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093|回复: 23

[其他] AAAA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2-6-21 15: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AAAAA




上一篇:AAAA
下一篇:AAA)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多家多派的,疾医有疾医的方法,时医有时医的方法,巫医有巫医的方法,其方法略有不同或不同。
   在经方论坛我们还是以疾医钻研方法,古方留于今世的唯《伤寒论》《金匮》但这本书所载的方不完全是疾医遗文,除后世补入部分,更有巫医的如白虎汤,青龙汤,十枣汤。皆古人从长期临证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方,仲景云“博采众方”即临证观察丝丝入扣的,不论谁家方,也不论名称都采用。
    古方之特点是幅度大,涵盖广,有经有纬,可以加减味成新意,可以增损量以易主辅,可调剂煎煮法,服法------。病变法亦变,可以一当十,十当百,百当千,千变万化,应用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6-21 17: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如此?![s:18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6-21 1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龙汤,白虎汤,就是巫医了?这是你考证出来的,还是臆测的?你这么牛,巫个类似的传千古的方子给人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柴胡汤巫家名黄龙汤,十枣汤巫名朱雀,《伤寒论》《金匮》除有巫家方外柴胡汤.桂枝汤.麻黄汤.竹叶石膏汤等是疾医之旧,又有以来源命名的如越婢汤,以作用命名的如泻心类,以症候命名的如四逆辈。
  后世方也有良方,如宋局方,日本家方,多脱胎于古方,惟幅度小,施治范围窄。清代诸家方药偏清淡,世有清淡派之称,往往非连追不功。金元家论多谬妄,方不足取。民间亦有佳方,存量极少加之秘传实在普及困难,如白药.六神丸等,对证应用就是了。
  现有古方所包含的药物还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要,所以必要选用后贤所创佳方以应疾病万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2-6-21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s:181]  [s:181]  [s:181]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方剂,必先就其临证效应,次方组分析,再药物效能,最后结合科学研究,作出初步结论,进而以科学证明之。桂枝汤临证上无可非议,则进而分析所含那些方义,主要药味是什么,辅助药物是什么,哪位药是其促进作用,保护作用,抑制作用,应有的反应是什么,起码有个概念,所谓一方治多病,一病有多方,若连个正确的概念都没有,说能灵活应用以应多变的疾病,是欺人自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钻研方剂,经方是最好的样本,日医片仓氏说“好学问而善于治疗者,先读其论,然后及方药,不好学问而聚集奇方妙药为治疗者,不读其论而先阅其方”就是说经方学者必先精通了法,而后才能应用方,掌握了这些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鉴别那些是国粹部分,又那些是糟粕充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6-22 00: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iaozheng 的帖子

