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史欣德课件
史欣德,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硕士学位。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教委和中医管理局评定的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方剂文献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中医文献研究工作,主持与主要参与了10多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课题。
正文
一、史欣德临证经验谈
1,六味地黄丸在儿科的应用
本方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著中涉及本方共10处,可见六味地黄丸是作者在小儿病证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张方。经过史教授临床观察,此方可辨证用于:
先天性发育不良性疾病---消瘦 解颅等
目疾----白膜遮睛、畏明(先天性弱视)等。
精神神经疾病----发搐、心神惊悸等(如夜卧不安;轻度梦游)
虚弱性疾病----病吐泻及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言等。
皮肤病----身有疮疥
消化疾病---泻血而瘦
2、咳嗽的临证
咳嗽在中医内科学所列分证并不算多。史教授等人检索中国方剂大辞典,发现其中涉及到的治疗咳嗽名方1585首。其量之大,让人咋舌。由此可见我们教科书的不足之处。当然,这些方剂,并不一定非要医生全部记住,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临床实践,找出最基本的加减思路,活学活用。
史教授把咳嗽划入浅中深三大类型。
部位比较浅,只在咽部有刺痒感的咳嗽,可用生姜红枣汤。中部,即发生在喉部的咳嗽,投以小柴胡汤。深部咳嗽,可以分为有痰无痰两小类型,具体辨证治疗。
3、桂枝汤的适应症及加减
症状 加减
外感发热 石膏知母柴胡黄芩
肌肉痉挛 麻黄葛根首乌栝楼根防风当归川芎附子
肢体疼痛 人参黄芪芍药当归陈皮
腹痛 芍药饴糖阿胶当归黄芩附子大黄生地桃仁
精微不固 黄芪白术人参龙骨牡蛎芍药附子葛根
气上冲 桂枝当归茯苓杏仁半夏厚朴
4、药物配伍问题
仍以桂枝为例,说明药物配伍之后,同一药物的不同功效:
桂枝+麻黄 发汗
+黄芪 止汗
+ 甘草 平心悸
+ 桃仁 下焦瘀血
+ 芍药 调和营卫
+ 茯苓 利尿
+ 附子 止痛
二、史氏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文献研究思路与方法简介
1、以症为纲的研究
有助于全面把握病症的治疗规律。
我们平时一直强调辨证论治。但是证研究到现在仍旧是一个不可琢磨的东西,相反,病人来就诊的时候,提供给医生的首先是症状。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医生来说,通过症状窥知疾病本质,是他必然要掌握的本领。
2、以药为纲的研究
有助于准确用药。研究目的:掌握药物的使用指征。即什么药该用于什么病症。研究途径:本草文献研究+方剂文献研究。
中药配伍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掌握了古人的成方,再加上个人对药物使用指征的理解,就能组合出有效的方子。
3、以方为纲的研究。
有助于准确用方。同上。成方研究不可抛弃。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上一篇:中国中医药论坛访谈进行中下一篇:从张子和学术思想源流看其与吉益东洞的医学思想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