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54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辩证] 腋汗多年伴善恐症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0: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腋窝多汗,腋窝部位尤其明显,不臭,不黄,严重时汗如雨滴,一年四季,主要在白天,晚上基本正常(除非遇到特别紧张的事情),偶尔伴有手足汗,轻微,稍粘.
2.人格障碍,害怕人多开会,做报告等场合,有持续的无法抑制的紧张,感觉是病态,西医将此归为心理问题(但我坚信一定是五脏的某些部件出了问题,且只有中医理论解释的清楚),我开车也持续紧张,这总不是心理问题吧?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医理论中的恐症吧,特点:胆怯,善恐.
具体描述:

小学五年级一次上课,老师要我读文章,突然感觉特别紧张,声音颤抖,从此开始畏惧上课发言的场景,到了高中,意外的当了班干部,经常因为紧张,语无伦次,经常出丑,虽然经过了很多次的锻炼,但一直感觉在人多的时候开会,讲话很紧张,也很痛苦,从此渐渐感觉到紧张带来的影响->腋汗,即使是冬天,内衣两腋窝部位也常常湿透,时间长了留下黄色的汗迹,一直到工作,症状没有减轻,感觉有强化的趋势,因紧张而多汗,因多汗而更加紧张(恶性循环),外加单位的工作环境压力大,时常开会(我最痛苦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到开会,报告,总结之类的字眼就紧张到心疼,思想上完全想的开,没什么好紧张,但就是身体上的症状无法控制),跟人说话总感觉没有底气,到现在领导叫我或者和陌生同时聊天都有紧张感(腋汗),白天走路生热也多汗,夏天怕热,特别怕闷热,天热全身出汗量比一般人大很多,晚上症状轻,可能晚上的情绪较白天稳定很多吧,感觉大剂量运动(可能是全身都出汗的原因)腋部出汗量都没有强烈紧张出的多,另外从小就有手淫习惯,性欲强,近一年来,有下降趋势,小便不黄,大便强行一日一次(两日一次就便秘了),口腔非常容易溃疡,双眼淡红,畏光(应该是对电脑时间长的问题).
性格特点:

脾气大,胆小,害羞,自尊心强,要求完美,容易激动,紧张,心慌,遇事紧张,心悸;多梦,易醒,易惊,内向,健忘,敏感,多虑,不爱说话,体力差,精神压力大,对生活失去信心.
中药把脉:说我是气虚,在网上做过体质的题目测试,结果为:气虚质(兼有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 另看过半夏体质的描述,性格特征和体质描述出奇的吻合.

治疗情况:
本地中医开了气虚的汤药方子(药方:生地黄,熟地黄,茯苓,泽泻,丹皮,山茱萸,淮山,生黄氏,炒白术,生玉竹,知母),已吃5副,感觉没大用处,自觉问题根源不是气虚,卫表不固,根源应该和容易紧张关系密切,我在期刊网下载了3篇关于腋汗的文章,其辩证要点分为:
1.仿天王补心丹(目前正在尝试,配合六味地黄丸,已服5剂,似乎有点效果,但只是出汗量上少了点而已,和服用导赤散效果差不多,手上效果明显,干干的..)
主治:心阴虚,虚热逼津外泄;心气不足,气不敛阴;心血不足,血不养神.
补心阴,益心气,敛阴液
生地,麦冬各15g,黄芪15g,太子参30g,五味子10g,天冬15g,北沙参30g,柏子仁,枣仁各10g,制首乌15g,凤凰衣10g
(腋汗,鼻渊,盗汗治验-陈昱宇1992)
2.主治:脾肾阳虚,卫外不固.气为阳,气虚日久则阳气不升,阳虚则卫外不固,阴液外泄,故自汗日久终成阴阳两虚.
党参20g,炙甘草10g,白术20g,干姜15g,枣仁,附片各10g
(腋汗一例治验-周汉清1987)
3.主治:气血两虚,气虚不摄,津液不固,补益气血兼固摄
党参30g,炙甘草5g,熟地30g,当归15g,龙骨,牡蛎(研细)各30g,白术15g,云苓15g,白芍15g,麻黄根15g
(腋窝多汗辨治-周茂林1987)
另外通过查询了解胆小,紧张,恐惧等症状又分为:心虚胆怯,肝胆虚怯,气血不足,肾精不足,心肾不交..
《石室秘录》卷三:“凡人胆怯不敢见人者,少阳胆经虚也。而所以致少阳胆经之虚者,肝木之虚也。而肝木之衰,又因肾水之不足。”我的问题是因为手淫导致肾水不足,肾阴虚所致吗,但另一个问题是我问过母亲,她有和我相似症状,应该和遗传的先天体质有很大关系...
求治:
1.腋汗2.善恐.
描述比较长,但基本反映了我的身体情况,感觉比较复杂,既有阴不足,也有阳不足..所以请中医帮我辩证我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有对策就再好不过了,谢谢啦!

