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李国栋

人参药证条文浅析

[复制链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0-11-12 20: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李先生继续,不要以我的郑声乱了你的雅兴。
其实你讲的很精彩!真的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1: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仲景大论,盖含“微”字之词,看“微”字之义:
脉微缓,脉微弱,脉微涩,脉微浮,脉微细,脉微实等,以及微呕,微喘,微烦,微热,微利,微溏,微痛,微汗,微结,微火,微沸,色微黄,身微肿,微恶寒,腹微满,大便微硬,微盗汗出,头微汗出,微和胃气,背微恶寒,四肢微急,微发热恶寒。
  明晰一微字,明白一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经方中于2010-11-12 20:34发表的  :
请李先生继续,不要以我的郑声乱了你的雅兴。
其实你讲的很精彩!真的
谢谢夸奖!批评,讨论,就是学习。谁都难免有错,我每天都在修正自己的错误,一篇稿子,也是一改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3: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伤寒论》)此条之“微恶寒”,不应是表邪未解,而应是血虚。血虚不足以温养肌表,故微恶寒。血虚而生内热,故“自汗出、小便数、心烦”。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背微恶寒,是心血不足之证。“背微恶寒”,可与“时时恶风”互证。“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时时恶风,应是血不足而微恶寒的表现,若是血热外浮,当喜风,如人运动身热出汗之时喜风一样。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要略》)太阳中暍,汗出恶寒,也应是血虚,若血不虚者,不当恶寒,故以白虎汤加人参以补血。此血虚恶寒,亦应是微恶风寒,与麻黄汤证恶寒,虽增衣覆被而其寒不减者不同;与四逆汤证恶寒踡卧者亦不同。
若以“表有寒,里有热”,作白虎汤解,也说不通。表有寒,当为表有邪。那么“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若以“表有寒”,为“恶寒”解,那就当与白虎加人参汤,而不当与白虎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金匮要略》)“温温欲吐”,乃湿郁化热,知母清热利湿,本草亦有说法:“知母:味苦,寒。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神农本草经》)知母下水,应为下湿热郁滞于里之水。
故“表有热,里有寒”之“寒”字,当作“寒分”解。知母苦寒,下水,以除其“寒分”。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金匮要略》)“虚胀者”之“虚”,应是无水的意思。“其脉沉小,属少阴”,又可以与“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互证。“脉小”与“脉微”不同义;“脉微细”与“脉微”亦不同义。“脉小”与“脉微细”倒是有相同之义。少阴病证是病“水”了,阳不能运化水湿,故水泛在表,如麻黄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证;或水渍胃肠,下利清谷,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
故“脉微缓”、“脉微弱”、“脉微浮”、“脉微涩”、“脉微弦”、“脉微细”、“脉微实”等之“微”,与“脉微欲绝”之“微”,其义不同。
故阳实与水结蓄于里者,当清热利湿;阳虚不制水者,当温里摄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9

积分

16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19
发表于 2010-11-22 16: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3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11-27 07: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说理有据。学习。
山间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52

积分

32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52
发表于 2010-12-5 0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乃有心之人,总结的很全面,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6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6
发表于 2010-12-5 1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6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6
发表于 2010-12-5 19: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0-12-8 10: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有关白虎汤证之条文均无“渴”证,白虎加人参汤证有“大渴、口燥渴、口欲饮水”之证,可见加人参是用于口燥渴。而《本草》并没有人参主渴之谓,可见伤寒论之药证,是证于临床。


