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463|回复: 7

《和汉药百科图鉴》附录:实用汉方治疗(处方的应用)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93

积分

22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3
发表于 2014-11-18 1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难波恒雄 著;钟国跃 译.和汉药百科图鉴·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转自:http://gongjushu.oversea.cnki.ne ... R20060737500A000050

实用汉方治疗(第Ⅰ卷中收载)

为实用方便,简略解说了各种疾病的处方选用。但对于外行来说,仅照书本记载使用汉方处方是不安全的。虽说汉药与其他合成药物相比较为安全,但毕竟是药物,不能说完全没有副作用。俗话说“一知半解常出错”,所以要服用汉药时请一定要和专业的医师、药剂师等商量。本部分是对カラーブックス《汉方药入门》 (1970,保育社出版)中的“实用汉方治疗”部分作了补充而成。欲更详细了解汉方疗法者,请参考下列关于汉方医学的解说书。

•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清水藤太郎共著:《汉方诊疗の实际》,1954,增补改订版,南山堂。

•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清水藤太郎共著:《汉方诊疗医典》,1972,第3版,南山堂。

•大冢敬节著:《症候による汉方治疗の实际》,1967,增补第2版,南山堂。

•西山英雄著:《汉方医学の基础と诊疗》,1969,创元社。

•山田光胤著:《汉方处方应用の实际》,1972,第3版,南山堂。

•藤平健•小仓重成共著:《汉方概论》,1979,创元社。


《和汉药百科图鉴》附录:实用汉方治疗(处方的应用)
(处方后括号内的数字参考:《和汉药百科图鉴》附录:常用处方集



内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邪):俗称“かぜひき”,症见恶寒或恶风、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伤寒论》中的所谓中风大概与现今的感冒相当。
  感冒初期脉浮而有力,有恶寒或恶风、发热、项背强直、头痛、无汗等症状时,有体力(大体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实证——译者注)用葛根汤(29)。葛根汤证(日本汉方医学强调“方证对应”,把症候与主治该证的方剂直接关联起来,其诊断结论就以“××汤证”来表示——译者注)咽喉有刺痛感者加桔梗,头痛剧烈者加石膏。伴有关节痛、腰痛等症状的患者用麻黄汤(271)。虚证脉浮而微者用桂枝汤(73)。似麻黄汤证,脉沉细、头痛发热但头部又畏冷怕凉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272)。感冒初期症状进一步发展,由太阳病转为少阳病,无恶寒头痛,但口苦而粘腻、无食欲、剧烈咳嗽时用小柴胡汤(142)或柴胡桂枝汤(102)。平素有哮喘之疾,感冒久治不愈引发哮喘时用小青龙汤(145)。肠胃较弱,即使服用葛根汤仍感胸部痞满者可用香苏散(88)。
  支气管炎(气管支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但处方通用。主要症状为咳嗽,剧烈时出现胸痛。慢性者可见咯痰、呼吸困难等。
  感冒难愈、咳嗽频发、清晨面部浮肿者用小青龙汤(145);肠胃弱或略有贫血者用苓甘姜味辛夏汤(292)。有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口渴等症状时用麻杏甘石汤(274)、越婢加半夏汤(麻黄6,石膏8,生姜3,大枣3,甘草2,半夏4);肠胃弱服上述方剂后无食欲者用香苏散(88)。咳嗽颜面潮红、时常痉挛性干咳欲呕者用麦门冬汤(237);兼有发热、口渴者用竹叶石膏汤(193)。嗜烟者晨起咳嗽不断,痰粘稠者用栝楼枳实汤(39)。
  痰粘稠、长期咳嗽者用清肺汤(173)。剧烈咳嗽,咽喉如有痰阻滞样感觉的干咳、易心悸亢进者用半夏厚朴汤(242),并根据病人体质情况与小柴胡汤(142)或大柴胡汤(186)等合用。老年患者咳嗽、夜间加剧、干咳少痰时用滋阴降火汤(112)。
  支气管哮喘(气管支喘息): 《素问》中有“喘息”一名,但后世却称为哮喘、哮吼等。支气管哮喘系过敏性疾病,病因复杂。临床的治疗药物有麻黄成分之一的麻黄碱、甾醇等的制剂,但都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
  中医一般使用与支气管炎相同的方剂,如小青龙汤(145)、麻杏甘石汤(274)、半夏厚朴汤(242)与麻杏甘石汤的合方等。但也有一些针对性的治疗哮喘的处方,如《外台秘要》中的神秘汤(160)即是一例,通常该方使用时再加味厚朴、紫苏叶。小青龙汤等含麻黄的方剂不宜于食欲不振、下痢、极度衰弱、贫血、四肢发冷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宜用苏子降气汤(181)。顿服(发作时服用)药有甘草麻黄汤(43),但体衰虚弱者或老人、儿童不宜。有胸胁苦满、胸直肌强硬的四逆散腹证样症状时用柴胡鳖甲汤(105)。胸膈至两胁下痞实、便秘时可给予大柴胡汤(186)。体质强壮但心胸狭窄之神经质患者可用大柴胡汤和半夏厚朴汤(242)。
  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扩张症):系慢支、肺结核、肺气肿等的继发性中、细支气管扩张症,其特点是咯痰极多、痰有臭气。
  疾病初期可根据症状选用小青龙汤(145)加杏仁或越婢加半夏汤(麻黄6,石膏8,生姜3,大枣3,甘草2,半夏4)。若病情恶化、体力衰弱、咯痰难出时用贝母汤(235)、苇茎汤(2)。自诉胸胁苦满、咳嗽胸痛、心下部痞硬者可用柴陷汤(99);皮肤松弛、枯燥时用枳实汤(39)。
  肺炎:有支气管炎继发性引起的粘膜性肺炎和感染肺炎双球菌等引起的急性纤维性大叶性肺炎两类。
  粘膜性肺炎初期可用小青龙汤(145)、参苏饮(159)加桑白皮。大叶性肺炎初期,尚有体力,脉浮紧、恶寒、体痛、口渴、无汗时用大青龙汤(188)。恶寒、体痛症状消失,但烧不退、胸胁苦满、口苦苔白者用小柴胡汤(142);小柴胡汤证,剧烈咳嗽、痰粘稠者用柴陷汤(99)。退热后痰多积于咽喉、咳嗽难眠者用竹茹温胆汤(192)。小儿肺炎、持续发烧、咳嗽不止时用竹叶石膏汤(193)。平素胃肠功能弱或老人患者宜用附子的方剂真武汤(161)。
  胸膜炎(肋膜炎):症见发烧、全身倦怠、肤色苍白、食欲不振、渗出液急速渗出滞留时出现呼吸困难、指甲嘴唇等发绀。
  一般多属于柴胡方剂之证,如小柴胡汤(142)、柴陷汤(99)、柴胡桂枝汤(102)、柴胡桂枝干姜汤(101)等均可使用。体力衰弱、脉散大且缓、腹部松弛、食欲不振、盗汗者可用补中益气汤(266)。胸膜炎系女性多见之证,居于小柴胡汤与补中益气汤之间的中间型者可用逍遥散(154)。
  肺结核:肺结核的病因虽然源于结核菌,但其发病受器质性因素的影响很大。由于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生素或化学疗法药品的开发,肺结核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但似乎不能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的患者并未减少。中医学称此为痨咳、痨瘵、骨蒸等。
  针对微热、盗汗、咳、痰等症状可以用很多方剂,但一般以温补剂为主。疾病初期,体力尚存、倦怠、食欲不振、微热之时用小柴胡汤(142)或补中益气汤(266);病情发展,易倦、盗汗、头汗、易下痢之患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慢性患者、元气亏损、极感疲劳之人用补中益气汤,而略呈实证者用加味逍遥散(35)。发热、咳嗽剧烈者用《和剂局方》之人参养荣汤(229),证相似但极度虚弱者需用秦艽扶羸汤(157)。咳嗽剧烈时用麦门冬汤(237);微热但咽喉干燥、口中冷感、背心冷得打颤的患者用补肺汤(268)。动悸、气喘、伴有剧烈咳嗽、恶心或血痰者,用炙甘草汤(126)作为滋润剂。结核初期,微热、盗汗、易倦者用人参散(麦门冬、柴胡、茯苓各4,牡蛎、芍药各3,人参、鳖甲、甘草各2)。咳嗽痰稠难出、有便秘感、肤色浅黑、脉细数无力者用滋阴降火汤(112)。长期低烧但无其他自感症状时用桂麻各半汤(80)解热。对补中益气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尚不能止住的盗汗,可用当归六黄汤(219)。并发有咽喉结核而咽痛、声音嘶哑时用百合固金汤(245)。

  2.消化器官疾病

  口腔炎(口内炎):系乳儿的营养失调症,或与感冒、肺炎、急性传染病等并发的口腔粘膜和舌部等的细菌性炎症,分为粘膜性(卡他性)、疱疹性、溃疡性、败血症性等几种类型。一般以疱疹性口腔炎多见。
  口腔炎初期,有炎症、肿胀、疼痛等症状,口舌干而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可用三黄泻心汤(108),无便秘者用黄连解毒汤(18)。并发肠胃炎,自诉心下痞满、精神不安者宜用甘草泻心汤(41)。实证,口腔粘膜糜烂、舌肿痛难以进食、有便秘倾向者用凉膈散(291),无便秘时则用加减凉膈散(23);病情发展出现口唇、舌糜烂时用柴胡清肝汤(104)。
  胃炎(胃カタル):胃炎有急性、慢性之分,但中医学并不特别加以区分。急性胃炎常伴有肠炎,自诉有口渴、恶心、呕吐、胃部胀满、疼痛等症状,口臭,有苔。慢性胃炎则以消化不良为其特征。
  症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痢、心下部痞满、时常肠鸣者用半夏泻心汤(139);兼有胃痛时用黄连汤(黄连、甘草、干姜、人参、桂枝各3,半夏6)。俗称伤食而有腹痛、呕吐、下痢者用胃苓汤(4)。实证患者,症见胸胁苦满、心下痞硬、恶心、呕吐、便秘、苔褐色、口渴时用大柴胡汤(186);患者略虚,自诉腹痛者用柴胡桂枝汤(102)。平时肠胃即弱、易伤食者,因过食、食物中毒而恶心、呕吐、腹部软弱膨满时用不换金正气散(249);因过食冷饮而腹痛、恶心、持续呕吐、身体衰弱、胃部水滞有声、嗳气不断者用丁香茯苓汤(199)。似生姜泻心汤之证,腹部无力虚弱、嗳气多者用旋覆花代赭石汤(178)。
  胃弛缓症,胃无力症(胃アトニ-症):食欲一般,但略微进食则出现胃部胀满、嗳气、恶心等症状。
  病情轻微时可用平胃散(260)、香砂平胃散(85)。病势加重,出现面色差、头重、目眩、饭后倦怠、欲眠等症状时用六君子汤(288)、香砂六君子汤(87)。伴有头痛缠绵难愈的胃扩张症则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若兼有心下胀满、腹部有力时用苓桂术甘汤(296)。体力尚好、腹部尚有力,而胃部始终感觉有物积滞而荡漾、嗳气者用茯苓饮(252),或再加吴茱萸、牡蛎。老人性胃扩张症,有五更泻症状者用真武汤(161)。
  胃下垂症:系胃部下端比正常位置变低的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者。
  体质虚弱者,腹部松软、皮肤苍白、胃部有重压感、食欲不振、头重目眩、四肢倦怠时用六君子汤(288)、香砂六君子汤(87)。无头重、目眩症状,但胃部有水滞留感、手足易冷、伴有下痢症状者用真武汤(161);若证扁实,心下痞满、嗳气、吐水则用茯苓饮(252)。本症常见于妇人,如人工流产后,自诉有头重、肩凝、动悸、便秘等症状者用加味逍遥散(35);若证略虚而有神经症状者用半夏厚朴汤(242)。肠胃功能较为强健者的胃下垂用补中益气汤(266),以改善其下垂症状。
  胃扩张症:一般自诉有口渴、胃脘胀满、有重压感等症状,伴有酸败、酸臭的嗳气,常有呕吐症状。
  症状初期可用平胃散(260)、香砂平胃散(85)、生姜泻心汤(139)等。若生姜泻心汤还不能止嗳气时用旋覆花代赭石汤(178)。心下部水滞振动有声、口渴、呕吐、小便少者用茯苓泽泻汤(257)。若元气亏损、贫血、皮肤松弛、四肢易冷、胃部常感积滞者用六君子汤(288)、香砂六君子汤(87)。比六君子汤证更虚损而有呕吐、腹痛者用丁香茯苓汤(199)。
  胃酸过多症:自诉食后胃部不适及胃痛、口渴、便秘。服用制酸剂后虽可一时缓解症状,但不能痊愈。
  饭前、饭后均有脐部腹痛、腹部无力、时常呕吐或吐酸水时用安中散(1)或小建中汤(140)。心下部痛、尚有腹力时则用柴胡桂枝汤(102),若伴有便秘时加大黄,若吐酸水则加茴香、牡蛎。若证似柴胡桂枝汤证,而左右腹直肌特别紧张时用四逆散(116)。若为实证,腹部充实、胸胁苦满、有便秘症候者用大柴胡汤(186);若心下部紧硬、食后胃部胀满而难以进食者用生姜泻心汤(139);若证略虚,嗳气多者用旋覆花代赭石汤(178)。
  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症状有胃痛、吐血、呕吐,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出现。
  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症等有同样的症状发展过程。
  腹力强者用柴胡桂枝汤(102);若较虚而无腹力、胃痛彻背者可用《千金方》之当归汤(216)。左右腹直肌紧张时用四逆散(116);若腹力较弱、胃部水滞振荡有声时用坚中汤(82)。脐周围动悸、腹肌软弱、胃部水滞有声、喜食甜食者宜用安中散(1)。若营养不良、贫血、浮肿、腹部无力、持续胃痛、呕吐者用四君子汤(118)、丁香茯苓汤(199)。实证患者,胃痛、胃出血时用黄连解毒汤(18)或三黄泻心汤(108)。出血多、大便黑色如焦油状者用温清饮(9)或芎归胶艾汤(53)。
  胃癌:现在尚无能完全治愈的方案,但可对症使用减轻症状的方剂。
  心下痞闷、自诉有重物压迫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用半夏泻心汤(243);嗳气重者用生姜泻心汤(139);比生姜泻心汤证略虚、无体力时用旋覆花代赭石汤(178)。进食即呕吐、秽物中多混有粘液时用利膈汤(287);食物难以咽下,强咽则胸痛时用当归养血汤(218)。在病情发展,出现恶心、贫血、浮肿等症状时有时也用六君子汤(288)、四君子汤(118)。
  肠炎(肠カタル):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是下痢,细菌性者还伴有高烧。因细菌侵入部位有小肠、结肠、直肠等不同部位,其症状也有差异。慢性肠炎的主要症状有:下痢或便秘、腹部不适感、腹鸣及轻度疼痛,有时伴有神经症状。
  通常心下痞满、腹鸣下痢时用半夏泻心汤(243)、生姜泻心汤(139)、甘草泻心汤(41)等泻心汤类处方。尤其是胃症状轻微而下痢严重者用甘草泻心汤(41)最宜。肠胃虚弱之人因食冷饮、或腹部受凉引起呕吐、下痢、腹痛时用人参汤(231)或藿香正气散(26),对儿童夏季下痢或苦夏亦良。对水泻性下痢兼有口渴者用五苓散(98);若腹部略胀硬时用胃苓汤(4)。人参汤证伴有发热者用桂枝人参汤(74)。对人参汤、五苓散等未能治愈的急性吐泻、手足发冷、拘挛性腹痛、脉微弱者用四逆散(116)。对实证之人的下痢可随证应用葛根汤(29)、大柴胡汤(186)、桂枝加芍药大黄汤(67)。腹部无力、冷症、慢性下痢长期不能止者用真武汤(161)。
  阑尾炎、盲肠炎(虫垂炎):一般用外科手术治疗,但中医学称此为肠痈,内服药物治疗。在现代医学(西医)上对阑尾炎禁用下剂,并局部冷敷,而中医学则正好相反,使用下剂并局部热敷(热罨法)。
  若仅见局部肿胀,其他状况良好,脉迟紧时用大黄牡丹皮汤(184);若腹痛增加时用桂枝加芍药汤(68)或大建中汤(185)。桂枝加芍药汤只用于右侧下部腹痛、腹部胀满、脉缓之时;若为实证、疼痛剧烈时用肠痈汤(201)或再加入芍药。若为慢性症,皮肤色恶、腹部软弱、脉频数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283)。
  黄疸:黄疸并非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种症候,其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黄疸(炎症性黄疸,卡他性黄疸)。此外,还有源于肝癌、肝硬化等的黄疸。
  对单纯性黄疸初期有口渴、大小便不利症状时用茵陈蒿汤(6)。若便秘、胸胁苦满、心下部痞硬、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用大柴胡汤(186),或再加入茵陈蒿。心下部无痞满感而有尿量减少、口渴时用茵陈五苓散(7)。
  胆结石(胆石症)、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炎大多并发。胆囊炎一般有胸胁苦满的症状,系柴胡剂的适应证。胆结石有时伴有疝痛发作。
  有便秘症候、胸胁苦满、胃部胀满、呕吐、恶心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若证略虚时用柴胡桂枝汤(102)。对体质虚弱患者,诸症状缓慢出现时用小柴胡汤(142)。长期发烧、腹直肌紧硬且有黄疸症状时用解劳散(21)。胆结石、疝痛剧烈者可用芍药甘草汤(128)、大黄附子汤(183)、良枳汤(293)等镇痛方。
  肝炎、肝硬化(肝硬变):肝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肝炎又可分为流行性肝炎与血清肝炎两类,其肝炎病毒的种类也不同。肝炎及肝硬化是现代医学中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急性肝炎可部分地转变为慢性肝炎,进一步恶化则产生肝硬化。对肝硬化而腹水显著者,现在还无有效的药物。
  急性肝炎有黄疸、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时用茵陈五苓散(7);若心下痞满、有便秘倾向时用茵陈蒿汤(6);若伴有口苦、肩凝时用大柴胡汤(186)。体力正常或略虚弱、易倦、口渴、口苦、食欲不振、肩凝、盗汗、脐部动悸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若急性转为慢性,体质虚弱者有黄疸、腹部无力、腹直肌紧张、甚感疲劳者用小建中汤(140);心下部痞满、呕吐、下痢、手足冷之人用人参汤(231)。肝硬化初期腹水较少时可用柴苓汤(107)、分消汤(259)、五苓散(98)合人参汤(231)等去腹水。

  3.循环系统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瓣膜疾病有大动脉瓣闭合不全、大动脉瓣狭窄、二尖瓣闭合不全、二尖瓣狭窄、三尖瓣闭合不全、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瓣闭合不全、肺动脉瓣狭窄等之分。对这些疾病,中医虽难以根治,但阻止病情发展、减轻自觉症状则是可能的。
  体力较好,病情轻,有动悸、目眩、大小便不利症状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贫血、手足冷者用当归芍药散(215)。脉结滞、贫血、动悸、呼吸困难者用炙甘草汤(126);心悸亢进显著、下痢、手足冷者用茯苓甘草汤(255)。代偿机能出现障碍、呼吸急促、喘息、浮肿、心下部肌肉板强时用木防己汤(279)。
  高血压:常具有头痛、目眩、耳鸣、健忘、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脑神经症状以及动悸、呼吸不畅等循环系统症状。
  实证患者有胸胁苦满、肩凝、便秘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体格较健壮之人,自诉有面部上火、不眠、精神不安症状时用黄连解毒汤(18)或三黄泻心汤(108)。大柴胡汤证兼有神经质易怒、肩凝、头痛、胸部苦闷等症状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体虚之人,血色欠佳、腰痛、呼吸不畅、夜间小便频、时有足部浮肿者用八味丸(238)。虚证之人不能用柴胡剂或大黄时可用七物降下汤(123)。
  低血压:最高血压在100mmHg以下时称为低血压,因低血压而引起的头、胸、腹部等的症状称低血压症。
  一般多见于体质虚弱者,自诉有头痛、目眩、手足冷等症状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72)。若伴有胃部症状、头痛、目眩、站起时头发晕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平时肠胃即弱,血色差、怕冷、食欲不振、尿稀薄而频者可用人参汤(231)。下半身无力、腰足冷、夜尿多者用八味丸(238)。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心脏血管神经症):循环系统未见有器质性病变,但有神经机能不安定、心悸亢进、心脏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般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者,有心下部痞硬、心悸亢进、胸部压迫感、咽喉堵塞感、失眠等症状,此时可用半夏厚朴汤(242)。实证患者,自诉胸胁苦满、心下部胀满、心悸亢进、心脏疼痛,有便秘、肩凝、失眠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平时并非神经质之人,自诉有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动悸、胸部有压迫感时,可根据腹部症状的差异而用柴胡桂枝汤(102)加茯苓或柴胡桂枝干姜汤(101)加茯苓(吴茱萸)。
  动脉硬化症:系老人常见的动脉病变,其本质是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
  随硬化的动脉的位置不同其症状也各不相同,但全身性动脉硬化一般有失眠、头痛、目眩等自诉症状。冠状动脉硬化发展可引起冠心病、心源性喘息;肾脏血管硬化可导致动脉硬化性萎缩。
  实证之人有腹部胀满、肩凝、头痛、便秘等症状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大便秘结痛苦、胸胁苦满、小腹急结时用大柴胡汤(186)合桃核承气汤(209)。虚证之人,贫血、手足冷、目眩、头重、耳鸣、易倦时用加味四物汤(34)。腰痛、腰膝弱、甚感疲劳者用八味丸(238);证似八味丸证,但服药后引起下痢、食欲不振者可用小建中汤(140)。
  心病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不同,系心脏病患者发病时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极其苦闷难受。
  一般症状轻微时用五积散(93)。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心下痞硬时用木防己汤(279);无痞硬症状时用茯苓杏仁甘草汤(256)。此外还可随证使用治疗心脏疾患的其他处方。
  冠心病(狭心症):有以胸骨下部至心脏部位疼痛发作为主症状的症候群,分为真性冠心病、假性冠心病与心肌梗塞3种,但假性冠心病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症,可参考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法。
  冠心病重症,呼吸困难、胸背部疼痛时一般用栝楼薤白白酒汤(37)或栝楼薤白半夏汤(38)。轻症,痰塞胸部、胸痛、言语困难时用栝楼枳实汤(39);腹直肌抽搐、胸痛从胸部延至背部时可用当归汤(216)。
  脑溢血(脑卒中):系突发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症状,在丧失意识的同时随意运动机能也消失。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脑溢血,也可见于脑血栓、脑栓塞症。对脑溢血患者应绝对保持安静,略为抬高头部并速请医生。即使有幸保得性命,也常留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感情障碍、健忘症、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也即中医学所说的“中风”,对此采用中医治疗常常有较好的疗效。
  脑溢血刚发作时,若患者还能服药,有便秘者可用三黄泻心汤(108),无便秘者用黄连解毒汤(18)。实证,体格肥胖之人,有肩凝、呼吸困难、头重、便秘倾向者可用防风通圣散(263)。有动脉硬化、清晨头痛、肩凝、目眩症状,情绪不佳、健忘之人用钩藤散(200)。肥胖型实证之人,胸胁苦满、肩凝、气短、下半身麻痹者用大柴胡汤(186),并根据其腹部症状不同与桃核承气汤(209)或桂枝茯苓丸料(75)等合用。脑溢血后出现半身不遂、言语障碍、腹直肌紧张、易怒之人用抑肝散(284);知觉、运动、言语障碍者用续命汤(179)、强神汤(播州龟野的中风药) (55)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5 收起 理由
传说 + 15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和汉药百科图鉴》附录:常用处方集
下一篇:浅田宗伯小传

