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打印本页]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8 12:39
标题: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最近连续遇到好几个朋友都痛风发作,我看了不少论坛里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痛风诊治的经验。发现从经方来说,常用三个方剂:甘草附子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白虎加桂枝汤,都有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败的案例。还见到有人总结道前两个都是用于偏寒湿的,后一个用于偏湿热。但痛风看起来都是发热红肿疼痛,如何能区别寒热呢?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16:23
问的好

作者: 溧阳龙哥    时间: 2017-5-18 16:24
我也在纳闷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8 16:40
我也不知道,请教高手!

作者: 袁桢    时间: 2017-5-18 16:51
我觉得主要是患者对冷热的感觉,喜热恶寒,属于寒证,喜寒恶热则属于热证。单从外观上不好判断,舌脉上也难区分。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18 18:08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脏腑之寒热,是明确诊断疾病的第一要素,寒热不明,则寒者热治而巧愈,热者寒治而巧愈,愈则居功。业医者,不能辨寒热者十居七八,授业之道衰矣。

作者: songtao    时间: 2017-5-18 18:11
我在想痛风跟寒热有什么关系,其实疾病的辩证思路好像是从这里开始,其实压根儿就不是这样,为什么,作为伤寒有传经之性,同样在表有化热,但是看本经的性质,如太阳寒水,本寒标热,故而还是认为寒证,若是久风久驻于此,即是是寒风而来,但是已经化热,还是按照热证处理,不然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知母干什么呢。大抵而言,痛风一般无需执着于深究其化寒化热,而是分辨是外感还是内伤,看其阴阳的形式,倘若阴虚阳炽,热而生风,定然是甘寒息风为主治,倘若,阳风偏胜灼阴之化风,苦寒泻热无需迟疑,倘若外感久风久驻而成,续命汤等辛温发表,若是有所化热,自然加入佐使清热之品,合在辛温里同治之。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8 18:36
还是没看明白[s:197][s:197]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18 19:12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7-5-18 19:14 编辑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8 19:27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5-18 19:48 编辑

      恕我直言,这是基础之基础,在经方论坛提出这类问题看来对《伤寒论》一无所知,我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读过《伤寒论》哪怕只记得前十条也不会出现类似疑问。记得在学校修伤寒论课,第一节就讲到这个问题。十年前我在此论坛也谈到这个问题,读《伤寒论》不是记几个处方就能应战。条文一定要熟。我们来看大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清楚了吧。
      仲景师给病变属性划分之一概念,在这大概念下,阴阳虚实与寒热又有其通性存在,即虽热乃虚,虽寒乃实,如里寒外热,发热恶寒是其例。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18 19:27
脉、舌、症合参是辨别寒热的条件和必要因素。如果仔细去研读伤寒论是不难的,要读出言外之意,隐晦之词。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学说搞的找不着北。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8 21:2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8 19:27
恕我直言,这是基础之基础,在经方论坛提出这类问题看来对《伤寒论》一无所知,我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热而无恶寒呢???痛风大多就是红肿热痛,而没有恶寒,还是没明白!这个条纹是不是相对于恶寒的辨别阴阳??

作者: 袁桢    时间: 2017-5-18 22:10
请教问题,就是不太懂才问的,如果要是懂的人能给解答的话,还是要内心点,尽量解答的清楚详细点为好。我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说说而已。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8 23:18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热而无恶寒呢???痛风大多就是红肿热痛,而没有恶寒,还是没明白!这个条纹是不是相对于恶寒的辨别阴阳??”(白金沙语)

     前问请阅读大论第六条,参阅《伤寒论.阳明篇》。
     阴阳是中医学纲领的纲领,是古人在实践的认识过程假定正反两个面的省词。稍有错,全盘错。
     “痛风大多就是红肿热痛,而没有恶寒”依据是什么?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8 23:32
依据要考虑到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针对不同病程来收集症状。不能以大多或个别来笼统了事。读伤寒金匮就要抠字眼,“身无寒但热”为什么要强调无寒这就要通篇至少把某一段落扫一遍。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8 23:34
今天晚了,明天还要上班,就说到这。共析之。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00:05
说真的,我看了各位大师的回答,还是不太明。其实我希望是从方症相对的路子来讲怎么辩证就行。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00:05
说真的,我看了各位大师的回答,还是不太明。其实我希望是从方症相对的路子来讲怎么辩证就行。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00:07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8 23:32
依据要考虑到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针对不同病程来收集症状。不能以大多或个别来笼统了事。读伤寒金匮就 ...

