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619|回复: 1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黄煌老师的“药证”问题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6: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论黄煌老师的“药证”概念。

我仔细阅读过黄煌老师最新版本的两本关于“药证”的大作:一是“张仲景50味药证”第三版,二是“药证与经方”第一版2009年第二次印刷品。作为一名后学,要了解学习黄煌老师的学术思想,我想,首先要从黄煌老师提出的“药证”的这个基本概念入手,只有真正明确了这个基本概念,也许才能真正了解学习到黄煌老师深邃的学术思想一二吧,可是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却总是陷入到一种云遮雾障,含含混混的概念混淆不清的状态之中,也许是和子智商的问题,一遍不行再来二遍,二遍不行再来三遍,可是收获仍然不大,依然陷入在概念混淆不清的泥潭中。和子百思不得其解,以为黄煌老师在作为一位日本汉方医学的倡扬者时,肯定是持有一种极为严谨乃至于近乎苛刻的学术态度的,这样的学术态度,定然会在最基本的学术概念阐释上持自己确认的精准不二的概念标准。黄煌老师在序言中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用了不少心神篇幅来阐释范围这个“药证”概念,这个概念的阐释也许大家明白了,但和子作为一个后学却并不清楚,心中存惑,因惑而疑,因疑而问,因问故有此篇学,问,问,学的文章。处江湖之远期萤火之光,盼庙堂之师有旭日之辉而已。

黄煌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温婉宽厚,,谦和从容,引人向上,诲人不倦的师者长者,这样的师长者让学人钦佩爱戴,和子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最近看到的黄煌老师的一个回帖,这个回帖里黄煌把中医的理法比拟着了一个“鬼”字,从这个字里,和子看到了黄煌老师潜意识的内心深处对中医理法的强烈排斥,和子知道这个潜意识的排斥心念会把黄煌老师的学术研究引向何处,同时又会因了黄煌老师的人格魅力,学术地位会把众多中医初学者后学者引向何处,在和子私下的观照里,那个去处绝不是中医学子的康庄大道,而是一条阴狭的泥潭死路。黄煌老师慈悲良好的中医愿景也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和子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先从黄煌老师在“药证与经方”一书的前言里的第一个愿景说起:

引黄煌老师说:“为什么要开张仲景药证这门课?我的目的有三。第一,给学生们一个规范。。。。。。1,“药证是几千年临床应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

这段话里,和子私以为黄煌老师文字里有两个中心点:一是中医是门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学问,一定要有规范,特别是用药的规范。二是这个用药规范的基础是几千年临床应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经验是规范的基础。好,和子就先说说这个“经验”。

和子私以为要成为中药应用的真正经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条件:

1,“经验”效应的普适性:也就是说这个中药的应用要经得住时间,地域,众生的检验。譬如黄煌老师讲的“桂枝”一味药,“气上冲”的所谓药证经验,古时如此,今世如此,未来亦当如此,四季也当如此,在八方的应用如此,在不同人种,不同年龄阶段里的应用也是这样。

2,“经验”效应的客观自然性。也就是说这个经验是本来的自然现象,她是完全成在于自然物质世界中的。不是我人的臆想假设,没有任何主观唯心的潜意识参杂混淆其间,从而影响对这个经验的直观采择。也就是张三去发现这个经验是这样,李四去发现这个经验也是这样。

3,“经验”效应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只要见到了临床中“气上冲”的疾病反应,这个药物是对治这个“气上冲”反应的效果最好,最优的唯一选择,而且不因使用这个药物剂量的大小从而对治效果有根本性的差异。

明白了上述真正经验的三性,和子不能说黄煌老师的观点都错误,但是至少关于第二,三条,黄煌老师的认识,黄煌老师的所谓经验是有值得商榷的。譬如桂枝舌,桂枝脉,桂枝人的提法对于要求学术严谨规范的黄煌老师来说就是自相矛盾的,要深入讨论这些,很费神,我就简单说一个黄煌老师所言的“桂枝脉”,黄煌老师这个主观唯心的提法,只能是黄煌老师个人有限经历的一点普通心得,她不具备真正的经验性,当然更不具备规范性了,学问上自己要求规范,自己又不遵从规范,药物某某指称的规范的条件是很多的。。。。。。本神农本草经,和子则私以为如果不规范地称桂枝脉,和子以为她是以“紧弦迟”为主的,黄煌老师所言的多“虚缓”只是一个辅而已。以辅之脉像为桂枝脉的代称,这个相差自然较远了。

黄煌老师削足适履地要求药物使用规范,从药物的研究上来希望中医药规范,这个美好的愿景能达成吗?和子私以为是不能的,因为黄煌老师的药证的真正的经验基础不够。那未中医药能不能相对规范呢?和子以为能的,而且古圣先贤已经规范,也已经基本完善了这个规范,那未,这个规范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黄煌老师的“药证”问题出在哪里呢?

