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衡阳唐亚军 于 2024-10-19 16:54 编辑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汤证:四逆散 处方:柴胡 芍药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第318条,四逆散到底归于哪类病,也是一直有很多争论。 胡希恕认为这个不是少阴病,根本就是个少阳病。但如果放在少阳,根据其条文症状及方后加减用药来看,其阳热表现也并不明显。 本方冠以“四逆”为名,提示有四逆的证候,也就是四肢不温,看起来有阳虚状。太阳传病,阳热极掉头,也会出现四逆证,但本条明显不是。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症状呢? 条文用“少阴病”指出这个病的由来,说明四逆散证与表病阳虚证存在关联,患者有基础代谢不旺的前提条件。因为身体存在气血运行不畅、输布能力差的基础前提,所以“肌腠”遇寒后,出现整个气机呆板,反应迟滞,基本没有抵抗。这个证不象麻黄汤证那样,正气有余,还能做积极的斗争,欲争之与汗。 所以,个人认为,四逆散证病机是其人被寒所郁困,气机不能舒展造成。 参《金匮要略》第二十一5条,“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方用枳实破结气,芍药凉血补阴,且缓和急痛,以药测证,当为产后气滞血瘀,瘀而化热的用方。其方后补注,本方还可用于阳性痈脓,服药时,可用麦粥送服,以扶正气。 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本方以“枳实芍药散”为主,其中的芍药和甘草能缓急,类似于“芍药甘草汤”的理解。而本方加入柴胡,可以看做是临床因为气血淤滞,始有化热而设。 “枳实芍药散”没有被人收录到《伤寒论》中。与此类同的,如桂枝二越婢一汤,同样没有收录越婢汤,而是直接讲其变方。 条文随后有补充。 少阴病“四逆”的同时,其人“或咳”,提示表病未解,或已侵犯肺系;“或悸”,提示病入里犯心;“或小便不利”,提示病入里化热,或因寒而积水在内;“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提示病犯太阴或厥阴,这都是寒邪欲入里传病。此下利,也不是热因的下利,而是寒因的下利。 针对以上兼证,其方后提示了相应的加减用药。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这是提示寒重,可参小青龙汤;“悸者,加桂枝五分”,这是提示寒重伤心阳,可参柴胡桂枝汤,此时桂枝即可散外寒,又可补心阳,如果再有“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提示寒水有积;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再加薤白三升”,也是提示寒重。 以上都以四逆散为基础,多加热药,以应对不同症状。据此反推,四逆散证是寒证偏多,可以理解为寒邪压迫,导致出现一些气血不畅,四肢末节血运较差,四肢不温的一些初表症状。所以,后世有人总结,四逆散的“四逆”症,这个四肢不温,上肢止于肘,下肢止于膝,遇温则缓,但并未到全面阳虚“厥逆”的地步。 四逆散是个散剂,中药散剂的好处是吸收快,作用快。其后方注“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因为是草木类的药末子,“方寸匕”换算下来,也就是不超过3 克的样子,哪怕是一日三服,也最多9克。所以四逆散临床上,也只是个权宜之药,对身体寒热的影响不大,目的是快速导通气血,寒逆自止。 必须提及,四逆散与小柴胡类方,有着明显的病阴阳寒热的不同,临床上要仔细分辨。 临床上,如果寒证明显,本方是可以去柴胡不用的。 临床现因寒而实,气机不畅的腹痛证,也可以加枳实。比如第279条的桂枝倍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都可以这样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