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88|回复: 17

[鉴定] 古今淡竹叶及其他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发表于 2014-7-31 1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今淡竹叶及其他

          汤一笑

      陶弘景《集注》云:“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堇竹(堇字有竹字头,有的书写作“篁”字,或是一个近似的代替字),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他说了四种竹叶:堇竹叶、淡竹叶、苦竹叶、甘竹叶,甘竹叶最胜。陶云“淡竹叶:味辛,平、大寒。”有人认为堇竹即是湖北蕲春县的特产蕲竹,但《本经》说竹叶生益州。

      唐孟冼《食疗本草》云:“淡竹上,甘竹次。”“淡、苦、甘外,余皆不堪,不宜人。”

      唐甄权《药性论》云:“淡竹叶,味甘,无毒。”

      北宋苏颂《本草图经》(1061年)曰:“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唯此三种(堇竹、淡竹、苦竹),人多不能尽别。”又云:“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曰:“张仲景竹叶汤,用淡竹”。

      陶弘景说的竹叶之竹是禾本科竹属植物,即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当时入药所用竹叶有四种,淡竹的叶并非最好的。大约唐代开始入药尚淡竹叶,且淡竹叶由味辛变为味甘。北宋苏颂《本草图经》认为淡竹就是甘竹。北宋末寇宗奭《本草衍义》更认为张仲景竹叶汤所用竹叶就是淡竹叶。

      唐代开始入药尚淡竹叶大概是因为北方常见、常栽的竹子只有淡、苦两种,而淡竹因笋味好更多栽培,更常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种竹第五十一》云:“中国(指北方)所生,不过淡、苦二种”。

      在唐宋以来主流方书《千金》、《外台》、《圣济》、《圣惠》、《普济方》等中搜索,药物“竹叶”比“淡竹叶”的使用频率高,三者中“苦竹叶”使用频率最低。因唐代开始入药尚淡竹叶,此后方书中“竹叶”应该大多指“淡竹叶”。唐代以后药用竹叶尚淡甘,如陈嘉谟《本草蒙筌》(1565年)说雷竹、水竹等“味淡兼甜,治病第一。”明.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 年)说竹叶“味淡者佳”。唐代以后方书中所谓的“甘竹叶”、“甜竹叶”应该都是指“淡竹叶”。其次尚嫩,如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认为竹叶“须生长甫及一年者。为嫩而有力。”所以出现了卷竹叶、卷心竹叶、嫩竹叶、竹叶心等;第三尚鲜品,所以明清方书中多见鲜竹叶、青竹叶、新竹叶、生竹叶等。陈旧的竹叶有殊用,《本草纲目》记载,胫生疮可用旧茶笼内白竹叶针孔,随大小贴之,候水出尽(据说竹叶有出水之功),再用他药敷之。(久年蓬仰上竹叶亦得。)

      如今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有云:“新安郡界中,自有一种竹叶,稍大於常竹,枝茎细,高者尺许,土人以作熟水,极香美可喜。”这中植物可能就是草本淡竹叶。

       明代滇南名士兰茂《滇南本草》(1436年)第三卷中有“毛竹叶”条,云:“毛竹叶,生荒野间,形似竹叶,生一小枝,叶上有毛,俗呼土淡竹叶。味甘、苦。无毒。治妇人血虚发热,大烧成痨。服之神效。亦能利大小便,治热疾成血淋。服此竹叶,能分阴阳而退骨蒸劳热。”这可能就是草本淡竹叶。

      明代歌诀体中药入门读物《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四有云:“又谓之淡竹,其叶解烦除咳逆,今方中用淡竹叶,又是一种丛小叶,柔微有毛,其根生子如麦门冬。”这种“淡竹叶”肯定就是草本淡竹叶了。

      陈嘉谟《本草蒙筌》(1565年)淡竹叶条指出“一种草类如铁线,茎似嫩稷,叶长尺余,亦名淡竹叶,俗多采,利小水,治喉痹等证并神效。”似指鸭跖草。李时珍云鸭跖草可消喉痹。但“叶长尺余”又不似鸭跖草。