希望更加解说!感谢!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00:10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8 19:27
恕我直言,这是基础之基础,在经方论坛提出这类问题看来对《伤寒论》一无所知,我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什么什么这段话并不是原话呀。这是后人追文,非仲景原文啊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00:12
laoqizzz 发表于 2017-5-19 00:10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什么什么这段话并不是原话呀。这是后人追文,非仲景原文啊
...

不过这段话没错,说得很精彩,只是我理解确实不到位。我一直以此来分太阳病和少阴病,没想过太多,请多指点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9 08:15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8 23:18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热而无恶寒呢???痛风大多就是红肿热痛,而没有恶寒,还是没明白! ...

依据就是我在临床看到的都是这样!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09:4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laoqizzz 发表于 2017-5-19 00:10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什么什么这段话并不是原话呀。这是后人追文,非仲景原文啊
...

那原话是什么。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09:54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无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七条)
    a语:“发于阳,七日愈------阴数六故也。”今不取。删。
    b说:此条三阴三阳大纲领,寒热虚实之原本,不可不明。
   按:此不过就病变属性划分上之概念,乃舍弃了偶然性而视其一般而论者。阴证不必绝对无热,麻附细辛汤例(301)有“反发热”。第三条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是说太阳病之初有未发热而先恶寒者,不可误认为“发于阴也”。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0:11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5-19 10:13 编辑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843&extra=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0:27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 ... id=29405&extra=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0:27
转两篇昔日文章或许有用。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9 11:50
看来没人可以说明白啊???

作者: 袁桢    时间: 2017-5-19 12:12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金白沙 发表于 2017-5-19 11:50
看来没人可以说明白啊???

你这句话说的不对,不是这个坛里没有人能说明白,我感觉xiaozheng后来给你发的两个链接,你好好看看,或许对你有帮助。再说,别人说了,你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了,这不能怪人家。请教问题,是求人,说话要温和,不要这么生硬,好像你本身很懂,别人不懂。不要生我的气,我也是好心。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13:42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09:48
那原话是什么。

这是这样的,《伤寒论》原文上这话是没有的,这是后人的注,当然不能说是不对,这个注得很好。我们现在通行的伤寒论是宋版,这个版本里有很多后人的“注”和“追文”是都当原文没有明确区分出来的。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13:43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10:27
转两篇昔日文章或许有用。

学习中!谢谢

作者: qianliang780526    时间: 2017-5-19 14:20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laoqizzz 发表于 2017-5-19 13:42
这是这样的,《伤寒论》原文上这话是没有的,这是后人的注,当然不能说是不对,这个注得很好。我们现在通 ...

别傻了,好像你搞过伤寒论文献研究似的!
你说的都只是一家之言,自己没有研究就别偏信。
康平版的伤寒论就是更接近仲景原版?奴性!
别看到某些人说的就信,存疑,有能力去研究,没能力就放着。


你说的寒热的问题,不是某个病的问题,是每个病都必须辨的,这和伤寒论是那个版本没有关系。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口是否渴?喜欢喝热还是冷饮?
小便是否黄?
脉是否阳脉?是否有力?
口中出的气是否烫手?
舌是否干、红?
大便是否下利?是否后重?
胃口是不是很好?
是不是出汗很多?
是不是怕冷?
手扪到皮肤上是不是很热,还是刚扪上热,一会就凉了?
皮肤是否发红?是否红肿?
痛风的地方喜按喜温否?还是不能碰?
等等吧

单个的症状都不能定性,只有多方面才能综合决定。


作者: 袁桢    时间: 2017-5-19 14:4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19 14:20
别傻了,好像你搞过伤寒论文献研究似的!
你说的都只是一家之言,自己没有研究就别偏信。
康平版的伤寒论 ...

说的中肯。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4:53
http://www.docin.com/p-44837706. ... E%E4%B9%88%E6%B2%BB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4:57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5-19 21:01 编辑

无论什么版本,“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都有。这是三阴三阳纲领,寒热虚实之原本,不可不明。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5:25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金白沙 发表于 2017-5-19 11:50
看来没人可以说明白啊???

