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者治医------清代三位伤寒名医的较量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445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09: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日偶阅《张氏医通》看到有张璐关于伤食一篇后面所附的自己治疗一位儿科医师的医案,并与其他两位伤寒名医之间的会诊。觉得医案颇为有趣和典型,所以发上来供同道探讨

石顽治幼科汪五符。夏月伤食。呕吐发热颅胀。自利黄水。遍体肌肉扪之如刺。六脉模糊指下寻之似有如无。足胫不温。自认阴寒而服五积散。一服其热愈炽。昏卧不省。第三日自利不止。而时常谵语。至夜尤甚。乃舅叶阳生以为伤暑。而与香薷饮。遂头面汗出如蒸。喘促不宁。足冷下逆。歙医程郊倩以其证大热而脉息模糊。按之殊不可得。以为阳欲脱亡之候。欲猛进人参、附子。云间沈明生以为阴证断无汗出如蒸之理。脉虽虚而证大热。当用人参白虎。争持未决。取证于石顽。诊其六脉虽皆涩弱模糊。而心下按之大痛。舌上灰刺如芒。乃食填中宫。不能鼓运其脉。往往多此。当与凉膈散下之。诸医正欲藉此脱手。听余用药。一下而神思大清。脉息顿起。当知伤食之脉。虽当气口滑盛。若屡伤不已。每致涩数模糊。乃脾不消运之兆也。此证设非下夺而与参、附助其壮热。顷刻立毙。可不详慎。而妄为施治乎。




上一篇:test
下一篇:初学中医,胆大妄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8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6-1 15:35:15 | 只看该作者
有趣!
记得伤寒论有如下条文:”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 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与此例的脉象有相似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5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5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8:06:1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zure于2009-06-01 15:35发表的  :
有趣!
记得伤寒论有如下条文:”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 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与此例的脉象有相似之处
云间沈明生尚且能辨出是阳明热证,用白虎汤恐怕是隔靴搔痒,唯独张石顽能诊腹。程郊青见到脉微欲绝便用参附,险些杀人,医学之道不易啊。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30 03:03 , Processed in 0.083630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