      明代时,药物中有三种药物名“淡竹叶”:竹子淡竹的叶、淡竹叶草、以及鸭跖草(别名竹叶菜、蓝姑草、淡竹叶菜)。这三种在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分别列条:竹;淡竹叶;鸭跖草。其中“淡竹叶”是《纲目》新补,“淡竹叶”之名从此正式归于淡竹叶草。而“鸭跖草”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已载。淡竹叶草进入明末《本草纲目》独立成条,说明其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明清方书中偶见有小竹叶、大淡竹叶的名称,大概是指淡竹叶草(小)和淡竹的叶(大)的分别。又有一种称“苏竹叶”者,不知是指鸭跖草还是淡竹叶草。

      淡竹叶草的出现,药物重名也给清代的医家造成了困惑。

      清初陈士铎《本草新编》卷之四“淡竹叶”条下云:“或问淡竹叶世疑是草本,是耶非耶?曰:即竹叶耳,但不可用苗竹、紫竹之叶。盖二叶之味多苦,不堪入药,其余诸竹之叶,味皆淡者也,故以淡名之,非草本之叶也。若草本之叶,非是竹叶,乃俗名鸭脚者也,其性虽寒,能止咳嗽,然而终不能入心以消痰也。”

      姚球《本草经解》(1724年)“附余”云:“竹类极繁。本草陶、苏二家云。入药宜?竹、淡竹。又谓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六地(六安)多竹。此所指似俗呼水黄连者。余庭前旧植数十竿。邻近每采用。今医家好言淡竹叶。伧父(村夫)谬以鸭跖草当之。本草草部另载淡竹叶云。苗高数寸。似竹米落地所生。甘寒无毒。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今六之西山有一种草。高不盈尺。茎中空有节。叶亦全肖竹而稍薄。生丛棘间。凌冬不凋。仅一痘医识之云。其师江右人也。指授此为真淡竹。用之已数十年。尝贻余合他药浸酒。未知是否。《汤液本草》,?竹、淡竹俱载木部。于淡竹引《日华子》并用根茎。所主痰热惊痫等症也。按《诗》绿竹。郑笺绿为王刍。竹为篇竹。郭璞云。篇亦作扁。似小藜。陆玑云。绿竹乃一草。高数尺。可磨治器物。俗呼木贼。以上皆指草。惟班彪《志》云。淇园殷纣竹箭园也。朱子(朱熹)云。淇上多竹。汉世犹然。此则实指今竹。盖竹即多种难辨。又有草木混之。故迄无定论。记此质诸博雅君子。”

      虽然明清不少医家知道古典的竹叶或淡竹叶是竹子淡竹的叶。但不知为何淡竹叶草日益成为“竹叶”的主流,可能是名称的原因。近代以来,医家一提及竹叶或淡竹叶多以为是淡竹叶草,以至如今《中国药典》中,有草本淡竹叶,未收载竹子的淡竹叶。竹子的叶是资源极其丰富的,为何不充分利用呢?如今医家一般认为,竹叶以清心胃热见长,淡竹叶草则长于清热利尿。两者功效同中有异。

        古代方书又提到一种“水竹叶”。《本草纲目》“牛扁”条下云:“又有水竹叶,生水中。叶如竹叶而短小,可生食,亦去虮虱。”这种植物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名为“虱建草”。《普济方》中有取水竹叶生食去虱之方。水竹叶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Mllrdanniatriguetra(Wal1.)Brijckn. 疣草的全草,别名肉草,是稻田主要杂草之一。

