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53|回复: 19

重剂能挽危重证,实误也

[复制链接]

40

主题

538

积分

15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8
发表于 2012-12-16 23: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读朱进忠老先生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感触良多。朱老在书中提出了“重病者应施以微药”,与当前的某些专家的“大剂治重病”有了原则的区分。作为医者,如何做到“药与病符,药与人符”,则才是最好的吧。下面转摘这一节,以餐同仁。


病重者应施以微药
朱进忠


      1964年冬,尝治一患者,男,78岁。食后胃脘灼热疼痛,嗳气数年。医诊食管裂孔疝。遍用中、西药物治疗,其效不著,邀李翰卿先生诊治。先生云:饮食积滞所致。治宜消食导滞。乃处山楂化滞丸,1次半丸,13次。服药3天,诸证均减。患者云:如此小小丸药,每次仅仅服用半丸,哪能取速效?不如每次改为3九,每日3次服之,余听后颇感有理,乃嘱其改为每次3丸,13次服之。连服3日后,不但胃脘灼痛未减,且感到日渐气短乏力。于是再次求教于李翰卿先生。云:你不知《伤寒论》116条之文乎?该文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诸家释文多云:微数之脉,即脉数而无力,多主阴虚火旺,治宜养阴清热,故谓慎不可灸。若误用艾灸,不仅不能疗疾,而反伤阴助热,则为炊逆。追虚逐实,是说火为邪,一面追正气之虚,而另一方圃义逐邪气之实。即阴本虚,反用灸法则更伤其阴;热本实,反用灸法则助阳增热,这种迫虚逐实的结果,则导致血液散乱于豚中,而受到严重损伤。可见灸火虽微,内攻却是有力,它可导致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等严重后果。通过举一反三之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疾病,只要是正气大衰而又邪实的严重疾病,都是攻补两难的疾病,稍予扶正则易使邪气更炽,稍予克伐则易使正气难支。故处方用药之时,只可扶正而不得助邪,只可祛邪不得伤正,只可补阴而不得伤阳,只可补阳而不得伤阴。因此不管是祛邪,还是扶正,不管是补阳,还是益阴,只可小剂予之。今之患者,所以用半丸有效,3丸不效者,因患者已年近八旬,可谓正衰邪实,故稍增祛邪则正气受伤,正如《伤寒论》所云之“火邪虽微,内攻有力”耳。余听后仍感疑信参半,不以为然。

      1965年冬,尝治一患者,女,41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办狭窄与闭锁不全,心力衰竭2年多,遍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查其浮肿尿少,胸腹积水,咳喘短气,不得平卧,心烦,心悸,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净,脉细疾促而无力。急邀某医诊治。云:此心肾阴虚。宜加减复脉汤养阴清热。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白芍12克,人参15克,阿胶1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元参15克。药进1剂,诸证加剧。不得已,改邀李翰卿先生治之,云:治宜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服药2剂后,诸证大减,尿多肿减,呼吸微平。此时患者家属睹见所用之药剂量既小,药味又少。乃怒斥我云:如此危重之疾,竟予些许小药,岂能治病!不得已,乃以原方10倍量为方予之,服药2剂,诸证加剧,家属亦慌恐备至。急求李翰卿先生再治,云:原方原量可也,不必改动。余遵嘱,再处: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药后诸证果减,患者家属云:余只知重剂能挽危重证,实误也。

      尝治患者,苏××,女,53岁。支气管哮喘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30余年。其始仅为遇见花粉、灰尘时喘咳发作。近2年来,诸证加剧,尤其是近七八个月以来,几乎昼夜时时俱喘,不得平卧,且饮食全废。医以中、西药物近万元,均不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气短不足以息,整日端坐不得平卧外,并见指、趾、额、颏、耳壳均冷如冰,舌淡苔白,脉细而促。综合脉证,诊为心肾阴阳俱虚,阳虚为主,兼水饮不化。治以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1克,茯苓1克,白术1克,白芍15克,人参1克,杏仁1克。服药2剂后,喘咳短气大减,并稍能平卧,微进饮食:某医睹见药味、药量既少又小,颇有微辞。云:前医所用诸方药物少者十五、六味,多者竟达30余味,所用药量轻者10克,重者竟达40克,然服后均无效果。此方药物仅仅6味,药量重者才15克,如此重疾,用此小药,岂能济事!乃将原方药量增大10倍予之。4剂之后,诸证又明显加剧。乃再邀余前往治之。余诊后,云:此病阴阳俱衰,阳虚为主,治疗之时只可微培阳气以助少火之生长,若以10倍之附子则成壮火而耗气损阴矣,故仍宜原方小量服之。服药1剂,果然诸证大减。1个月后,诸证消失而出院。