或许是,论坛上只是点到为止,不可能从基础论起,先生所问可能是我没说清楚,只是建议先生瞄一眼大论第六条,没有把原文引过来。
先生问“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热而无恶寒呢???”大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谓温病”再看阳明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阳明病必见证。
qianliang780526北京同仁说的很清楚“”  你说的寒热的问题,不是某个病的问题,是每个病都必须辨的”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5:56
阳证寒字有两义:一:感觉寒。二:肌表体液凝滞。
阴证寒字有三义:一:机能低下。二:感觉寒。三:代谢停潴。
热型
一:身热(表,外,微)阴阳正变各型。
二:恶热,三阳正变各型。(本型中有恶寒,不能与发热恶寒同视。)
三:发热恶寒,太阳唯有型,或恶寒身热,或恶寒恶热。
四:往来寒热,少阳正型,当恶寒时虽有身热而不觉,恶寒止,但感恶热。
五:潮热,阳明正型,潮来则恶热,潮退但身热。
又有二三度发,或日再发者,为太阳变型。
发作有时,为往来寒热转变潮热过程之现象,也可谓往来寒热之变态。

   个人之见,仅参考。



作者: 金白沙    时间: 2017-5-19 16:34
嘿嘿,感谢上面各位的解答,看来还是得以总体观念,辨证论治!我以为各位老师有独到的经验和绝招,以及治疗痛风的心得什么的。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解答。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19 16:5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金白沙 发表于 2017-5-19 16:34
嘿嘿,感谢上面各位的解答,看来还是得以总体观念,辨证论治!我以为各位老师有独到的经验和绝招,以及治疗 ...

       说得对,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鲜东西。您见笑了。

作者: 袁桢    时间: 2017-5-19 17:04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16:58
说得对,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鲜东西。您见笑了。

幽默大师。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7-5-19 19:15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19 14:20
别傻了,好像你搞过伤寒论文献研究似的!
你说的都只是一家之言,自己没有研究就别偏信。
康平版的伤寒论 ...

  老师考虑全面,学习了。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7-5-19 19:23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7-5-20 08:21 编辑

  痛风性关节炎是自身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组织中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炎症。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素有的代谢障碍性基础疾病关系较大。
  我觉得痛风不论寒证热证,关节处出现瘀堵都会有局部的热象,只是程度有较大差别。
  “辨寒热”是指辨全身的、整体的寒热,据此来确定“温、凉、补、泻”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持用药主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减以兼顾缓解局部的症状。
  大部分中医处方,药性都不是一边倒,而是寒热并用、补消兼施的,关键是确定主要的治疗方向。

  如果用经方,可按照经方医学先辨病(六病杂病)、再辨证(方证药证)的原则:1、明察阴阳、认定病性,;2、抓住主证、确定主方;3、照顾兼证、选定合方;4、细化药证、精确加减。
  比如:
  一、辨为阳明病,经证,主方可选[白虎加桂枝汤]等;
  二、辨为少阳病,或少阳阳明合病,主方可选[大柴胡汤]等;
  三、辨为太阴病,主方可选[茵陈五苓散]、[桂枝茯苓丸]等;
  四、辨为少阴病,主方可选[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等;
  五、辨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见寒积里实的,主方可选[大黄附子汤]等。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20:51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19 14:20
别傻了,好像你搞过伤寒论文献研究似的!
你说的都只是一家之言,自己没有研究就别偏信。
康平版的伤寒论 ...

学习了!

不过我觉得版本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假如《伤寒论》的体系跟内经的不同,那么现在通行版本中的很多条文直接就可以略过不看,比如那种什么在什么时辰就会解,多少天会好之类,还有一些条文明显也有问题。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21:00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15:56
阳证寒字有两义:一:感觉寒。二:肌表体液凝滞。
阴证寒字有三义:一:机能低下。二:感觉寒。三:代谢停 ...

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之总结!谢谢传授!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21:00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15:56
阳证寒字有两义:一:感觉寒。二:肌表体液凝滞。
阴证寒字有三义:一:机能低下。二:感觉寒。三:代谢停 ...

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之总结!谢谢传授!

作者: laoqizzz    时间: 2017-5-19 21:01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5-19 19:23
  痛风性关节炎是自身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组织中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炎症。与患 ...

谢谢!学习!这个思路比较好懂


作者: qianliang780526    时间: 2017-5-19 21:37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laoqizzz 发表于 2017-5-19 20:51
学习了!

不过我觉得版本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假如《伤寒论》的体系跟内经的不同,那么现在通行版本 ...

