02:12 编辑

因为某段话的问题,无法发完全文,以为是太长了,结果不是。把那段话删除后终于可以发完全文了。

那后面这些占用位置就没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0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汤一笑 于 2021-5-8 07:25 编辑

趁五一假期将过去的相关笔记和思考整理成文。发出来给网友们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0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21-5-8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汤老师分享潜心研究的成果,辛苦了,收藏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23: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有时间了再补充 传统医学理论的源头所在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21-5-9 16:19:14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又见汤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2:17 , Processed in 0.07575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