52

主题

593

积分

22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3: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4.关节及神经系统疾病

  关节疾病:包括急性关节风湿、淋疾性关节风湿、结核性关节风湿、梅毒性关节风湿、继发性慢性风湿、奇形关节炎、肩周炎等。中医学中将这些关节疾病称为风湿、中湿、湿痹、历节风、痛风等,认为系由风、湿、寒邪所引起的体质性病变,选用具有祛风(即外邪)功效的桂枝、葛根、麻黄、防风,有去湿(即水毒)功效的术、茯苓、防己、黄芪,能温寒促进新陈代谢机能之附子或镇痛之芍药等配伍治疗。而慢性症则被认为系血毒所致,选用活血驱瘀的牡丹皮、桃仁、地黄、当归、川芎等组方。
  急性多发性关节风湿,疼痛剧烈、患部微肿、发赤发烧不能伸屈者用甘草附子汤(甘草2,术6,桂枝3.5,附子1);若不甚疼痛则可用桂枝附子汤(77)。疼痛不如甘草附子汤证剧烈,但发热、发冷、口渴、有苔、发汗、小便少、厌食物及烟味者用越婢加术汤(12)。急性患者,发热恶寒、关节肿痛剧烈时用麻杏薏甘汤(275),若不甚疼痛可用麻黄加术汤(270)。慢性症,体力较衰者,患部轻度肿痛、手足一直发冷时用桂枝加苓术附汤(71)。瘦型人,患部关节肿,周围的肉脱落、皮肤色恶时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知母、防风、生姜、芍药各3,术4,甘草1.5,附子1);若病情发展,有贫血倾向、体虚之人用大防风汤(190)。证似麻杏薏甘汤证,体虚者用防己黄芪汤(261)。该方对肥胖之人,皮肤无弹性、虚胖、易汗、膝关节屈伸不自由的变形性关节炎也多用。
  神经痛:系与神经分布走向一致的疼痛剧烈发作时表现出的各种疾患,分为三叉神经痛、后头神经痛、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不管神经痛在何部位,初期属表实证、颈部至肩凝滞者用葛根汤(29);若病程缠绵不愈时用葛根汤加术附汤;表虚之人则用桂枝加术附汤(69)。三叉神经痛、口渴、尿少时用五苓散(98)。有头痛时用清上蠲痛汤(166)。三叉神经痛或后头神经痛、头冷喜带帽或头巾者,血色不佳、脉沉细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72)。肠胃弱之人的肋间神经痛、胸背部疼痛时用枳缩二陈汤(48);若背中感觉冰冷者用清湿化痰汤(165)。肋肩神经痛,心口至胁部痞满难受者用柴陷汤(99)。实证之人,腹部软弱、上肢麻痹疼痛者用防风通圣散(263)。因长时间受寒冷刺激而坐骨神经痛者,一般属冷症、腹部无力、脉沉弱时用五积散(93);因跌打等外伤引起瘀血留滞之坐骨神经痛用桂枝茯苓丸(75)或核桃承气汤(209)。随时足发冷、时有剧痛且便秘者可合用大黄附子汤(183)与芍药甘草汤(128);但对使用下剂后身体不适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129)。老人腰部神经痛,体虚,特别是糖尿病后继发的坐骨神经痛用八味丸(238)。妇人坐骨神经痛、手足冷、有贫血倾向、色白、皮肤无弹性而软绵者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3);夜间疼痛加剧、肠胃功能强者可用疏经活血汤(180)。
  偏头痛:其主要症状是剧烈头痛尤其是左侧疼痛更甚。发作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患部对触摸头发的轻微刺激也有疼痛反应。
  偏头痛发作时情绪很坏,伴有反胃、手足发冷、脉沉迟者用吴茱萸汤(95)。对习惯性头痛,有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数时用五苓散(98)。平日肠胃较弱、足冷、目眩,天气变坏时则出现头痛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更年期障碍之偏头痛有头重、肩凝时用加味逍遥散(35);体力较好,面色黑,体格壮实的女性,症见肩凝、上火、便秘、少腹部胀有压痛感时用桃核承气汤(209);体力弱、寒证、腹直肌紧张之女性月经时的偏头痛用当归建中汤(211)。对有脑动脉硬化征候、情绪沉闷、肩凝、上火的所谓痫症之人的头痛用钩藤散(200)。
  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麻痹,可起因于中枢性,或起因于末梢性神经麻痹,一般是指末梢性面神经麻痹。
  因感冒引起的麻痹可用葛根汤(29)。若比葛根汤证虚,有寒证症状时用桂枝加苓术附汤(71)、当归芍药散(215),或两方合用。
  失眠症(不眠症):欲睡但难以入眠,或神经兴奋不能入睡。即使入睡,睡眠浅如打盹,次晨感觉疲劳。这些症状成为慢性症状者就称之为失眠症。
  体质虚弱者,身心皮惫、白日晕头晕脑,夜晚却大脑兴奋,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入睡时用酸枣仁汤(110)。有胃炎者,心下部痞硬、腹胀肠鸣、有下痢倾向、后头部重、梦多不能熟睡时用甘草泻心汤(41);平常肠胃较弱、体质虚弱者,易倦、时有贫血、记忆力衰退的,特别是老人的精神过劳之失眠症用加味归脾汤(32)。神经过敏患者,若平时仍有肠胃弱、胃部水滞振荡有声、梦多不能安眠时用加味温胆汤(31)。体格外强中干者、易受惊、胸胁苦满、心下部动悸、大小便不利、不能深层睡眠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有寒热往来,用柴胡剂无效时用正气天香汤(138)。有心下部痞满、不眠、不安等神经症状的目眩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或清心温胆汤(169)。
  神经官能症(ノィロ-ゼ,神经症,自律神经失调症):有不安神经症、心脏神经症、歇斯底里症、反应性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
  神经衰弱症是由身心过劳所引起的症候群,有知觉过敏、头痛、目眩、失眠、耳鸣、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感等症状。
  平素肠胃功能弱,有气郁、目眩、头重、发作性心悸亢进的患者用半夏厚朴汤(242)。神经过敏而易兴奋,自诉有便秘、上逆、失眠症状,引起早泄、遗精等性神经衰弱症状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若证略实,胸胁苦满、心下部痞满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心下痞满、腹部水鸣、常感不安而情绪不稳定、失眠之人用甘草泻心汤(41)。暴躁易怒、季肋下腹直肌痉挛患者用抑肝散(284)。气郁之症,胸部至心下部有堵塞感、无食欲、乏力者用香苏散(88)。若体质虚弱,有贫血、头重、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郁闷无精神者用香砂六君子汤(87)。自诉全身倦怠衰弱、有惊恐感、失眠者用归脾汤(51)、加味归脾汤(32),有时也用酸枣仁汤(110)。阳萎,自诉有食欲不振、神经过敏、失眠等症状,腹直肌拘挛者用小建中汤(140)。老人腰痛、脚无力、腹直肌僵硬时用八味丸(238);有阴冷症状时用天雄散(208)。身体壮实之人的阳萎,若有胸胁苦满、心下急迫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肥满型,有肩凝、便秘倾向、腹部胀满者用防风通圣散(263)。
  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是一种精神创伤性反应,从狭义来说是一种体格症状。中医学称其为脏燥,“脏器燥动”这种称呼是很恰当的。
  自诉感觉有球状体从胃部上逆堵塞咽喉(咽中炙脔),即所谓歇斯底里球者用半夏厚朴汤(242)。歇斯底里发作,又哭又笑、神志朦胧,常打哈欠之人用甘麦大枣汤(44);若兼脐下动悸、剧烈腹痛者用苓桂甘枣汤(295)。发作性腹痛、感觉从下腹部有物向胸部上顶,短时性神志失常者用奔豚汤(269)。情绪多变、精神不定、爱幻想、脸色恶、体虚者用茯苓补心汤(茯苓、生地黄、麦门冬、酸枣仁各4,人参、白术、当归、芍药、陈皮、黄连各3,甘草1,乌梅2);若血色好,但有便秘倾向的实证患者用三黄泻心汤(108)。

  5.新陈代谢疾病

  肥胖症:脂肪组织过度增加,超过标准体重,从而引起各种身体运动障碍及机能障碍的疾病。
  一般属实证者居多,自诉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肩凝、目眩、便秘者用大柴胡汤(186);或虽无胸胁苦满但感觉腹胀者用防风通圣散(263)。大柴胡汤的腹证有动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防风通圣散之腹证,有咳嗽、呼吸困难、口渴等症状时用厚朴麻黄汤(厚朴、半夏、杏仁各4,麻黄、五味子各3,石膏、小麦各10),若兼有便秘倾向者可再加大黄。腹部胀满而弹性强、便秘严重者用大承气汤(187)。
  停经后发胖之人用桂枝茯苓丸料(75)或桃核承气汤(209)。阳虚证的所谓虚胖之人,乍见很壮实但色白肌软、易出汗者不能用下剂,用防己黄芪汤(261)。又,中年肥胖,伴有上火、目眩者用九味半夏汤(半夏、橘皮、甘草、柴胡、猪苓各3,泽泻、茯苓各4,干姜、升麻各1)加赤小豆。
  贫血:即血液单位体积中红血球减少、血色素减少。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贫血与原因明确的继发性贫血两大类。常见症状有皮肤及粘膜苍白、心悸亢进、贫血性心脏杂音、无力等。中医学称之为亡血。
  贫血持久、口干、睡眠浅之人有便秘时用十全大补汤(132)等的地黄方剂;但有呕吐、下痢等胃肠道障碍者用人参汤(231)、四君子汤(118)、归脾汤(51)等。贫血严重,用地黄方剂后更恶化者应用以人参作主药的四逆加人参汤(115)或独参汤(223)。
  急性失血性贫血、有出血鲜红、上火、不安者用三黄泻心汤(108)或黄连解毒汤(18);若出血色暗、寒证之人用芎归胶艾汤(53)。贫血而有动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者用炙甘草汤(126);若浮肿、目眩、有出血倾向者用茵荆汤(5)或四逆汤(117)合猪苓汤(202)。钩虫所致贫血用绿矾丸(297)。
  巴塞多氏病(甲亢):系一种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的自体中毒症,也有观点认为是一种神经症。定型之病症主要有梅泽堡三主征,即心动过速、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中医学称其为“蟹眼”。
  心悸亢进显著、口渴、脉结滞者用炙甘草汤(126);有上火、口渴、皮肤发作性热感等症状者用白虎加桂枝汤(246)。早期,有体力,但有胸胁苦满、心下部胀满的腹部症状、动悸、失眠、易疲劳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证略虚,腹力弱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自诉心下痞硬、腹鸣、下痢、呕吐、失眠者用甘草泻心汤(41)。有神经衰弱倾向,咽喉梗塞感,易兴奋、失眠者用半夏厚朴汤(242)。妇人月经不调所致贫血、寒证者用当归芍药散(215)、桂枝茯苓丸料(75)等。
  紫癜(紫斑病):系坏血病、血友病等病因明确者以外的皮肤、粘膜等出血病的总称,分为单纯性紫癜、风湿性紫癜、腹部性紫癜、出血性紫癜、电击性紫癜等。
  轻度出血、手足发冷、自诉有疲劳感者用桂枝加附子汤(77),还可用芎归胶艾汤(53)、温清饮(9)等止血。腹部性紫癜,有严重肠胃障碍、腹痛、下痢、呕吐、腹部胀满等症状时用桂枝加芍药汤(68);若呕吐严重则用人参汤(231);若出血、贫血但不呕吐时用归芪建中汤(45);手足厥冷、脉弱者用真武汤(161)。风湿性紫癜初期症状,兼有恶寒、发热等表证时用越婢加术汤(12)。病势缠绵有疲劳感者用疏经活血汤(180)。
  糖尿病:即中医学称之为消渴的疾病,系高血糖的症候群。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真性糖尿病与岛外糖尿病(胰外性)两大类。糖尿病的主要征候有多饮、多食、多尿,虽食欲强但人消瘦、倦怠、易倦、精力减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用地黄、人参的处方,以改善包括糖代谢在内的全身新陈代谢异常,同时采用食物疗法。
  体格、营养状况良好的身居要职之人,有口渴、多尿、便秘、胸胁苦满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加地黄;伴有腹部软弱、肩凝、呼吸困难者用防风通圣散(263)。有口渴、多尿、全身倦怠、精力减退、腰部以下有麻痹感觉而肠胃功能胶好者用生津汤(麦门冬、黄芪、栝楼根、人参、牡蛎各3,甘草1.5,黄连1,地黄4)。糖尿病初期,体力尚存,自诉口渴、尿多者用白虎加人参汤(247);皮肤无光泽、枯燥、目眩者用竹叶石膏汤(193)或麦门冬汤(237)加石膏。全身衰弱、无食欲之糖尿病患者用人参汤(231)、十全大补汤(132),或后者加兰草[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rucz.(フジバカマ)的干燥地上部分,现日本市场上称之为泽兰]。
  痛风:由于新陈代谢异常致使正常状况下很易通过肾脏排泄的尿酸或尿酸盐在体内大量形成,血液中尿酸异常增加,沉积于关节等处而引起的疼痛。旧时因多发生于美食家,故又称之为帝王病。一般认为系蛋白质代谢障碍所致。
  营养状况良好、肥胖型并承担有繁重工作的人,有胸胁苦满、腹部胀满而压痛等症状时用大柴胡汤(186)与桃核承气汤(209)或与桂枝茯苓丸料(75)的合方。腹证无胸胁苦满,但腹部软弱、肩凝、呼吸困难、便秘时用防风通圣散(263);肤色白,所谓虚胖者,有多汗、下肢浮肿时用防己黄芪汤(261)。痛风发作,疼痛剧烈、发热、恶寒、小便不利、浮肿时用越婢加术汤(12)。


        6.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肾病:肾炎有急性球体肾炎,一般所说的肾病,多是指肾病型慢性肾炎。中医学自古所称、的溢饮、水病、水肿等,就包括有肾炎与肾病。
  脸色恶、浮肿、尿量减少、口渴,时常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时用五苓散(98);与五苓散证相比,属实证,未见贫血、脉有力、浮肿而不虚软、尿量减少、烦躁时用越婢加术汤(12);若似五苓散证,口渴、尿少、浮肿、便秘、心下部胀满、胸部闷之时用茵陈蒿汤(6)。急性肾炎初期伴有浮肿紧硬、血压亢进、脉浮紧、恶寒、发热、咳嗽、喘鸣等症状时用小青龙汤(145)。浮肿紧硬,湿疹等皮肤病所致肾炎,或虽无浮肿但有蛋白尿、胸胁苦满、发热、嗳气、食欲不振者用小柴胡汤(142)加茯苓黄连;伴有脸色苍白、口渴、尿少者合用小柴胡汤(142)与五苓散(98)。慢性肾炎,虽无浮肿但下半身倦怠、夜尿多、蛋白尿、高血压之人用八味丸(238)或其汤剂八味丸料。该处方也用于肾硬化及肾萎缩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可加入钩藤、黄柏、牛膝、车前子。对手足及面部不甚浮肿,但腹水显著、脉沉紧者可用分消汤(259)。体力普通者的浮肿严重、尿量减少时用导水茯苓汤(221)。体力、气力皆衰、浮肿长时间不能去时用补气治湿汤(白术、茯苓、陈皮、苍术各3,人参、黄芪、厚朴、泽泻、木通、麦门冬各2,升麻0.5),若更伴有腹水者可用补气建中汤(265)。慢性肾炎或肾病,有心功能不全、呼吸亢进、心脏肥大、喘鸣等、心下部痞硬有抵抗感、尿量减少时用木防己汤(279)。慢性肾炎继发肾萎缩,自诉有耳鸣、耳背者用滋肾通耳汤(121)。慢性肾炎、高血压者,不管有无浮肿都可用七物降下汤(123);若无浮肿,但脐部动悸、高血压、便秘、耳鸣、尿量减少、胸胁苦满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虚证有贫血倾向者,有浮肿、心悸亢进、喘鸣等症状时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292)。妇人肾炎,便秘、头痛、目眩、高血压、少腹急结时用桃核承气汤(209);若贫血、肩凝、动悸、腰痛等寒证之人用当归芍药散(215)。妊娠肾或妊娠肾病,腰足冷、浮肿、易出汗、易倦怠者用防己黄芪汤(261)。
  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若肾盂有感染,多少会导致实质性感染,所以有人认为不可能有单纯的肾盂肾炎。炎症起因于细菌感染,大多继发有膀胱炎。
  尿意频数、口渴、排尿疼痛患者用猪苓汤(202),也可针对瘀血的腹证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桃核承气汤(209)、桂枝茯苓丸料(75)。证似大黄牡丹皮汤证而比之稍虚,自诉平日腰痛、腰背倦怠感者用八味丸(238)。疝痛发作、腹痛剧烈、腹部冷感、紧张而气滞时用大建中汤(185);若腹肌胀硬、腹痛剧烈时顿服芍药甘草汤(128)。证似大建中汤证而更实,腹痛偏于脐侧的左或右方时用大黄附子汤(183)。肥胖之人,自诉腹部胀满、便秘时用防风通圣散(263)。
  尿道狭窄:系指尿道壁失去扩张性的状态,其原因有先天性畸形、痉挛性、炎症性、肿疡性、壅塞性、压迫性、斑痕性等。排尿时有疼痛感、尿频、严重时可引起尿闭。
  实证有便秘倾向者,自诉排尿时痛苦不堪时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淋毒性,有尿频、排尿痛苦时用龙胆泻肝汤(290)。此外,一般尿道狭窄者用腾龙汤(222)。
  阴囊水肿(阴囊水瘤):系睾丸固有鞘膜间积留浆液的疾病,有急性症与慢性症之分。
  中医学称之为阴肿。
  近代医学上诊断为阴囊水肿时,首先给予五苓散(98)加车前子、木通以改善水分代谢状况,若无效时用半夏厚朴汤(242)。并发睾丸炎时用龙胆泻肝汤(290),该方也系一般的淋病处方。
  前列腺肥大症(前立腺肥大症):前列腺发生良性瘤,压迫尿道使排尿困难。一般认为起因于老年人激素平衡失调。
  精力减退、腰足冷、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少且有残尿感时用八味丸(238)。下腹部压痛、少腹急结、小便不利时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实证有便秘倾向时用大黄牡丹皮汤(184)或核桃承气汤(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93