待续。。。。。。




上一篇:二陈汤
下一篇:黄连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5 17:01:0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5 17:19:36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只谈方证

单谈药证让我想起来汉代易学有个特点就是在易经研究方面独重象,造成象的失真,最终让汉易走了下坡路。所以说单独讲证,是无法走出规范化的中医之路,医道的传承复兴不但需要像黄煌教授这样的方证大师,更需要是能够掌握这些可感知的客观方证背后的数理秘密的人。否则方证必将因黄煌教授而复兴,又因.............而陷入混乱。其实,中医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但是因为人的原因而被分裂,方证的确可以让人很直观的将诊断与治疗紧密联系起来,如同禅宗的直指本心,但是看看今天的禅宗就知道一个好的导师可以让你开悟找到方向,但是修行之路并不会因此而缩短。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以为一个好导师帮助自己找到方向了,就认为自己真的成就了那就可笑了。更可怕的是一些人从导师哪里淘到些因时因事因人等等不同而造作之法,不知道其背后的秘密,将此方法死板板的记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地板
发表于 2011-12-15 18:42:5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这样的辩论。真理越辩越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5#
发表于 2011-12-15 18:43:01 | 只看该作者
在学习当中有了问题不妨心平气和的交流,当然也包括师生之间的探讨乃至争论,即使老师哪里真的犯了错误,学生亦可以直言以驳,但探讨的目的是为了学术之发扬光大,但却绝无攻击挖苦的必要,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亦不必不如师“者是.本人不才,但遍读黄师著作,却从未发现黄师在评价同道时用到什么“主观唯心”“.削足适履”一类的字眼,请问楼主:作为一名后学就可以用这种字眼去指责你口头上的老师吗?另外在下向您请教:你以为“她是紧弦迟为主”的,那么,这个紧弦迟“从何而来呢?愿闻其详.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6#
发表于 2011-12-15 19:07: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混淆了经验与真理的概念,经验是个人的,真理是普适的。黄师是实证派,他看到了中医的很多问题,并为此作了许多努力,不求其全,但求其真,一点都不含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7#
发表于 2011-12-15 19:23:56 | 只看该作者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8#
发表于 2011-12-15 19:24: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发展、振兴,临床疗效的提升该从哪个源头抓起?
也许,黄煌先生的临证重实证、开经方、从学中医的人开始是非常明智的!

开始学中医的人就应该避免给繁复的学理、说让他们练习多年的脉诊等等,
而抛下一些客观、直观的东西。
当然,如果有了一定的积累,完全可以从更宏观的层面来修炼,这应该不矛盾!
所谓道无术不行,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操好术。。。。。。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9#
发表于 2011-12-15 19:26:0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智商的问题,大概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方证和药证是一种治学的方法,鱼和渔是不同的,药证和方证的掌握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一种最最朴实的求实的精神。楼主的临床也不错,但是方证和药证所追求的是一种对于客观的真切的把握,不是一种治法下的几种药物的可与不可的加减,这是经方医学的境界,也是不断追求的境界。
以易研究中医可以,以象研究中医可以,从内经角度研究中医也可以,以现代医学研究中医更可以,从四气五味理解中药可以,从药证理解也可以,从化学成分理解也可以,好象我是没有反对过。学习中医的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容忍流派的存在,大一统就好吗,就对学术好吗,看看有多少学子因为从理入手而变得迷茫,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实证起来,建立起中医的信念与临床基础之后,再反观吸收历史经验不迟,有几个能象楼主能运用理论游刃有余,中医空谈的人还少吗,中医要发展,要理论创新,没有临床实践,中医的理论是坐在屋子里想出来的吗。临证中的问题提出观点再去验证再去总结,只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不怕找不到正确的东西。
方证药证的发展敢不敢脱离元明清医学,我看有什么不敢的,我并不是对那些令我们崇敬的医家们不尊敬,而是现实的情况迫使自己去寻找真正的一种对方药的指导研究的方法,如果可能,上溯到内经之前的时代,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研究的。
中医是一个整体,如果还是象前50年创造的那个理论整体,我不承认,教科书能抵得上厚重的几千年中华医学吗,细细看书就会知道,中医的流派是一直就存在的,但大一统的所谓理论体系在中医中的建立是一种祸害。
武术都可以健身,我学太极拳,学少林拳,非要有统一的理论吗。为什么非要用内经理论来指导。内经各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活的理解自然的方法,伤寒论究竟是不是内经指导下成就的还是未知数呢。
清朝也有自己的辉煌,但是守着没落的清王朝有意义吗。但是,现在我们对清朝的东西都扔掉了吗,该进历史的会进历史,但是留下来的才是有意义的。内经伤寒论等等所有的历史的东西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各取所需,自由发展,非要统一于一种理论下有必要吗。