      古代方书中又提到一种叫“扁竹叶”的药材。最早见《备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六 食治方(凡五类) 菜蔬第三:“扁竹叶,味苦平涩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云:煮汁与小儿冷服,治蛔虫。”又云“此病(五痔)宜常食扁竹叶及煮羹粥”,后世还有用扁竹叶治疗蛊痢及小儿蛲虫。但“扁竹叶”具体是什么呢?李时珍说“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又云射干“俗呼扁竹,谓其叶扁生而根如竹也。”李时珍又说∶“此(鸢尾)即射干之苗,非别一种也。肥地者茎长根粗;瘠地者茎短根瘦。其花自有数色。诸家皆是强分。”也就是说,李时珍认为扁竹叶即是鸢尾,也即是射干之苗。从陶弘景《本经集注》看,自古就多认为射干叶是鸢尾,但陶氏并不认同,认为“此盖相似尔,恐非”。他认为鸢尾是另外一种植物:“此(鸢尾)当别一种物。方亦有用,鸢头者即应是其根,治体相似,而本草不显之。”

      从现代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看,射干和鸢尾是两种植物。《中国植物志》 第16(1)卷,鸢尾是鸢尾科鸡冠状附属物组的植物,而射干是鸢尾科射干属的植物。虽是同科近缘,但是两种植物。古方书所说的“扁竹叶”到底属于哪种?大概还是射干叶的可能性大。清代一些方书用扁竹叶也常注明是射干苗。

      《伤寒论》第360条的竹叶石膏汤,用“竹叶二把”。按陶弘景所说,此竹叶应就是竹子的叶子,但具体是哪种竹子的叶就难说了。《本经》说竹叶“味苦,平”,并非后世所尚的淡竹叶(味辛平或甘淡)。祝之友先生认为《伤寒论》所用“竹叶”就是苦竹叶。又,“竹叶二把”有多重?陶弘景《集注》云:“凡方云某草一束者,以重三两为正。云一把者,重二两为正”。“竹叶二把”即是四两重,如按东汉一两13.8克计算,则为55克重。这个很可能是指鲜竹叶。

      赵燏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1937年)“竹叶(淡竹叶)”条下说,美国耶鲁大学药物学与毒物学系两位学者,曾用中药之退热剂试验治疗发热白鼠,惟淡竹叶最有功效。竹子之叶与淡竹叶草的药效比较似乎未见有学者进行实验研究。

      附:有关竹叶的一些简便方

      竹叶膏:生竹叶去梗净一斤,生姜四两,净白盐六两。先将竹叶熬出浓汁,又将姜捣汁同熬沥渣,将盐同熬干,如遇牙痛,用搽一二次,即愈。(清 • 鲍相璈《验方新编》)

      治齿龈宣露:黄竹叶、当归尾研末,煎汤,入盐含漱。(《永类方》)。

      治头疮冻痱、耳上生疮:以竹叶烧末,和猪脂涂上,又以鸡子白敷之亦妙。(《幼幼新书》)。而《岭南采药录》云竹叶心烧末脂涂疗火伤大良。




上一篇:山楂之酸和乌梅之酸
下一篇:茵陈药用古今差异

10

主题

409

积分

60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7-31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汤先生能配照片那就完美了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发表于 2014-8-1 1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味药都不能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1: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律:“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开方)、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二年半;其故不如本方,杀、伤人者,以故杀、伤论;虽不伤人,杖六十;即卖药不如本方,杀、伤人者,亦如之。”

(错误不如本方者,指不依旧法,或不依官方认可的今、古药方及本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4-8-1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楛楝紫 的帖子

楛楝紫:整天钻牛角尖,中医大多数时候又不是靠的一味神药
很多组方里面药用近似的取代其实没多大问题
就像某人说现在人参不行是因为张仲景说的那种上党人参已经绝种了,无药可取代,却不说自己 .. (2014-08-01 08:21) 
汤先生本来就不是看病的,但他的存在是临床医生之福。你说这些话就像厨子责怪农人善于种菜,太荒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4: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苛责临床一线了?