积分

22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科·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月经困难):月经时有痉挛性疼痛,也可见大量出血者。根据其病因可大致分为器质性月经不调、炎症性月经不调、神经性月经不调几类。
  炎症性月经不调在月经前有剧烈腹痛,但经血排后则感轻松舒畅;下腹拘挛,有压痛、剧痛时用核桃承气汤(209),疼痛消失后则用折冲饮(174)。经血少、下腹部瘀血积聚、以脐为中心疼痛剧烈时用牛膝散(92)。体质虚弱、生殖器官发育欠佳者,腹肌紧张、疼痛剧烈时用小建中汤(140)或当归建中汤(211)。器质性月经不调症,在经血增加后反而疼痛加剧,有贫血倾向的寒证患者用当归芍药散(215)。下腹部有瘀血块、抵抗感压痛用桂枝茯苓丸料(75)。神经质之妇女易发生神经性月经不调,对伴有歇斯底里症之月经痛可用正气天香汤(138)。
  月经过多(子宫出血等):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经血量过多者称月经过多;周期明显缩短而月经频繁者称频发月经。这两种病常交替发生或并发。若病情发展,可转变为子宫出血。
  慢性贫血而身体虚弱者,脐部、下腹部疼痛时用芎归胶艾汤(53),该处方也用于妊娠中各种出血症的止血。中等偏瘦身高的女性,上火面部充血、任何时侯都觉烦躁、情绪不稳、有便秘倾向者的出血用三黄泻心汤(108);头重、上火、下腹部抵抗压痛者用桂枝茯苓丸料(75)。体力不甚衰,且贫血也轻,但出血缠绵不止者用温清饮(9)。更年期出血、腰足冷、手掌热、口唇及皮肤干燥、腹部胀满、下腹部疼痛者用温经汤(8)。长期出血、贫血严重、脉无力、腹部无力、食欲不振、失眠者用归脾汤(51);若长期出血而身体消瘦者用十全大补汤(132)。
  停经(无月经):至少超过两个月经周期而不来月经者才能称停经,病理性停经可分为子宫性停经、卵巢性停经、下垂体性停经、过卵泡样激素性停经、全身基因性停经等。
  因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卵巢机能障碍、子宫粘膜萎缩等引起的停经用四物汤(125)。
  体质虚弱、贫血者的停经、痛经用加味逍遥散(35);或该方中再加地黄、香附子。因分娩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衰弱、疲劳困倦用十全大补汤(132)以补血,或用独参汤(223);若服用后出现食欲不振者用补中益气汤(266)或归脾汤(51)。子宫炎等疾病之后的停经、下腹部感觉有瘀血块者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有便秘、上火、头痛、充血时用桃核承气汤(209)。臆想妊娠等精神性经闭用半夏厚朴汤(242)或香苏散(88)。寒证,自诉有寒冷引起腰痛、下腹部痛的停经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3)。
  子宫内膜炎:系子宫颈及子宫粘膜炎症,有急性症与慢性症之分。中医学称之为带下,日本俗称“こしけ”(白带)。一般微生物性的内膜炎系急性症,采用化学药品与抗生素更好;但非微生物所致的慢性症则多用中医复方治疗。
  实证之人,腹直肌紧张、自诉下腹部有抵抗与压痛感、带下时用龙胆泻肝汤(290)。
  带下、腹痛、下腹部有压痛感等,月经过多、月经不调者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症状进一步加重,有发热、炎症、充血、便秘等症状时用桃核承气汤(209);若炎症恶化、充血严重、下腹部胀满、疼痛、便秘、带下恶臭且多者用大黄牡丹皮汤(184)。炎症、充血不明显,寒证有贫血倾向、月经不调、腹痛、腰痛、白带等症状者用当归芍药散(215)或加味逍遥散(35)。慢性症、带下、腹部无力、下腹部麻木感、时有子宫出血、手足发烧者用芎归胶艾汤(53)。出血久不止、贫血、带下、有失眠、健忘、不宁等神经症状者用归脾汤(51)。慢性主要有带下症状者一般用八味带下汤(240)。
  子宫后屈、子宫下垂、子宫脱出:子宫后屈有先天性的,但以产褥期的子宫诸韧带松弛所致者为多。子宫下垂也是由于诸韧带延伸所引起的。中医学的所谓“阴挺下脱”、日本俗称的“茄子”即是指子宫下垂、子宫脱出。
  虚证,略贫血、易倦、腹部软弱、寒证之妇女用当归芍药散(215);后屈症时,有下腹部痛、腰痛,寒证时有月经异常、下腹痛、腰痛、口舌干燥、手掌烦热时用温经汤(8)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3)。肥瘦、身高中等之妇女,腹部紧、比之当归芍药散证偏实者用加味逍遥散(35)加地黄、香附子。实证,瘀血多、下腹部有抵抗感与压痛时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便秘、左侧腹部有瘀血块时用桃核承气汤(209),右侧有瘀血块则用大黄牡丹皮汤(184)。
  不孕症:有先天性不妊症与后天性不妊症之分。若原因在于女方,主要有卵巢功能不全与输卵管闭塞,此外也有子宫发育不全、子宫诸疾病的原因。服用中药治疗的是不需要外科手术的那些患者,主要着眼于体质的改善。
  诊断为子宫发育不全、卵巢机能发育不全的妇女,血色差、虚弱、寒证之时用当归芍药散(215),或作汤剂的当归芍药散料。病因为子宫内膜炎、卵巢炎等时,下腹部有瘀血而抵抗压痛、上火之人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比之桂枝茯苓丸料证更实,兼有便秘倾向者用桃核承气汤(209);若证之虚实介于当归芍药散证和桂枝茯苓丸料证之间,下腹部压痛敏感者用折冲饮(174);若炎症、充血比桃核承气汤证更重,又有带下恶臭者用大黄牡丹皮汤(184)。虚弱体质的妇女,经常腰足发冷、肤色晦黯、月经紊乱、掌心发烧时用温经汤(8)。体质虚弱易倦、腹直肌挛急者用小建中汤(140)或当归建中汤(211);有贫血倾向者用十全大补汤(132),或加味逍遥散(35)加地黄、香附子。
  妊娠恶阻:也即所谓的“妊娠反应(つわり)”,恶阻即因恶心而阻隔饮食之意。
  轻症而不衰弱、心下部有不快感、心悸亢进、轻度目眩、胃内停水时用小半夏加茯苓汤(150),若更有热症、粘痰时用二陈汤(228)加黄连、缩砂、连翘;若有神经症状、歇斯底里倾向者,咽喉似有物而瘙痒、发汗、小便频数、咳嗽时用半夏厚朴汤(242),若症状明显而前处方无效时用伏龙肝汤(251)。咽干饮水后即欲吐时用五苓散(98)。体质虚弱,寒证,易下痢、虽无严重呕吐但口中任何时候都似有唾液潴留、腹部软弱者用人参汤(231);长期恶心、呕吐,全身渐衰弱者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料(40)。重症,进食即吐、头痛、目眩、失眠等,心下痞满、腹部无力、四肢发冷者用吴茱萸汤(95)。
  乳汁不足:乳汁分泌不足,曾经是婴儿哺育中的一大难题,但近年来几乎都用牛奶加工而成的奶粉。另外,为保持容颜美丽而不给婴儿哺乳的母亲也很多。母乳不足虽然已不再是婴儿哺育中的什么大问题,但却是一种令人担心的社会现象。
  产后体力未恢复时,乳房发育不完善者用蒲公英汤:蒲公英8,当归6,香附子、牡丹皮各3,薯蓣4);产后乳汁不出者,不管属什么证均可用乳泉散[栝楼根(天花粉)成粉末,单味多量服用]。此外,为使产后体力恢复,用十全大补汤(132)或芎归调血饮(54)等也宜。


儿科疾病


  麻疹:系由滤过性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俗称“はしか”或“あかもがさ”。由于在其潜伏期和前驱期都会出现特有的炎症,所以一旦疑心为麻疹时,应立即给予升麻葛根汤(153),以促进其发疹。本方味苦,若小儿拒服,也可用葛根汤(29)。此外,单用犀角也行。自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64)。伴有高烧、咳嗽、下痢时用葛根黄连黄芩汤(27)。发疹后仍高烧、口渴、谵语时用竹叶石膏汤(193)。发疹期间并发支气管炎等,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时合用小青龙汤(145)和麻杏甘石汤(274)。
  百日咳:系由百日咳菌引起的感染症,主要征候是痉挛性咳嗽,发作时咯出粘稠的半透明的痰。
  在炎症期与痉挛咳嗽期之后,出现喘咳、呕吐、结膜充血、脸面浮肿等症状时用小青龙汤(145)、麻杏甘石汤(274)加桑白皮,或合用两方。屡屡发生痉挛性干咳、脸面潮红、呕吐、气逆之症用麦门冬汤(237)加竹茹。若上述处方无效,身体衰弱时用橘皮竹茹汤(49);若皮肤干燥、持续痉挛性咳嗽、症状急迫者用甘麦大枣汤(44)。
  流行性耳下腺炎:也即所谓腮腺炎(おたくかぜ),中医学称其为“疱腮”、“虾蟆瘟”等。
  发病初期有恶寒、发热、脉浮时用葛根汤(29)。耳下腺肿大、持续发热、苔白时用小柴胡汤(142)加桔梗、石膏。若并发有睾丸炎时用龙胆泻肝汤(290)或腾龙汤(222)。
  体质虚弱(腺病质):一般表现为不活泼,易疲倦,神经质,肤色白,皮肤、粘膜等的抵抗力弱。
  体质虚弱的小儿一般用小柴胡汤(142)、柴胡桂枝干姜汤(101)。虚证,肌肉松弛、易倦、腹直肌薄而紧张的儿童用建中汤(140)。肠胃虚弱、脸色不佳、贫血而无食欲的小儿可用六君子汤(288)。发热、腹胀满、进食很好但羸瘦小儿用净腑汤(152)或鸡肝丸(62)。若证比净腑汤证更虚,有贫血者用消疳饮(137)或抑肝扶脾汤(286)。
  扁桃腺肥大:系慢性咽炎的伴随症状,多见于周岁以上的小儿。中医学所说的“喉痹”似乎是指急性扁桃腺炎。
  轻症,平常易感冒、胸胁苦满者用小柴胡汤(142)加桔梗、石膏。若皮肤浅黑、扁桃腺长年肿大、颈淋巴腺也肿大如豆、腹直肌紧张者用柴胡清肝汤(104)。并发慢性鼻炎或蓄脓症等时用荆芥连翘汤(61)。体质虚弱易倦、食欲不稳定、腹直肌表面紧张者用小建中汤(140)。
  夜啼、夜惊症:系小儿肾病的一种,因神经兴奋所致。
  神经过敏的小儿一般用甘麦大枣汤(44)。腹直肌紧张的疳症用抑肝散(284)。因腹痛而夜啼者用小建中汤(140)。神经质小儿,半夜突然坐起哭闹、受惊时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若症更实,心下部有抵抗感与压痛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
  肠胃炎:与成人的肠胃炎同样随证使用柴胡桂枝汤(102)、黄连汤(17)、不换金正气散(249)、五苓散(98)、人参桂枝汤(74)、人参汤(231)等。特别是虚证,有贫血倾向、水泻性下痢的儿童使用钱氏白术散(177)、参苓白术散(162)或启脾汤(78)。
  小儿急癎:中医称之为“惊风”,系婴儿与幼儿期发作的痉挛。
  体质虚弱、神经质小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证偏实,心下部有抵抗感,腹部动悸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痉挛反复发作,腹部紧硬,食欲虽好但消瘦者用净腑汤(152)或抑肝扶脾汤(286)。另,也可用妙功十一丸(278)作镇静剂,本方系富山县的反魂丹的原方。
  夜尿症:常见于寒证而神经质儿童。
  体质虚弱易倦、血色不佳、好甜食之儿童用小建中汤(140)。神经质、腹直肌胀、脐周围动悸的儿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0)。乍见似乎很有精神,但腹部发冷者用六味丸(300)。证较实,易出汗、咽干喜饮水者用白虎加人参汤(247)。
  支气管炎、小儿哮喘:易发生于对季节变化或台风等气温、气压变化敏感的过敏性体质的儿童。
  哮喘发作前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有尿意、咳出泡状痰、腹直肌胀、胃内停水之儿童用小青龙汤(145)。若证比小青龙汤证虚,血色恶、腹部无力、寒证、无力者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292)。乍见似乎精神很好,但胸胁苦满、呼吸急促、便秘等儿童哮喘合用大柴胡汤(186)与半夏厚朴汤(242)。若证虚无便秘时则用小柴胡汤(142)合半夏厚朴汤(242)。此外,还可对症使用麻杏甘石汤(274)、甘草麻黄汤(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93

积分

22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科疾病


  跌打症(打扑症):跌打引起的皮下出血,中医学认为属瘀血证之一而使用驱瘀血剂。
  一般的跌打用桂枝茯苓丸料(75)。跌打后肿痛剧烈,又有便秘倾向者用桃核承气汤(209)或鸡鸣散(81)。因跌打引起的突发的精神惊慌失措可用三黄泻心汤(108)。
  痈疽:毛囊或皮脂腺因化脓菌(主要是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疮疔集聚一群形成大的硬结。俗称“疔子 (おでき) ”。平时食肉多或糖尿病患者易患此病。
  初期患部红肿发痛、恶寒发热者先用葛根汤(29)发散,之后用十味败毒汤(133)。
  病灶发展即将化脓时用内托散(226)或排脓散(233),化脓严重时用托里消毒饮(191)。
  化脓开始后可用伯州散(236)以促进炎症部位脓疡形成。实证之人,易患痈疽者可用防风通圣散(263)以改善体质。作为外用药可并用左突膏(沥青800,黄蜡220,猪油58,胡麻油1000)或紫云膏(114)。痈疽治疗后有盗汗等时,可用归芪建中汤(45)以恢复体力。
  淋巴结炎:系致炎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到达淋巴结而引起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急性症可分为增生性淋巴结炎与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易发生结核,发生于颈淋巴结者称结核性颈淋巴结炎,中医学称其为瘰疬。
  初期有恶寒、发热时用葛根汤(29),继之用十味败毒汤(133)。淋巴结肿胀疼痛、胸胁苦满、口渴时用小柴胡汤(142)加石膏,有化脓时用内托散(266)或托里消毒饮(191)。体质虚弱、结核性患者用归芪建中汤(45)。若结核症状较轻、有微热者用小柴胡汤(142)加石膏。症状与前类似,皮肤浅黑、腹直肌硬者用柴胡清肝汤(104)。病情缠绵难愈、衰弱、贫血者用益气养荣汤(11)、十全大补汤(132)或归脾汤(51)。
  骨疽(骨结核):又称“骨疡 (かりえす) ”。主要系结核性慢性疾病,骨因营养障碍而出现坏疽,可分为骨髓性和骨膜性两种。
  体质虚弱,肌肉营养不足、发育不佳,腹肌拘急无弹力时用归芪建中汤(45)。病情恶化、极度衰弱、贫血时用十全大补汤(132),或归脾汤(51)。出现瘘管流脓不止者用瓜子仁汤(24)加桔梗。脊椎骨疽,下半身麻痹者用龟板汤(50)。
  关节炎:系关节部位的炎症,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关节炎进一步分为①浆液性关节炎,②浆液纤维素性关节炎(急性关节风湿、急性多发性关节炎),③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又分为①结核性、梅毒性或尿酸沉着(痛风)等特殊性炎症,②慢性多发性(慢性关节风湿、粘连性关节炎)。部分可参考关节疾病一项。
  急性浆液性关节炎系由关节扭伤、疲劳等引起,初期关节肿痛时用麻杏薏甘汤(275)或方中再加白术。疼痛轻微但肿胀严重时用越婢加术汤(12)。脚关节肿痛时用防己黄芪汤(261)。化脓性关节炎可随证不同选用与淋巴节炎相同的处方。结核性关节炎古时称之为鹤膝风,虚证无热时可用大防风汤(190)。
  疝气 (へルエア) :系腹部的某内脏被腹膜包被着从先天性或后天性(病理性)形成的孔洞中脱出的一种疾病。大致分为还纳性疝气、不还纳性疝气、嵌顿性疝气三种。中医学称之为“阴狐疝”、“肠瘕”等。
  体质虚弱儿童的疝气可长期饮小建中汤(140)。神经质患者,腹肌紧张、心下有抵抗感者可用小柴胡汤(142)或柴胡清肝汤(104)。并发有急性肠炎的疝气患者,腹部紧张、疼痛、恶寒、呕吐者用行气香苏散(83)。若便秘、下腹部胀而引起疝气者用大黄牡丹皮汤(184)。肠胃弱、腹部软弱、脉迟弱、四肢及腹部冷,自诉剧烈疼痛者用大建中汤(185)。瘦型老人或小儿的还纳性疝气,腹腔肿瘤反复出现又消失,自诉时常腹胀疼痛者用桂枝加芍药汤(68)。
  痔漏:系肛门附近出现慢性瘘管,起因于急性肛周脓疡及结核性脓疡的自溃。根据瘘管开口的部位可分为外痔漏、内痔漏和完全痔漏。
  体质差、肤色浅黑无光泽患者可长期服用当归连翘汤(220)。瘘管出脓、渐衰弱之人用托里消毒饮(191);慢性症,出脓不止招致贫血者合用归芪建中汤(45)与伯州散(236);衰弱显著时用十全大补汤(132)或归脾汤(51)。有体力及便秘倾向,排便时疼痛者用秦艽防风汤(158)或防风通圣散(263)。
  痔核:因肛门及直肠静脉丛的静脉瘀血,导致静脉瘤状扩张的疾病。习惯性便秘、妊娠、久坐、饮食、循环障碍、子宫位置异常等产生的瘀血,嗜烟酒、肉食引起的实性充血等都可能成为痔核的病因。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外痔核、内痔核、中间痔核、高位痔核等。
  痔核引起的疼痛、出血、肛裂等可用乙字汤(20)。症状严重时可用桃核承气汤(209)、大黄牡丹皮汤(184)、驱瘀血丸(58)。大量出血但尚未贫血、还有体力者用清肺汤(172、173),若引起贫血、体力衰弱时用芎归胶艾汤(53)。子宫或卵巢障碍引发的痔核用桂枝茯苓丸料(75)。
  脱肛(直肠脱、肛门脱):因排便或其他腹部加压时使直肠脱出于肛门之外,且不能自然缩还的疾病,即所谓直肠脱、肛门脱。
  脱肛疼痛剧烈时用当归建中汤(211),或甘草煎(忘忧汤) (42)洗患部。寒证有贫血倾向之人的脱肛用当归芍药散料(215)。体质虚弱、皮肤胀紧而无光泽者用赤石脂汤(127)或提肛散(207)。

皮肤科疾病


  湿疹:系最常见的皮肤病,俗称“あせも(痱子)”、“ただれ(糜烂)”、“くさ(湿疹)”。大体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中医学认为湿疹是由内脏器官的变化引起的,治疗方法多着眼于驱除瘀血、水毒,改善体质。
  实证肥胖型之人,胸胁苦满、有便秘倾向、患部湿润渐出现疮痂者用大柴胡汤(186),或与茵陈蒿汤(6)或桂枝茯苓丸料(75)合用。腹部软弱、患部渐红肿者用防风通圣散(263)。实证,下腹部有抵抗和压痛感、患部分泌物多而极痒者用桃核承气汤(209)、大黄牡丹皮汤(184);若证略虚,无便秘时用桂枝茯苓丸料(75)。胖瘦、身高中等的患者,患部红、有分泌物成疮痂、极痒时可用葛根汤(29);小便不利且有口渴时用越婢加术汤(12);若瘙痒难耐、口渴甚者用白虎汤(248)。有体力,分泌物稀湿成污浊疮痂、极痒时用消风散(151)。发疹少、带红色、剧烈瘙痒但分泌物少者用十味败毒汤(133)。患部干燥极痒、皮肤粗糙、从上腹部至两胁下腹部有抵抗感者用温清饮(9)。头面部湿疹,肤色浅黑者用清上防风汤(167)。小儿头部湿疹用马明汤[马明退(山茧)、大黄、甘草、红花、忍冬各1,郁金、石膏、连翘各2]。水疱疮、小儿苔癣用桂枝加黄芪汤(63)。虚证之妇女,有贫血、患部不结疮痂、干燥而痒时用加味逍遥散合四物汤(36)或当归饮子(210)。
  荨麻疹:是一种突然感觉皮肤瘙痒且发斑、几分钟或数小时后又完全消失的疾病。根据发斑的颜色可分为红色荨麻疹、白色荨麻疹、陶色荨麻疹,根据其形状又可分为图画状荨麻疹、蛇行状荨麻疹、环状荨麻疹。有急性症与慢性症。俗称为“かさぅるし”、“かさばろせ”,中医学称其为隐疹。与皮肤瘙痒症的区别在于后者无发斑。
  作为调整新陈代谢机能、改善过敏体质的处方可参照湿疹样随证选用大柴胡汤(186)、小柴胡汤(142)、葛根汤(29)加大黄石膏、防风通圣散(263)、桃核承气汤(209)、十味败毒汤(133)、荆防败毒散(79)、加味逍遥散(35)、茵陈蒿汤(6)、柴胡清肝汤(104)等。此外,急性荨麻疹,症见发热、极痒时用桂麻各半汤(80)。食物中毒引发的发疹、腹部胀满用大承气汤(187)或调胃承气汤(197)。食鱼中毒的荨麻疹用香苏散(88);若尿少浮肿时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73);多次反复转为慢性时用消风散(151)。
  多汗症:系汗腺分泌机能亢进引起的疾病,大体分为泛发性多汗症与局部性多汗症。
  狐臭(わきが)也是一种多汗症。
  体质虚弱者,泛发性特殊体质者用桂枝加黄芪汤(63)。颈部以上汗多微热时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盗汗多者用当归六黄汤(219)。手足多汗症,自诉腰痛、胃障碍者用补阴汤(人参、芍药、干地黄、熟地黄、陈皮、牛膝、破故纸、杜仲各2,当归、茯苓各3,茴香、知母、黄柏、甘草各1)。肤色白、肥满型的妇女之多汗症用补中益气汤(266)、十全大补汤(132)。
  痤疮(面疱,にきび):系因青春期发育旺盛、皮脂分泌过多而引起的毛囊部位的丘疹、脓疱。痤疮因起因不同而有很多种类,但最常见的是作为青春的标志的“粉刺(にきび)”,属寻常性痤疮。
  虚证、寒证、有贫血之妇女,腹部柔软伴有月经障碍者用当归芍药散(215)加薏苡仁;神经质有贫血症之人用加味逍遥散(35)加地黄、川芎,或合用加味逍遥散与四物汤(36)。胖瘦、身高中等之人,下腹部有抵抗与压痛感时用桂枝茯苓丸料加苡仁(76);有便秘者用桃核承气汤(209)。实证。颜面潮红、痤疮有发展趋势时用清上防风汤(167)。
  肤色浅黑而有光泽、手足多油汗者用荆芥连翘汤(61)。
  老人斑、雀斑(肝斑、夏日斑):老人斑即“肝斑”,又称“ しみ ”,系在面部、特别是眼部附近两侧对称性的界限清楚的色素沉着斑,女性月经来潮时多见。雀斑又称为“夏日斑”、“そばかす”,主要在面部、指甲等处形成的针头至豌豆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茶褐色至暗褐色的色素斑,在冬末、夏季时特别明显。
  中医学认为是瘀血所致,随证使用当归芍药散(215)、桂枝茯苓丸料(75)、桃核承气汤(209)、加味逍遥散(35)加地黄、川芎等驱瘀血方剂。
  疣(疣赘,いぼ):系皮肤表皮局部出现的良性组织增殖,可分为寻常性疣赘、青年性扁平疣赘、尖锐湿疣(尖圭コンジロ-ム)。此外也有老人性疣赘。
  一般取疣药用薏苡仁煎(281),有时也用麻杏薏甘汤(275)。有贫血倾向的寒证女性的疣用当归芍药散(215)或加味逍遥散(35)加薏苡仁。胃部虚弱者心下部痞满、腹鸣、无食欲时用半夏泻心汤(243)加薏苡仁;若有食欲但胃部有食物停滞感者用藿香正气散(26)加苡仁。