-------------------------------------------------------------------------------------------
这里热心的人真多,谢谢各位老师啦,各位的观点我会及时更新并总结如下(也期待更多老师参与进来分享您的观点,感激不尽):
1.导赤散,主治:腋汗,原理:心火偏亢或心阴虚,手少阴心经经腋窝"极泉"穴,清热利尿.(1,3楼) (使用中..)

2.甘草干姜汤合桂甘汤,主治:腋汗,善恐.(4楼)
3.温胆汤,主治:善恐.(5,12,13,15,17楼) (使用中..)
4.八味解郁汤加龙骨牡蛎,肉桂,主治:善恐.(8楼)
5.补心丹合生脉散合导赤散加龙骨牡蛎汤,主治:腋汗,善恐.(10楼)
6.肝郁(化火)为根本(9,17楼) (意见使用中..)
7.桂枝汤加附子汤,主治:腋汗(12楼)
8.柴胡龙骨牡蛎汤(或加四逆散),主治:善恐,从肝论治(15,16,17楼)
目前采用的建议及疗效:

2011年4月16日:
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目前推荐最多的方剂为温胆汤和导赤散(去心火),在疾病根源这个问题上,根据各位老师的一致意见(从肝论治,肝郁所为)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到肝郁心理应激有密切的关联,其代表方剂为柴胡类方剂(如:四逆散)考虑到自己有火气,怕热,汗多,可能是肝郁化火(9楼阳刚老师分析的很有道理)而肝郁化火的经典方剂为丹栀逍遥散,所以当务之急是去肝火,调理肝郁(这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方剂如下:


配方一:四逆散{柴胡15g,枳实 芍药 炙甘草 各15g}+丹栀逍遥散{当归 白术 茯苓 丹皮 栀子 各15g,薄荷6g}+温胆汤{法半夏 6g,竹茹 15g} 7剂 (肝郁化火)
配方二:导赤散{生地 20g 川木通 8g 生甘草20g 淡竹叶 20g} 5剂 (去心火)
在服用配方一的同时配合配方二,我将及时通报自己的使用情况,同时期待各位老师能继续分享您的观点,对于那些曾经和将要帮助我的人,我感激不尽!










上一篇:小便频数
下一篇:恳请黄教授:肺癌晚期脑转移,呕吐不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沙发
发表于 2011-4-9 21:00:29 | 只看该作者
先治标吧,汗为心之液,腋窝有心经的极泉穴,心火旺则心液从极泉出也,导赤散主之。至于心肾不交等腋窝汗出解决以后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1:15:28 | 只看该作者
导赤散我服用过5剂,文中也提到过感觉出汗量稍微少了点而已,本质没有改变,是服用的剂量不够吗?要加大剂量使用时间吗?
服用导赤散和我目前服用的"仿天王补心丹"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主治:手少阴心经,心阴虚,虚热逼津外泄;心气不足,气不敛阴;心血不足,血不养神. 宜补心阴,益心气,敛阴液
生地,麦冬各15g,黄芪15g,太子参30g,五味子10g,天冬15g,北沙参30g,柏子仁,枣仁各10g,制首乌15g,凤凰衣10g
来源:(腋汗,鼻渊,盗汗治验 - 陈昱宇19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733