我不过考证一下古代药材而已。如果古典药材原本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代?随便弄个来?或者象关木通那样出了事情学界才慌张补救,说搞错了,古典木通不是这个?又或者象细辛那样,出了事情,慌张说古典是不用叶的?我毫不怀疑,中药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要说苛责,医生用药还是自我苛责一些好,对病人对自己都好,不出事则罢,出了事情,不守相关法律规定后果自负。自古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4: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楛楝紫 的帖子

楛楝紫:唐朝那些看得起病的都是达官贵人,唐朝本质上还是个贵族社会;唐史就提到同昌公主绝症不治,昏君唐懿宗杀死众多御医的真事。你用这个来说明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

御医们最终还是没能 .. (2014-08-01 13:30) 
皇帝荒唐与国家律法何干?唐代之后历代基本也是如此规定。这或许也是唐代之后尊崇医学经典的一个现实原因。引说这个是提醒一下,从国家法律角度,自古用药都不能太随意使用替代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楛楝紫 的帖子

楛楝紫:你在用极端例子论证,而且出现马兜铃酸事件,我查过,本身也是超剂量超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恶果,马兜铃的药物,细辛厚朴这里可还是很常用的,是不是用了你就准备把人送上法庭?把药当饭吃 .. (2014-08-01 15:08) 
你真看懂了我8楼说的话?可见你根本就不了解马兜铃酸事件。中医界对马兜铃酸事件的辩护大多是自失人心的愚蠢败笔。

本人在本文中没有讨论任何该用什么的问题。只关注是什么。

看着是摆设,出了事就不是了。

至于厚朴,尚无可靠证据表明其含有马兜铃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9

积分

60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8-1 16: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连汤先生都有人攻击啊······这个论坛果然是鱼龙混杂啊

心寒心寒,

烧菜放蒜 放苏叶 还是放酒,虽然都去腥,可都不是那个味了

可惜的是看病不是烧菜儿戏

古今有哪个医生不注重药材本源的还没有听说过,可能他们水平都不如那厨师高明吧

如今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的真的很少了,不过厨师也应该可以自己的厨师论坛 研究那种食材去腥好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楛楝紫 的帖子

楛楝紫:你呀,就是一个先树靶子再找论据的德克萨斯神枪手
自己看吧:1.  含AA(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很多,应用范围广,包括关木通、广防已、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细辛、天仙藤 .. (2014-08-01 18:00) 
你要找也应找一个比较专业的正式药学论文才好。来路不明的资料能有什么可信度?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说厚朴中也含有马兜铃酸,但李玲玲《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则说厚朴没有此成分,到底有还是没有我也很想弄清楚。

还可以参考锺炎洲私人有限公司科研部《浅议中药厚朴的安全性》一文。

另外,我从不认为我有多大用,也从不认为我写的这些文章能有多大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10

积分

129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无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0
发表于 2014-8-2 07: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86年版的中药大辞典,这种说法刚罢,那种说法又否,还真愿意看看汤先生的见解以便参考。
君心似水,无欲则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3: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垃圾论文,人家还算有个原作者,还有个真实单位,还要承担论文的后果。你的资料若连这些信息都不能提供,岂非连垃圾论文都不如?

既然是“备此一说”,那就是尚无定论,应存疑。所以我才说“尚无可靠证据表明”。这比较实事求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马兜铃酸事件中,日本、香港、台湾都没有禁用厚朴。

台湾和香港都对细辛进行了一些限制性的新规定(仍然可用,方某人说禁止使用是胡说八道)。但都没有对厚朴作任何新规定,如果厚朴的马兜铃酸含量比细辛还高,很难想像两地医政机构不对其作有关管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4-8-2 21: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与楛楝紫两位先生平心!两位都是有心有识饱学之士,我非常敬仰!经方的现代应用,涉及到许多医学史问题,如果搞不清楚,影响疗效,影响经方的推广,我们也非常苦恼。非常渴望专家高手予以研究,你们许多帖子对我们临床用经方很有启发,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4-8-2 2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叶石膏汤,也用过一些病例,但竹叶究竟是什么东西?确实搞不清,只能任药房给付了。想到此,心不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发表于 2014-8-8 0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黄煌老师十九楼的回复,多那有水平,你们版主不该学习学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8-11 08: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需要搞清楚伤寒论的药是现代的什么药这样用药才符合伤寒论原意向汤先生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5

积分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05
QQ
发表于 2015-4-11 15: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医学史是非常重要的学问,如果不考证清楚,那么结果就是用错药、读错书。汤先生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5:12 , Processed in 0.3114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