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查看数: 5536 | 评论数: 9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8-4-26 15:1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huangxiang 于 2018-4-27 11:39 编辑 2018年3月5日,到某一药房买药。其营业员见我识药。遂上前询问是否可以帮其处方。她50多岁,身材胖壮,脸色泛红,脖子短粗,嘴唇干、紫。诉自己总是恶心,还反酸 ...

回复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8 11:38:56

  前几天在本论坛上看到有人发帖说同仁堂某店半夏剂量超过9克不能自行抓药需要医师的签名处方。
  如果完全按照国家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很多经方只能按一两1-2克计算,比如柴胡的用量范围是3-9克,[小柴胡汤]只能按“一两等于1.25克”的剂量来开:柴胡9克、黄芩3.75克、生姜3.75克、法半夏3.75克、党参3.75克、炙甘草3.75克、大枣3.75克(约1.5枚),这样的剂量能退烧吗?
  老师这张处方里面也有一些药大幅超过国家药典规定的用量上限了:
  处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柴胡20克,姜半夏15克,茯苓20克,桃仁20克(捣),黄芩10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6克(另包,关火前5分钟下)桂枝10克,牡丹皮10克,生姜6片,大枣3枚(擘)。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8 11:01:16

RE: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huangxiang 发表于 2018-4-27 22:02
仝老师前后观点其实不矛盾。主张重剂,重剂是生品,那么,干品就不用那么多了。这个,逻辑上是一致的。
...

  逻辑上一致,实际操作上未必一致。
  这是仝师《方药用量论》中的用药剂量变通口诀,其中说的“十五、九、一两三克”应该是指当今炮制好的干品饮片的重量吧:
  辨治理法方药量,药量精准处方成。大小缓急定方量,丸缓汤荡分剂型。
  煮散汤剂减一半,丸散十分之一成。经方十五急危证,慢病九克即管用
  预防调理治未病,一两三克即相应。随证施量基本策,用量调整看反应。
  效毒确定最佳量,个体治疗最高明。一病有一治疗窗,异病同治量不同。

  如果照那篇论文中说的“大黄、厚朴、半夏等药的剂量除去水分折算成现今使用的饮片,剂量与国家药典规定的用量上限非常接近”的话,那么现在一剂药平均15味,而经方平均只有五、六味左右,现在一剂药的总重量(总剂量)岂不反倒是经方的2倍以上了吗,仲师用这样的经方剂量如何能应对“伤寒大疫”?
  还有,李可老救治危急重症时经方按一两15克折算成今用饮片的大量佳效验案如何解释,仝师前半生“重剂治糖”的临床效验不也如同“幻影云烟”了吗?
  这样似乎不太合常理的“逻辑”实在让人费解。
  上面“中国中医网”刊出的只是这篇论文的简要版,而其完整版显示有如下信息:
  基金项目:973 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编号:2010CB530601)
  通信作者:仝小林(1956.1—),男,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药量效关系,Email:xiaolintong66@si- na.com
  《论药材含水量对经方剂量折算的影响》徐立鹏 1,2 穆兰澄 1 郭 允 1 仝小林 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7)

huangxiang 发表于 2018-4-27 22:02:05

RE: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7 19:49
  辨证再准确疗效最终还是要靠方药来实现,经方的“药物原始剂量比例”和“煎服方法”是取效的关键因素。 ...

仝老师前后观点其实不矛盾。主张重剂,重剂是生品,那么,干品就不用那么多了。这个,逻辑上是一致的。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7 19:49:25

RE: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4-27 20:50 编辑
huangxiang 发表于 2018-4-27 11:41
正是,一则事实胜于雄辩。二则,现代对于大黄煎剂的研究也证实如此。
  辨证再准确疗效最终还是要靠方药来实现,经方的“药物原始剂量比例”和“煎服方法”是取效的关键因素。
  但1800多年过去,中药的品种、炮制、计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方“用药方法”和“量效关系”有太多的迷题,需要从考证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逐步得到更为准确认识。