石膏  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3: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说法是:白虎汤有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而伤寒论所述“大烦渴、脉洪大者”,是白虎加人参汤证。白虎汤无渴证。此中道理,在于白虎汤证正气尚足,故不渴;白虎加人参汤证,正气已虚,故渴。
白虎汤的适应证,伤寒论中有三条:一是脉浮滑;一是腹满、身重、面垢、谵语、自汗;一是脉滑而厥。此三条,均为实热证。尤其是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谵语是热扰阳明;口不仁面垢是热犯少阳;身重难以转侧是邪客太阳;三阳合病,治在少阳,可见白虎汤是用于清解少阳实热,其法是“清”。
汗法是解除表部邪气,清法是解除半表半里部邪气,下法是解除里部邪气。汗、清、下三法,境界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0-12-8 1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口不仁面垢是热犯少阳;身重难以转侧是邪客太阳;
请李先生解释一下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口不仁,面垢,是少阳热邪上熏官窍。
太阳之邪客扰表部,会影响皮腠、肌肉和骨骼,发生肢体或痒、或痛、或身重难以转侧;阳明之邪客入里部,会影响胃肠,发生腹满、呕吐、下利、或便秘;少阳客热上熏官窍,会发生口苦、咽干、目眩、口不仁、面垢。四脏系属半表半里部位(肺脏除外);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所以说,口不仁、面垢,是热犯少阳。
一己之言,不足为信,权当痴人说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0-12-8 1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心和脾都属少阳 了?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表半里是部位,不是性质。阴阳属性须从寒热虚实来分别。实、热者属阳,虚、寒者属阴。肺通过呼吸,与空气接触,所以属于表部;心肝脾肾不与外部之空气接触,也不与里部之饮食物接触,所以属于半表半里部。明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方能明确治法。
伤寒论中对于阳性或阴性疾病的部位,分别称为三阳证或三阴证。需要注意的是,证与病的概念不同。太阳病与太阳证不是同一个概念;少阴病与少阴证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如太阳病伤寒、太阳病中风、太阳病温病、太阳病中暍等,虽都是太阳病,但不都是太阳证;少阴病附子汤证、少阴病吴茱萸汤证、少阴病猪苓汤证、少阴病大承气汤证等,虽都是少阴病,但也不都是少阴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9 16: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62楼、64楼论述应属刘老三部六病的经典解释吧,可能部分分歧也由此产生。不过,李先生的见解,在下很是敬重。也希望李先生能糅合病案和理法详述一二。
本人愚钝,若李先生病案理法同述的话,请先生细述,好解后学之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5楼(耕读世家) 的帖子

伤寒论之病脉证治,所述方证都是最严谨、最有研究意义的病案。
我平时所记病例,都较简陋,只记异常脉证,正常的就略去不记。兹举一病例简述之:

患者女,45岁,2010-8-11初诊。
患者自述,子宫切除手术后耳鸣、经前(术后仍有规律的在以往月经当来之前)乳胀二月余,大便不畅。舌苔薄黄、脉微弦紧。
诊为小柴胡汤证
予小柴胡汤方7剂。

2010-8-18二诊:
患者述耳鸣消失,大便通畅。
续小柴胡汤三剂。

2010-8-26三诊
患者述饮酒二次,耳鸣复发,并项背强,予小柴胡合桂枝加葛根汤加栀子大黄三剂。
处方:
柴胡12  葛根9  桂枝9  白芍9
半夏9   党参9  栀子9  熟大黄6
甘草6   生姜9  大枣4枚

2010-9-8四诊
患者述,右耳不适、感觉象要冒火,经期前4~5天胸胀,乏力。叩诊右胁有鼓音,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24  黄芩9  半夏9    党参9  
龙骨9   牡蛎9  鉄落花9  桂枝9  
茯苓9   大黄6   生姜9   大枣4枚
3剂水煎服

2010-9-13五诊
患者述,耳内不适感消失。叩诊右胁有鼓音,舌微红苔薄脉微弦左尺弦。
处方:上方去茯苓加白芍炙甘草
柴胡24  黄芩9  半夏9    党参9
龙骨9   牡蛎9  鉄落花9  桂枝6
白芍6   熟大黄6  炙甘草6生姜9
大枣4枚
5剂水煎服

