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580|回复: 14

(原创)《伤寒论》使用的计量单位铢~合~升~两之间的换算

[复制链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2-20 09: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 ... ;amp;extra=page%3D1

《汉书·律历志》云:“千二百黍重十二铢,
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汉书·律历志》载:“
十合为升
,十升为斗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八两)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柴胡桂枝汤

桂枝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炙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 生姜一两半,柴胡四两

十合为升,  
五合为半升, 半升的1/2就是二合半.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炙甘草一两,生姜一两,
半夏二十铢
,大枣四枚, 芒消二两


柴胡桂枝汤的药物用量是小柴胡汤方中用量的二分之一.

柴胡加芒硝汤的药物用量是小柴胡汤方中用量的三分之一.


我自己推推:

柴胡 24x8=192铢

半夏 20铢x3=60铢, 60=2x24+12=二两十二铢(二两半)

那么, 二合半就是一两六铢(30铢)

半升=五合=60铢, 那么
一合=十二铢
, 二合半就是12+12+6=30铢

半升=二两半

一升=五两

二升=十两


呵呵, 升~合~两就这样换算出来啦.

以后再也不为铢~合~升~两犯迷糊啦!

五苓散和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计量都是铢, 半夏和五味子用的都是升......




上一篇:背冷一则
下一篇: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第六十方)

33

主题

2628

积分

10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澄心静志,博极医源。

Rank: 5Rank: 5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2-2-20 1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57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20 13: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重量,另一个是容量。
两者混为一谈,不合逻辑!
不能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20 13: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药量可以作为最佳参考量,不能绝对化,一切以临床需要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2-2-20 15: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度量衡: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斤 = 16 两 = 248 克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本人曾对伤寒论、金匮要略284方进行过反复推算,认为伤寒论、金匮中:
一两=6~9克(一般按7克混算)
一升=100毫升

例: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大黄28(酒洗)  厚朴56(炙)   枳实35(炙)   芒硝36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甘草三两(炙)

半夏28(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21   黄连7   大枣十二枚(掰)   甘草21(炙)
或:
半夏27(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27   黄连9   大枣十二枚(掰)   甘草27(炙)
以上比例混算为现代常用量:

大黄12(酒洗)  厚朴24(炙)   枳实15(炙)   芒硝15

半夏9(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9   黄连3   大枣十二枚(掰)   甘草9(炙)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8: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半夏一升 = 130 克

这里的半夏半升=28/27(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7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2-20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值得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发表于 2012-2-21 1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种药物的比重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8: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代度量衡制-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



一、汉代的衡重
      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
二、汉代的容量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
        汉1合=20ml;1升=200ml
        1斗=2000ml;1斛=20000ml
三、汉代的度量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  
        汉1寸=2.3cm ;汉1尺=23cm
        汉1丈=230cm
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
      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
      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 :“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
      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10-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七、经方药量实际应用
      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克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一次治疗量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一服。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今天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
      以当地常用药的常用量为基准,以经方各药计量比例做参照,是方便的方法。

八、经方药量变化规律
      因人制宜: 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四逆汤都有强人、羸人用量不同。
      因病制宜:相同的病证,病邪的盛衰强弱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药量使用上做到药证相当。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服法。
      因药后反应增减药量: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匕。理中丸,日服三四丸,夜服二丸,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计量换算考证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l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强  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l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l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这个应该是李时珍先生的结论清朝还有很多类似的考证结论 都是把一两换算成很小的计量),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帚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沦》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三)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契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药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连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院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之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采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说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四)

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的,但中医的现状足令人忧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清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备独当一面、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只能培养出;不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沉思!

                                         -----------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2: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何绍奇谈医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983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何绍奇谈医
  
一. 众说纷纭

   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  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  折合米制剂量

  1两      1钱          3克 (尾数不计)

  1升      3 ~ 9两+/-       9 ~ 27 克 +/-

  1合     0.3 ~ 0.9 两+/-     0.9 ~ 2.7 克 +/-

  1方寸匕    5 ~ 8 两 +/-      2 ~ 3 克 +/-

  1钱匕    3 ~ 5 两 +/-       1 ~ 2 克

  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

  汉代剂量  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  折合米制剂量

  1两       一钱        3克

  1升    六钱至一两  18克至30克 (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

  一方寸匕   二钱至三钱      6克至9克

  1钱匕     五分至六分      1.5克至1.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

  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

  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 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 主治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 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

  厚朴三物汤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一尺 (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

  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经方剂量, 我特意购买了经方剂量揭秘   范吉平,程先宽 主编.

这本书说一两=13.8克, 半夏一升=84克, 五味子一升=76克, 吴茱萸一升=70克, 麦冬一升=90克.....

和4#楼出入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0: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年初, 我在复兴中医论坛看到一篇文章, 通过柴胡剂里对半夏的分析, 找到了升与两之间的换算, 肯定了半夏半升=二两半, 这激起了我对经方剂量比之间的浓厚兴趣! 更加快了我学经方用经方的步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发表于 2012-3-25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合适合液体!固体药有个比重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05: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取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
桃仁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桂枝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
承气辈的芒硝从最大的半斤(八两)~二两~三合。
服法从一升顿服~二升/一升二合分溫二服~二升溫服五合日三服。

半升=五合  , 一升=10合 , 一升二合=12合 , 二升=20合

这里的芒硝牵扯了固体与液体的换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 01:40 , Processed in 0.08555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