积分

5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3
地板
发表于 2011-4-9 21:31:16 | 只看该作者
手少阴心经在腋下有一穴叫“极泉”,为什么叫“泉”?说明这地方易出水!古人取名自有其道理!
你心火旺盛,循经上冲于舌,所以有口腔溃疡的症状,这火还不行,蒸心液外泄,心在液为汗,所以从极泉流出来;凡治病有实邪,我们得给邪以出路,或汗、或下、或吐,这热邪得找条路让它泄出去 ,就用导赤散清热利尿,使心火从小便而泄,所谓的引火下行。邪去了,正也就安了,处方:生地25g,生甘草20g,川木通10g,竹叶25g.先吃两幅。吃了再跟我们报告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224

积分

7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大道至简,行医悟道。

Rank: 4

积分
1224
5#
发表于 2011-4-9 23:37:43 | 只看该作者
腋汗伴心慌、易惊恐,甘草干姜汤合桂甘汤可以一试,桂枝35g,炙甘草25g,干姜15g,如有效,一剂知。
经方医师在株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6#
发表于 2011-4-10 09:04:27 | 只看该作者
为何不试试 温胆汤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0:49:19 | 只看该作者
回3楼 金玻老师 这么大剂量的导赤散我还真没服用过,之前服用的都是标准配置,各6g. 等我把剩下的几服药吃完就按照您的配置使用几幅,并及时向您通报情况.
回楼上5楼 晓君老师 我也正有服用温胆汤之意,之前一直在犹豫是应该先治汗还是先治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733

积分

5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3
8#
发表于 2011-4-10 12:02:17 | 只看该作者

回 6楼(chenhongyan) 的帖子

只有四味药各6g这么少剂量怎么熬药?熬出来的药估计和清水没啥区别····水加少了又会熬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积分

229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9#
发表于 2011-4-10 12:32:48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是精神因素所致,参考黄师的八味解郁汤加龙牡,肉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0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0#
发表于 2011-4-10 13:05:33 | 只看该作者
LZ一开始从阴阳失调,气阴两虚,心神失宁等方面进行调治,都是治标,不治本,心悸;多梦,体力差等,都是症状,不是根本。

如果LZ,从肝郁进行调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黄师讲的调神。
肝常有余,肝郁化火,母病及子,则心悸时作;心肝火旺,耗气伤阴,则证见乏力,口干,气短,胸闷;肝木克伐脾土,肝胃不和,则噫气,胃痛,便溏由作;心火旺于上,肾阴伤于下,心肾不交,则心烦,燥热,头昏,寐差迭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医者仁心

积分
0
QQ
11#
发表于 2011-4-10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补心丹合生脉散合导赤散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5:15:22 | 只看该作者

回 9楼(阳刚) 的帖子

似乎有感觉了,可以肯定的是我目前的所有病症都是母亲遗传与我的,火也一定是有的,至于是心火,郁火还是肾火我就不清楚了,刚找了和您描述有点类似的医案,您看这个方子是否可行?
郝××,男,40岁。左前额约鸡蛋大一片汗出一年。前后经数十医诊治未确诊。医先予西药治之不效,继又以中药敛汗固涩之剂近百帖而未功。细审其证,左前额约鸡蛋大一片汗出,有时汗出如珠,有时仅微似有汗,每日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且往往在精神紧张的一刹那间出现,而其它部位却点滴不出,胸满心烦,舌苔白,脉弦细。综合脉证,思之:虚证之汗为全身汗出,而此汗出则仅见局部,必非虚证。且脉弦细而胸满心烦,必肝肾不足,郁火所为,故治以养阴疏肝,解郁泻火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18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薄荷3克,炒枣仁15克。服药3剂,汗出减少,继服24剂,竟愈。(朱进忠《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13#
发表于 2011-4-10 17:11:24 | 只看该作者
请你好好研究《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加附子汤”
就会明白谁对谁错
再研究温胆汤
或先后用或两方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2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4#
发表于 2011-4-10 17:16:45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情况我自已有过,用的温胆汤加竹叶,先后吃了十几付,效果比谷维素之类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9: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 13楼(李文1) 的帖子