相比之下,相互切磋不是更好吗,我们讨论一下在遇到现代医学的某种病如何处理,这不是更有意义吗。
说多了。多有冒犯,有些唐突,请论坛诸位多多海涵,也请诸位师长学长多多包容。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988

积分

17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8
10#
发表于 2011-12-15 19:33:21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的下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2-15 19:37:30 | 只看该作者
黄师谓“鬼”,意在强调其形不定,不可捉摸。好像并无贬义,上两位不知为何这么激动。

学术探讨很好。不过这质问的语气看来实在可笑。什么“有限经验的普通心得”,什么“自相矛盾”,什么“主观唯心”,什么“削足适履”。说完这些,您又称呼“黄煌老师”......我笑了。您医术我不得而知,其他的.....可见一斑。

另外,至于理法的问题,黄师说自己不究理法。老师自己不究理法,当然教学生不究理法,理不明,发不清嘛!而体质,方证就在眼前!而且,据我所知,黄师非但没有公开攻击理法,私下也没有攻击过。不重理法,因为黄师更强调实证,实证,实证!

也请不要跳出来说“学生帮老师说话”。我虽是版主,但黄师还没收我做学生呢,因为还在考察人品中!

黄师常对我说,“做医生,人品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2-15 19:45:08 | 只看该作者
桂枝证可以见迟脉,如新加桂枝汤,可以见紧脉,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但决不能见弦脉。
迟脉主血虚,紧脉主外寒。桂枝散外寒,桂枝汤可补虚。这些脉心中有数就是。
伤寒100条有弦脉:阳脉涩,阴脉弦。但是这个弦脉是小柴胡汤证。
弦脉主半表半里,浮缓脉见表证,这个含糊不得。
黄师说桂枝缓脉,我的理解就是血虚表证,他再说其他都多余,不如不说。
只要说出实证,有理有据,提高大家水平,何乐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13#
发表于 2011-12-15 19:53:17 | 只看该作者
道虽一致,涂有万端。辩论不是目的,不会挑起战火,伤寒论越辩越明。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5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50
14#
发表于 2011-12-15 20:05:11 | 只看该作者
给雕刻家一根木棒,一头可以雕成天使,一头可以雕成毒蛇。但木棒还是木棒,本质没有改变。
《张仲景50味药证》就像这根木棒一样,并不会因为外界的毁誉而影响她的学术价值。依然是一本研究仲景学说的优秀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52

积分

19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2
15#
发表于 2011-12-15 20:47:39 | 只看该作者
不求其全,但求其真。黄师是这样教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49

积分

56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16#
发表于 2011-12-15 20:54:13 | 只看该作者
经验而已,不是真理
可以发展,可以推翻

可以讨论,可以争鸣

支持讨论,支持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7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17#
发表于 2011-12-15 20:57:06 | 只看该作者
后学初涉中医,观各位前辈之辨,感悟颇多;但我们学习经方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然后才是提高到理论,空谈无益,疗效是检验你理论的金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15 21:07:22 | 只看该作者
黄师的理论体系澄本清源,简洁明了,经方药证学的提出,一如经方方证学、经方体质学、经方脉证学等的建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经方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中医的未来。中医必须改革,必须现代化,如果死守教条,思想僵化,自以为是,只能是作茧自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19#
发表于 2011-12-15 21:22:03 | 只看该作者
经方实证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捍卫和壮大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要坚决地与陈腐旧学划清界限!旧学真如那只“绿毛龟”,看上去很庞大,但真货就那么一点点,不死尤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61