      耿××,女,50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7个昼夜。医予西药和中药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银翘白虎汤加减等治之不效。邀余诊治。查其神昏,二便失禁,舌苔薄白,舌质淡黯,肢厥脉微。综合脉证,诊为亡阳证:急处四逆汤为;方:附子4克,干姜4克,炙甘草4克。服药1剂后,神清肢温,体温由389℃降到375℃。某医目睹此状,云:此病如此之严重,反用微剂微量治之,岂能挽生命于顷刻之间,为了对病人负责任,必须用大方大剂治之。且人参大补元气,亦当加之。乃处:附子40克,干姜40克,人参40克,炙甘草10克。药进1剂后,是夜又见神昏肢厥,身热,体温398℃。急邀余再次往诊。余云:此病正虚邪实,只可以微药以助少火,不可以大剂以实壮火,否则邪盛正衰难挽矣。先宜三甲复脉以补阴敛阳,后宜四逆微量以助少火。果愈。

附:曾治南海一肝癌晚期患者,腹水,四肢厥冷,夏日还穿三四件羊毛衣,经中西医治无效。原治疗医院拒绝接收。接诊先与茯桂术甘汤合决渎汤陆剂,腹水明显减轻。再诊时给予真武汤加参,各药按常规剂量,药后腹泻,无力,无食欲,后转他医治疗。今读朱老文章,回想起来,辨证无误,很可能是真武汤方中药量之过了。邪盛正衰应微量以助少火为宜。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伤寒论》在日本的变化--选自《康平伤寒论评注》
下一篇:梦回四大金刚目录

6

主题

378

积分

46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8
QQ
发表于 2012-12-17 07: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前段也读过,确实值得思考下!
http://blog.sina.com.cn/u/2649943802  我的经方医学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9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9
发表于 2012-12-17 07: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里本来就说的
少少与之则愈
反面是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5348

积分

689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348
QQ
发表于 2012-12-17 12: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读朱进忠老先生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感触良多。朱老在书中提出了“重病者应施以微药”,与当前的某些专家的“大剂治重病”有了原则的区分。作为医者,如何做到“药与病符,药与人符”,则才是最好的吧。下面转摘这一节,以餐同仁。



病重者应施以微药
朱进忠


      1964年冬,尝治一患者,男,78岁。食后胃脘灼热疼痛,嗳气数年。医诊食管裂孔疝。遍用中、西药物治疗,其效不著,邀李翰卿先生诊治。先生云:饮食积滞所致。治宜消食导滞。乃处山楂化滞丸,1次半丸,1日3次。服药3天,诸证均减。患者云:如此小小丸药,每次仅仅服用半丸,哪能取速效?不如每次改为3九,每日3次服之,余听后颇感有理,乃嘱其改为每次3丸,1日3次服之。连服3日后,不但胃脘灼痛未减,且感到日渐气短乏力。于是再次求教于李翰卿先生。云:你不知《伤寒论》116条之文乎?该文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诸家释文多云:微数之脉,即脉数而无力,多主阴虚火旺,治宜养阴清热,故谓慎不可灸。若误用艾灸,不仅不能疗疾,而反伤阴助热,则为炊逆。追虚逐实,是说火为邪,一面追正气之虚,而另一方圃义逐邪气之实。即阴本虚,反用灸法则更伤其阴;热本实,反用灸法则助阳增热,这种迫虚逐实的结果,则导致血液散乱于豚中,而受到严重损伤。可见灸火虽微,内攻却是有力,它可导致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等严重后果。通过举一反三之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疾病,只要是正气大衰而又邪实的严重疾病,都是攻补两难的疾病,稍予扶正则易使邪气更炽,稍予克伐则易使正气难支。故处方用药之时,只可扶正而不得助邪,只可祛邪不得伤正,只可补阴而不得伤阳,只可补阳而不得伤阴。因此不管是祛邪,还是扶正,不管是补阳,还是益阴,只可小剂予之。今之患者,所以用半丸有效,3丸不效者,因患者已年近八旬,可谓正衰邪实,故稍增祛邪则正气受伤,正如《伤寒论》所云之“火邪虽微,内攻有力”耳。余听后仍感疑信参半,不以为然。

