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730|回复: 0

继续

[复制链接]

31

主题

969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宁静致远,学贵沉潜。

Rank: 3Rank: 3

积分
969
发表于 2011-5-15 22: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再说一个吧
我有一次开医嘱给一个血钾比较低的患者 把10%的氯化钾10毫升入原液错写成了入小壶 幸亏护士发现了 才避免了一场很可能的事故
教训:还是要对自己的医嘱三审三对,其次,要和护士们搞好关系,她们既是我们的工作伙伴,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有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她们的细心和善心避免的 

那还是我在SARS时值急症班的时候,一直到十一点钟几乎都无大事,突然3分钟内一下子来了5个患者,我一下子就忙不过来了,其中的第三位是一位70岁的老太太,在120床上左右翻滚,我了解了病情后,体检发现没有血压,EKG很乱,推测可能是她乱动的原因,予开了袋葡萄糖盐水、20毫克多巴胺让家属去取药,我这边就让护士先把盐水扎上,于是就去处理另外4个患者,他们相对较轻,大约4分钟左右,家属突然告诉我,她母亲“安静”了,我心想坏了,于是赶紧听心音、做心电图――无心音、无电活动,原来她是心原性休克,抢救的同时,赶紧通知主任,结果患者死了,家属不依不饶的,非要个说法,最后医院可能赔了点钱就了事了
这里的教训是:一定要向患者交代好病情尤其是他的家属;再次就是处理患者一定要快,忙不过来或拿不准一定要请上级。

我来说一个亲身经历的想起来就后怕的事情
我在CCU的时候,收到了一个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当然常规的治疗都有啦,晚上夜班患者家属叫我,说病人睡不着,我很迷糊困倦,看了一眼患者的血压、心律,就在医嘱本上开了,安定10毫克静推,而且我带着护士并示意护士推得快点而且全推进去,很快2秒种患者就没有动静了,我对家属说看没事了,睡着了吧,于是我也回去睡了,睡梦中想起来了,自己是快速的将一支安定从静脉推进了患者的血管,可我脑子里想的是肌注途径啊,我蹭得就从床上爬起,飞速到患者跟前看到他呼吸还是比较均匀的。我庆幸的舒了口气 唉 值夜班一定要注意精神集中,一定要对自己的遗嘱做到三审三对
否则 象我要是患者发生了呼吸抑制 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是心血管的研究生,刚进科一个月,感觉心内科的病人病情变化很快,要真正管好病人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就谈谈我们组的一个病人吧(不是我管的)。女性病人,初步诊断扩心,但病人说不清病史,UCG示扩张性心肌病样改变。周五主管大夫查了电解质,没追查结果,也没跟周末的值班医生交代。周日病人呕吐两次,值班大夫没急查电解质(失误啊)。到周一查房时,病人又吐了,上级医生嘱急查电解质,并发现周五电解质结果K离子5.65mmol/l(高K会引起呕吐?怀疑中)同时行ECG较前QRS明显增宽,并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即转入CCU,复查电解质K稍高,给予对症处理,但心律仍是宽QRS,下午出现短阵室速 ,夜间病情一直不稳定,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第二天6:00,再次短阵室速并出现室颤,没能抢救过来。教训很多,只想说一点,腹泻、呕吐以及服用利尿剂都会影响离子浓度并进一步可以导致心律的变化。所以在心血管病人的治疗中积极复查电解质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大心脏的。
在各位老师面前弄大斧了,也希望老师们多多传授经验啦


我是一名在心内科工作6年的医生,热爱心内科工作,备尝其中甘苦。说到底,要胜任心内科工作,需要从医术和医德两方面不断提高。
1、医术: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心血管专业的新指南、新进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不断坚持求新,才能提高业务,才能对瞬息变化的医疗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处乱而不惊。
经验教训1例:2002年春节期间夜班时,二外科急会诊:男性,46岁,腰痛待查收入院,接诊考虑泌尿系结石、肾绞痛可能性大,不排除急性胰腺炎等其他腹部疾病,但是该病人经常规对症处理不好转,此时外科医生发现病人出现胸痛伴持续腰背部疼痛,担心是心肌梗死,据此请会诊。我当时会诊发现病人意识模糊,要求急上心电监护,血压竟达到250/140mmHg,因为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第一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第二脑卒中可能,第三高血压危象可能,鉴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建议告病危,写了会诊意见后回科后仅30分钟,有电话催再次急会诊,病人突然意识丧失,结果和神经内科、麻醉科医生抢救5小时左右抢救无效死亡。因是壮年男性,且入院仅数小时就死亡了,大过年的非常担心病人家属起纠纷(死者家来了10多人),相关医务处人员、科室主任都到现场了。虽然死之前向家属交待病情时诊断不明,但因为告了病危,家属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事情平安度过。
这对我——刚工作的年轻医生的影响是很震动的。医患关系的对立和猜疑在这数小时内暴露的淋漓尽致。错误的思维导致错误的行动。反思这一病例,如果病人家属同意尸检的话,可能会更加真相大白;如果当时测一下双上肢血压;如果我的思维在胸痛的所有鉴别诊断中再多转几个圈;如果发病时异常升高的血压却没有头痛、头昏、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定位体征;我想即使这个病人就是必死无疑也说明我是能超前预料到病情的预后的,起码应该提出“主动脉夹层”的大胆推测,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
我觉得值班确实需要楼上同志提到的方方面面(责任心、病人病情的分布、多交待病情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临床工作的敏感性,来源于知识点迅速、有机的结合,才能尽快的正确的处理,否则病情及预后从何谈起,自己心中没有数,危险就会随时存在。小于40岁女性出现无脉征、或是颞侧头痛伴视物模糊时,患者出现晕厥时,你是否想到大动脉炎、多发性动脉炎、晕厥的立体的合理的诊断思路:血管迷走性晕厥或恶性心律失常,心室肥厚有那些心血管疾病可以出现;二尖瓣脱垂综合症何种情况下是良性或恶性预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科交叉会诊的意见怎样是最稳妥的:比如妊娠高血压等等,要多思考,在实践中思考,虽然所在医院没有上级医生的教导,但要从病例中学习、总结、提高。
2.医德方面:这是从医之本,是良心之所在。尽管现实环境如此恶劣,但是不能忘记医生就是病人的观音菩萨,就算受委屈也不能忘记医生的神圣职责。
最后呼吁新闻报道不要过度把矛头对准医疗市场,引起民生之过激愤慨。说实在的,建筑行业、行政行业等等比医疗市场水更混都说不准哪?
大多数医生都是替病人着想的,为什么总是指责医生。多宣传华益慰这样的实例以证视听。当个医生不容易,当好医生更不容易,何苦要让连家庭和孩子都常常顾不上的医生承载太多的苦难???


一个老年病人,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入院,入院血压220/110mmhg,当时值班医生给予硝酸甘油入液静点,半小时后再测血压120/80mmhg,患者第二天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放射检查证实发生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并存高血压病人应用高血压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掌握好速度,切身经验,大家引以为鉴。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0 收起 理由
雍乾 + 10 医者,性命所司,处处小心,不断求真。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继续
下一篇: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19:54 , Processed in 0.19100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