2010-9-27六诊
患者述,基本上无不适感。
上方续5剂

患者耳鸣消除至今三个月未复发。

按:手术后耳鸣,因手术失血,血虚阳亢,属少阳邪热,故耳鸣乳胀。因其无表里证,故断为病在半表半里部。耳鸣者,实则少阳,虚则少阴。据大便难、舌苔薄黄、脉微弦紧,断为少阳证,而非少阴。少阴者,当大便自利、苔少、脉沉弦细,与此病案之大便不畅、舌苔薄黄、脉微弦紧截然相反,且少阴证不当胸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10 1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先生以柴胡、桂枝之剂及少阳、少阴部位之别作指教。
后学总有个感觉:李先生隐然有自成一宗的特点。框架是三部六病的,但经典解读有别,方剂使用有异。乃至于辩证眼目亦别具洞天。
真希望李先生能把你的体系论述一遍,我觉得应该会有简者甚简,精者甚精的特点。
小子不学,妄自揣测,先生请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7楼(耕读世家) 的帖子

我系统学习伤寒论的方法,起自于“三部六病学说”。任何一种学说,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更何况刘绍武老师说: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走出第二步。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二步,比如对于六病时位的认识。
我与过阳先生私下有过一些交流,认为: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其发展提高都要有不畏艰险的开路人。中医学也不例外。虽说是大道至简,然圣人之作必然是由博返约。我们勉力以求做到,从约中识博。如果我在未来几年中能够整理出系统的东西,一定呈送先生批评指教。
小柴胡汤方证,没有“耳鸣、乳胀”的症状,为什么能治耳鸣乳胀呢?其心得,我已发站内短消息给你,我们也可以私下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10 15: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其发展提高都要有不畏艰险的开路人。

向李先生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10 17: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参是五加科人参亦或是党参?论坛有相关帖子,我倾向于是党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2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国栋师兄助兴。
一肺心病,形瘦,上半身汗出,短气,下利,日四五行,头痛,每次头痛五六分钟,一日几度发,身不恶寒,无欲吐不吐,无四逆,无咽痛,脉紧,舌淡苔微黄而腻,舌体小。
方:制附子30干姜25炒甘草60。
另:羚羊尖粉,日服零点25到零点5克,以降压治头痛。自己另买珍菊降压片,一粒一日三次。
一剂汗利皆止。血压下降,头痛明显缓解。
仲景云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虽未立制法,但懂仲景意思,临床不会见苔黄而用苦寒清热;也不会脉紧误用麻黄剂更亡其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06: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1楼十世遗风于2010-12-10 22:14发表的  :
给国栋师兄助兴。
一肺心病,上半身汗出,短气,下利,日四五行,头痛,每次头痛五六分钟,一日几度发,身不恶寒,无欲吐不吐,无四逆,脉紧,舌淡苔微黄而腻,舌体小。
方:制附子30干姜25炒甘草60。
另:羚羊尖粉,日服零点25到零点5克,以降压治头痛。自己另买珍菊降压片,一粒一日三次。
一剂汗利皆止。血压下降,头痛明显缓解。
.......
好医案,难得!“下利、脉紧者”,不当汗出,而反汗出者,亡阳也。汗出亡阳,阳亏不能摄阴,故而下利。下利亡阴,汗出亡阳,阴阳两亏,此属少阴,甘草干姜加附子汤方主之,补出283条之治法。汗出、下利,阴阳俱亏,虽有脉紧、头痛、苔微黄而腻之邪实症状,也应急救其里。舌质淡、舌体小也反应出阴阳俱亏。甘草干姜加附子汤与四逆汤药物相同,而甘草用量不同。甘草干姜加附子汤方之甘草用量倍于干姜附子,而四逆汤方之药物用量基本上是三味药同等剂量。倍用甘草的旨意,在于汗出脉紧者,法当咽痛,与甘草干姜汤倍用甘草治疗“咽中干、烦躁吐逆”是一个意思,以甘草补阴止烦而治咽干咽痛。此案虽无咽痛之迹,然汗出脉紧,正虚邪实,病势发展趋向必为咽痛,故须倍用甘草。血压高是阴气不足,邪气偏亢,补阴救阳,血压即降。
以上评述,不当与不足之处,敬请过阳老弟更正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无咽痛(原文我补进去了),我特别问了两次。下利止而咽痛生,咽痛而无下利,当时在背书,没背全,拿了本伤寒在对。呵呵。
无四逆烦躁说明病不危险。
高血压如师兄言当时考虑为津液不足,不能上养;用的是甘草干姜汤加附子意思,甘草炒一下是恐滋腻伤了胃气,病人自己回家炒的。
此人之高血压经过上海很多西医治疗,很奇怪,一直弄不下来,可以做治疗参考。
无方条文中其实有方有法,这是我和师兄学习后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18