什么时辰会好,多少天会好,都是最经典的条文。
说这些条文没有意义的人就没什么水平

要判断《伤寒论》和《内经》有没有关系,你必须两个都通。
你觉得现在有这样的专家的!我见到的都是人云亦云而已。
如果这两个都通了,就不会硬生生割裂内经和伤寒论了!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7-5-19 22:43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19 21:37
什么时辰会好,多少天会好,都是最经典的条文。
说这些条文没有意义的人就没什么水平

  老师说得好。
  我也认为那些时间记录绝对是真的。
  一部竹简著作,书写传抄都很不容易,仲景不可能无故说这么多废话,这些时间记录应该是对当时伤寒本病(类似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最真实而详细的记录,这些信息对我们现在深刻理解伤寒论的辨治方法、弄清人体对病邪的反应过程、以及拓展运用经方都极具参考价值。

作者: qianliang780526    时间: 2017-5-20 09:15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5-19 22:43
  老师说得好。
  我也认为那些时间记录绝对是真的。
  一部竹简著作,书写传抄都很不容易,仲景不 ...

我见到肯定六经时辰,并且用到临床诊断上的,我知道也就三个人而已
倪海厦/姚梅岭/李阳波

当听到有人否定这些的时候,这个人否定不了经典,只是在贬低自己而已。这种人再怎么有名,水平也平平,治疗感冒估计都没有心得。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0 09:37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20 09:15
我见到肯定六经时辰,并且用到临床诊断上的,我知道也就三个人而已
倪海厦/姚梅岭/李阳波

你有你的观点和看法,他人有他人的认识,难道只有你会治感冒。

作者: qianliang780526    时间: 2017-5-20 10:35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20 09:37
你有你的观点和看法,他人有他人的认识,难道只有你会治感冒。

没有,我从来没有这种认为。我的水平很差。
只是在我看到的几十家医家中最认可这三家,这三家是我的目标而已。
不要过分解读。
我是认为仲景最会治感冒。
您认为您会治疗感冒,或者您认为谁会治疗感冒,我并没有异议呀。
我否定的是那些对伤寒论条文自己没吃透,就轻易否定的人,然后还要打着这不是仲景的!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0 10:50
      白屏黑字摆在那里,不会过分解读的,本人再不济语文还是及格的。好了,还是个人保持个人的认识。没必要自己把自己摆到“差”的位置,真要说你差还不跳起来。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7-5-20 11:1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ianliang780526 发表于 2017-5-20 09:15
我见到肯定六经时辰,并且用到临床诊断上的,我知道也就三个人而已
倪海厦/姚梅岭/李阳波

  “危难方见大医本色,烈疫铸就伤寒真经”。
  《伤寒论》经得起千年的实践检验,因为它是在“气候极寒、瘟疫流行”和“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极端生存环境下诞生的。
  面对残酷的流行疫病,窘迫的物质条件,治疗稍有差池就会大量死人,所以仲师辨证论治如此注重实证,组方加减如此精准简炼,同时非常重视对疾病传变时间规律的总结,以及对患者的体质状况的区别对待。
  
  北京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教授跟其导师国医大师周仲瑛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苏北抗击流行性出血热,对此类疫情的惨烈颇有感触,据他讲病情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一日传一经”,几天就可能死亡,因此不难理解经方原方剂量为何如此之重。同时也可以佐证条文中那些时间记录(如“伤寒二三日;十三日愈;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等)的真实性。
  仝小林教授希望对伤寒本病进行考证。知道了仲师当年面对的确切病种,对于伤寒论的深入解析和经方的拓展运用有重要的意义。
五千年前大禹治水的时候,估计气温更高,不然也不会连年发生严重的水患。.jpg.jpg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7-5-20 16:01
内经跟伤寒论到底有没有关系?好像总是说不清楚,最后只能各信各的,变成宗教。我是学伤寒论的,我的处理方法就是用奥卡姆剃刀把内经理论剃掉,因为没有内经的伤寒论用来治病也相当够用。学内经的反过来把伤寒论剃掉会怎么样呢?不知道,但是我是舍不得伤寒论的。也许我会因为剃掉内经而无法达到顶尖医者的水平,但自忖精力有限,不是能学贯两头的料,我就专注于伤寒吧。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7-5-20 16:11
我用甘草附子汤治过一个痛风病人,效果不错,隔了两三个月后,病人又发作了,症状应该没有两样,这个病人没有找我,用自己听来一个偏方治了,也达到了同样的疗效,一问,就两味药,猫爪草、金钱草。一寒一热的两方,结果却是一样。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0 16:46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很多人并没看懂,还在询问寒热,不明本,只重标。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0 16:47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2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0 16:48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3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0 17:00
痛风是症,是外在的表现,方证对应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按图索骥也是无法办到,只有明晓了病理,治病才能有效,才能走出按证索方的怪圈。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0 17:10
伤寒论便是一部病理学著作,其核心思想都贯穿于条文之中,明言很少,需要自己善悟才能得知。比如“脉浮”,好多地方并不是指的浮脉,如果望文生义,那是学不到精髓的。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1 17:44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7-5-21 17:50 编辑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很多人并没看懂,还在询问寒热,不明本,只重标。
痛风是症,是外在的表现,方证对应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按图索骥也是无法办到,只有明晓了病理,治病才能有效,才能走出按证索方的怪圈。伤寒论便是一部病理学著作,其核心思想都贯穿于条文之中,明言很少,需要自己善悟才能得知。比如“脉浮”,好多地方并不是指的浮脉,如果望文生义,那是学不到精髓的。”
                                                                                                  qhzjliu 先生语