眼科疾病


  麦粒肿:眼睑红肿,近眼缘处生小硬结,数日后变为脓点,俗称“针眼(ものもらい)”。中医学称为偷针眼、眼丹等。麦粒肿多见起因于肠性自身中毒。
  实证,便秘者用调胃承气汤(197)或防风通圣散(263)。初期红肿疼痛时用葛根汤(29)或芎黄散(52)。对因胎毒而多发生麦粒肿的小儿用消毒丸(滑石、连翘、木通、黄芩、瞿麦子各1.5,大黄、甘草、蝉蜕各1)。若一次出现数个硬结可合用十味败毒汤(133)与明眼一方(防风、车前子、滑石、桔梗各3。菊花1.5)。妇女的麦粒肿多起因于瘀血,可随证选用桂枝茯苓丸料(75)、桃核承气汤(209)、大黄牡丹皮汤(184)。
  眼睑缘炎:系结膜炎菌、药物、体质等引起的眼睑缘部炎症,俗称“烂眼边儿 (ただれ眼 )”,中医学称其为“烂弦风”。
  易被化脓菌感染的体质主要是有瘀血所致,可用十味败毒汤(133)、荆防败毒散(79),妇女则用桂枝茯苓丸料(75)、桃核承气汤(209)。若仅有炎症、瘙痒、轻微疼痛时用葛根汤(29)加川芎、大黄、黄芩、石膏。小儿的烂眼边儿多是因胎毒引起的,可用马明汤[马明退(山茧)、大黄、甘草、红花、忍冬各1,郁金、石膏、连翘各2]。
  泪囊炎、结膜炎:泪囊炎即泪囊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结核性、梅毒性等几种。系细菌感染所致,自诉症状为自觉的流泪。中医学称之为“大眦漏”。慢性泪囊炎多伴有结膜炎。结膜炎系结膜的炎症,分急性与慢性两种。自诉有或大或小的眼屎、异物感、眼疲倦等症状。
  初期充血、肿胀、疼痛时用葛根汤(29)加川芎、大黄。体质虚弱、流泪不止系起因于水毒者用五苓散(98)、苓桂术甘汤(296);寒证之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72)、当归芍药散(215)。虚证老人,眼糜烂、受冷则流泪不止时可用止泪补肝汤(四物汤+木贼、蒺藜、夏枯草、防风各2)。流泪、充血、疼痛之人一般用小青龙汤(145)。眼糜烂、肿、分泌物多者用越婢加术汤(12)。皮肤浅黑、痤疮多、面部充血上火者用清上防风汤(167)。
  沙眼(トラコ-マ):是一种在未开发地区常见的结膜疾病,属肉芽性炎症。现一般认为其病原体与Prowarzeck-Halberstadter包入小体有关。
  轻症时用葛根汤(29)加川芎、大黄。急性炎症严重时用小青龙汤(145);若分泌物多、炎症已延及角膜者用越婢加术汤(12);颜面潮红、有便秘者用三黄泻心汤(108)。
  实证,病程转为慢性,有便秘倾向之人用防风通圣散(263)。虚证,慢性、脉沉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272)。
  水疱性结膜炎:角膜缘出现小水疱状细胞浸润,产生结膜充血、流泪、眼疲劳等。习称“翳子(めぼし)”,中医学称其为“睑生风粟”。易发生于体质虚弱、渗出性体质之人,可选用与结膜疾病相同的方药。
  白内障:系水晶体混浊的疾病,有多种病因。俗称“しろぞこひ”、“ぅみぞこひ”,中医学称其为“白内障”、“白内翳”。糖尿病性、老人性、继发性的白内障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
  疾病初期可选用与其他眼部疾病相类似的处方如葛根汤(29)加川芎、大黄、黄芩、石膏等。出现视力障碍者用苓桂术甘汤(296)加车前子。体质虚弱,眼中或冒金星、或视物成双影者用补肝汤(264)。实证,面部充血之人用三黄泻心汤(108);腹部胀满者用防风通圣散(263)。糖尿病性、老人性白内障,因身心疲惫、贫血而视力减退者用滋肾明目汤(122)、八味丸(138)、六味丸(300)。
  青光眼(绿内障):系由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炎性青光眼、单性青光眼)与继发性青光眼两大类。俗称“あおぞこひ”,中医学称其为“绿盲”、“绿风”、“雷头风”等。
  一般确诊为青光眼时先用羚羊角散(298)。初期症见头痛、角膜混浊、充血、发热等,刺激症状较轻时用越婢加术汤(12);若刺激强则用大青龙汤(188)。慢性症,有失眠、动悸、精神不安等神经症状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沉香天麻汤(205)、沉香降气汤(204)。妇女非月经期间发生之青光眼用桃核承气汤(209)。
  夜盲症:系因网膜杆状体机能障碍引起的对光觉、暗适应机能减退之症,俗称“とりめ”,中医学称其为“雀盲”。
  角膜干燥,睁眼即流泪者,胃部停水有声、脉沉时合用苓桂术甘汤(296)与鸡肝丸(62)。口干、体倦怠、小便不利、脉浮时合用五苓散(94)与鸡肝丸(62)。


耳鼻喉科疾病


  中耳炎:系中耳,也即鼓膜部分发炎之疾病,大体分为急性单纯性中耳炎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穿孔性中耳炎)。
  初期症见耳鸣、恶寒、发热、头痛、肩凝等时用葛根汤(29),化脓时用该方加桔梗、石膏;有呕吐时再加半夏。发病后二、三日,有热、口渴、口苦、苔白、食欲不振、胸胁苦满时用小柴胡汤(142),耳部流脓不止时则合用该方与香苏散(88)。证似小柴胡汤证,实证者用大柴胡汤(186)。耳鸣甚重、分泌物多时用荆芥连翘汤(61)。症转为慢性、耳背、耳鸣、流脓者用蔓荆子散(277)。虚证耳部流脓不止者用桂枝加黄芪汤(63),或用内托散(266)、托里消毒饮(191)、伯州散(236)以排脓。
  外耳道炎(外听道炎):系因感染化脓菌(主要为葡萄球菌)而引起的外耳道皮脂腺、耳垢腺的炎症。
  初期可用葛根汤(29)、十味败毒汤(133)或再加连翘。病情发展,出现化脓、肿胀时用荆芥连翘汤(61)、排脓散(233)。若开始排脓则改用内托散(266)或托里消毒饮(191)。
  梅尼埃氏综合征:系由法国的耳鼻喉科医生P.Meniere(1799~1862)发现的一种内耳性疾病,具有类似于三半规管障碍的美尼儿氏病症状,发作时有眩晕、呕气、耳鸣等症状。
  胃内停水、脉洪大、腹部壮实有力者用苓桂术甘汤(296);反之,若属寒证,有腹部软弱、脉沉弱、水样性下痢等症状者用真武汤(161)。平时肠胃弱、足冷、手足倦怠无力、目眩、恶心、头痛、食后欲睡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若见于有高血压症或动脉硬化症之人,自诉头痛、眩晕、肩凝、上火者用钩藤散(200);体格多少有些神经质,自诉有动悸、眩晕、耳鸣、失眠等症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妇女更年期障碍时的美尼尔氏综合征起因于瘀血,用桂枝茯苓丸(75)。色白虚胖之人,平时眩晕、贫血时用清痰除眩汤(天南星、半夏、天麻、苍术、川芎、陈皮、茯苓、桔梗、枳壳、羌活各2,甘草、生姜各1)。受精神性因素支配较强的人用清心温胆汤(169)、安神复元汤(黄芪、人参、当归、酸枣仁、枸杞子、黄芩、知母、防风、麦门冬、茯苓、远志、蔓荆子、龙眼各2,黄柏、甘草各1)。
  耳鸣:耳垢堵塞、外耳道与中耳的炎症、迷走神经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贫血、自律神经失调、更年期障碍等都可引起耳鸣。中医云:“耳为肾之窍”,认为耳鸣系水毒所致,多用改善水分代谢的处方。
  神经质之人,胃内停水、动悸、目眩等时用苓桂术甘汤(296)。有胃弛缓、胃下垂等胃部症状时用茯苓饮(252)。由妇女生殖器官疾病、更年期障碍等血脉之症引起的耳鸣用当归芍药散(215)。虚证极度贫血引起的耳鸣用十全大补汤(132)。身体壮实但神经质者,自诉有失眠、目眩、心悸亢进、腹部动悸、胸胁苦满等症状,血压高者的耳鸣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0),若体虚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01)。动脉硬化症之耳鸣,有头痛、肩凝、健忘之人用钩藤散(200)。阳实证,颜面潮红、目眩者用三黄泻心汤(108)。肥满型腹部充实胀满者用防风通圣散(263)。慢性肾炎或老年性耳鸣,有腰痛、口渴、腰足冷之人用八味丸(238);若更虚,极感倦怠时用滋肾通耳汤(121)。
  鼻炎:分急性症与慢性症两大类。急性鼻炎因气候变化、感冒等诱发,称为鼻粘膜炎、鼻感冒或“はなかぜ(伤风)”。慢性鼻炎由急性鼻炎转化而来,也有起因于咽扁桃体肥大症、副鼻腔炎等的,可再分为肥厚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后者有特异性恶臭时称为真性臭鼻炎。
  乳幼儿的急性、慢性鼻炎.鼻塞引起哺乳困难、睡眠障碍时用麻黄汤(271)。初期鼻炎有发热、头痛、鼻塞、鼻涕等时用葛根汤(29)。急性症,鼻涕多、打喷嚏时用小青龙汤(145);若粘液、脓性分泌物多时用十味败毒汤(133)加连翘或荆芥连翘汤(61)。
  蓄脓症(慢性副鼻腔炎):系上颌窦、前头窦、软骨窦、蝶形窦等副鼻腔出现化脓性炎症,脓汁蓄留之疾病。狭义的蓄脓症是指上颌窦蓄脓症(ハイモ-ル蓄脓症),上颌窦急性或慢性炎症而积蓄脓。慢性症起因于反复患病、致炎菌毒素、体质性因素,可引起嗅觉散乱、工作能力下降、中耳炎、习惯性扁桃腺炎等。症状表现有中鼻道息肉样肥厚,并时常可见息肉产生。
  急性症初期用葛根汤(29),转为肥厚性鼻炎、鼻息肉之慢性症时用该方再加川芎、大黄、桔梗、石膏、辛夷。平时肠胃虚弱,有胃部停水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244)。脓性鼻涕多者用辛夷清肺汤(155)。肌肉发达、皮肤浅黑、足手心湿润、腹直肌紧者用荆芥连翘汤(61)加辛夷。肥胖之人有便秘倾向的用防风通圣散(263)加辛夷;若体质虚弱、贫血、手足冷者用补中益气汤(266)加辛夷、藿香。
  衄血(鼻出血、鼻血):其病因有两类,一类是鼻炎、肿疡、外伤、手术、异物等局部性因素,另一类是出血性因子、月经代偿等全身性因素。
  时常反复出血、贫血而颜面和嘴唇苍白者用六君子汤(288)、归脾汤(51)。阳盛,面色潮红、情绪激亢之人的衄血用三黄泻心汤(108);若病势更重则用三黄知母汤(109)。体质虚弱者的鼻血用小建中汤(140)。妇女月经障碍所致代偿性鼻出血一般用桂枝茯苓丸料(75);若证更偏实,有便秘倾向者用桃核承气汤(209);若为虚寒之症,有贫血时用芎归胶艾汤(53)。肥厚性鼻炎或蓄脓症引起的衄血用荆芥连翘汤(61)加升麻、牡丹皮。
  增殖腺肥大症(腺样增殖症,アデノイド):系咽头圆盖处淋巴组织增生的疾病,多见于小学儿童。主要症状有鼻闭塞,自诉有注意力散漫、记忆力与思考能力衰退、头痛等症状。
  身体较健康的儿童,自诉有鼻塞、头重、头痛症状时用葛根汤(29)加川芎、桔梗、石膏。胸胁苦满、颈淋巴腺肿胀、神经过敏者用小柴胡汤(142)加桔梗、石膏。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易疲倦、腹肌薄而胀者用小建中汤(140)。
  失声症(枯声,嘎声):枯声即所谓沙哑(しわがれ声),声音混浊不清,失去原有音调。其主要病因有喉头炎、结核、梅毒等特殊炎症、肿疡、外伤、出血、声带麻痹等,失音症即严重的发声障碍,有歇斯底里失音症等。
  剧咳、喉部有灼烧感、干燥、嘶哑、失音等用麦门冬汤(237);喉头结核、咽部剧痛者用半夏苦酒汤(241)。歇斯底里、神经衰弱引起的失音症用半夏厚朴汤(242)。肠胃弱、神经质者,自诉心下部痞硬、精神不安时用甘草泻心汤(41)。因过度讲话而使咽喉受到损伤、以致失音者用响声破笛丸(56)。


牙 科 疾 病


  龋齿(龋蚀症,むしば):系碳水化合物经口腔中的细菌的发酵作用而生成乳酸、侵蚀牙齿硬组织的疾病。
  习惯性牙痛者用桂枝五物汤(72)。实证,胃弱、有口臭者的牙痛用清胃泻火汤(163)。便秘、左下腹拘挛者的牙痛、牙龈炎用桃核承气汤(209)。牙龈炎并发,红肿厉害、口渴者用白虎汤(248)。
  牙槽脓漏:主要症状为牙周组织炎症及齿槽消失,还有牙龈盲囊形成、脓积蓄,从牙龈、牙槽不断排出脓,进一步则引起牙松动。其病因有牙垢沉着、化脓菌刺激、假牙不完全吻合等局部性病因与动物性食物摄取过量、自身中毒引起的酸过多症等全身性病因。
  轻症者用葛根汤(29)加川芎、大黄。炎症疼痛时用桂枝五物汤(72);口渴甚者用白虎汤加人参(247)。肥胖体质有便秘倾向、炎症明显者用防风通圣散(263);体质虚弱、贫血、易倦者用补中益气汤(266),或再加熟地黄、牡丹皮、芍药各2。若更虚弱时用十全大补汤(132)。气逆、脚部厥冷,有心脏疾病者用苏子降气汤(181);化脓严重、牙龈肿痛呈紫色并出脓时用排脓散(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6782

积分

736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82
发表于 2014-11-19 07: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常用处方集

1.安中散(あんちゆう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桂枝3~5,延胡索、牡蛎各3~4,茴香1.5~2,缩砂、甘草各1~2,良姜0.5~1,茯苓5。也可去茯苓。

  【适应症】 瘦型腹部肌肉逐渐松弛,伴有胃痛或腹痛、时感烧心、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胃神经症,妇人生理痛,神经性胃炎,胃炎,慢性胃炎,胃弛缓,胃酸过多症,慢性胃扩张症,胃下垂等的胃痛、腹痛,妇人腹痛,恶疽。

  2.苇茎汤(いけい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苇茎3,薏苡仁10,桃仁4,瓜子7。

  【适应症】 肺坏疽,肺脓疡,脓胸等,咳嗽,喀痰,低烧,胸中发燥,胸部皮肤也干皴而枯燥。

  3.胃风汤(いふうとう)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2.5~3,芍药3,川芎2.5~3,人参、白术各3,茯苓3~4,桂枝、粟各2~3。

  【适应症】 气色差、无食欲、易疲劳患者有如下诸症:急慢性肠炎,腹部受凉而下

  痢。

  4.胃苓散(いれい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芍药、白术、茯苓各2.5~3,桂枝2~2.5,大枣1.5~3,干姜1.5~2,甘草1~2,缩砂、黄连各2。也可去芍药、缩砂、黄连。

  【适应症】 伴有水泻性下痢、呕吐、口渴、尿量减少的下列诸症:伤食,中暑,腹部受凉,急性胃肠炎,腹痛。

  5.茵荆汤(いんけいとう) [太平圣惠方]

  【组成】 茵陈蒿、荆芥、蒲黄、铁粉各2,苍术、猪苓、泽泻各3,茯苓5。

  【适应症】 肛门或肠出血,贫血或浮肿。痔出血,直肠溃疡,直肠癌。

  6.茵陈蒿汤(いんちんこう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茵陈蒿4~6,山栀子2~3,大黄0.8~2。

  【适应症】 口渴、尿少、便秘者。食欲减退,饭后眩晕,皮肤瘙痒。心中烦躁不安,荨麻疹。口腔炎,黄疸,血清肝炎,流行性肝炎,皮肤病。

  7.茵陈五苓散(いんちんごれい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泽泻4.5~6。茯苓、猪苓、术各3~4.5,桂枝2~3,茵陈蒿3~4。

  各药粉碎作散剂。

  【适应症】 咽干、尿少者的下列诸症:肾脏病,呕吐,荨麻疹,醉酒次日恶心、头痛(二日醉),浮肿,黄疸,流行性肝炎。

  8.温经汤(うんけい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3~5,麦门冬3~10,当归2~3,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甘草各2,干姜1 (生姜1~2),吴茱萸1~3。

  【适应症】 手足发烧、唇干患者的下列诸症:月经不调,月经困难,白带,更年期障碍,神经性失眠症,湿疹,腰膝冷,冻伤。

  9.温清饮(うんせいい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各3~4,黄连1.5~2,黄芩1.5~3,山栀子、黄柏各1.5~2。

  【适应症】 皮肤色泽差、上火、头昏脑花者的下列诸症:月经不调,月经困难,血脉症,更年期障碍,神经症。

  10.温胆汤(ぅんたんとぅ) [千金方,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半夏、茯苓各4~6,生姜3 (干姜1~2),陈皮、竹茹各2~3,枳实、甘草各1~2,黄连1,酸枣仁3,大枣2。去后3味药也可。

  【适应症】 肠胃衰弱者的失眠症,神经症。

  11.益气养荣汤(えききょぅえいとぅ) [外科枢要]

  【处方组成】 黄芪、白术、茯苓、人参、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陈皮、贝母、香附子各2,柴胡1.5,桔梗、甘草1。

  【适应症】 气郁、瘰疬、或四肢肿疡、或溃疡、或发烧者,化脓症。

  12.越婢加术汤(えっぴかじゅつとぅ) [金匮要略] (越婢汤中加术4)

  【处方组成】 石膏8,麻黄6,术4,大枣3,甘草2,生姜1。

  【适应症】 脚部严重浮肿、小便不利、口渴、水分代谢不调而致皮肤分泌物过多患者的下列诸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肾脏病,皮肤湿疹,夜尿,脚气,急性结膜炎。

  13.延年半夏汤(えんねんはんげとぅ)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半夏4~5,柴胡2~3,土鳖甲3~4,桔梗、槟榔子各3,人参0.8~2,干姜、枳实各1~2,吴茱萸0.5~1。

  【适应症】心口痞硬、肩凝、足冷者的下列诸症:慢性胃炎,胃痛,食欲不振。

  14.黄芪建中汤(おうぎけんちゅうとう) [金匮要略] (小建中汤加黄芪3~4)

  【处方组成】 桂枝、生姜、大枣各3~4,芍药6,甘草2~3,黄芪3~4,胶饴20。

  去胶饴也可。将药煎后去渣,加入胶饴,再煮沸5分钟。温服。

  【适应症】 身体虚弱易疲劳而属下列诸症者:体质虚弱,病后衰弱,盗汗。

  15.黄芩汤(おうご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黄芩、大枣各4,甘草、芍药各3。

  【适应症】 伴有恶寒、发烧、腹痛、心下痞闷等症状之一的下痢,胃肠粘膜炎。

  16.应钟散(おうしょうさん) [吉益东洞]

  别名:芎黄散(きょうおうさん)

  【处方组成】 大黄1,川芎2。本方与《太平圣惠方》的“芎黄散”不同。

  【适应症】 便秘,伴有便秘的上火头晕、肩凝。

  17.黄连阿胶汤(おうれんあきょう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黄连3~4,芍药2~2.5,黄芩2,阿胶3,卵黄1个。

  【适应症】 冷症,上火失眠伴有下列诸症:衄血、失眠、皮肤干燥发痒。阴虚之人,伴有神经性失眠之腹痛、下痢、便血者,脸色潮红、心悸亢进、出血、头重、各种热症(麻疹、脑出血、脑膜炎、伤寒、丹毒、便血、吐血等)。

  18.黄连解毒汤(おうれんげどくとう)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黄连1.5~2,黄柏1.5~3,黄芩3,山栀子2~3。

  【适应症】 实证上火面赤、易急躁者。

  19.黄连汤(おうれ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半夏6,黄连、甘草、干姜、桂枝、大枣、人参各3。

  【适应症】 伤食等胃痛、腹痛、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头痛,口臭,急性肠胃炎,胃酸过多症,口腔炎,二日醉(饮酒次日头痛、精神不振、恶心等症状),蛔虫,胆结石等所致胃痛。

  20.乙字汤(おつじとう) [原南阳方]

  【处方组成】 当归、柴胡各4~6,黄芩3,甘草2~3,升麻1~2,大黄0.5~1.5。

  去大黄也可。

  【适应症】 痔疮疼痛、出血,便秘,妇人阴部瘙痒(非阴道滴虫病之瘙痒),痔核,裂痔,精神不安,头重,脱肛。

  21.解劳散(かいろうさん) [杨氏家藏方]

  【处方组成】 芍药6,柴胡、鳖甲、枳壳各4,甘草、茯苓、大枣各2,干姜1。

  【适应症】 腹部肿块,背部牵引疼痛、或发烧。结核性腹膜炎,胆结石,胆囊炎胃溃疡。

  22.华盖散(かがぃ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麻黄、杏仁各4,茯苓5,橘皮、桑白皮、紫苏子各2,甘草1。

  【适应症】发烧咳嗽气逆,胸满,肩项强目眩,鼻塞,声音嘶哑。感冒,流感,支气管哮喘。

  23.加减凉膈散(かげんりょぅかくさ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连翘、黄芩、栀子、桔梗、黄连、薄荷、当归、枳壳、芍药、地黄各2,甘草1.5。

  【适应症】 口腔炎,口舌生疮。

  24.瓜子仁汤(かしにんとぅ) [外科枢要]

  【处方组成】 薏苡仁9,桃仁6,牡丹皮4,瓜子3。

  【适应症】 骨盆内器官化脓、疼痛。急性阑尾炎,骨盆腹膜炎,急性子宫及附件炎。

  25.化食养脾汤(かしょくよぅひとぅ) [证治大还]

  【处方组成】 人参、术、茯苓、半夏各4,陈皮、大枣、神曲、麦芽、山楂子各2,缩砂1.5,干姜、甘草各1。(即六君子汤中加缩砂1.5,神曲、麦芽、山楂子各2)。

  【适应症】 肠胃功能弱,无食欲、心下痞硬、易疲劳、贫血而手足易冷者的下列诸症:胃炎,胃弛缓,胃下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26.藿香正气散(かっこぅしょぅき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白术、半夏、茯苓各3,厚朴、陈皮、大枣各2,桔梗1.5,藿香、大腹皮、白芷、甘草、干姜、苏叶各1。