积分

3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

Rank: 4

积分
1318
发表于 2010-12-11 1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俩高手切磋,看得过瘾。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3-24 1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5-5 0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我系统学习伤寒论的方法,起自于“三部六病学说”。任何一种学说,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更何况刘绍武老师说: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走出 .. (2010-12-10 13:48) 
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二步,比如对于六病时位的认识。

李老师, 能简单谈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5-5 0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已经在这里找到了有关论述.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0376&ds=1#tpc


六病与六时的关系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六病”的命名与“六时”有没有关系呢?
以太阳病作思考,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太阳痉病”,“太阳湿痹”,“太阳中暍”等。温病与中暍为什么也叫作太阳病呢?尤其是中暍,中暍就是中暑,中暑一般是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夏季的中午烈日当头的情况下,才容易发生中暑。中午时分,正是在“太阳病欲解时”的“巳午未”之“太阳时”上,应当是太阳病之命名与太阳时有关系,若不然,太阳中暍就难以理解,太阳温病也难以理解。
再读“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阳明病,其证是“胃家实”。胃家实者,病位在里,当小便利,大便硬。而此条之“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与阳明病的一般规律不符合,尤其是“其人骨节疼”,骨节疼是病邪在表,所以能“濈然汗出而解”。表病者汗出而解,理所当然。里病者汗出而解,就不合理了。显然此条之病证是病位在表,应属太阳证。那么此条所述之证,就是阳明病之特殊病证了。应该是在阳明病时得病,其病位在表,与阳明病时得病者,其病位在里的一般规律不同了。
细读《伤寒论》全文,可以发现至少有十数条难以理解的条文,用病时来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伤寒论》六时含义的破解,增加了辨病的一种方法,对准确辨病,是有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7-15 16: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伤寒本自寒下”,应是得伤寒病,感受寒邪而自下利,不应是虚寒自利。若是虚寒自利,就是太阴病证,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不应出现上热下寒格拒之证。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伤血了 .. (2010-11-05 21:07) 
那老师,这个血虚阳亢,是否需要用小柴胡汤治疗呢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那老师,这个血虚阳亢,是否需要用小柴胡汤治疗呢 (2012-07-15 16:30) 
小柴胡汤可以治疗血虚脚凉,头汗头昏的血虚下厥,阳亢于上的病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是食入口即吐的“寒格”证,是寒格在胃脘,其特有表现是食入口即吐,并可有吐利并作。小柴胡汤证的呕吐,不是食入口即吐,也没有吐利并作。食入口即吐是病在心下,也是阳热亢格在心下,小柴胡汤证的病位是在胁下,其阳气亢热在胁膈上,虽然也影响到心下,也会有呕吐,但是不会在心下有急迫的表现,因为不是寒热格拒在心下,所以不会出现食入口即吐,也不会有吐利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9-8 2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195

积分

224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你好

Rank: 5Rank: 5

积分
2195
发表于 2012-10-29 2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脐周隐痛

男,65岁,脐周隐痛10天。5年前发作一次。舌淡苔少有裂纹。吃饭睡眠尚可,大便可。形体中等。
   苓桂术甘汤,乌梅丸,效果不好,请教赐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18:11 , Processed in 0.1920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