积分

178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

Rank: 4

积分
1461
20#
发表于 2011-12-15 21:55:41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察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1#
发表于 2011-12-15 22:14:12 | 只看该作者
但是走经方的道路的确让人豁然开朗!我给我婆用过甘草泻心汤、给我爸用过桂枝加芍药汤、大柴胡汤、给我手抖得大姑用过芍药甘草汤、给胃溃疡的老妪用过泻心汤合四逆散合黄连汤、也用过时方戊己丸、这些都是实在的疗效。比开始就去学后世医家提炼的空洞的理论好多老!我算是找到了曙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22#
发表于 2011-12-15 22:21:43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729

积分

79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君若问我何妙招,全靠

Rank: 3Rank: 3

积分
729
QQ
23#
发表于 2011-12-15 22:32:11 | 只看该作者
研讨学问,谦虚为好,请看和子医案。
患者郑玉华,女,35岁,12月8日诊。自诉严重呃逆三天三夜,其他颈项肩背,心胸,小腹隐隐作痛十多天了,平常经量颜色,血黑有块量少。望见病家精神面色如常,身材一般。察见病家舌淡红苔薄白约滑,舌边尖有细小深黑色淤点,六脉细弦紧涩小浮,甲印--,舌腮印--。辨为“风寒痰郁,气滞血淤”,遂拟血府逐淤汤变化如下:
葛根30,桂枝15,柴胡15,枳壳15,吉梗10,淮牛膝10,桃仁10冲,红花8,当归20,熟地黄20,赤白妁各20,川芎10,法半夏15,丁香10,柿蒂10,生姜5大片,炙甘草10.
药付病家一剂。这个病家是我的邻居,她午间诊治后未到三个小时,即来我处高兴地说:药喝下去不到半个小时,就不呃逆了,后面的药是不是可以不喝了。我笑道,你还有其他的不舒服呢,继续喝下去,不要浪费了。三天后,邻居笑说其他不好的痛的地方也好了。
      和子的医案其实也可以从药证方证去分析他的用药用方,颈项肩背,心胸,小腹隐隐作痛十多天了用了桂枝加葛根汤,平常经量颜色,血黑有块量少用了血府逐瘀汤,严重呃逆三天三夜用了丁香柿蒂汤加半夏,假如和子真的掌握了高深的古中医理法,我想他就不会开出需要18味药有点机关枪扫鸟的大处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24#
发表于 2011-12-15 22:33:09 | 只看该作者
方证对应,是最高级别的辩证法。有多少人能在这个层次去把握?凤毛麟角!此论坛就有很多高手。各自扪心问自己,自己是不是?老师的经验必须学,老师的成就必须尊。但要紧的还是自己究竟有多少成就?有种以后不要以某老师的学生作为行医的招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25#
发表于 2011-12-15 22:34: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一个美女,但是现在她身体上涂满了花花绿绿的颜料和布条,面目全非。黄老师做的就是剥去美女身体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让我们中医人都能看到中医的美丽胴体,学到真正实用的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23

积分

571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23
26#
发表于 2011-12-15 22:35:28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人才可能出现桂枝舌,桂枝脉,气上冲,离开桂枝体质,当然不能单独谈论舌、脉、证。学而不得其法,智叟之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27#
发表于 2011-12-15 22:53:4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1楼槐杏于2011-12-15 22:21发表的  :
有一种误解:凡是对药证方证,方证对应提出质疑,就很可能被认为是反对者。那一个赞成者,或者临床也在拥护和使用方证对应者,可不可以质疑?这个论坛稍有人质疑一下,便引来讨伐声一片。就是容不得有思想有见地者的具体表现!
      毫无道理,有质疑就有赞成反对,很正常,看看前20楼能构筑起讨伐声一片吗,自己数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0

积分

41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28#
发表于 2011-12-15 22:56:41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不是真理, 实践才是标准。

草木针对人体后的反应是人体的反应,不是草木本身。草木的功效是人对现象观察的一种假说性的总结。中医理论是现代人的概念范畴。中医学和中医学学是两个互相渗透却又彼此不同的范畴。