  【适应症】 夏季伤食、伤水所致头痛、发烧、呕吐、下痢、心腹疼痛,小儿不耐暑热。夏令感冒,中暑,急性肠胃炎。

  27.葛根黄连黄芩汤(かっこんおぅれんおぅご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葛根5~6,黄连、黄芩各3,甘草2。

  【适应症】 急性肠胃炎,口腔炎,舌疮,肩凝,失眠。

  28.葛根红花汤(かっこんこぅかとぅ) [校正方兴輗]

  【处方组成】 葛根、芍药、地黄各3,黄连、栀子、红花各1.5,大黄、甘草各1。

  【适应症】 酒糟鼻,雀斑,黄褐斑。

  29.葛根汤(かっこ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葛根8 (4),麻黄、大枣各4 (3),桂枝、芍药各3 (2),甘草2,干姜1。

  【适应症】 项背强、发烧、头痛、鼻塞、恶寒无汗之感冒,下痢,发疹,关节痛,化脓性炎症初期,肩凝,牙痛,感冒,小儿麻疹,干性皮肤病,荨麻疹,诸热性病,结膜炎,肌肉痛。

  30.葛根汤加川芎辛夷(かっこんとうかせんきゅうしんい)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葛根汤中加川芎、辛夷各2~3。

  【适应症】 鼻塞,积脓症,慢性鼻炎。

  31.加味温胆汤(かみうんたん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半夏、茯苓各4~6,陈皮、竹茹各2~3,干姜、枳实、甘草各1~2,远志、玄参、人参、地黄、酸枣仁、大枣各2。

  【适应症】 胃肠虚弱者的神经症、失眠症。

  32.加味归脾汤(かみきひとう) [济生方]

  【处方组成】 人参、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黄芪各2~3,当归2,远志1~2,柴胡3,栀子2,甘草、木香各1,大枣1~2,干姜1 (生姜1.5),牡丹皮2。去牡丹皮也可。

  【适应症】 体质虚弱、面色差者的下列诸症:便血,失眠,精神不安,神经症,血

  脉症。

  33.加味解毒汤(かみげどくとう) [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黄连、黄柏、黄芩、山栀子、柴胡、茵陈、龙胆、木通各2,滑石3,升麻、甘草、灯心草、大黄各1.5。去大黄也可。

  【适应症】 面色好、偏实证患者的下列诸症:小便涩,痔疾(痔核、痔痛、痔出

  血)。

  34.加味四物汤(かみしもつとう)[医学正传]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苍术各3,麦门冬5,人参、牛膝各2,黄柏、五味子、黄连、知母、杜仲各1.5。

  【适应症】 诸痿症,四肢软弱,诸麻痹,肌萎缩,脊椎骨疽。

  35.加味逍遥散(かみしょうようさん) [和剂局方,女科撮要]

  【处方组成】 当归、芍药、术、茯苓、柴胡各3,牡丹皮、山栀子各2,甘草1.5~2,干姜、薄荷叶各1。

  【适应症】 虚证、体弱妇人的带下、贫血、上火、目眩、头重;肩凝,易倦,不安等精神症状;食欲不振、失眠、盗汗,并常出现便秘者的下列诸症:发冷,体质虚弱,月经不调,月经困难,更年期障碍,血脉症,自律神经失调,失眠,结核,肝硬化,皮肤病。

  36.加味逍遥散合四物汤(かみしょぅょぅさんごぅしもつ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芍药、术、茯苓、柴胡、川芎、地黄各3,甘草1.5~2,牡丹皮、山栀子各2,干姜、薄荷叶各1。

  【适应症】 皮肤干燥、面色差且体质虚弱的妇人的肩凝、易倦、不安等精神症状;无肠胃障碍而常便秘者的下列诸症:冷症,体质虚弱,月经不调,月经困难,更年期障碍,血脉症,湿疹,褐斑,顽固性皮肤病。

  37.栝楼薤白白酒汤(かろぅがぃはくはくし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栝楼实2,薤白6,以白酒400ml煎至150ml,分3次1日服下。

  【适应症】 胸背痛,心下痛,或喘息短气咳喘。胁间神经痛,肺炎,喘息,胃痛,胆结石,冠心病。

  38.栝楼薤白半夏汤(かろぅがぃはくはんげ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6,薤白4,栝楼实3,以食醋或清酒(白酒)40ml,水400ml

  煎。

  【适应症】 心、胸部疼痛,背部扩散性疼痛,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胸部有壅塞感。冠心病,心脏神经症,心肌梗塞,胁间神经痛,心脏性喘息,心不全。

  39.栝楼枳实汤(かろぅきじつ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茯苓、贝母各3,栝楼仁、桔梗、陈皮、黄芩各2,干姜、砂仁、木香、甘草、栀子、枳实、竹茹各1。

  【适应症】 实证之粘痰咯出困难,胸痛,胸部满闷或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胁间神经痛,胃酸过多症,心痛,咳嗽。

  40.干姜人参半夏丸(かんきょぅにんじんはんげが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干姜1~3 (只能用干姜),人参1~3,半夏2~6。

  【适应症】 体力衰弱而呕气、呕吐不止属下列诸症:妊娠呕吐,胃炎,胃弛缓。

  41.甘草泻心汤(かんぞぅしゃし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半夏4~5,黄芩2.5~3,干姜2~2.5 (生姜不可),人参2.5,甘草3~4.5,大枣2.5,黄连1。

  【适应症】 肠、胃炎,口腔炎,口臭,失眠症,神经症,胃肠粘膜炎,胃肠衰弱所致神经衰弱患者的胃脘胀满、腹鸣、喛气、欲呕、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声嘶、胸部痞满感等症状。

  42.甘草汤(かんぞ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甘草5~8。

  【适应症】 剧烈咳嗽,咽喉疼痛。

  43.甘草麻黄汤(かんぞぅまお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甘草1.5,黄3,水煎一次服。

  【适应症】 喘息并伴有全身、特别是上半身浮肿,呼吸困难者。喘息发作时立即服。

  44.甘麦大枣汤(かんばくたぃそ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甘草5,大枣6,小麦20。

  【适应症】 神经质,情绪多变,哈欠不断。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

  45.归芪建中汤(きぎけんちゅぅとぅ) [华冈青洲方]

  【处方组成】 当归建中汤方中加黄芪2~4。

  【适应症】 身体虚弱、易倦属下列诸症者:体质虚弱,病后体虚。

  46.桔梗汤(ききょ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桔梗2,甘草1~3。

  【适应症】 扁桃腺炎或扁桃周炎之呕肿痛。

  47.桔梗汤(ききょぅとぅ)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桔梗3,地黄、当归各4,木香1,甘草、败酱、桑白皮各2,薏苡仁8。

  【适应症】 咽痛。

  48.枳缩二陈汤(きしゅくにちん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枳实、缩砂各1.5,半夏、茯苓各3,陈皮、香附子、厚朴、延胡索各2,茴香、木香、草豆蔻、干姜、甘草各1。

  【适应症】 痰饮性腰背痛,呃逆,呕吐,胃痛,慢性胃炎,背痛,胁间神经痛,胸痛,腰痛,冠心病,心脏神经症。

  49.橘皮竹茹汤(きっぴちくじょ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橘皮4,竹茹2,大枣6,甘草3,人参、生姜各1.5。

  【适应症】 打噎,百日咳。

  50.龟板汤(きばんとぅ)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龟板、芍药、川芎、石决明各4,当归、地黄各5。

  【适应症】 麻痹,小儿麻痹,脊髓脊椎疾患。

  51.归脾汤(きひとぅ) [济生方]

  【处方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黄芪各2~3,当归2,远志1~2,甘草、木香各1,大枣1~2,干姜1~1.5。

  【适应症】 体质虚弱、血色不佳者的贫血、失眠症。

  52.芎黄散(きゅうおうさん[太平圣惠方]

  【处方组成】 大黄1,川芎2,郁李仁1。

  【适应症】 脏器内热烦闷,便秘症。

  53.芎归胶艾汤(きゅうききょうがい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川芎、甘草、艾叶各3,当归、芍药各4~4.5,地黄5~6,阿胶3。

  【适应症】 痔疮出血。

  54.芎归调血饮(きゅうきちょうけつい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地黄、术、茯苓、陈皮、乌药、香附子、牡丹皮各2,益母草、大枣各1.5,甘草1,干姜1~2。

  【适应症】 产后神经症,体力低下,月经不调。本处方中加芍药、桃仁、红花、枳实、桂枝、牛膝、木香、延胡索各1.5,则组成“芎归调血饮第一加减”。主治血脉症,产后体力低下,月经不调。

  55.强神汤(きょうしんとう)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白僵蚕3,棕榈叶2,红花1.5,甘草1。

  【适应症】 脑溢血后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涎。称“播州龟野之中风药”。

  56.响声破笛丸(きょうせうはてきが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连翘、桔梗、甘草各2.5,大黄、缩砂、川芎、诃子各1,阿仙药2,薄荷叶4。去大黄也可。

  【适应症】 嘶哑,咽喉不快。

  57.杏苏散(きょうそさん) [直指方]

  【处方组成】 紫苏叶3,五味子、大腹皮、乌梅、杏仁各2,陈皮、桔梗、阿胶、甘草、紫菀各1。

  【适应症】 咳嗽,痰多。

  58. 驱瘀血丸(くおけつがん) [经验方]

  【处方组成】 桂枝茯苓丸(75)+核桃承气汤(209) +大黄牡丹皮汤(184)。

  【适应症】 血脉证。

  59.苦参汤(くじん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苦参6~10。

  【适应症】 皮肤顽癣、糜烂、汗疹、瘙痒。

  60.祛风解毒散(くふぅげどくさん) [济生方,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防风、牛蒡子各3,连翘5,荆芥、羌活、甘草各1.5,桔梗3,石膏5

  ~10。

  【适应症】 扁桃腺炎、扁桃周炎之咽喉肿痛。本方服用时宜一边含漱一边慢慢服下。

  61.荆芥连翘汤(けいがいれんぎょぅとぅ) [一贯堂医学大纲]

  【处方组成】 当归、荆芥、芍药、防风、川芎、薄荷叶、地黄、枳壳(实)、黄连各1.5,甘草1~1.5,黄芩1.5,白芷、桔梗各1.5~2.5,黄柏、山栀子各1.5,柴胡1.5~2.5,连翘1.5。去地黄、黄连、黄柏、薄荷叶也可。

  【适应症】 蓄脓症,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

  62.鸡肝丸(けいかんがん) [浅田方函]

  【处方组成】 鸡肝一付,煮后干燥,和山药末(鸡肝干燥重量的2~3倍量)研为细末,作糊丸。

  【适应症】 体质虚弱。

  63.桂枝加黄芪汤(けいしかおぅぎ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桂枝3~4,生姜4,芍药3~4,甘草2,大枣、黄芪各3~4。

  【适应症】 体质虚弱的盗汗、汗疹。

  64.桂枝加葛根汤(けいしかかっこ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3~4,生姜4,芍药3~4,甘草2,大枣3~4,葛根6。

  【适应症】 身体虚弱者感冒初期的肩凝、头痛。

  65.桂枝加厚朴杏仁汤(けぃしかこぅぼくきょぅに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3~4,甘草2,芍药3~4,厚朴1~4,大枣、杏仁、生姜各3~4(本方又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适应症】 身体虚弱者的咳嗽。

  66.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けぃしかしゃくやくしょぅきょぅにんじ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3~4,生姜4~5.5,大枣3~4,甘草2,芍药4~6,人参3~

  4.5。

  【适应症】 胸部痞满,腹痛,手足痛。

  67.桂枝加芍药大黄汤(けぃしかしゃくやくだぃお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4,生姜3~4 (干姜1~2),芍药6,大枣4,甘草2,大黄1~2。

  【适应症】 腹部胀满感,有腹痛、便秘、里急后重者。

  68.桂枝加芍药汤(けいしかしゃくやくとう)[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生姜各4,芍药6,甘草2,大枣4。

  【适应症】 里急后重、腹痛兼有腹部胀满感。

  69.桂枝加术附汤(けいしかじゅつぶとう)[吉益东洞方]

  【处方组成】 桂枝4,甘草2,芍药、术、大枣各4,炮附子0.5~1,生姜4。

  【适应症】 关节痛,神经痛。本方中还可加茯苓4(桂枝加苓术附汤)。

  70.桂枝加龙骨牡蛎汤(けいしかりゅうこつぼれいとう)[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甘草2,芍药3~4,龙骨2,大枣3~4,牡蛎3,生姜3~4,桂枝4。

  【适应症】 体质虚弱、易倦、易兴奋患者的下列诸症:神经质,失眠症,小儿夜啼,小儿夜尿,眼睛疲劳。

  71.桂枝加苓术附汤(けいしかりょうじゅつぶとう)[吉益东洞方]

  【处方组成】 桂枝4,甘草2,芍药4,炮附子0.5~1,术、大枣、生姜、茯苓各4。

  【适应症】 关节痛,神经痛。

  72.桂枝五物汤(けいしごもつとう)[吉益东洞方]

  【处方组成】 桂枝、黄芩、地黄各4,茯苓8,桔梗3。

  【适应症】 咽炎,后咽部炎症,牙龈炎,舌炎。上火,咽喉痛或牙痛,或舌痛。

  73.桂枝汤(けいし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3~4,生姜4,芍药3~4,甘草2,大枣3~4。

  【适应症】 体力衰弱时的感冒初期。

  74.桂枝人参汤(けいしにんじ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桂枝4,甘草、人参各3,干姜2(生姜不可),术3。

  【适应症】 胃肠弱(但无腹痛症状)患者的下列诸症:头痛,动悸,慢性肠胃炎,胃弛缓,胃部痞塞感,下痢,发烧,恶寒,手足倦怠。体质虚弱者的感冒时下痢,急性肠粘膜炎,习惯性头痛。

  75.桂枝茯苓丸(けいしぶくりょうが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桂枝、桃仁、茯苓、芍药、牡丹皮各4。

  【适应症】 证偏实,自诉时感腹痛、上火、足冷者的下列诸症:月经不调,月经异常,痛经,更年期障碍,血脉证,肩凝,目眩,头重,跌打,褐斑。

  76.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けいしぶくりょうがんりょうかよくいにん) [经验方]

  【处方组成】桂枝、桃仁、茯苓、芍药、牡丹皮各4,薏苡仁10~20。

  【适应症】 实证,自诉有时感下腹痛、肩凝、头重、目眩、上火、足冷等症而属下

  列诸症:月经不顺,血脉证。

  77.桂枝附子汤(けいしぶし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4,大枣3,甘草2,生姜、附子各1。

  【适应症】 身体烦痛,神经痛,风湿肌肉关节痛,麻痹,化脓症。

  78.启脾汤(けぃひ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人参3,陈皮2,术4,泽泻2,茯苓4,大枣1,莲肉、生姜、山药各3,甘草1,山楂子2。去大枣、生姜也可。

  【适应症】 消瘦、面色恶、无食欲、有下痢感者之胃肠虚弱,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下痢等症。

  79.荆防败毒饮(けいぼぅはぃどくぃ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荆芥、桔梗、防风、枳壳各1.5~2,羌活1.5,川芎、独活、前胡、柴胡、金银花、薄荷叶各1.5~2,甘草1~1.5,连翘1.5~2,干姜1。

  【适应症】 急性化脓性皮肤疾病初期,化脓性疾病所致发烧、恶寒、头痛、患部红肿疼痛。痈疽,乳腺炎,头疮,荨麻疹,疥癣,蓄脓症,过敏性皮炎。

  80.桂麻各半汤(けいまかくはん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桂枝3~3.5,麻黄、芍药、大枣、生姜各2,杏仁2~2.5,甘草2。

  【适应症】 因汗腺机能障碍而致面部、手足裸露皮肤的荨麻疹,面色潮红,寒冷荨麻疹,干性皮肤病。感冒,咳嗽。

  81.鸡鸣散(けいめいさん) [证治准绳]

  【处方组成】 槟榔4,木瓜3,橘皮、桔梗各2.5,紫苏叶、吴茱萸、生姜各1。

  【适应症】 脚痛,浮肿,脚气。

  82.坚中汤(けんちゅぅとぅ) [千金方]

  【处方组成】 半夏5,芍药3,茯苓5,干姜1~3,桂枝4,甘草1~1.5,大枣3。

  【适应症】 慢性胃炎患者的身体虚弱腹痛。

  83.行气香苏散(こぅきこぅそさん) [古今医鉴]

  【处方组成】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乌药、羌活、川芎各2.5,麻黄、枳壳各2,干姜、甘草各1。

  【适应症】 因食生冷大味、坚硬食物而致腹满腹痛。急性热病症见头痛、身热、关节痛、麻痹、疼痛、饮食不下、腹痛。伤食,感冒,风湿,腹痛。

  84.甲字汤(こぅじとぅ) [原南阳方]

  【处方组成】 桂枝、芍药、茯苓各4,甘草1.5,牡丹皮4,干姜1,桃仁4。

  【适应症】 证略实,自诉时感下腹部痛、肩凝、头重、目眩、上火、足冷者的下列诸症:月经不调,月经异常,痛经,更年期障碍,血脉证,阑尾炎,风湿,跌打损伤,冻疮,肝斑等。

  85.香砂平胃散(こうしゃへいいさん)[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术4~6,香附子2~4,厚朴3~4.5,生姜2~3,陈皮3~4.5,大枣2~3,甘草1~1.5,藿香1,缩砂1.5~2。去藿香也可。

  【适应症】 食欲不振,胃弛缓,胃部食物停滞感。

  86.香砂养胃汤(こうしゃようい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白术3,人参2,茯苓3,木香1.5,苍术2,缩砂1.5,厚朴2,甘草1.5,陈皮2,大枣1.5,香附子2,干姜1,白豆蔻2(可用小豆蔻代替)。

  【适应症】 胃弱,胃弛缓,慢性肠胃炎。

  87.香砂六君子汤(こうしゃりっくんしとう) [和剂局方,内科摘要]

  【处方组成】 人参3~4,大枣1.5~2,术3~4,生姜1.5~2,茯苓3~4,甘草1,半夏3~4,缩砂1~2,陈皮2,藿香1~2,香附子2。

  【适应症】 肠胃弱、食欲不振、胸部痞硬、易倦、贫血性手足发冷者属下列诸症:胃炎,胃弛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88. 香苏散(こうそ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香附子3.5~6,甘草1~1.5,紫苏叶、干姜各1~2,陈皮2~3。

  【适应症】 肠胃虚弱神经质者的感冒初期。

  89.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こうぼくしょうがはんげにんじんかんぞうとう)[伤寒论]

  【处方组成】 厚朴3,人参1.5~2,生姜2~3,甘草2~2.5,半夏4。

  【适应症】 肠胃粘膜炎。

  90.牛黄清心丸(ごおうせいしんがん) [和剂局方→浅田方函]

  【处方组成】 牛黄1.5,麝香、龙脑,羚羊角、雄黄各1,蒲黄2.5,犀角2。作糊丸,金箔包衣。

  【适应症】 精神不安,失眠,心悸亢进,头重,目眩。自律神经失调,神经性心悸亢进症,精神不安症,惊怖症,歇斯底里症痉挛,失眠。

  91.五虎汤(ごこ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麻黄4,石膏10,杏仁4,桑白皮2~3,甘草2。

  【适应症】 咳嗽,支气管哮喘。

  92.牛膝散(ごしっさん) [证治准绳]

  【处方组成】 牛膝、当归、桂枝、牡丹皮、芍药、延胡索、桃仁各3,木香1。

  【适应症】 实证之月经困难,月经不调,痛经。

  93.五积散(ごしゃく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茯苓2,枳壳(实) 1~2,术3~4,桔梗1~2,陈皮2,干姜1~2,半夏2,桂枝1~2,当归1.5~2,麻黄、芍药、大枣、川芎、甘草、厚朴各1~2,香附子1.2,白芷1~2。去香附子也可。

  【适应症】 因胃脘胀满、上火、下半身发冷引起的腰痛、下腹痛、足冷、月经不调、动悸、尿频等症状;病情缓慢发展而不激烈之下列诸症:肠胃炎,腰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头痛,发冷,更年期障碍,感冒,坐骨神经痛,带下,慢性心脏病。

  94.牛车肾气丸(ごしゃじんきがん) [济生方]

  【处方组成】 地黄5~6,牡丹皮3,桂枝1,山茱萸、山药各3,炮附子0.5~1,泽泻3,牛膝2~3,茯苓3,车前子2~3 (八味丸+牛膝、车前子)。

  【适应症】 伴有易倦、四肢发冷、尿量减少或尿频又感口渴的下列诸症:下肢痛,腰痛,麻痹,老人目翳,皮肤瘙痒,尿涩,尿频,浮肿。

  95.吴茱萸汤(ごしゆゆ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吴茱萸、大枣各3~4,人参2~3,生姜4~6。

  【适应症】 胸部胀满、手足发冷者的下列诸症:头痛,头痛伴有恶心感,打噎。

  96.五物解毒散(ごもつげどくさん)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川芎5,大黄1,金银花2,荆芥1.5,十药(鱼腥草) 2~3。

  【适应症】 湿疹,瘙痒。

  97.五淋散(ごりん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茯苓5~6,地黄、当归、泽泻、黄芩、木通、甘草、滑石各3,芍药2,车前子3,山栀子2。去地黄、泽泻、木通、滑石、车前子也可。

  【适应症】 尿频,小便痛,小便淋涩。

  98.五苓散(ごれいさん)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泽泻5~6,术、猪苓3~4.5,桂枝2~3,茯苓3~4.5。

  【适应症】 伴有咽干、尿少、恶心、呕吐、腹痛、头重、浮肿等症状之一的下列诸症:水泻性下痢,急性胃肠炎(里急后重不能用),中暑,头痛,浮肿。

  99.柴陷汤(さいかんとぅ)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柴胡5~7,甘草1.5~2,半夏5,生姜3~4,黄芩、栝楼仁、大枣各3,黄连1.5,人参2~3。

  【适应症】 咳嗽、急咳嗽所致胸痛。10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さいこかりゅうこつぼれい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柴胡4~5,龙骨2~2.5,半夏4,牡蛎2~2.5,茯苓、生姜、桂枝各2~3,大黄1,大枣2~2.5,黄芩2.5,人参2~2.5,甘草2以内。去黄芩、甘草也可。