    先生明慧,我等悟性真是没有,这不能怪我们呀,看看历年中医高考全国二十多所中医大学只有少数几所是一批入取,多是二三批,有的降了分才进来,指望这些人有“悟”强人所难呀,我就是这么被中医的,怪不得谁,就考了那么一点分,感谢中医,不然早就到餐馆端盘子去了。这个中医大学教书的,正经东西不会教得,向您说的“脉浮”就没告诉我们。更没有说《伤寒论》是一本病理学著作,尽说是方证对应是核心重点。您说坑人不。痛风是症也没人告诉。张仲景当年的痛风是什么证,又糊涂了,它是什么表证,没有内在么。它的标是什么,本又如何。您说一半留一半,俺真迷糊了,您也是当老师的吧?您发的三个片片打头讲“标.本”可找了半天没看出藏在哪里。看到的只是庸医惹得祸。烦请先生明示。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1 17:57
别跟我们大学老师一样尽说纲领语言,我说您是老师是瞎猜的,但说您是位带教医生可能靠谱。在医院不少老师也像个政工专家就说高大上,多数至今没“悟”出在说什么。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1 18:05
还是来点实际的,对错无所谓,这里最不缺的是政工师,学到学不到精髓,懂不懂标本无需您来提醒。若真想拉一把,就讲些实在的。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1 18:31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7-5-22 07:10 编辑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21 18:05
还是来点实际的,对错无所谓,这里最不缺的是政工师,学到学不到精髓,懂不懂标本无需您来提醒。若真想拉一 ...

很抱歉,我既不是那些大学教授,也不是理论专家,是很普通的临床医生。标本也好,寒热也好,并非几句话就能讲明白。为传授经方,我开设的是免费的qq群,不收费,我讲的东西,是百度不来的,讲的对与错也是能辩别的。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1 18:36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21 17:44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方证对应是表面的东西,简单,谁看谁懂,故此响应的多,不费脑子啊。“脉浮”则不同,他们都搞不明白,不去研究,又怎么会讲给你听。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1 19:16
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这三个方子组成是一样的,一般的讲解是按照方子相对应的症状去解释,但重用甘草、生姜等的病理没人提到,就是很明确的对应的那个主要症状,也讲不出确切的答案。导致学习者,还是去死记原文,去对应症状,要是明白了加甘草也好,加生姜也好的各自病理,那是没必要去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研究的,可以说一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明白,不再迷茫。可没听过我讲伤寒论的人谁又能信呢?


作者: coorus    时间: 2017-5-21 21:24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hzjliu 发表于 2017-5-21 18:36
方证对应是表面的东西,简单,谁看谁懂,故此响应的多,不费脑子啊。“脉浮”则不同,他们都搞不明白,不 ...

脉浮不是浮脉,那又是指什么呢?敢问其中奥妙,望先生明言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1 21:31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7-5-21 21:34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7-5-21 21:24
脉浮不是浮脉,那又是指什么呢?敢问其中奥妙,望先生明言

在这里不能讲的,明白吗?


作者: songtao    时间: 2017-5-22 01:56
本帖最后由 songtao 于 2017-5-22 08:39 编辑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7-5-22 09:39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hzjliu 发表于 2017-5-21 21:31
在这里不能讲的,明白吗?