xiaozheng:    小柴胡汤巫家名黄龙汤,十枣汤巫名朱雀,《伤寒论》《金匮》除有巫家方外柴胡汤.桂枝汤.麻黄汤.竹叶石膏汤等是疾医之旧,又有以来源命名的如越婢汤,以作用命名的如泻心 .. (2012-06-21 21:29) 
十枣汤,巫名朱雀,这是出自哪里?为啥这么叫?小柴胡同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0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6-22 0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1: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些中医家的处方,无外是味简量大,味繁量小。那一种格式比较好,我也无法说得明白,糊涂庙,糊涂神,咱这小鬼只能蒙着说了。药量大了,有过治的顾虑,清淡寡味有失掉治疗时机的遗憾,撒大网,见证就加味,在量上搞和谐。
  用药如用兵,方术就是战术,调动什么兵种和相应的将领去连营布阵,据险扬兵,可不是乱弹琴的。说用药如用兵,看一些古方像张战略图,又有像一帧油画表现出多个层次,临床应变意图达到一定范围同时直击其要害这一动机和手段------组方,还是用大青龙汤例举,7味药就包含了5个常用方剂,针对类似病势强弱,症状,脉象变化,或拆或合,分量的变化异同更显主辅,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分析起来极有层次。
   见证就加味,搬着本草拟方遣药,动辄几十味,不伦不类,互不相干,想象的堆积,药多了分不出主辅,药多了又不得不从量上做手脚,这种组方是无序的,药不能言,病斥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剂的研究是整体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探讨方术不同于研究博物馆的周鼎,它就是周朝的什么也不能代替。我们看到一些古方药味很一般而疗效挺高,使我们联想到同是兵------能打仗-------不能打仗,乌合之众成其事总是偶然的,不识方意单靠抄袭生搬硬套的施之临证常常遇到莫明奇妙的无效,识透方意就可揭示古方施治范围。探讨方意当是考证范畴的第一步,中药大宝库同性能的药很多,不必非古方药味不可,但必须强调要确知药物的性能,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药物在继续发现与增多,摸不透一个士兵的本质和性能就给与任务其结果将无由想象,有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一人误解,后人随和,如葛根芩连汤之葛根,桃核承气汤之桂枝就是犯着无能解而强解的病。我们感到有些方术其说玄之又玄,虽有不少学者苦心整理,少有能越出雾霾之外。故有校正之必要。
  医方的研究是很有趣的探究,用于此是主力,用于彼为辅,或尖刀班,或穿插营,或双重,既是指挥机关又是突击队。所以说就各个单味药物说解方意离事实有大差距的。 组方之味简量小或量大不能以表面上看说有什么可能性,要在应用,顿服,多次服,消息服及频频服------各依病情时机处理不一,在组织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搞清各个环节是全部总和才能把需要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6-23 18: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HENG此文除第一楼颇多偏差外(当然随着时间和阅历,还会逐渐完善。),其他叙述还是中肯的,最起码论述的心态和语调比前皆有进步。值得肯定,值得继续,期待看到更多好文。谈中医,就离不开“方”,方中确实有规矩,也有技巧,也有文化,有时“方”就是一种全新的药,有时就是法,有时又寓乎理,更多的是意,医者意也,不足为怪。医不同,意不同,很难求同,唯有存异,来日方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2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事论事,个人有个人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2-6-23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heng网友的文章言辞虽然有火药味,但细细品味,其中是有思想的。她对中医充满爱与恨。xiaozheng非常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6-24 0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想,有个性,学习了。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6: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单味药物性能说解方义的偏颇与讹传不知有多少年代,日本医家泰斗吉益东洞作《方机》更是扩大了影响,后来人虽崇古方,而沿袭俗说(或曲解),对古方立意是歪曲的,古方主力不但上承组织机关,且密切联系着策应合力完成一个目的,以单味药说解方意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搬着本草见证加味。失去了联合行动,各自为战。一方堆积几十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6-24 2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根,方组,是比“药对”更客观、实用、精确、完整、精深的概念,是现代语言写就的药性赋、汤头歌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方不得不提及剂量,各药味计量比例。汉方之所以对方剂中各味计量比例做的严格系统化,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经过千年实践,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教训、在N次总结、N次筛选得出最佳组合方式,从而敲定最佳方剂药物剂量。我们从《伤寒论》百多方的联系看,犹如一张大型作战兵力部署图,可根据不同战略、战术需要进行有效快速调整。战略、战术确定后它是取得胜利的中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处方药物剂量不在于你用多少克为基数,运用一个成型的复方关键在比例,一两合3 克或6克、12克、15克自便。假设小柴胡汤柴胡用量48克,生姜3片这就不伦不类了。比例不是一点都不能变, “茯苓饮”本是胃病方,若兼见有肠问题必合人参汤,若胸中痞至呕哕,可不需加味,原方提高桔皮、姜量即可。这样一个复方就不会有太多的药味或不足。
    又如桂枝汤证而有腹痛或恶心,那就当提高芍量或姜量,不必加味。若有呕吐,就不得不加半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1: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加减方例举
    1:桂枝加桔梗汤:桂枝 18克 白芍 18克 甘草 12克 生姜 18克 大枣12枚、桔梗12-18克
                   煎法同桂枝汤
  仅加一味桔梗,本方就包含了桂枝汤、桔梗汤、排脓汤三个独立方剂。证治也由桂枝证扩展为附有咽喉痛、有痰、有脓等证。
  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 18克 白芍 18克 甘草 12克 生姜 18克大枣12枚、附子12-15克
                  煎法同桂枝汤
  陆渊雷按;此方以桂枝汤畅血运,敛汗,即所谓调合营卫也。以附子恢复细胞之生活力。即所谓回阳,所谓温经也。
  3:桂枝去芍药汤:桂枝 18克  甘草 12克 生姜 18克 大枣12枚
                 煎法同桂枝汤
  方极曰:本方治“桂枝汤证而不拘挛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如何去分析掌握:
       桂枝 18克   白芍 18克  甘草 12克   生姜 18克  大枣12枚,
   无论用何标准计量,比例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下面来看桂枝汤的方组:1、 桂枝甘草汤  2、芍药甘草汤  加生姜、大枣组成。
   再来看各方定义:1、 桂枝甘草汤  “治上冲急迫者” 《方极》 论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者” 《伤寒论》 。 2、芍药甘草汤   “治拘挛急迫者”《方极》。“脚挛急者”《方机》。论文“若厥愈足温者 ”《伤寒论》 3、桂枝汤 “治上冲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此症也,头痛一症可投此方,恶寒鼻鸣干呕者此方主之。脉浮数、浮弱本方脉状也”〈方机〉 论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从三方证治我们已大致可以得出桂枝主治冲逆,为进一步证实此说,〈伤寒论〉中苓桂五味甘草汤主治“气从少腹冲胸咽”。苓桂术甘汤主治“气上冲胸”。还有苓桂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另有条文“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凡有冲逆就有桂枝。
   三方各有症治,而桂枝汤有了生姜、大枣不仅治上冲性头痛,其涉及面变的更宽泛,普通感冒伤风或流行性感冒或病毒性都有高效。看来生姜、大枣非可有可无,而是在方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2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之所以放在《小言》栏目就是所作有胡编乱侃之嫌,同仁路过,走过卖个眼,有道理就当增加点常识,看到胡扯八道您就当看了段梦话,一笑了之罢了。[s:184] [s:184] [s:184]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发表于 2012-6-26 12: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方义当是考证范畴的第一步。

---以前对此不是太重视,看到这句,以后自己写字要于此多着笔墨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19 00:07 , Processed in 0.1679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