人的主观意识不能左右草木的性能。当然认得主观意识却能影响草木对人体的效用体现。医生的心理能影响病人的心理从而疗效不一,这是题外话。

药证和方证,强调的是实证,是实践的检验,也是经得起检验的,不管是在千年之前,还是在以后。
理论在本质上是对认识了的现实的一种抽象和符号化的表达,能够反映其所表达对象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的理论是主观的,中医的理论也是模糊的。
但是各家的经验实践确是精确的,因为个人对理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也证明了理论的不确定性。不象数理化的理论,那样才能称之为精确,那样才算是指导实践的理论,中医理论顶多只能算得上是哲学化的概念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86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6
29#
发表于 2011-12-15 23:03:57 | 只看该作者
完全赞同王晓军兄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4519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药医不死病 佛度有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19
QQ
30#
发表于 2011-12-15 23:04:0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和子先生继续!
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31#
发表于 2011-12-15 23:04:11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32#
发表于 2011-12-15 23:09:0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3楼槐杏于2011-12-15 22:33发表的  :
方证对应,是最高级别的辩证法。有多少人能在这个层次去把握?凤毛麟角!此论坛就有很多高手。各自扪心问自己,自己是不是?老师的经验必须学,老师的成就必须尊。但要紧的还是自己究竟有多少成就?有种以后不要以某老师的学生作为行医的招牌!
  与本论文有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33#
发表于 2011-12-15 23:09:1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和子网友的质疑!其实,我强调药证方证,是为了教学,是为了年轻的中医人更容易上手,是为了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一批经方的应用人才。因为,当今的中国老百姓需要中医,需要能看病有疗效不用大方的中医。经过我的教学实践看,从经方方证入手,是最为快捷的入门途径。否则,学中医太难了!我需要摸索一种快捷的教学方法。我是教师,我有这个责任。
   
     你不必对我说的“画鬼容易画人难”那句话感到不舒服,我没有说你的学说是“鬼”。我只是比喻,是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培养一个画家,素描和写生是基本功,如果不去观察大自然,而紧闭双眼去“悟”,那是永远不可能出现齐白石和徐悲鸿的。学中医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我是为了强调规范的重要性。人的摸样是规范的,是大家可见的,据此可以比较真假,可以比较像与不像,而鬼是没有的,是想象出来的,任凭你如何画,都不能说错与对。我喜欢对错分明,特别是在教学的时候。


          我从来没否定你们开展理法的研究,我欢迎多学科多途径对中医的临床事实开展研究,但是,整理经验和事实,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没有弄清是什么?又如何能弄懂为什么呢?我不是不讲理法,而是说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34#
发表于 2011-12-15 23:18:54 | 只看该作者
槐杏兄向有学养,又何必“有种的”气急败坏呢?
1、总斑竹的那个比喻在报刊、著作、言谈中多次运用,并非影射某个人,兄不必对号。2、方证对应不为经方所独有,命题是正确的,这个论点印证了“两套理论”的事实。老师从叶天士医案中总结方证药证想必兄也知晓。3、面对当今现实,再强调并强化中医的传统概念是不明智的,中医需要变革。接受西医,接受网络,接受英语和鼠标的现代人排斥阴阳五行是必然的。爱好传统文化的毕竟小众。4、某些同志用“无始”、“终极”、“河图洛书”来唬人,明智如兄,是否也会觉得无稽而可乐呢?
兄本俊才,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26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35#
发表于 2011-12-15 23:34:18 | 只看该作者
黄师好淡定!敬佩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12-15 23:41: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黄师的治学态度和胸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20

积分

41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0
37#
发表于 2011-12-15 23: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 8楼(察哈尔) 的帖子

您总是这么委婉的表达您的意思,但是我还是喜欢短平快,一针见血。有时候要用毫针,有时候要用定海神针,可惜我们都只是凡夫, 动不了那些世外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5229

积分

160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29
38#
发表于 2011-12-16 07:27:11 | 只看该作者
争论为什么不可以心平气和?对师
友为何不可以谦逊和善?论点为何总是模模糊糊?说理怎么总是一知半解?临床何故瞻前顾后?望楼主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39#
发表于 2011-12-16 08: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 33楼(r109) 的帖子

此话说得我有点惭愧矣!糊涂有难得,我气急败坏也算是难得吧,以后注意,谢谢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57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40#
发表于 2011-12-16 11:34: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能不能相对规范呢?和子以为能的,而且古圣先贤也已经规范,也已经基本完善了这个规范”--- 那就是“大医精诚”!
“那末,这个规范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 心不诚则术不精,那就从诚其心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6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69
41#
发表于 2011-12-16 11:42:3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看到了楼主的幼稚,但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气,敢于质疑就是好事!