      1965年冬,尝治一患者,女,41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办狭窄与闭锁不全,心力衰竭2年多,遍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查其浮肿尿少,胸腹积水,咳喘短气,不得平卧,心烦,心悸,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净,脉细疾促而无力。急邀某医诊治。云:此心肾阴虚。宜加减复脉汤养阴清热。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白芍12克,人参15克,阿胶1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元参15克。药进1剂,诸证加剧。不得已,改邀李翰卿先生治之,云:治宜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服药2剂后,诸证大减,尿多肿减,呼吸微平。此时患者家属睹见所用之药剂量既小,药味又少。乃怒斥我云:如此危重之疾,竟予些许小药,岂能治病!不得已,乃以原方10倍量为方予之,服药2剂,诸证加剧,家属亦慌恐备至。急求李翰卿先生再治,云:原方原量可也,不必改动。余遵嘱,再处: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药后诸证果减,患者家属云:余只知重剂能挽危重证,实误也。

      尝治患者,苏××,女,53岁。支气管哮喘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30余年。其始仅为遇见花粉、灰尘时喘咳发作。近2年来,诸证加剧,尤其是近七八个月以来,几乎昼夜时时俱喘,不得平卧,且饮食全废。医以中、西药物近万元,均不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气短不足以息,整日端坐不得平卧外,并见指、趾、额、颏、耳壳均冷如冰,舌淡苔白,脉细而促。综合脉证,诊为心肾阴阳俱虚,阳虚为主,兼水饮不化。治以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1克,茯苓1克,白术1克,白芍1.5克,人参1克,杏仁1克。服药2剂后,喘咳短气大减,并稍能平卧,微进饮食:某医睹见药味、药量既少又小,颇有微辞。云:前医所用诸方药物少者十五、六味,多者竟达30余味,所用药量轻者10克,重者竟达40克,然服后均无效果。此方药物仅仅6味,药量重者才1.5克,如此重疾,用此小药,岂能济事!乃将原方药量增大10倍予之。4剂之后,诸证又明显加剧。乃再邀余前往治之。余诊后,云:此病阴阳俱衰,阳虚为主,治疗之时只可微培阳气以助少火之生长,若以10倍之附子则成壮火而耗气损阴矣,故仍宜原方小量服之。服药1剂,果然诸证大减。1个月后,诸证消失而出院。

      耿××,女,50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7个昼夜。医予西药和中药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银翘白虎汤加减等治之不效。邀余诊治。查其神昏,二便失禁,舌苔薄白,舌质淡黯,肢厥脉微。综合脉证,诊为亡阳证:急处四逆汤为;方:附子4克,干姜4克,炙甘草4克。服药1剂后,神清肢温,体温由38.9℃降到37.5℃。某医目睹此状,云:此病如此之严重,反用微剂微量治之,岂能挽生命于顷刻之间,为了对病人负责任,必须用大方大剂治之。且人参大补元气,亦当加之。乃处:附子40克,干姜40克,人参40克,炙甘草10克。药进1剂后,是夜又见神昏肢厥,身热,体温39.8℃。急邀余再次往诊。余云:此病正虚邪实,只可以微药以助少火,不可以大剂以实壮火,否则邪盛正衰难挽矣。先宜三甲复脉以补阴敛阳,后宜四逆微量以助少火。果愈。

附:曾治南海一肝癌晚期患者,腹水,四肢厥冷,夏日还穿三四件羊毛衣,经中西医治无效。原治疗医院拒绝接收。接诊先与茯桂术甘汤合决渎汤陆剂,腹水明显减轻。再诊时给予真武汤加参,各药按常规剂量,药后腹泻,无力,无食欲,后转他医治疗。今读朱老文章,回想起来,辨证无误,很可能是真武汤方中药量之过了。邪盛正衰应微量以助少火为宜。
面壁十年图破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33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2-17 1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各案的重点就是“脉微数”,即阴阳两虚吗?
纸上得来终解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18