  【适应症】 伴有精神不安、动悸、失眠等症的下列诸症:高血压伴随症状(动悸、不安、失眠),精神症,更年期神经症,小儿夜啼。

  101.柴胡桂枝干姜汤(さいこけいしかんきょう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柴胡5~6,牡蛎、桂枝各3,干姜(生姜不可)2,栝楼根3~4,黄芩3,甘草2。

  【适应症】 虚证、冷症,更年期障碍、血脉证、失眠症、神经症患者伴有贫血症候、动悸、神经过敏等症状。

  102.柴胡桂枝汤(さいこけいし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柴胡5,人参2,半夏4,大枣2,桂枝2~3,甘草1.5~2,芍药2~3,干姜1,黄芩2。

  【适应症】 常伴有腹痛的肠胃炎。感冒后期症见微发烧、恶寒、头痛、恶心等。

  103.柴胡清肝散(さいこせいかんさん) [一贯堂医学大纲]

  【处方组成】 当归、芍药、川芎、地黄、连翘、桔梗、牛蒡子、栝楼根、薄荷、甘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1.5,柴胡2。

  【适应症】 腺病质者的炎症。肺门淋巴腺炎,咽头扁桃腺肥大症,剧烈咳嗽,咽喉痛,瘰疬,皮肤病。

  104.柴胡清肝汤(さいこせいかんとう) [医学统旨]

  【处方组成】 柴胡2,山栀子、当归、连翘、芍药、桔梗、川芎、牛蒡子、地黄、栝楼根、黄连、薄荷、黄芩、甘草、黄柏各1.5。

  【适应症】 有痫症症候的小儿之下列诸症:神经症,慢性扁桃腺炎,湿疹。

  105.柴胡鳖甲汤(さいこべっこうとう)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柴胡5,术4,芍药3,槟榔3,鳖甲、枳实各2,甘草1.5。

  【适应症】 证偏实患者因慢性疟疾而出现肝大、咳嗽、发烧。

  106.柴芍六君子汤(さいしゃくりっくんしとう)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人参4,大枣2,术4,甘草1,茯苓4,生姜1,半夏4,柴胡3~4,陈皮2,芍药3。(六君子汤+柴胡、芍药)

  【适应症】 肠胃功能弱,伴有胸痞满、食欲不振、贫血、冷症症候患者的下列诸症:胃炎、胃弛缓、胃下垂、消化不良、胃痛、呕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6782

积分

736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82
发表于 2014-11-19 07: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107.柴苓汤(さぃれぃとぅ) [得效方]
  【处方组成】 柴胡4~7,甘草2,半夏4~7,泽泻5~6,生姜4,猪苓3~4.5,黄芩3,茯苓3~4.5,大枣2~3,术3~4.5,人参、桂枝各2~3。

  【适应症】 因水性泻痢、急性肠胃炎、中暑、肾盂肾炎、肾炎、浮肿、肾病所致全身不适、心下痞满、腰痛、尿涩、蛋白尿或血尿、高血压、欲吐、食欲不振、咽干、尿少等症状。

  108.三黄泻心汤(さんおぅしゃしんとぅ)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大黄1~2,黄连、黄芩各1~1.5。

  【适应症】 实证,伴有上火、面色潮红、精神不安、便秘症候,自觉胸部痞闷患者的下列诸症:高血压伴随症(上火、肩凝、耳鸣、头重、失眠、不安),吐血、鼻衄等上部出血,口渴,目眩,痔出血,便秘,更年期障碍,血脉证。

  109.三黄知母汤(さんおぅちもとぅ)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三黄泻心汤(108) +知母3,石膏10,甘草1.5。

  【适应症】 三黄泻心汤之证,特别是烦渴、烦躁感强烈者。

  110.酸枣仁汤(さんそにん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酸枣仁7~15,茯苓5,知母3,甘草1,川芎3。

  【适应症】 失眠,贫血,手足潮热。贫血性失眠症,神经衰弱,健忘症,身心疲弱难以入眠。

  111.三物黄芩汤(さんもっおぅごん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黄芩3,地黄6,苦参3。

  【适应症】 手足潮热。

  112.滋阴降火汤(じぃんこぅか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2.5,术3,芍药2.5,知母1.5,地黄2.5,黄柏1.5,天门冬2.5,甘草1.5,麦门冬2.5,大枣1,陈皮2.5,生姜1。去大枣、生姜也可。

  【适应症】 咽干、痰不能出兼有咳嗽。干咳,呼吸困难,口干,便秘,皮肤枯燥发黑,盗汗,微热。肺结核,肾盂肾炎,肾结核。

  113.滋阴至宝汤(じぃんしほぅ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香附子、芍药、地骨皮、术、麦门冬、茯苓各2~3,贝母1~2,陈皮2~3,薄荷叶1,柴胡1~3,甘草1,知母2~3。

  【适应症】 虚弱者的慢性咳嗽、多痰。

  114.紫云膏(しうんこう)[华冈青洲方]

  【处方组成】 麻油1000,当归60~100,蜜300~400,紫草100~200,猪脂20~

  30。

  【适应症】 皮肤皴裂,冻疮,汗疹,眼睑缘炎,火伤,外伤,痔核疼痛,肛裂,皮肤过敏,脚气,皮肤角硬化,湿疹,角皮症。皮肤病及其他皮肤损伤而未化脓者。

  115.四逆加人参汤(しぎゃくかにんじ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四逆汤(117) +人参2。

  【适应症】 亡血,恶寒,下痢。

  116.四逆散(しぎゃくさん)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柴胡2~5,枳实2,芍药2~4,甘草1~2。

  【适应症】 因胃炎、胃痛、腹痛所致腹部难受痛苦。

  117.四逆汤(しぎやくとう)[伤寒论]

  【处方组成】 甘草3,干姜2,附子1。

  【适应症】 四肢厥冷,消化不良之下痢,呕吐,尿频,多汗,面色苍白、极度衰竭、心脏衰弱者。急、慢性肠胃炎,吐泻,霍乱,消化不良症,食物中毒,心脏衰弱。

  118.四君子汤(しくんしとう)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人参4,甘草1~2,术4,生姜3~4,茯苓4,大枣1~2。

  【适应症】 肠胃虚弱、慢性胃炎、胃积食、下痢患者的下列诸症:胃部水滞有声,腹部无力,食欲不振,食后胃部胀满感,嗜睡,呕吐,恶心,手足倦怠,脸色苍白,唇无血色,下部出血,贫血,易倦怠。

  119.滋血润肠汤(じけつじゅんちょうとう) [医学统旨]

  【处方组成】 当归4,枳实2~3,地黄4,韭2~3,桃仁4,地黄1~3,芍药3,红

  花1。

  【适应症】 身体虚弱者的下列诸症:便秘,便秘伴有上火,肩凝。

  120.栀子豉汤(ししし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香豉4,栀子3。

  【适应症】 炎症性黄疸、食道狭窄、失眠、神经症、胃炎、胃溃疡、口腔炎、出血患者的下列诸症:心胸部痞塞不和,身体发热倦怠,失眠,咽干,口苦。

  121.滋肾通耳汤(じじんつうじ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知母、干地黄、黄柏、黄芩、柴胡、白芷、香附子各3。

  【适应症】 耳鸣,听力弱。

  122.滋肾明目汤(じじんめいもく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熟地黄各3,桔梗、人参、山栀子、黄连、白芷、蔓荆子、菊花、甘草、细茶、灯心草各1.5。[又称为“肾气明目汤(じんきめいもくとう)”]

  【适应症】 血亏目痛。久病而气血衰,眼疲劳,或闪视,白内障。

  123.七物降下汤(しちもつこうかとう) [修琴堂方]

  【处方组成】 当归、钩藤、芍药各3~4,黄芪2~3,川芎3~4,黄柏2,地黄3~

  4。

  【适应症】 因高血压诸症(上火、肩凝、耳鸣、头重)引起的身体逐渐衰弱。

  124.柿蒂汤(していとう) [济生方]

  【处方组成】 丁子(丁香)1~1.5,生姜4,柿蒂5。

  【适应症】 打噎。

  125.四物汤(しもつとう)[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各3~4。

  【适应症】 非胃弱之腹部无力、脐上部动悸(一般认为是有瘀血块所致)、贫血、下部出血、月经不调、脉沉弱。月经异常,血脉证,不妊症,产前产后诸痛,干性皮肤病,骨疽。妇科诸疾病。皮肤干燥、气色恶、体质差但无肠胃功能障碍者的下列诸症:产后或流产后疲劳,冷症,黄褐斑,冻疮。

  126.炙甘草汤(しゃかんぞう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炙甘草3~4,大枣3~5,生姜1~3,人参2~3,地黄4~6,桂枝3,麦门冬6,麻子仁3,阿胶2。[别名:复脉汤(ふくみやくとう)]

  【适应症】 心悸亢进,脉代结,呼吸困难,手足潮热,口渴,便秘,浮肿,腹部动悸,目眩,皮肤枯燥,心脏瓣膜炎,甲亢,产褥热,肺炎,交感神经紧张症,喉头结核,肺结核。体虚易倦者的动悸、呼吸不畅。

  127.赤石脂汤(しゃくせきしとう) [华冈青洲方]

  【处方组成】 补中益气汤(266) +赤石脂1.5,[别名:春林赤石脂汤(しゅんり

  んしゃくせきしとう)]

  【适应症】 补中益气汤证而有出血症候者。

  128.芍药甘草汤(しゃくやくかんぞう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芍药、甘草各3~6。[别名:去杖汤(きょじょうとう)]

  【适应症】 腹肌挛急,脚部腰部肌肉痉挛疼痛,腹痛,排尿痛(平滑肌挛急),脚部发热。坐骨神经痛,五十肩(五十岁左右的人易患的肩凝、疼痛、肩周炎等症候群),胃

  痉挛,肠疝痛,脏器下垂,胆结石疼痛,膝部、腰部、腹部等的急性疼痛,排尿痛,膀胱

  痛,小儿夜啼,突发性肌肉痉挛疼痛。

  129.芍药甘草附子汤(しやくやくかんぞぅぶし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芍药、甘草、附子各5。

  【适应症】 芍药甘草汤证有恶寒者、或虚弱发冷者。

  130.鹧鸪菜汤(しやこさいとぅ) [撮要]

  【处方组成】 海人草3~5,甘草、地黄各1~1.5。[又称“三味鹧鸪菜汤(さんみしやこさいとぅ)]

  【适应症】 驱蛔虫。

  131.蛇床子汤(しやしょぅしとぅ) [外科正宗,医宗金鉴]

  【处方组成】 蛇床子、威灵仙、当归、苦参各10。

  【适应症】 外阴部瘙痒。

  132.十全大补汤(じゅぅぜんたいほぅ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人参2.5~3,芍药3,黄芪2.5~3,地黄、术、川芎、茯苓、桂枝、当归各3,甘草1.5。

  【适应症】 慢性病严重衰弱,但非热症。贫血,盗汗,自汗,下痢,食欲不振,手足冷,腹肌虚软,肠胃机能衰弱,皮肤枯燥,大病后体弱,痔瘘,骨疽,肾结核,子宫癌,脱肛,白血病,瘰疬,视力减退。

  133.十味败毒汤(じゅぅみはいどくとぅ) [华冈青洲方]

  【处方组成】 柴胡2~3,防风1.5~3,樱皮(或朴��) 2~3,甘草1~1.5,桔梗2~3,生姜1~3,川芎2~3,荆芥1~1.5,茯苓2~4,连翘2~3,独活1.5~3。去连翘也可。

  【适应症】 化脓性皮肤病,急性皮肤病初期,荨麻疹,急性湿疹,汗疱,虚弱过敏性体质,皮肤痒痛,局部红肿疼痛,食欲不振,常感疲倦,皮下肿疡,药物过敏,中耳炎,淋巴腺炎。

  134.朱砂安神丸(しゅしゃあんじんがん) [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黄连6,辰砂5,地黄、甘草各3,当归2.5。

  【适应症】 精神不安,烦躁,失眠,心悸亢进,多梦。

  135.润肠汤(じゅんちょぅ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3,杏仁2,熟地黄、干地黄各3 (地黄6),枳实 0.5~2,黄芩、厚朴、麻子仁各2,大黄1~3,桃仁2,甘草1~1.5。

  【适应症】 便秘。体虚老人的习惯性便秘。

  136.蒸眼一方 (じょうがんいつぽう) [经验方]

  【处方组成】 白矾(明矾)、黄柏、甘草、红花、黄连各2。

  【适应症】 麦粒肿,眼睑缘炎,流行性角膜炎(湿巾敷或洗目)。

  137.消疳饮 (しょうかんいん) [济生方]

  【处方组成】 人参、神曲、茯苓、术各4,黄连、青皮、缩砂、甘草各2,胡黄连

  1。

  【适应症】 急、慢性腹膜炎,各种小儿脾疳症(结核性肠间膜痨),幼儿急痫,小儿疳积日久而体虚,但不发热、口渴。

  138.正气天香汤 (しょうきてんこうとう) [医学入门]

  【处方组成】 香附子4,陈皮、乌药各3,紫苏叶、干姜各1.5,甘草1。

  【适应症】 妇人各种气证。或痛或气冲心胸,或腹中结块,口渴,月经不调,眩晕,呕吐,寒热往来等。

  139.生姜泻心汤 (しょうきょうしゃし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半夏4~6,黄连1,人参2~3,干姜1~2,甘草2~3,生姜2~4,大枣2~3。

  【适应症】 伴有胸中痞满、嗳气者的下列诸症:食欲不振,烧胸,恶心,呕吐,下痢,肠胃炎,口臭,腹中雷鸣,苔白。胃炎,胃酸过多症,胃下垂,口腔炎,胃扩张症。

  140.小建中汤 (しょうけんちゃう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桂枝3~4,甘草2~3,生姜3~4,胶饴20(也可用麦芽糖、滋养糖,饴糖用量40),大枣3~4,芍药6。

  【适应症】 伴随有体质虚弱易倦、血色差、腹痛、动悸、手足潮热、畏寒、尿频或多尿等的下列诸症:体弱儿童感冒,疲劳倦怠,神经质,慢性肠胃炎,小儿夜尿症,夜啼,脱肛,黄疸,结核性腹膜炎,结膜炎。(也作体弱儿童的体质改善剂)

  141.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 (しょうさいこごうはんげこうぼくとう)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柴胡4~7,人参2~3,半夏5~6,甘草2,生姜3~4,茯苓5,黄芩、厚朴各3,大枣2~3,紫苏叶2。

  【适应症】 伴有咽喉和食道部有异物感、常感动悸、目眩、欲吐等的下列诸症:小儿喘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精神不安症。

  142.小柴胡汤 (しょうさいこ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柴胡4~7,大枣2~3,半夏4~5,人参2~3,生姜4,甘草2,黄芩

  3。

  【适应症】 食欲不振,胸部痞硬有压痛感,寒热往来。口渴,口苦,苔白,欲吐,有便秘感,恶心,疲劳感及感冒后期症状。急性热性病,感冒,肺结核,胆囊炎,肝炎,疟疾,扁桃腺炎,中耳炎,乳腺炎,支气管哮喘,胃炎,肠胃虚弱,肾炎,神经性疾病。

  本方是中医处方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剂。

  143.小柴胡汤加桔梗石膏(しょぅさいこかききょぅせつこぅ)[经验方]

  【处方组成】 柴胡4~7,人参2~3,半夏4~7,甘草2,生姜4,桔梗、黄芩各3,石膏10,大枣2~3。

  【适应症】 扁桃炎、扁桃周炎之咽喉肿痛。

  144.小承气汤(しょぅしょぅき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大黄2~4,厚朴2~3,枳实2~4。

  【适应症】 腹满,便秘,高血压,急性热病。

  145.小青龙汤(しょぅせいりゅ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各2~3,五味子1.5~3,甘草2~3,半夏3~6。

  【适应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伴有鼻涕、稀痰之咳嗽,鼻炎。

  146.小青龙汤加石膏(しょぅせいりゅぅとぅかせつこ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麻黄、细辛、芍药各2~3,五味子1.5~3,干姜2~3,半夏3~6,甘草2~3,石膏5,桂枝2~3。

  【适应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涕,伴有稀痰、咽干之咳嗽、鼻炎等症。

  147.小青龙汤合麻杏甘石汤(しょぅせいりゅぅよぅまきょぅかんせきとぅ)[经验方]

  【处方组成】 麻黄4,细辛、芍药各2~3,五味子1.5~3,干姜2~3,半夏3~6,甘草2~3,杏仁4,桂枝2~3,石膏10。

  【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小儿咳嗽。

  148.小续命汤(しょぅぞくめいとぅ) [千金方]

  【处方组成】 杏仁3.5,麻黄、桂枝、川芎、防己、芍药、防风、黄芩各2,人参、生姜各1,附子0.5~1。

  【适应症】 心力衰竭之人的全身麻痹,脑溢血后半身不遂、言语障碍。

  149.椒梅汤(しょぅばい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乌梅、香附子、山椒、川楝子、桂枝、槟榔子、枳实、厚朴、木香、甘草、缩砂、干姜各2。

  【适应症】 驱蛔虫。

  150.小半夏加茯苓汤 (しょうはんげかぶくりょ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5~8,茯苓3~5,生姜5~8。

  【适应症】 妊娠呕吐,呕吐,恶心,胃部滞水,食欲不振,胃部动悸,口渴,尿少。

  妊娠恶阻,晕车,各种呕吐。

  151.消风散 (しょうふうさん) [外科正宗]

  【处方组成】 当归3,知母1.5,地黄3,胡麻1.5,石膏3~5,蝉蜕1,防风2,苦参1,术2~3,荆芥1,木通2~5,甘草1~1.5,牛蒡子2。

  【适应症】 分泌物多之湿疹,皮肤发赤、瘙痒,口渴,便秘。顽固性湿疹,荨麻疹,汗疱,皮肤瘙痒,慢性皮肤病。

  152.净腑汤 (じょうふとう) [古今医鉴]

  【处方组成】 柴胡、茯苓、术、半夏各2,猪苓、泽泻、山楂子、三棱、莪术、黄芩、人参各1.5,甘草、黄连各1。

  【适应症】 急、慢性腹膜炎,小儿脾疳症(结核性肠间膜痨),幼儿急痫,消化不良症,小儿疳虫,易怒。

  153.升麻葛根汤 (しょうまかっこん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葛根5~6,芍药3,升麻1~3,甘草1.5~3,生姜1~3。

  【适应症】 感冒初期,皮炎,麻疹初期。

  154.逍遥散 (しょうよう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茯苓、芍药各3,甘草1.5~2,柴胡3,干姜1,术3,薄荷叶

  1。

  【适应症】 发冷,体质虚弱,月经不调,月经困难,更年期障碍,血脉证。

  155.辛夷清肺汤 (しんいせいはいとう) [外科正宗]

  【处方组成】 辛夷2~3,麦门冬5~6,知母3,石膏5~6,百合3,升麻1~1.5,黄芩3,枇杷叶1~3,山栀子1.5~3。

  【适应症】 鼻塞,慢性鼻炎,蓄脓症。

  156.秦艽羌活汤 (じんぎょうきょうかつとう) [众方规矩]

  【处方组成】 秦艽3,麻黄1.5,羌活5,柴胡1.5,黄芪3,藁本0.5,防风2,细辛0.5,升麻1.5,红花0.5,甘草1.5。

  【适应症】 痔疾兼有瘙痒感。

  157.秦艽扶羸汤 (じんぎょうふるいとう) [医学入门]

  【处方组成】 秦艽、鳖甲、柴胡各3,人参、紫菀、地骨皮、大枣各2,当归、半夏各5,甘草1,乌梅2.5。

  【适应症】 骨疽,肺结核,声音嘶哑,四肢倦怠等虚劳所致诸病。

  158.秦艽防风汤(じんぎょぅぼぅふぅとぅ) [兰室秘藏]

  【处方组成】 秦艽2,甘草1,泽泻2,黄柏1,陈皮2,升麻1,柴胡2,大黄1,防风2,桃仁3,红花1,当归、术各3。

  【适应症】 痔核排便疼痛。

  159.参苏饮(じんそい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紫苏叶1~1.5,茯苓3,枳实1~1.5,人参1.5,桔梗2,大枣1.5,陈皮2,生姜1.5 (干姜1),葛根、前胡各2,木香1~1. 5,半夏3,甘草1。去人参、木香也可。

  【适应症】 感冒,咳嗽。一般胃弱者用。

  160.神秘汤(しんぴとぅ)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麻黄3~5,甘草2,杏仁4,柴胡2~4,厚朴3,紫苏叶1.5~3,陈皮2.5~3。

  【适应症】 呼吸困难,咳嗽喘息但痰较少,腹部无力。支气管哮喘,小儿喘咳,肺气肿,支气管炎。

  161.真武汤(しんぶ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茯苓5,芍药、术各3,生姜、附子各1。[又名:玄武汤(げんぶと

  ぅ)]

  【适应症】 元气衰易倦体质者,胃部水滞有声,手足厥冷,腹部无力,尿稀薄,量少,目眩,浮肿,下痢,腹痛,低血压。老人慢性下痢,感冒喘咳,肠结核,慢性肾炎。

  162.参苓白术散(じんりょぅびゃくしゅつ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人参3,扁豆2~4,山药1.5~3,莲肉2~4,术3~4,桔梗2~2.5,茯苓3~4,缩砂2,薏苡仁5~8,甘草1.5。

  【适应症】 因消瘦、面色差、无食欲而有持续下痢趋势患者的下列诸症:食欲不振,习惯性下痢,病后体力低下,疲劳倦怠等。

  163.清胃泻火汤(せいいしゃか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连翘、桔梗、黄芩、山栀子、地黄、葛根各2,黄连、玄参、升麻、薄荷、甘草各1。

  【适应症】 胃热,口臭,龋齿。

  164.清肌安蛔汤(せいきあんかいとぅ) [蔓难录]

  【处方组成】 柴胡4~7,黄芩3,半夏4~5,甘草2,生姜4,海人草3,人参2~3,麦门冬3。

  【适应症】 驱蛔虫。

  165.清湿化痰汤 (せいしつけたんとう) [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天南星3,陈皮2~3,黄芩3,羌活1.5,生姜3,白芷1.5,半夏4,白芥子1.5,茯苓4,甘草1~1.5,术4。