然而楼主是否真正的有过临床上运用传统理论来治病而路路畅通的经验和感受!

黄老师的书与日本的汉方都是临床第一线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没有太多的装饰和水分。就如同生料没有经过烹调一样!只有老于临床忠于临床的医生能消化吸收之!

我的确不赞同黄老师的“废理存法”的提法!我主张“旧法新理”,这一点陆渊雷,祝味菊,章次公,叶橘泉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发皇古义,融汇新知”无论何时都不过时,所有的理论能以现代医学解释的就用现代医学解释,暂时不能解释的就用科学推理予以推测。

楼主如果还是对传统的中医理论那么割舍不掉的话,请投身到临床一线中去,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有效(可以重复的疗效),就是合理,随你说什么都没关系。如果没效,说什么都没用!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6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69
42#
发表于 2011-12-16 11:57:5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3楼槐杏于2011-12-15 22:33发表的  :
方证对应,是最高级别的辩证法。有多少人能在这个层次去把握?凤毛麟角!此论坛就有很多高手。各自扪心问自己,自己是不是?老师的经验必须学,老师的成就必须尊。但要紧的还是自己究竟有多少成就?有种以后不要以某老师的学生作为行医的招牌!

中医用药只有两种一是对病理状态用药,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精确的方证用药,无论你如何都脱不了,抓一把沙子打中靶,是方向正确,射箭射中靶,除了方向正确还有精确性,

方正相应根本就不是什么高级的辨证法,而是最实在的中医用药经验!

文盲草药医只要得到了那一层一通就破的窗户纸真传,就能用药不差,加点时间来积累经验,游刃有余是迟早的事。

楼主的质疑值得称赞,但是别人的不同意见是正确的,那算是什么讨伐!只能说是某些人食古不化,刚愎自用而已!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43#
发表于 2011-12-16 12: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 24楼(湖光山色) 的帖子

这句话听上去很熟悉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44#
发表于 2011-12-16 13:12:4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0楼城里娃脑于2011-12-16 11:42发表的  :

我的确不赞同黄老师的“废理存法”的提法!
.......


恕本人生疏,请问娃脑先生:你从哪里得来黄煌先生“废理存法”的结论?
怎么从未看到这样的文章和言论,
只知道黄煌先生强调“废玄”。
对于“理法方药”好像是注重方药而不排斥理法,方药的运用自然就融载了理法。
当前的临床中医医师,最要紧的是做“方药”侧重的研究,之后才是关注“理法”的研究,这两者的研学是先后关系而不是并行关系,更不是矛盾对立关系!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45#
发表于 2011-12-16 13:21:5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家都明白,以楼主为代表的一派与以黄煌先生为代表的一派都难于说服对方,只要自己觉得哪一派类好学、好用、随心顺手疗效高,就可以了,不必强求别人的认同和归属。
中医学博大精深,每个中医学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喜爱,属于自己并形成自己风格的中医!
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46#
发表于 2011-12-16 13:45:42 | 只看该作者
方证与理法会不会是并行的关系呢?就象形与影的关系一样,有形就有影,形影相随呢?
比如桂枝汤证的病理是营弱卫强,那么桂枝汤证的治法就是益营泻卫(卫在表,故需要发汗)。如果只知道桂枝汤证需要用桂枝芍药,需要发汗,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什么张仲景说桂枝汤证是阳浮阴弱、荣弱卫强呢?为什么要用桂枝汤发汗而不能用麻黄汤发汗呢?不同时学究此理,会不会有所遗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47#
发表于 2011-12-16 15:26:49 | 只看该作者
并行不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502

积分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治外感如将,疗内伤如

Rank: 6Rank: 6

积分
5502
48#
发表于 2011-12-16 15:39:34 | 只看该作者
高见,愿意研究什么就重点研究什么,目的只要对自己医术提高有利,对患者治病养生有利就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6:15:28 | 只看该作者