李文1老师,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听您的字里行间,您现在已经痊愈了,是吗?温胆汤加竹叶?能具体说下您的情况及辩证要点吗?
回 12楼yiguiran老师,我将仔细研读,谢谢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8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6#
发表于 2011-4-10 20:21:17 | 只看该作者
用温胆汤加四逆散家龙骨牡蛎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240

积分

35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0
17#
发表于 2011-4-11 12:50: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试试柴胡龙骨牡蛎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51

积分

79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用思精而韵不高

Rank: 2

积分
351
18#
发表于 2011-4-11 13:22:20 | 只看该作者
总结;从肝论治,肝主疏泻,包括汗,情志相关。楼上二位方可用当效。。北柴胡,四逆散必用,柴胡龙牡,温胆亦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3: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 17楼(莲花) 的帖子

我也倾向于从肝或胆论治,针对肝郁气滞或化火服用遥散加味是否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51

积分

79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用思精而韵不高

Rank: 2

积分
351
20#
发表于 2011-4-11 14:03:22 | 只看该作者
柔和的盲人按摩,春游,运动,忘乎所以,高度专注亦妙法。。黄师书有高论,乃调神高手。送一句话,治心何时能忘我。唉,今人通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9:49:04 | 只看该作者
从今天开始,我打算从肝开始论治,我已经更新了使用方案,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22#
发表于 2011-4-25 21:01: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看得怎样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3#
发表于 2011-4-26 16:26:1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焦虑症,可以用四逆汤加山萸肉,也还可用一民间验方,天麻20克木香20克三七20克元胡20克琥珀20克,研细末,和米饭为丸,分一个月服用
温故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9: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 21楼(顾志君) 的帖子

16日的方子还在继续服用,晚上方剂一早上方剂二,感觉白天的心悸胸闷症状稍稍缓解,但不很明显,期间腋窝用了止汗剂(odban),腋窝汗是少了很多,但手上汗却多了很多,加上这几天温度高,手心红热.
另外上周末我在找了当地的省级中医,他切了我的脉说脉很细,然后说心肾不交的可能性大一点,于是开了六味地黄丸加味,说要长期调理,目前,每天加服半剂此药,效果验证中,可以说,目前使用的方剂是心肝胆肾一起治了,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PS:通过这段时间翻阅大量的资料,也接触了一些老中医,
可以确定的病症有:心气虚(稍稍运动或劳动既心跳快,心悸动)---->心阴(血)不足----->心火旺;肝郁(或化火,总也开心不起来,表情冷漠,没有耐心,脾气大,易激动);
不好确定的有:肾虚(阴阳不好说,或都具备,结婚前,经常遗精.健忘,多梦,性生活后腰酸,乏力,年少时有手淫习惯,感觉阴虚可能性大一点,不排除目前已经阴损及阳,因为目前感觉性欲下降,小便清);胆虚(胆气虚,胆寒,胆郁痰扰,这个我不好辩证)
但关键问题是在肝胆还是肾我不好确定,这也是请求各位老师帮助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2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5#
发表于 2012-3-14 17:16:12 | 只看该作者
小柴胡汤+龙骨牡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26#
发表于 2014-2-3 10:27:10 | 只看该作者
桂枝加附子汤+泻心汤+栀子厚朴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3 11:32 , Processed in 0.10272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