  经方中以升来计量的药材,好像多为生药或含水量较高的药,比如:薤白、麦门冬、吴茱萸、半夏。昨晚我实测了“薤白”干品(饮片),一升(200毫升)重量约为100克,所以[四逆散]加减法“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中的薤白应该是鲜薤白(药食两用的)。
  上次我说按柯雪帆教授的伤寒剂量考证[麦门冬汤]中麦冬用量是90X7=630克,现在看来也不大可能,[炙甘草汤]中的麦冬须“去心”,干品无法抽心。麦门冬半干能抽心的程度含水量大概在50%多(仝小林教授实测),实际用量大概300克左右而已。因为半夏也是生品,所以“麦冬-半夏”重量比变化不大,但仲景用的是“生半夏”,现在都是制半夏,药力相差很大。

  仝小林教授临用药倾向于“重剂起陈疴”,但我昨天偶然看到他却在2015年写了篇《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的文章,对经方剂量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甚至认为经方中的“大黄”都是生品,含水量2/3):
  笔者分别试验对鲜大黄和干大黄进行去皮,前者可轻易削去外皮,而后者经曝干后则根本无法去皮,证明茵陈蒿汤中所用的大黄应为鲜大黄。61.6g的鲜大黄经曝晒干燥后重量减为19.5g,含水量达68.3%。
  半夏,《本草经集注》云:“凡方云半夏一升者,以洗竟称五两为正。”南朝梁时衡制与东汉相同,均为一斤等于220克。依此标准,小柴胡汤中“半升”的半夏约为34.5克,按30%的平均折干率换算为饮片,则为10.5克,与现代常用量无异。
  如果照此计算,[大柴胡汤]的常规剂量就应该是:柴胡24克,黄芩9克,芍药9克,生半夏(饮片)约2.1克,生姜15克,枳实12克,大枣3枚,生大黄(饮片)2克
  不知道“生半夏(饮片)约2.1克”能不能顶得上“制半夏(饮片)9克”,“生大黄(饮片)2克”能不能实现“通腑泻满”的效果。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是存疑的:
  1、为什么只有[茵陈蒿汤]和[麻子仁丸]大黄要去皮,其它不去皮的大黄类方用的是“鲜大黄”还是“生大黄(干品)”?
  2、经方中的部分药材含水量可能高于现在,但有些药材采收之后会自然阴干,能够照纯鲜品的含水量来折算成干品(饮片)的重量吗?
  3、一般来说,多数药材鲜品的药效应该明显比炮制干品强,能够只按含水量来将鲜品重量折算吗?
  
========
原文地址:
  《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立鹏 穆兰澄 郭允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http://zy.china.com.cn/2015-06/15/content_35821788.htm

相关资料:
  读《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有感
  http://www.21nx.com/21nx/html/zh ... 015/0919/51851.html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7 13:39:06

RE: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huangxiang 发表于 2018-4-27 11:41
正是,一则事实胜于雄辩。二则,现代对于大黄煎剂的研究也证实如此。

  大黄中既含有致泻的蒽醌衍生物,又含有止泻的鞣质(单宁)类物质。
  久煎前者被破坏所以致泻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后者有收敛性,致便秘的作用突显出来。
huangxiang 发表于 2018-4-27 11:41:16

RE: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后面的遗憾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6 22:16
  老师,制大黄后下疗效上也有区别?

正是,一则事实胜于雄辩。二则,现代对于大黄煎剂的研究也证实如此。
rst39583 发表于 2018-4-27 10:43:30
我用此合方,桂枝量小于生大黄,一起煎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4-26 22:16:08
  制大黄6克(另包,关火前5分钟下)


  老师,制大黄后下疗效上也有区别?
luck108 发表于 2018-4-26 21:48:15
很多药店的员工,确实不懂药,有时感冒了,还在上班,守着药,不会用,可惜。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10-2 08:58 , Processed in 0.07000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