那你来这干嘛。

作者: 罗罗育儿    时间: 2017-5-23 21:43
真寒假热,局部的阳不入阴。



作者: 罗罗育儿    时间: 2017-5-23 21:44
所以用寒凉药,铁定是错误的。

作者: 罗罗育儿    时间: 2017-5-23 22:09
风寒湿痹。

所以要桂枝行阳,炮附子去寒,白术去湿。……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4 07:59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为腑,为表,故太阳起于小肠、膀胱;发于阴,为脏,为里,故对应之里为心、肾。

作者: 温柔一刀787    时间: 2017-5-24 18:29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5-19 14:57
无论什么版本,“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都有。这是三阴三阳纲领,寒热虚实之 ...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好像是分实寒和虚寒之用吧。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6 16:56
仲景讲,伤寒卒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见病知源是啥意思?只是去看方症,本末倒置。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7-5-27 22:04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hzjliu 发表于 2017-5-18 19:27
脉、舌、症合参是辨别寒热的条件和必要因素。如果仔细去研读伤寒论是不难的,要读出言外之意,隐晦之词。不 ...

赞!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7 23:46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xychen 发表于 2017-5-27 22:04
赞!

谢!

作者: qhzjliu    时间: 2017-5-27 23:46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7-5-29 07:50 编辑

     伤寒论是以病理诊断学为主的著作,伤寒论不完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有逻辑演绎痕迹的,譬如说,病症稍微变化一下,药方也稍微变一下。所以问题隐含在其中,但一般人未必知道,只是去背熟药方,按证用药。只要真正掌握了病理诊断以及基本理论,稍加实践,中医是很容易掌握的。
      现在有的人写作,一个基本药方,然后说要是有某某病证,就加某些药物,但是这些人罗列的病证不是从诊断学角度出发的,因为缺乏实际价值。而伤寒论是从诊断学角度演绎病症变化的,譬如说刚开始可能只是用麻黄汤,病症也比较简单,只有发热恶寒脉浮数等,但可能过几天或者一开始就有其它脏腑的功能问题,如继而出现咳嗽,脉缓脉沉等,如此则演变对应的方剂等等。隐含的意义是,一开始出现的病症可能只是膀胱功能不足以及外感风寒,以后可能影响其他脏腑——这是可以演绎的。但需要高超的理论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见病知源是以病理诊断为核心的,而不是方与证。源是本,证是标。方与证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产物,疾病的千变万化并不是固守不变的几个方剂,其加减变化、剂量大小都是本于病理基础和诊断。
      仲景的方子,是在疾病中误治、延误,导致变化,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加减变化就是一个方法。学习只是为了掌握药物的变化规律,而不是方子,病症的变化,除急性热病,是不需要考虑的。现在多数人强调要死记经方的剂量,是因为不懂药物的变化规律的原因,只能照书抄搬。所以按照原方剂量去套用得人,也是伤寒论没入门的,不管他怎样口若悬河、讲的头头是道、疗效如神,都是不靠谱的。
      医案是很不可靠的,故而伤寒论这样的著作并不描述医案,而是论述诊断和用药之变化。仲景的方子,不能死套,学会配伍变化是主要的,学会的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画地为牢。严重的疾病都比较难治,可能患者是有一定的先天缺陷的,不是像某些人讲的学好经方则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服后瘥。
      内经是一种古典的生理学、病理学理论,只是一种看法。伤寒论则是病理诊断学为主,两者不同。譬如:心肾有热血不足,炙甘草汤;心肾有热火有余,黄连阿胶汤。只有知道了方子的真正含义,才能在临床上不管患者西医的诊断是什么,能去辨证用药。并不是某方能治某病、某证等等,适用于某病、某病等等一些很模糊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象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的适用病理,才能掌握此方的正确运用。同一病理,症状各异。有些人误以为症状相同就是病理相同是错误的,内经论述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这个道理。
      盲目的崇拜和盲目的学习都是不可取的,要有自己的思考。标新立异、背离原著的一些学说,只能是离古中医的正确理论越来越远,想当然的一些言论更是不慎重的。古中医自古就是不传之秘,传也不是明传的,所以能悟者自能悟到,老师很重要。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7-5-28 21:46
标题: RE: 请教:痛风如何区分“寒”与“热”?
qhzjliu 发表于 2017-5-27 23:46
伤寒论是以病理诊断学为主的著作,伤寒论不完全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有逻辑演绎痕迹的,譬如说,病 ...

赞同!

作者: 邱五味    时间: 2017-6-14 21:01
痛风发作关节是有红、肿、热痛。但我也见过只有痛,没有红肿的,痛的走不起路。 辨“寒”与“热”和辨其他的病辨寒热一样。
我临床上热用:四妙散+土茯苓50,车前子、灵仙;寒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土茯苓。效果都是在一周以内痛止。尿酸降到正常一般要10-15天,有的更长时间。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