积分

4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8
QQ
发表于 2012-12-17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中医不好学啊,每个中医的理论都不一样,各家各法,李可、仝小林等老中医说是重剂能起沉疴,现在李翰卿和朱进忠两位老中医却说病重应施微药。从实际诊治效果来看,他们都有相应的医案支持各自的理论的,那到底是哪种理论对呢?还是两种理论都对而只是适宜于不同的范围?有谁能作一下点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9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9
发表于 2012-12-17 1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大乘中医 的帖子

大乘中医:所以说中医不好学啊,每个中医的理论都不一样,各家各法,李可、仝小林等老中医说是重剂能起沉疴,现在李翰卿和朱进忠两位老中医却说病重应施微药。从实际诊治效果来看,他们都有相应的 .. (2012-12-17 18:10) 
李汉卿,朱进忠说的是实话,是真实医案
至于李可之流
简直是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18

积分

4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8
QQ
发表于 2012-12-17 1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李可的医案很多都是假的啊?这样说的话,那李可的人格都是有问题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5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2-17 19: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中还是重剂起沉疴多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3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2-17 1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一概而论;若急危重症,正气已虚者,不能受药、运药。用之确不宜重。如仲景四逆汤辈,附子仅用一枚,通脉四逆汤亦不过大者一枚。而急、重未必危者,如"苦冒眩"者,用泽泻汤,"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奔豚之发作若死,欲还止,用桂枝加桂汤等,用泽泻四两或桂枝四两、五两,就相对可以重些了。而一些病重却未必急危者,仲景则又相对更重些。如大青龙汤、炙甘草汤、防己地黄汤等。但如急、危、重而难治、难辨者,则又更轻。如麻黄升麻汤。切莫胶柱鼓瑟。另外,何谓重,难有一严格标准。不过,盲目用超大剂量或超轻量者,似多不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336

积分

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12-12-17 21: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受启迪,值得学习,广而推之。
目前很多重要价格不菲,小柴胡汤就不便宜,特别是大剂量用柴胡和半夏的时候。目前我开始尝试应用小剂量中药治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336

积分

18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12-12-17 2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应为“中药”,致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29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2-12-17 2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
这种剂量,嚼吧嚼吧吃了得了,省的煎煮了。这是在作秀。
果真遇到这样的患者,你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29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2-12-17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知道当时的0.4g,药房是如何称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1

积分

1130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01
发表于 2012-12-17 2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矛盾啊,为何要搞对立呢
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其中不仅重用四逆汤,同时重用山茱萸、生龙牡,磁石之类。而如果仅仅用四逆,仲景早给出计量标准,生附子一枚一天的剂量
看楼主的医案,是阴阳俱虚的例子,阴阳俱虚的人,单纯用阳药,自然不可以用大剂量,不过剂量小到这样,我也表示怀疑……似乎没有临床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2-17 2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剂量能治病?确实怀疑,且药房拒配,无法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9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9
发表于 2012-12-18 08: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bennyzhang 的帖子

bennyzhang:不矛盾啊,为何要搞对立呢
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其中不仅重用四逆汤,同时重用山茱萸、生龙牡,磁石之类。而如果仅仅用四逆,仲景早给出计量标准,生附子一枚一天的剂量
看楼主的医案,是 .. (2012-12-17 21:45) 
李汉卿是山西四大名医之首,精通伤寒,擅用经方,很多老一辈的伤寒家都对他赞不绝口。李可算哪根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669

积分

170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69
发表于 2012-12-18 08: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obs999 的帖子

obs999:“重要”应为“中药”,致歉! (2012-12-17 21:02) 
论坛有修改功能,不慎打错字可以自己编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18

积分

4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8
QQ
发表于 2012-12-19 13: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金庸 的帖子

金庸:李汉卿是山西四大名医之首,精通伤寒,擅用经方,很多老一辈的伤寒家都对他赞不绝口。李可算哪根葱? (2012-12-18 08:27) 
乱糟糟,一锅粥。难道李可的医案也是假的?难道李可的人品也有问题?请问金庸兄,能说出些实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7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27 09: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梁燕 的帖子

梁燕:不可一概而论;若急危重症,正气已虚者,不能受药、运药。用之确不宜重。如仲景四逆汤辈,附子仅用一枚,通脉四逆汤亦不过大者一枚。而急、重未必危者,如"苦冒眩"者,用泽泻汤,"其 .. (2012-12-17 19:43) 
明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8:05 , Processed in 0.50216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