  【适应症】 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胃扩张症,胃下垂症等而感背心寒冷。

  166.清上蠲痛汤

  (せいじょうけんつうとう )别名:祛风触痛汤( くふうよくつぅとぅ)[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麦门冬2.5~6,白芷2.5~3,黄芩3~5,蔓荆子1.5~2,羌活2.5~3,细辛1,独活2.5~3,甘草1,防风2.5~3,藁本1.5,菊花1.5~2,当归2.5~3,生姜3,川芎2.5~3。去藁本、菊花、生姜也可。

  【适应症】 面部痛,头痛。

  167.清上防风汤 (せいじょうぼうふう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荆芥1~1.5,川芎2~3,黄连1~1.5,黄芩2~3,薄荷叶1~1.5,连翘2~3,枳实1~1.5,白芷2~3,甘草1~1.5,桔梗2~3,山栀子1.5~3,防风2~

  3。

  【适应症】 粉刺,头部湿疹,眼充血,酒糟鼻。

  168.清暑益气汤 (せいしょえききとう) [医学六要]

  【处方组成】 人参3~3.5,陈皮2~3,术3~3.5,五味子1~2,麦门冬3~3.5,黄柏1~2,当归3,甘草1~2,黄芪3。

  【适应症】 中暑,伤暑食欲不振,下痢,全身倦怠,苦夏(夏季消瘦)。

  169.清心温胆汤 (せいしんうんたんとう) [古今医鉴]

  【处方组成】 麦门冬、当归、川芎、芍药、人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远志、香附子各2,枳实、黄连、甘草、石菖蒲、生姜各1。

  【适应症】 胃内热积水滞,气郁症,眩晕,诸痫症。

  170.清心莲子饮 (せいしんれんしい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莲肉4,黄芩3,麦门冬4,黄芪2,茯苓4,地骨皮2,人参3,甘草1.5~2,车前子3。

  【适应症】 伴有胃肠弱、下半身发冷、上半身上火、全身倦怠、口舌干、尿少而色赤淋沥症状患者的下诸症:尿涩不净,尿频,尿痛,精神疲倦,带下,急、慢性淋疾,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结核。

  171.清热补血汤 (せいねつほけつとう) [证治准绳]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各3.5,玄参、知母、五味子、黄柏、麦门冬、柴胡、牡丹皮各1.5。

  【适应症】 治血虚、血热之方。口腔溃疡,口舌糜烂,口腔炎,贝切特氏病(口眼

  生殖器综合征)等。

  172.清肺汤(せいはい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黄芩、桔梗、陈皮、桑白皮、贝母、杏仁、栀子、天门冬、大枣、竹茹各2,茯苓、当归、麦门冬各3,五味子、生姜各0.5~2 (干姜1),甘草1~1.5。

  【适应症】 咳嗽痰多,支气管炎等。

  173.清肺汤(せいはい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地黄、当归各3,地榆、黄芩、栀子、川芎、黄柏各2,芍药、黄连、侧柏叶、槐角、阿胶各1.5。

  【适应症】 痔出血。

  174.折冲饮(せつしょぅいん) [产论]

  【处方组成】 牡丹皮3,当归4~5,川芎3,延胡索2~2.5,芍药3,牛膝2~2.5,桂枝3,红花1~1.5,桃仁4~5。

  【适应症】 产后恶露不净,瘀血而腹部压痛,月经不调,痛经,妊娠出血,妇人脏器炎症(骨盆腹腔炎症、子宫实质炎症)。

  175.川芎茶调饮(せんきゅぅちゃちょぅ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白芷2,甘草1.5,川芎3,羌活2,细茶1.5,荆芥、防风各2,香附子4,薄荷叶2。

  【适应症】 感冒,血脉证,头痛。

  176.千金鸡鸣散(せんきんけいめいさん) [千金方]

  【处方组成】 大黄2,当归、桃仁各5。

  【适应症】 跌打损伤。

  177.钱氏白术散(せんしびゃくじゅつさん) [小儿直诀]

  【处方组成】 白术4,藿香1,茯苓4,木香1,葛根4,甘草1,人参3。

  【适应症】 小儿消化不良,感冒时呕吐、下痢(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时需注意用量)。

  178.旋覆花代赭石汤(せんぷくかたいしゃせき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半夏5,旋覆花、大枣、代赭石、甘草各3,人参2,生姜1。

  【适应症】 胃脘痞闷,烧心,嗳气,腹鸣下痢,时有便秘,呕吐,腹痛,胃酸过多,胃扩张症,胃弛缓症,胃溃疡,胃癌,幽门狭窄症,慢性肠狭窄症,恶阻,小儿呕吐。

  179.续命汤(ぞくめい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杏仁4,麻黄、桂枝、人参、当归各3,川芎、干姜、甘草各2,石膏6。

  【适应症】 中风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知觉消失,运动麻痹。或产后失血,脑出血;或上气(血往上涌,发狂),面目浮肿。

  180.疏经活血汤 (そけいかっけつ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2,防己1.5,地黄2,羌活1.5,川芎2,防风1.5,术2,龙胆1.5,茯苓2,生姜1~1.5,桃仁2,陈皮1.5,芍药2.5,白芷1~1.5,牛膝1.5,甘草1,威灵仙1.5。

  【适应症】 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

  181.苏子降气汤 (そしこうきとう)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紫苏子3,当归2.5,半夏4,厚朴、陈皮各2.5,大枣1~1.5,前胡2.5,生姜1~1.5,桂枝2.5。(紫苏叶也可)

  【适应症】 慢性支气管炎而足冷、多少呼吸困难者。

  182.大黄甘草汤 (だいおうかんぞ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大黄4,甘草1~2。

  【适应症】 习惯性便秘,食后呕吐。

  183.大黄附子汤 (だいおうぶし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细辛2,大黄、附子各1。

  【适应症】 左或右侧半边胁下或腰脚等疼痛(尤其是寒冷所致下半身疼痛),恶寒,发热,便秘,坐骨神经痛,胆结石疼痛,椎间盘突出,肾盂肾炎,肾结石,胰腺炎。

  184.大黄牡丹皮汤 (だいおうぼたんぴ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大黄1~2,芒硝、牡丹皮各4,冬瓜子4~6,桃仁4。

  【适应症】 体力充实之实证体质,有便秘倾向,下腹部压痛剧烈(化脓性肿疡,凝结),小便涩,便血,发烧,阑尾炎初期,痔疾,肛门周炎,结肠炎,直肠炎,停经且腹满疼痛,月经不调,月经困难,子宫及附件炎,淋病,便秘。

  185.大建中汤 (だいけんちゅ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山椒1~2,人参2~3,干姜3~5,胶饴20。将山椒、人参、干姜煎汁去渣,加入胶饴再加热,待胶饴完全溶解后,去火,温服。

  【适应症】 腹部极度虚弱,略胀满,动悸,剧烈疼痛,手足冷,欲呕,腹部冷感,肠疝痛,腹膜炎,弛缓性便秘,胃下垂,子宫后屈等内脏下垂症,寄生虫腹痛。

  186.大柴胡汤 (だいさいこ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柴胡6,芍药3,半夏3~4,大枣3,生姜4~5,枳实2,黄芩3,大黄1~2。

  【适应症】腹壁增厚,胃部硬,季肋下部压痛,体质、肠胃强壮,好酒,有便秘倾

  向,头重,失眠,耳鸣,高血压,口渴,呕吐,痫性喜怒无常,痰稠喘息咳嗽,肩凝等属

  下列诸症:肥胖症,高血压症,半身不遂,胆石痛,胆囊炎,急性肝炎,哮喘,胃酸过

  多,斑状脱毛症,热性传染病。

  187.大承气汤(だいじょぅきとぅ)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厚朴5,枳实、芒硝各3,大黄2。

  【适应症】 热性病,急性肝炎,伤寒,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肺炎,高血压,发狂,

  破伤风,小儿痉挛等见有下列诸症:脐部周围硬满,有便秘感,大便燥结,眼朦胧,发

  烧,油汗,手足心汗多,舌干,尿频,高血压,不能进食,谵语。本方为阳明病的代表处

  方。

  188.大青龙汤(だいせいりゅぅとぅ)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石膏10,麻黄6,杏仁5,桂枝、大枣各3,甘草、生姜各2。

  【适应症】 高烧,恶寒,无汗,口渴,头痛,倦怠,全身筋骨疼痛,尿量减少,四

  肢浮肿,腹水,流感,急性肺炎,脑膜炎,丹毒,急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急性眼病(结

  膜炎,青光眼等,通常加车前子8),麻疹,皮肤瘙痒症。

  189.大半夏汤(だいはんげ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4~7,蜂蜜20,人参3。

  【适应症】 呕吐。

  190.大防风汤(だいぼぅふぅ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芍药、熟地黄、黄芪、防风、杜仲、术各3,川芎2,人参、羌

  活、牛膝、甘草、大枣各1.5,干姜、附子各1。

  【适应症】 肌肉麻痹、或膝痛,脊髓疾患,半身不遂,脚气。

  191.托里消毒饮(たくりしょぅどくいん )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防风、当归、川芎、白芷、桔梗、厚朴、皂角、穿山甲各1.5,栝楼

  根、陈皮各2,黄芪、金银花各2.5,白酒。

  【适应症】 一切化脓症。

  192.竹茹温胆汤(ちくじょぅぅんたんとぅ) [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柴胡3~5,桔梗2~3,竹茹3,陈皮2~3,茯苓3,枳实1~2,麦门

  冬3~4,黄连1~2,生姜3,甘草1,半夏3~5,人参1~2,香附子2。

  【适应症】 流感,伤风,肺炎等。恢复期烧不退,或退热但情绪不佳,咳嗽痰多,

  不能安睡。

  193.竹叶石膏汤(ちくよぅせつこ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石膏10,粳米6,麦门冬6,半夏4,人参3,竹叶、甘草各2。

  【适应症】 瘦型人的皮肤干燥,口舌干,喜冷饮,食欲不振,易倦,失眠,呼吸不畅,欲呕,汗多,面色潮红,糖尿病,鼻炎,流感,肺炎,高热病后衰弱,中暑,肺气肿,喘息。

  194.治打扑一方(ぢだぼくいつぽぅ) [香川修庵方]

  【处方组成】 川芎3,甘草1.5,朴��3,丁香1~1.5,川骨3,大黄1~1.5,桂枝

  3。

  【适应症】 跌打肿痛。

  195.治头疮一方(ぢずそぅいつぽぅ)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连翘3,荆芥1,术3,甘草1,川芎3,红花1,防风2,大黄0.5,忍冬2,无大黄也可。[又名:大芎黄汤(だいきゅぅおぅとぅ)]

  【适应症】 温疹,湿疹,乳幼儿湿疹(注意小儿用量)。

  196.中黄膏(ちゅぅおぅこぅ) [华冈青洲方]

  【处方组成】 麻油1000ml,郁金40,黄蜡380,黄柏20。将麻油煎去水分,加入黄蜡熔化,用布过滤,稍冷后慢慢加入郁金、黄柏(均为粉末),搅拌混和至凝固。

  【适应症】 急性化脓性皮肤病(肿)初期,跌打损伤,扭伤。

  197.调胃承气汤(ちょぅいじょぅき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大黄2~2.5,甘草、芒硝各1。

  【适应症】 发热,便秘,心烦,无汗,谵语,胸痛,轻微腹痛,口舌干燥。热性病伴有便秘或下痢、谵语,牙痛。

  198.丁香柿蒂汤(ちょぅこぅしていとぅ) [寿世保元]

  【处方组成】 柿蒂3,沈香1,桂枝3,茴香1,半夏3,藿香1,陈皮3,厚朴、丁香、缩砂、甘草、木香、乳香各1。

  【适应症】 病后体虚而打噎、肠胃虚弱。

  199.丁香茯苓汤(ちょぅこぅぶくり ょぅとぅ) [杨氏家藏方]

  【处方组成】 丁香、附子各1,茯苓6,陈皮2,桂枝3,干姜、缩砂各1.5。

  【适应症】 虚寒之证、极度衰弱患者的胃内水滞、冒酸、疼痛、呕吐不能进食等。

  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癌,幽门狭窄症。

  200.钩藤散(ちょぅとぅさん) [本事方]

  【处方组成】 钩藤3,防风2,橘皮(陈皮也可) 3,菊花2,半夏3,甘草1,麦门冬3,干姜1,茯苓3,石膏5~7,人参2。

  【适应症】 习惯性头痛,目眩,肩凝,高血压,动脉硬化之头痛,更年期障碍,美尼尔氏综合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6782

积分

736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82
发表于 2014-11-19 07: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201.肠痈汤 (ちょうようとう) [集验方]
  【处方组成】 薏苡仁9,瓜子6,桃仁5,牡丹皮4。

  【适应症】 实证者的阑尾炎初期,或慢性阑尾炎腹痛,或类似肠痈之疾病。

  202.猪苓汤 (ちょれい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猪苓、泽泻、茯苓、阿胶、滑石各3。

  【适应症】 尿量减少,排尿困难,舌苔湿润,略干燥,排尿不净,发热无汗,下痢,手足冷,蛋白尿(有尿血者加木通、术各2)。急、慢性淋病,尿道炎,膀胱结石,肾盂肾炎,肾病变,肾结核,肾结石。

  203.猪苓汤合四物汤 (ちょれいとうごうしもつとう)

  【处方组成】 当归3~4,茯苓3,芍药3~4,滑石3,川芎3~4,泽泻3,地黄3~4,阿胶、猪苓各3。

  【适应症】 皮肤干燥、面色差而无肠胃障碍者的下列诸症:排尿困难,排尿痛,排尿不净,尿频。

  204.沉香降气汤 (ぢんこうこうきとう)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沉香2,香附子5,缩砂3,甘草1.5。

  【适应症】 本方系行气血之方,用于气滞之胸膈痞阻,咳嗽,腹部胀满,食欲不振,胃扩张,肢体浮肿,脐下绞痛。

  205.沉香天麻汤 (ぢんこうてんまとう) [卫生宝鉴]

  【处方组成】 沉香、益智、天麻、当归各2,防风、半夏、独活各3,羌活4,乌头、附子、甘草各1,白僵蚕1.5,生姜1。

  【适应症】 癫痫,痉挛,面神经麻痹。

  206.通导散 (つうどうさ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3,陈皮2,大黄3,木通2,芒硝3~4,红花2,枳实2~3,苏木、厚朴、甘草各2。

  【适应症】 证略实、下腹部压痛、常便秘者的下列诸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障碍,腰痛,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诸症(头痛、眩晕、肩凝等)。

  207.提肛散 (ていこうさん) [外科正宗]

  【处方组成】 川芎、当归、白术、人参、黄芪、陈皮、甘草各4,柴胡、黄芩各2,升麻、黄连、白芷各1,赤石脂10。

  【适应症】 脱肛。

  208.天雄散(てんゅぅ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天雄1,术8,桂枝6,龙骨3。

  【适应症】 阳萎,遗精。

  209.桃核承气汤(とぅかくじょぅき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桃仁5,芒硝1~2,桂枝4,甘草1.5,大黄1~3。

  【适应症】 左下腹肌肉聚缩压痛之便秘,下半身冷,上半身上火。头痛,目眩,肩凝,耳鸣,精神异常,腰痛,生理不顺诸疾;跌打之尿闭,痔疾,不孕,充血性眼疾,牙痛,健忘。

  210.当归饮子(とぅきいんし) [济生方]

  【处方组成】 当归5,地黄4,芍药3,荆芥1.5,川芎3,黄芪1.5,蒺藜子3,何首乌2,防风3,甘草1。

  【适应症】 发冷者的下列诸症:慢性湿疹(分泌物少),发痒。

  211.当归建中汤(とぅきけんちゅ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当归4,芍药5~6,桂枝4,甘草2,生姜4,胶饴20,大枣4。去胶饴也可。

  【适应症】 易倦、血气差患者的下列诸症:痛经,下腹部痛,痔,脱肛疼痛。

  212.当归散(とぅき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当归、黄芩、芍药各3,术1.5,川芎3。

  【适应症】 产前产后障碍(贫血、倦怠、目眩、浮肿)。

  21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とぅきしぎゃくかごしゅゆしょぅきょ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当归3,甘草2,桂枝3,大枣5,芍药3,吴茱萸1~2,木通3,生姜4,细辛2。

  【适应症】 手足冷感、下肢发冷、下肢或下腹部疼痛者的下列诸症:冻疮,头痛,少腹痛,腰痛。

  214.当归四逆汤(とぅきしぎゃく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当归3~4,大枣3~6 .5,桂枝3~4,细辛2~3,芍药3~4,甘草2~2.5,木通2~3。

  【适应症】 手足发冷者的下列诸症:冻疮,少腹疼痛,腰痛,下痢,痛经,冷症。

  215.当归芍药散(とぅきしゃくやく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当归3,茯苓4,川芎3,术4,芍药4~6,泽泻4~5。

  【适应症】 冷症,脸色苍白,体质虚弱,贫血,头重,肩凝,目眩,月经不调,胃

  部水滞有声,小便多,常浮肿,动悸,带下,习惯性流产,全身倦怠。

  216.当归汤 (とうきとう) [千金方]

  【处方组成】 当归4~5,干姜1.5(不用生姜),半夏4~5,芍药3~4,黄芪1.5,厚朴2.5~3,山椒1.5,桂枝2.5~3,甘草1,人参2.5~3。

  【适应症】 背心寒冷,腹部胀满或腹痛。

  217.当归贝母苦参丸 (とうきばいもくじんが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当归、苦参、贝母各3。

  【适应症】 小便涩,排尿困难。

  218.当归养血汤 (とうきようけつ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芍药、熟地黄、茯苓、当归各3,贝母、栝楼实、枳实、陈皮、厚朴、香附子、川芎、紫苏子各1.5,沉香、黄连各1。

  【适应症】 皮肤及粘膜、枯燥者的下列诸症:食道狭窄,咽食困难,呕吐。

  219.当归六黄汤 (とうきりくおうとう) [太平圣惠方]

  【处方组成】 当归、干地黄、熟地黄各4,黄柏、黄连各1.5,黄芩、黄芪各2。

  【适应症】 盗汗。

  220.当归连翘汤 (とうきれんぎょうとう)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连翘、防风、黄芩、荆芥、白芷、芍药、地黄、栀子、白术、人参、阿胶、地榆各1.5,乌梅、甘草、大枣各1。

  【适应症】 痔漏,牙龈脓肿溃疡。

  221.导水茯苓汤 (どうすいぶくりょうとう) [奇效良方]

  【处方组成】 茯苓、泽泻、白术各3,麦门冬5,桑白皮、紫苏叶、大腹皮、缩砂、木香、灯心草各1,槟榔子、木瓜各2,陈皮1.5。

  【适应症】 全身浮肿,喘息胀满,尿少。肾脏病,心功能不全,脚气。

  222.腾龙汤 (とうりゅうとう)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大黄1.5,牡丹皮、桃仁、苍术各4,芒硝、瓜子各5,薏苡仁8,甘

  草1。

  【适应症】 下腹部、骨盆、阴部炎症,化脓症,自诉肿胀疼痛者。肛门周围炎,睾丸炎,阑尾炎,前列腺,腹股沟淋病腺炎,骨盆腹膜炎。

  223.独参汤 (どくじんとう) [薛氏方]

  【处方组成】 人参8。

  【适应症】 皮肤枯燥,津液亏损,产后出血过多。

  224.独活葛根汤(どつかつかつこんとぅ) [外台秘要]

  【处方组成】 葛根5,生姜2,桂枝3,地黄4,芍药3,大枣1,麻黄2,甘草1,独活2。

  【适应症】 五十肩(50岁左右常发生的肩凝等症状)。

  225.独活汤(どつかつとぅ) [李东垣方]

  【处方组成】 独活2,当归3,羌活2,桃仁3,防风2,连翘3,桂枝2,防己5,大黄2,黄柏5,泽泻2,甘草1.5。

  【适应症】 寒证之手足屈伸疼痛。

  226.内托散(ないたくさ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人参2.5,当归3,黄芪、川芎、防风、桔梗、厚朴、桂枝各2,白芷、甘草各1。

  【适应症】 中耳炎,骨疽,痔漏,多发性肌肉炎症。

  227.二术汤(にじゅつ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白术、茯苓、陈皮、天南星、香附子、黄芩、威灵仙、羌活各1.5~2.5,半夏2~4,苍术1.5~3,干姜0.6~1,甘草1~1.5。

  【适应症】 50岁左右常见之肩凝、神经痛。

  228.二陈汤(にちん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半夏、茯苓各5,陈皮4,甘草、干姜各1。

  【适应症】 一切痰饮,或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亢进,或胃脘痞满,消化不良,胃病,眩晕,头痛,咳嗽。

  229.女神汤(にょしんとぅ)别名:安荣汤(あんぇぃとろ) [浅田家方]

  【处方组成】 当归3~4,槟榔子2~4,川芎3,黄连1~2,术3,木香1~2,香附子3~4,丁香0.5~1,桂枝2~3,甘草1~1.5,黄芩2~4,大黄0.5~1,人参1.5~2。

  去大黄也可。

  【适应症】 上火及目眩者的下列诸症:产前产后神经症,月经不调,血脉证。

  230.人参营养汤(にんじんぇぃよぅ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白术、熟地黄、茯苓各4,人参3,桂枝2.5,芍药、远志、陈皮、黄芪各2,五味子、甘草各1。[又称:安荣汤(あんえいとぅ)]

  【适应症】 面色差、无光泽而枯燥,毛发脱落,心悸亢进,失眠,健忘,病后衰弱,产后虚弱。

  231.人参汤 (にんじんとう)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人参3 (不用竹节人参),术3,干姜2~3(不用生姜),甘草3。[别名:理中丸 (りちゅうがん)]

  【适应症】 血色恶,身体衰弱,手足发冷,腹部软弱,胃脘痞满,常胃痛,下痢或稀便,有呕吐感,流涎。喜甜味热饮,头痛,发烧。胃下垂,胃扩张,带下,急性吐泻,神经痛,恶阻,胃溃疡。

  232.人参养荣汤 (にんじんようえいとう) [圣济总录,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人参3,桂枝2.5,当归4,黄芪1.5~2.5,芍药2~4,陈皮2~2.5,地黄4,远志1.5~2,术4,五味子1~1.5,茯苓4,甘草1~1.5。

  【适应症】 病后体力低下,倦怠,食欲不振,盗汗,手足冷,贫血。

  233.排脓散 (はいのう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枳实3~5,桔梗1~3,芍药3~5,卵黄1个。