论黄煌老师的“药证”问题二

曾经观看过电视里的大学生演讲辩论比赛,比赛双方的学生各逞口舌,各舒风采,言语滔滔,文辞如流,机锋快利。这样的辩论可学处甚多,但也有许多让人好笑的辩论言辞,有强词夺理者,有情绪急昂者,有愤愤不平者,有高高乎在上者,有胡搅蛮缠者,有自以为是者等等,种种辩论情态不一而足,这些确实让观者赏心悦目,然而真正能让人受益于辩论者的却是那些有平和冷静气质的学生,这些学生善于观察对方辩友的论点论据,先发现他们言语中思辨的不足,然后极快地收集论据,以事实为基础,用巧妙的辩论技巧有理有据,有章有法,言辞果敢坚决地驳斥对方的观点,他们的辩词合乎事实情理,常常让对方辩友哑口无言,无词以对,从而获得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这些辩友思维清晰有序,所据真实存在,大众共知,和子钦佩这些辩友,也学习这些辩友,同时也暗地里认为这些辩友要是能学中医多好啊。中医看病亦如这些辩论,亦如老吏判案,首要自己有平静冲和之气,有明镜高悬之怀,心眼中不存一丝芥蒂,这样才能明察秋毫,才能不一叶障目,才能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空花不见真实。一切才能尽量以事实为依据,对某个问题作出明智正确的判断。为人的这个基本素质,不仅是对中医的诊疗疾病是这样,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要有这样的修养和素质才成。学中医,用中医其实对这基本素质的要求应该是更严格的。

中医的济世活人,解危济困的社会功能是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致用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医能够从这片广袤的土地里生长出来,并济世于社会从而延续至今这与我们汉民族祖先深邃的观察认识自然的智慧以及大同悲悯的人文自觉性惺惺相关。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的人的期望塑造主要是以“君子”为普同的基本目标。君子体仁,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君子温良恭谦让,君子贵和,君子怀柔,君子养浩然之气,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子不才,幸为中医,自然有传承一丝毫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个责任,只要你是一位真正的中医人,自觉不自觉地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的担当,都应该有向君子学习并向这个目标靠拢的意向。

为什么和子要强调这点呢?这是因为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分娩出来的中医这门自然科学,她的血脉骨髓里永恒存在着包容,中庸,冲和,厚朴等等汉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因子,这个文化因子是中医的根核,这是一个以“圆融”为核心的人文自然科学的标准。“圆融”的大境界是中医这门学科,学者本人应该从学习的起始到终末都坚决坚定坚持的向上目标,“圆融”就是一门深入的目的。

学习中医是绝不能偏狭乃至于为了所谓强调某某而有意去割裂她的,割裂后的中医还是中医吗?也许她还有中医的皮肉,譬如日本学中医而后的汉方,这个汉方啊,就如同淮南淮北枳桔的变迁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民族至唐以来,对中医药文化的吸纳创新,因于她没有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与土壤,日文化虽然有严谨精细自律等民族的优秀特质,但也有偏狭自我狡残等民族潜意识文化劣根性的,洋为中用,学其长弃其短,长为我用,但绝不能以其长而来临驾于我之上,何况我汉民族中医学本身已经包涵了日本汉方医学的所有优点,这些优点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的眼睛而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医人,对于学习中医,潜意识里不自觉崇洋媚外的思想要不得。和子近些年在市里最大的书店里经常看见一些日本汉方医学资料,也买些阅读,有借鉴处,也有可笑处,但愿以黄煌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日本汉方医学的倡扬者不要过分迷失于其中去了,从而又在这种迷失中把那些初学中医的后学者们引入到舍本求末的道路中去了,如是则中医幸何如之。

日民族有“花与剑”的小景致,但绝无汉民族的“天与地”的大境界。虽然,日民族也有她民族的且超越了她的民族性的智慧者,这些智慧者向往着汉民族“天与地”的大境界。譬如在日本的汉方医学界,“汉方诊疗三十年”的作者大什么敬节的在她的序文曾感慨万分的记述道:

“汤本先生是代表昭和时期古方派的大家,我跟随先生学习了古方派。古方派的基本立场是:只要研究了汉末医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唐宋以降的杂书就没必要看了。为此,在最初的二三年里,我全力以扑地做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这样一来,我达成了与汉方医学最根本经典的亲近和熟悉。像这样在学习的初期,没有渋及杂学,而能够直接全力攻读了伤寒论,这是汤本先生予我的恩赐。
但是我终于还是产生了疑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可是唐宋以降名医的著作都是无用的吗?真的就没有研究价值吗?
这些疑问藏在心底不得释然。有一天,从我的汉学老师权藤成卿先生那里得到了如下的告诫:
“你是个古方派,可是古方派有排他癖,你部觉得这是古方派的短处吗?”
我好像突然被刺了一下,吃了一惊。如果只认古方为是,便以后世方为非,这种态度与只认现代西方医学为是,以汉方为非的态度不就是一样了吗?此时,我做了深深的反省。又下了决心,不论唐宋金元明清的医书,还是德川时期后世派和折中派医家的著述都要读。于是,将鬼井南溟的箴言挂于壁龛:
“医者意也意生于学,方无今古要期乎治”。
对呀,是这样的,从我的心底发出了共鸣。对于医术,没有古方与今方的区别,能够治愈疾病就好。。。。。。。”


和子引来这段日本本土著名汉方学者的原文供养给那些眼界可能还未开的朋友们看看,包括眼界未开的和子自己。日本本土汉方学者的醒悟能够给我们些什么启悟呢?还是这些字眼:中医的本体是圆融的,是厚朴的,是冲和中庸的,是包容的,是自我不断完善革新的。能够学习中医的人是荣幸的,因为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是修行自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的。为中医者当如白玉般的君子: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持中用偏而致中和。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内方外圆持本达变。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悲悯病厄感同身受。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谦虚为怀尊师重道。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大义公心而弃小情。
非向学君子之人不能学习中医,君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
中医的理法与方药犹如我人健全的四肢与明亮的双眼,这个是并重一体的,青青学子,刚向中医,懵懵懂懂好像一张白纸一样,早给他圆融的思想,便种下纯正的学习中医的种子,不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成熟。理法与方药要并重一体,强调一边,这个就好像教孩子学步视物一样,来,孩子,你的左眼目特别明亮,你就先用左眼睛看东西,右眼睛不如左眼睛,先闭上,等左眼睛看东西熟练了再睁开右眼睛不迟。来,孩子,你的右腿很有力,你先用右腿跳跳走路,等右足跳熟练了再放开左足走路。。。。。。于是我们会看见一幅怪怪的小孩子学走路的图画:闭上右眼,或者翻瞪白眼,提起左足,或者拖着左足,一跳一跳地学走路的孩子们,这样的怪现象,路边有人发现了,提醒呼喊:同学们,你们睁开双眼走路多清楚啊,同学们,你们放下左足,两条腿一起走路多顺畅啊。。。。。。

可是,那些学走路的孩子们却齐声说:呸呸呸,土农民,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这样走路才好呢,才方便呢?不要你个土农民管,不要你个土农民多事。。。。。。

古圣先贤是教我们这些青年学子这样学习中医的吗?仲圣的伤寒杂病论是教我们这样学习中医的吗?绝不是这样的,请大家仔细看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仲圣从自序里,从凭脉篇,从桂枝条里,从六病的称谓里,从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等等条文里,这些都斑斑在目,这些条目或理法表述在前,现象方药在后,或现象方药在前,理法表述在后,仲圣教人,理法方药一如,本来一体,丝毫不离,为什么后来学者,仲圣苦心圆融之教不学,反而去学被割裂了的支离破脆的学说呢?,我不相信这个经方论坛里的中医学子们都被蒙蔽了双眼,我不相信这个经方论坛里没有明乎事理的师友。。。。。。

中医学问是在继承中发展的,首要是继承,然后才是发展。没有继承是谈不上发展和创新的。中医学问是在反复的否定与自我否定中,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艰难的不断进步的。不是中医不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要真正地学好继承好中医,和子与诸师友必须学向君子才有这个可能。

昔贤有云“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半点尘,方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方许作注”

黄煌老师的药证问题出在哪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50#
发表于 2011-12-16 17:13: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确是要一吐为快了!相信会有很多经方学子已经在后来的临床中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比如经常发生的事:方证对应了,为何不见效?有人解释说,你没辩对证,所以不效!李洪志有句话叫做:爬山时风景决定于高度(可能不是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9-20 18:54 , Processed in 0.128164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