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中国中医不亡于理法方,亦必先亡于药 [打印本页]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9-10-3 17:30
标题: 中国中医不亡于理法方,亦必先亡于药
中国中医向来讲究理法方药,认为先探究天地人三界之理,然后再研究医理,再立定医治大法,然后处方,最后选药。

中国中医向来是辨证论治,日本也是辨证论治,中国是辩“法证”即根据症状体征辨出一个证来,然后再为这个证立一个治疗大法,再在此法的基础上来立方,于是一个“法证”便可以开出五花八门个的方,一个方就可以开出千奇百怪种药,于是一个人的同一个病,给十个医生看,就能开出十个方,有的有显著疗效,有的疗效平平,有的无效,有的有害。但是每个人再开方子之前都认为自己即合理又合法,至于合不合方,合不合药则并不在意。于是中国中医没有了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求取最高效最安全方剂的方证研究思路。这是中国中医必亡于理法方的原因。

然而中国中医的市场大面积萎缩,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究其原因是疗效太差,而疗效太差的原因起初我以为是医生水平所致,现在研究日久,发现原来是药物越来越次。越来越糟。如果是理法方的原因,而药物不差的话,倒也不至像今日这般半死不活。民间妇孺就算不知医药,弄两张民间验方去药铺抓药,只要药不差多少还是有点疗效,至少可以治标,然而如今的中药,不仅没法要求其道地,就连要求其真实也难,本来中国药学至宋朝以后,炮制之法日趋复杂,几乎无药不炮,导致生药药性几乎丧失殆尽,如今想要按照汉唐古方的原方比例来开药几乎不可能。

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以干姜为例,如今药铺的干姜,多是整块的干姜。就算用清水泡30--60分钟,再煎煮一个小时,拿出来依然硬邦邦,用菜刀切开来看,只有外三分之一被水浸湿,其内三分之二依然干巴巴,而被水浸湿部分区辛味全无,干巴部分辛辣味已经不重,以此等干姜来入药,如果与他药按比例配方几乎不可能,所以我后来入药要么用生姜,要么将干姜剪开与生姜同用,现在我发现原来仲景用的干姜不是炮制的干姜,乃是自然风干的老姜块,犹如自然风干的橘皮,性味温和。再比如茯苓,现在药铺所卖皆是切成小块,然而用水浸泡非要2小时以上,煎煮2小时以上才能全部煎成松软状,内部亦水分甚少。此等药物甚多,如果能切成更小体积或打粉则既提高疗效用节约资源,还有半夏多用矾水泡过,使得一味镇呕祛痰温通大便之良药,变成动呕,涌痰之毒药【矾水动呕,为恶性祛痰药,所以张锡纯要漂洗半夏】。故日本汉方多不炮制而且小剂量也疗效显著,许多经方大家也喜用生药。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总之当今之中国不亡于理法方,亦必亡于药!
作者: 十世遗风    时间: 2009-10-3 21:33
九香虫善消胀止痛,一日用之,病人上吐下泄,检药此物已走油,从此不敢再用。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09-10-3 22:10
引用第1楼十世遗风于2009-10-03 21:33发表的  :
九香虫善消胀止痛,一日用之,病人上吐下泄,检药此物已走油,从此不敢再用。
过来人言过来语!我曾经有几例因为无生姜以干姜代之,服用后汤药毫无辛辣味,而药中有当归芍药而致腹泻后不敢找我开药之病人。

如此下去纵使华佗转世,仲景重生也只有仰天长叹的份了。
作者: 十世遗风    时间: 2009-10-4 09:53
生姜也有问题,我常让药房加生姜,这样剂量准确,前些天潮湿,药开七副,服完第四副后,第五剂药已发霉,原是生姜引起,。现我让病人将有生姜的中药放速冻箱。干姜我只用粉,倒无烦恼。
作者: anton553    时间: 2009-10-4 13:15
[s:6] 没有好的中药材,中医就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好玩有趣的技术了,没得玩了
作者: 佛手    时间: 2009-10-5 21:40
我干姜是先煎的
作者: 一得堂主    时间: 2009-10-7 14:11
昨天我进了一批药材,我到库房去了才发现党参也有和元珠笔芯一样粗的。
作者: 黄煌    时间: 2009-10-8 20:48
娃脑所言极是!有时用药真是左右为难!
作者: lliasdfg    时间: 2009-11-29 17:33
现在中药的质量不佳。
作者: 雍乾    时间: 2009-11-30 15:34
中药的质量真是触目惊心

确实如此,每次开药都心有余悸。中药不规范,再好的医学理论也救不了中医的颓势。而在国外现在中药饮片最次的也要比同仁堂最好的质量好,我们中国人都要问个问什么,不光是医生,最重要的是自称为“上帝”的人们,你们肯为好的医生和好的药品,或者说建立好的医疗市场买单么?!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