  【适应症】 轻度化脓性皮肤病。

  234.排脓汤 (はいの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甘草1.5~3,干姜1~3,桔梗1.5~5,大枣2.5~6。

  【适应症】 初期轻度化脓性皮肤病。

  235.贝母汤 (ばいもとう) [本事方]

  【处方组成】 柴胡3,贝母、桂枝、杏仁各2,五味子2.5,桑白皮、黄芩各2.5,干姜0.5,甘草、生姜、木香各1。

  【适应症】 久咳不止。

  236.伯州散 (はくしゅうさん) [大同类聚方]

  【处方组成】津蟹、腹蛇、鹿胶等量烧炭为末。

  【适应症】 慢性化脓、脓不溃,肉芽形成迟缓者。急性炎症不能用。溃疡,瘘孔,痔漏,淋巴腺炎,恶性化脓症,骨疽,中耳炎,痈。

  237.麦门冬汤 (ばくもんど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麦门冬8~10,大枣3,半夏5,人参2,粳米5~10,甘草2。

  【适应症】 咳嗽痰稠,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干咳,咽干,体力虚弱,皮肤枯燥,上火,声音嘶哑,烧胸,喉头结核,肺结核、百日咳、妊娠咳嗽等各种咳嗽。

  238.八味丸 (はちみが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干地黄8,山茱萸肉、山药各4,泽泻、茯苓、牡丹皮各3,桂枝、附子各1作蜜丸。[别名:八味地黄丸 (はちみぢおうがん) 、肾气丸 (じんきがん)]

  【适应症】 尿量异常,口渴,下腹直腹肌紧张,并时感麻痹,性欲减退,腰痛,全

  身倦怠,高血压,脚弱,食欲异常亢进,糖尿病,肾性高血压症,前列腺肥大,肾萎缩,

  夜尿,遗精,老人性腰痛,阳萎,白内障。

  239.八味逍遥散(はちみしょぅよぅ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当归、茯苓、芍药各3,生姜2,柴胡3,甘草1.5,术3,薄荷叶1。

  【适应症】 肩凝,易倦,精神不安等神经症状,时有便秘倾向者的下列诸症:寒证,体质虚弱,月经不调,月经困难,更年期障碍,血脉证。

  240.八味带下方(はちみたいげほぅ) [各家方选]

  【处方组成】 当归5,川芎、茯苓、木通各3,陈皮2,土茯苓(山归来)4,金银花、大黄各1。

  【适应症】 脓性恶臭带下。

  241.半夏苦酒汤(はんげくしゅ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卵壳中加入半夏2,再加入2或3倍稀释的醋煮沸,去掉半夏,加半个蛋白。

  【适应症】 咽部生疮疼痛,发声困难。急性扁桃腺炎,咽头溃疡,喉头结核。

  242.半夏厚朴汤(はんげこぅぼく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5~6,紫苏叶2,茯苓5,生姜3~4,厚朴3。

  【适应症】 咽喉部有异物感,精神不安,尿多尿频,失眠,头重,心悸亢进,胃部水滞有声,食欲不振,有呕吐感。肠胃障碍所致神经症,妇人歇嘶底里症,失眠,声嘶哑,食道狭窄,恶阻,妊娠反应。

  243.半夏泻心汤(はんげしゃしんとぅ)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半夏4~5,人参、黄芩、甘草各2.5~3,干姜2~2.5 (生姜不可),大枣2.5~3,黄连1。

  【适应症】 胃部痞硬,欲呕,白苔湿润,食欲不振,嗳气,腹鸣软便,或有下痢倾向者属下列诸症:急、慢性肠胃炎,发酵性下痢,胃酸过多,胃下垂,消化不良,神经性胃炎,胃弱,二日醉(饮酒次日头痛、倦怠无力等症状),嗳气,烧胸,口腔炎,神经症。

  244.半夏白术天麻汤(はんげびゃくじゅつてんきとぅ) [脾胃论,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半夏3,神曲2,术3~6,黄芪1.5,陈皮3,人参1.5,泽泻1.5,麦芽1.5~2,黄柏1,天麻2,干姜0.5~1,生姜0.5~2。去神曲也可。

  【适应症】 瘦型肠胃虚弱之人,胃部水滞有声,贫血,头痛,呕吐,肩凝,足冷。

  肠胃虚弱,胃下垂,胃扩张,习惯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

  245.百合固金汤(びゃく ごぅこきんとぅ) [通雅]

  【处方组成】 百合、当归、地黄各4,芍药、贝母、玄参各3,甘草1.5,麦门冬6,

  桔梗2。

  【适应症】 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

  246.白虎加桂枝汤 (びやっこかけいし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知母5,甘草2,粳米8,桂枝2~4,石膏15。

  【适应症】 咽干发烧。诸热性病高烧。肌肉炎,骨膜炎,关节炎,湿疹,婴儿苔癣,阴部瘙痒,头痛,眼疾,牙痛。

  247.白虎加人参汤 (びゃっこかにんじ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知母5~6,粳米8~10,石膏15~16,人参1.5~3,甘草2。

  【适应症】 口渴,自汗,尿多,手足冷,残尿感,目眩,梦语,身热。诸热性病(中暑,肺炎,小儿麻疹),皮肤病(湿疹等),脑溢血,糖尿病,夜尿症。

  248.白虎汤 (びゃっ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知母5,石膏15,粳米8,甘草2。

  【适应症】 咽干发烧。急性热性传染病,麻疹,皮肤炎,糖尿病,牙痛,哮喘等。

  249.不换金正气散 (ふかんきんしょうき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术4,生姜2~3,厚朴3,半夏6,陈皮3,甘草1.5,大枣1~3,藿

  香1。

  【适应症】 胃积食之呕吐或消化不良者的下列诸症:急、慢性胃炎,胃扩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250.伏龙肝煎 (ぶくりゅうかんせん) [原南阳方]

  【处方组成】 伏龙肝煎汁的上清液再煎小半夏加茯苓(150)。

  【适应症】 妊娠恶阻。

  251.伏龙肝汤 (ぶくりゅうかんとう) [浅田宗伯方]

  【处方组成】 伏龙肝4~10,生姜、半夏各5~8,茯苓3~5。(参考千金方:伏龙肝、生姜、地黄、甘草、艾叶、赤石脂、桂枝)

  【适应症】 恶阻,恶心,呕吐。

  252.茯苓饮 (ぶくりょうい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5,生姜1~3,术4,陈皮、人参各3,枳实1~2。

  【适应症】 胃部水滞胀满,时感疼痛,尿量减少,呕吐,心悸亢进,嗳气,食欲不振。胃扩张症初期,胃酸过多症,胃下垂症,胃扩张症,胃性神经衰弱。本处方加半夏4~5称“茯苓饮加半夏”。

  253.茯苓饮加半夏(ぶくりょぅいんかはんげ) [经验方]

  【处方组成】 茯苓饮+半夏4~5。

  【适应症】 胆结石,神经性胃炎,胃扩张症等。

  254.茯苓饮合半夏厚朴汤(ぶくりょぅいんごぅはんげこぅげくとぅ) [经验方]

  【处方组成】 茯苓5,枳实1~2,术4,半夏5~6,人参3,厚朴3,生姜3~4,紫苏叶2,陈皮3。

  【适应症】 伴有心情郁闷、咽喉部有异物感、时感动悸、目眩、呕吐、烧胸、尿量减少等症的下列诸症:精神不安,神经性胃炎,恶阻,留饮,胃炎,胃下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55.茯苓甘草汤(ぶくりょぅかんぞぅとぅ) [伤寒论]

  【处方组成】 茯苓6,桂枝4,生姜1.5,甘草1。

  【适应症】 发热汗出,小便不利,手足冷,心下时感动悸。感冒及其他发烧,心脏病,冻疮。

  256.茯苓杏仁甘草汤(ぶくりょぅきょぅにんかんぞぅ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6,杏仁4,甘草1。

  【适应症】 胸中气塞、呼吸欲断者属下列诸症: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伤,胁间神经

  痛。

  257.茯苓泽泻汤(ぶくりょぅたくしゃ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4,生姜3~5(不用干姜),泽泻4,术3,甘草1.5,桂枝2。

  【适应症】 胃炎,胃扩张症之呕吐、口渴。

  258.附子粳米汤(ぶしこぅべ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粳米7,半夏5,大枣3,甘草1.5,附子1。

  【适应症】 腹中雷鸣,腹痛,呕吐,便秘,四肢厥冷,恶寒,胆石疝痛,肠炎,胃溃疡,腹膜炎。

  259.分消汤(ぶんしょぅとぅ)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术2.5~6,枳实1(枳壳不可),茯苓2.5~3,陈皮2,大腹皮1,厚朴1~2,缩砂1~2,香附子2,木香1,猪苓1~3,生姜1,泽泻2~4,灯心草1~2。

  【适应症】 尿少浮肿。鼓肠,腹水,全身浮肿。本处方中加入枳壳代枳实则称为“实脾饮”,同样使用。

  260.平胃散(へいい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术4,大枣2,厚朴3,甘草1,陈皮3,干姜0.5~1。

  【适应症】 食欲不振,胃脘痞硬,腹鸣,下痢,急、慢性胃炎,胃扩张症,胃弛缓,

  消化不良。

  261.防己黄芪汤 (ぼういおうぎ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防己4~5,生姜3,黄芪5,大枣3~4,术3.5,甘草1.5~2。

  【适应症】 面色苍白、肌肉柔软多汗的体质,关节水肿轻度疼痛,足冷,尿量减少,肩凝,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湿疹,肥胖症(虚胖),多汗症,肾炎,肾脏病,关节炎,浮肿。

  262.防己茯苓汤 (ぼういぶくりょう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防己2.4~3,茯苓4~6,黄芪2.4~3,甘草1.5~2,桂枝2.4~3。

  【适应症】 手足浮肿有冷感者的下列诸症:手足疼痛。麻木感,浮肿,目眩。

  263.防风通圣散 (ぼうふうつうしょうさん) [宣明论]

  【处方组成】 当归、麻黄、芍药各1.2,大黄1.5,川芎1.2,芒硝1.5,山栀子1.2,白术2,连翘1.2,桔梗2,薄荷叶1.2,黄芩2,生姜1.2,甘草2,荆芥1.2,石膏2~3,防风1.2,滑石3~5。

  【适应症】 肥胖健壮之人的腹痛胀满、便秘、上火、肩凝、动悸、头痛、蓄脓、口渴、高血压等属下列诸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症,哮喘,痔疾,脑溢血,习惯性便秘,秃头,慢性肾炎,丹毒。

  264.补肝散 (ほかんさん) [万病回春]

  【处方组成】 当归、川芎、白术、苍术、枸杞、密蒙花、羌活、天麻、柴胡、藁本、连翘、细辛、桔梗、防风各1.5,石膏2,薄荷、木贼、荆芥、甘草、栀子、白芷各1。

  【适应症】 虚证类型之白内障、目花、多视症等。

  265.补气建中汤 (ほきけんちゅうとう) [济生方]

  【处方组成】 术5.5~7,黄芩2,茯苓3~5,厚朴2,陈皮2.5~3,泽泻2~3,人参3,麦门冬2~3。

  【适应症】 肠胃弱,腹部胀满。虚证之腹水、浮肿、鼓肠、肝硬化等症。

  266.补中益气汤 (ほちゅうえっきとう) [辨惑论]

  【处方组成】 人参4,大枣2,术4,柴胡1~2,黄芪3~4,甘草1~1.5,当归3,干姜0.5,陈皮2,升麻0.5~1。

  【适应症】 元气损耗,肠胃功能衰弱,体质虚弱,易倦多汗,手足倦怠,好热饮,口中唾液多,脐部动悸。肺结核,病后衰弱,子宫后垂,脱肛,脊椎骨疡,苦夏,胃下垂。

  267.补中治湿汤 (ほちゅうじしつとう) [济生方]

  【处方组成】 白术、茯苓、陈皮、苍术各3,人参、黄芩、厚朴、泽泻、木通、麦

  门冬各2,升麻0.5。

  【适应症】 肿胀,浮肿,腹水,鼓肠,肝硬化,慢性腹膜炎。

  268.补肺汤 (ほはいとう) [千金方]

  【处方组成】 麦门冬4,粳米、五味子、桑白皮、桂枝各3,款冬花2,大枣3,生

  姜2。

  【适应症】 咳嗽,嘶哑。

  269.奔豚汤 (ほんとん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葛根、李根白皮各5,半夏4,甘草2,当归、川芎、黄芩、芍药各2,生姜1。

  【适应症】 神经性心悸亢进,神经官能症,神经质,紧张,血脉证,自律神经不安

  症。

  270.麻黄加术汤 (まおうかじゅつ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麻黄汤+术4。

  【适应症】 风湿,关节炎,急性肾炎,肾脏病,各种气体中毒。

  271.麻黄汤 (まおう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黄4~5,桂枝3~4,杏仁4~5,甘草1.5~2。

  【适应症】 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发烧,腰痛,关节痛,流感,支气管哮喘,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疹,夜尿症。使用注意:身体虚弱之人不能用。

  272.麻黄附子细辛汤 (まおうぶしさいしん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黄4,细辛3,附子1。

  【适应症】 微热,恶寒,体质虚弱,无力,嗜睡,咳嗽,老人感冒,无力性肺炎,支气管炎,流感。

  27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まおうれんしょうしゃくしょうず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黄、连轺、大枣、桑白皮各3,杏仁4,赤小豆10,生姜、甘草各1。

  【适应症】 内有瘀热发黄或皮肤病内攻之肾炎,肾脏病。

  274.麻杏甘石汤 (まきょうかんせきとう)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黄4,甘草2,杏仁4,石膏10。

  【适应症】 外观似虚弱但肠胃强之人,喘咳,口渴,时常发汗,无发热恶寒,虫牙多。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外痔核,睾丸炎。

  275.麻杏薏甘汤 (まきょうよくかんとう)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麻黄4,薏苡仁10,杏仁3,甘草2。

  【适应症】 皮肤干燥似蛇皮,肌肉风湿日暮时常疼痛,无汗,疣。肌肉风湿,指掌角质化症,干性脚癣,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

  276.麻子仁丸(ましにんがん) [伤寒论]

  【处方组成】 麻子仁4~5,厚朴、芍药各2,大黄3.5~4,枳实2,杏仁2~2.5。

  【适应症】 习惯性便秘,多尿,体力衰弱,皮肤干燥。老人病衰弱所致迟缓性便秘。

  277.蔓荆子散(まんけいしさん) [直指方]

  【处方组成】 蔓荆子、升麻、木通、芍药、麦门冬、地黄、前胡、茯苓、桑白皮、菊花各2,甘草、大枣各1.5,干姜1。

  【适应症】 中耳炎,耳聋出脓。

  278.妙功十一丸(みょぅこぅじゅぅいちがん) [儒门事亲]

  【处方组成】 丁香、沉香、木香、乳香、麝香、三棱、莪术、牵牛子、黄连、雷丸、鹤虱、胡黄连、黄芩、大黄、陈皮、青皮、雄黄、甘草、熊胆、赤小豆、轻粉、巴豆各等分。本方之变化方即富山县的“反魂丹”。

  【适应症】 实证之惊痫,发狂。

  279.木防己汤(もくぼぅい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石膏10,防己4,人参、桂枝各3。

  【适应症】 胃脘痞硬,下半身浮肿,尿量减少,呼吸急促,舌干口渴者的下列诸症:喘咳,心脏性哮喘,心脏瓣膜炎,肾脏病,脚气,肾炎。

  280.杨柏散(ょぅはくさん) [浅田家方]

  【处方组成】 杨梅皮2,犬山椒1,黄柏2。外用。

  【适应症】 跌打损伤,扭伤。

  281.薏苡仁煎(ょくいにんせん) [经验方]

  【处方组成】 薏苡仁10。

  【适应症】 疣赘。

  282.薏苡仁汤(ょくいにんとぅ) [明医指掌]

  【处方组成】 麻黄4,桂枝3,当归4,芍药3,术4,甘草2,薏苡仁8~10。

  【适应症】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热感、关节及肌肉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关节炎。

  283.薏苡附子败酱散(ょく いぶしはいしょぅさん)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薏苡仁10,败酱3,附子1。

  【适应症】 虚证之少腹化脓,急性阑尾炎,局部化脓性腹膜炎,带下,肛门周围炎,

  痔瘘。

  284.抑肝散 (よくかんさん) [绛囊撮要]

  【处方组成】 当归、钩藤、川芎各3,术、茯苓各4,柴胡2,甘草1.5。

  【适应症】 体质虚弱、神经兴奋者的下列诸症:神经症,失眠症,小儿夜啼,小儿

  疳症。

  285.抑肝散加陈皮半夏 (よくかんさんかちんぴはんげ) [本朝经验方]

  【处方组成】 当归、钩藤、川芎各3,术、茯苓各4,柴胡2,甘草1.5,陈皮3,半

  夏5。

  【适应症】 抑肝散之症见有脐左下侧至心下部动悸显著者。痫,神经衰弱,血脉证,脑溢血。

  286.抑肝扶脾汤 (よくかんふひとう) [古今医鉴]

  【处方组成】 黄连、青皮、神曲各2,白术、茯苓、龙胆、白芥子、山楂子各2.5,胡黄连、柴胡、甘草各1,人参1.5。

  【适应症】 元气虚损,精神不佳,肠胃障碍,羸瘦,腹满,腹静脉曲张,发热口干。

  287.利膈汤 (りかくとう) [名古屋玄医方]

  【处方组成】 半夏8,附子1,栀子3。

  【适应症】 自诉咽喉梗塞感、咽食困难、障碍。食道癌,食道狭窄,食道痉挛,喷门痉挛,咽喉痞塞。

  288.六君子汤 (りっくんしとう) [万病回春,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人参2~4,术、茯苓、半夏各3~4,陈皮2~4,大枣2,甘草1~1.5,生姜1~2。

  【适应症】 肠胃功能虚弱,无食欲、胸痞满、易倦、贫血性手足易发冷患者的下列诸症:胃炎,胃扩张,胃下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289.立效散 (りっこうさん) [李东垣方]

  【处方组成】 细辛、升麻各1.5~2,防风2~3,甘草1.5~2,龙胆1~1.5。

  【适应症】 拔牙后疼痛。

  290.龙胆泻肝汤 (りゅうたんしゃかんとう) [薛氏十六种]

  【处方组成】 当归、地黄、木通各5,黄芩、泽泻、车前子各3,龙胆、栀子、甘草各1~1.5。一贯堂之“龙胆泻肝汤”系在薛氏方中加入芍药、川芎、黄柏、黄连、连翘、防风、薄荷叶、土茯苓(山归来)、薏苡仁。

  【适应症】 体力尚存、下腹部肌肉有紧张倾向患者的下列诸症:排尿痛,排尿不净,尿浊,白带。右直腹肌拘挛,体质强健者的精神不安,手掌足心湿润,足部干性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尿道炎,淋疾,阴道炎,膀胱炎,带下。作青壮年的体质改善剂。

  291.凉膈散(りょぅかくさん)[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 连翘5,芒硝、桔梗、黄芩各3,栀子2,大黄、薄荷叶各1,甘草

  1.5。

  【适应症】 热症烦渴,舌疮,小便赤,大便秘结。急性热病,口腔炎,急性扁桃腺

  炎,头疮,皮肤病,吐血,鼻血,脑症。

  292.苓甘姜味辛夏仁汤(りょぅかんきょぅみしんげにんとぅ)[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半夏、杏仁各4,五味子3,甘草、干姜、细辛各2。

  【适应症】 咳嗽痰稀,肠胃弱,手足冷,面部浮肿,贫血,自汗,呼吸困难。慢性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百日咳。

  293.良枳汤(りょぅきとぅ) [疗治大概]

  【处方组成】 茯苓、半夏各6,桂枝4,大枣、甘草、枳实各3,良姜1。

  【适应症】 痰饮,右部痞块疼痛,胃病,胆结石发作。

  294.苓姜术甘汤(りょぅきょぅしゅつかんとぅ) [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6,干姜3(生姜不可),术3,甘草2。

  【适应症】 四肢冷痛,胃部滞水,尿量增加,苔湿润。坐骨神经痛,腰痛,夜尿症,

  妊娠浮肿。

  295.苓桂甘枣汤(りょぅけぃかんぞぅとぅ) [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6,桂枝、大枣各4,甘草2。

  【适应症】动悸而神经兴奋者,胃内滞水,小便不利,胃脘疼痛,胃液分泌过多症。

  296.苓桂术甘汤(りょぅけぃじゅつかんとぅ)[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组成】 茯苓6,桂枝4,白术3,甘草2。

  【适应症】 胃部停水,神经质,尿量减少,心悸亢进,耳鸣,眼病。自律神经不安,

  心脏瓣膜症,泪腺炎,耳背,美尼尔氏综合征。

  297.绿矾丸(りょくばんがん) [经验方]

  【处方组成】 苍术、神曲、陈皮、厚朴、大枣各4,甘草5,绿矾4。

  【适应症】 黄疸,浮肿,足浮肿等。

  298.羚羊角散(れぃょぅかくさん)[证治准绳]

  【处方组成】羚羊角5,黄芩、黄芪、升麻、草决明、防风、车前子、大黄、芒硝

  各3。大黄、芒硝随证加减。

  【适应症】 青光眼,眼球痛,多泪,红眼病等。

  299.联珠饮 (れんじゆいん) [内科秘要]

  【处方组成】 苓桂术甘汤(296)+四物汤(125)。

  【适应症】 血脉证,以及血虚眩晕,心下逆满,或发热自汗。

  300.六味丸 (ろくみがん) [别名:六味地黄丸 (ろくみじおうとぅ)] [小儿方诀]

  【处方组成】 地黄5~6(6~8),山茱萸3(3~4),山药3(3~4),泽泻、茯苓、牡丹皮各3(3)。方中剂量,括号外为汤剂剂量,括号内为散剂剂量。

  【适应症】 易倦,尿量减少或尿量多时有口渴症状者的下列诸症:排尿困难,尿频,浮肿,瘙痒,神经衰弱,初老(50岁左右)之腰痛,弱视,糖尿病,肾脏病,牙龈脓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93

积分

22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把处方集搬过来,还是放在一起,查找起来方便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4:26 , Processed in 0.24317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