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5-19 1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或许是否该用轻剂,还请大家指点
我是否该用轻剂,还请大家指点
1:保险起见。我现在给自己处方,而以我的中医水平和临症经验,开出的方子不对症或在药物的加减上出现错误是一定可能的。而以我现在气血阴阳脾胃俱衰的身体,能承受得起几次错误呢?故在重剂与轻剂之间,我想如果选择轻剂,即便出错,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
2:脾胃第一。现在治疗原则,正如李静老师所说----留人治病,保命为先。而留人保命之首要者,应是保胃气吧。我现在气血阴阳俱虚,若胃气一败,就什么都没有了。且我现在身体现状,无论是扶正,还是攻邪,估计己不可能靠几剂重剂来速战速决了。只能是如老师所说打持久战。而以后如果是长期用药,在重剂与轻剂之间,哪个对脾胃更有利,是否选择轻剂会更好些?
3:读书的启示。一是朱进忠老中医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中有一篇“重病当施以微药”。朱老中医通过其老师李翰卿的医案和本人的亲身临症体会,提出这一观点。书中说,凡正气大衰而又邪实的严重疾病,稍予扶正则易使邪气更炽,稍予克伐则易使正气难支。故处方用药之时,只可扶正而不而不得助邪,只可祛邪不得伤正,只可补阴不得伤阳,只可补阳不得伤阴。因此,不管是祛邪还是扶正,不管是补阳,还是益阴,只可小剂予之 。
二是在《洞天奥旨》一书中,读到有一篇论肺痈与肺瘘。、为什么用重剂治疗痈疽疮疡的陈士铎,在病治肺痈时金银花用至五两,麦冬用二两,而在治肺瘘时金银花却只用到三钱,麦冬只用三钱?火毒与内伤之异也。病虽不同,理有可参。具体请见原文。
。附:李翰卿医案。
李翰卿妙治心力衰竭
患者和某,女,35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反复咳血20年.2年前在某院手术后,出现全心衰竭,至今不但不见改善,反日渐严重,.全身浮肿,尿少,呼吸困难,心悸心烦,不得平卧.改请某医以中医治疗.医见其症见口渴身热,心悸心烦,气短而喘,不得平卧,脉数而结代,诊为心阴亏损.处方:人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花粉15克,黄连10克,五味子10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并继续配合服用地高辛等西药。服药后,是夜诸症更加严重,呼吸困难,神色慌张,有欲死之状。邀李老诊视:李老云:患者高度水肿,心悸气短,乃心肾阳虚、水气上逆凌犯心肺之象,危证也,急宜真武汤加减治之。处方:附子1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人参1克,茯苓1.5克,杏仁1克。次日之晨,诊其浮肿减轻,尿量增多,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此时因李老公务繁忙,由笔者(朱进忠)代为诊治,患者家属云:“此方量小力微,病情深重,可否改加分量?”前医亦适在侧,云: “兵微将寡岂能制大敌,不可也。”余听后亦感颇有道理,乃在原方上加10倍量予之。次日,家属来邀云:“诸症加剧,请速往诊治。”李老询诸症之后,云:此患阴阳大衰,又兼水肿实邪,正虚而邪实,补其阳则阴大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其脉一息7至,且有间歇,乃阴不敛阳,阳气欲败,非热盛之实证,亦非阴虚有热之虚证,故治之以小剂尔耳。君不知《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乎!此病用药之量稍有不慎,则,命在顷刻矣。余遵其意,再以原方原量予之。1月之后,患者呼吸困难大见改善,浮肿消失,并能到户外活动。
4:亲身用药体验。5月11日的突发高热,现四逆汤症,即用轻剂四逆汤,附,姜,草皆用0,3克,加怀牛膝1.5克。当晚使体温从39.8度降到36.9度。
然若用轻剂,我亦并无多的经验,具体以多少量为宜,如何变化,还须摸索。也请有经验或有见识的各位老师,网友予以指点,批评。谢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