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9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见某些火神滥用麻附辛,他们真的懂这味药的“证”吗?

[复制链接]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3:5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人解释这是太阳少阴两感;这理论上没错
但是他们真的懂具体临床的表现吗?光是脉沉微,但欲寐?
还有他们懂不懂得另一味少阴经的方子麻黄附子甘草汤?
这两者的区别?
他们又懂不懂其中三味药的分量比例?
我看见他们无知到三者等分量我就想发笑




上一篇:中药的科学研究
下一篇:麻黄化----------------转载自山东经方论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5

主题

0

积分

52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艰苦的经方路

积分
0
沙发
发表于 2013-6-2 14:31:1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讲点理论方法,有助于大家提高水平。只是指出别人的不是,但又没有有力的证据,就想当于凭空想像判人有罪。作为中医人应该是心平气和,不因别人水平不如自己就取笑别人,每人个都是努力学习的,只是机缘、悟性等水平高低不同,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水平低的提高水平,这样更有助于帮到更多的人。一味打击批评,对于水平提高没任何帮助。或者自己心理觉得爽些。也不是中医人应有的医德。美国人教育孩子都是少点批评多点鼓励。一山还有一山高。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有怀疑可以提出大家讨论,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积分

36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61
板凳
发表于 2013-6-2 14:36:42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讲点理论方法,有助于大家提高水平。
赞同楼上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218

积分

50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8
QQ
地板
发表于 2013-6-2 14:43:07 | 只看该作者
要多说具体案例具体理论
医本仁数,不能私藏,愿天下无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积分

151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6
5#
发表于 2013-6-2 15:54:3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讨论,分析分析,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6#
发表于 2013-6-2 16:32:51 | 只看该作者
把原文读一读就不会犯错了
现在的火神
真是无可救药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54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7#
发表于 2013-6-2 20:32: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吃过麻黄附子细辛汤没有,这样武断,有失学习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1:52:50 | 只看该作者
不就加上太阳病的表现吗?智商捉鸡
特别是头痛入脑髓者
效如桴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9#
发表于 2013-6-3 10:19:15 | 只看该作者
麻附辛的方正属“太少两感”的提法。从理论上就值得商榷。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可是本方证并不具备这些症状,而是发热脉沉但欲寐。经文一开始明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辛主之。”根本就与太阳病没什么事儿。那只能说明太阳病有里证,少阴病也有表证非太少两感也。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3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3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0: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 四月茵陈 的帖子

四月茵陈:麻附辛的方正属“太少两感”的提法。从理论上就值得商榷。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可是本方证并不具备这些症状,而是发热脉沉但欲寐。经文一 .. (2013-06-03 10:19) 
你多试过几例就明白了,我很无语,这么多临床很差的敢来质疑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11#
发表于 2013-6-3 16:54:41 | 只看该作者
细辛麻黄临床上很好的止痛药,特别是太阳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12#
发表于 2013-7-23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半天我还是看不懂!  哎 慢慢去琢磨吧~~~~~中医就这样慢慢失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积分

22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3
13#
发表于 2013-9-10 21:43:12 | 只看该作者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6 08:58 , Processed in 0.08170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